高考一轮复习经济学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上课用)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学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上课用)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学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上课用)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学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上课用)_第4页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学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必修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概念:求真务实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核心概念:市场经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核心概念:民主政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核心概念:先进文化思想政治必修课的基本框架

经济生活框架设计思路教材按

“消费――生产――分配――市场”来设计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概览考点分析考情预测考向构建知识结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自然物质抽象劳动交换货币含义本质产生劳动二重性纸币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涨通货紧缩职能信用卡

外汇和汇率

对立统一对外价值信用工具信用货币支票含义汇率变化的影响商品考点一、商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构成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②必须用于交换;

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①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一定不是商品。

“用于交换”表示一种目的,强调的是一种买卖过程,包括交换前和交换中,交换完成之后,则不是商品,而是消费品或待消费品。(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A、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B、价值:考点一、商品①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二者统一

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①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实际注重商品的质量、品牌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在购买商品时,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来考察,要追求“物美价廉”。树立质量意识、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对消费者---对生产者--启示:

表现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谁也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拥有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获得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②对立:企业怎么做1、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使用价值价值2、要诚信经营、正当竞争,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创品牌和名牌,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对立统一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价值2、增加附加值:个性、艺术品4、商品及基本属性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商品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启示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先进科技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怎样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拓展延伸第一、废品相对于其原有性能,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从这种意义上看,废品不是商品。第二、许多废品可以卖给收购站,仍可用于交换,这是因为废品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使用价值。从此意义上看,它还是商品,但已不是原有性能的商品。

废品是否是商品须具体分析。判断:a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d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ac正确;b、d错误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试一试〗B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试一试〗D17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的产生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分不开的,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就得研究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那么,纵观商品交换的发展,亦即货币产生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考点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产生18A.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B.一般等价物的特点:

a.是商品

b.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

c.不固定

注意: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两步: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的产生

A.金银作为货币的优点:

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

B.金银一旦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标志着货币的正式产生考点二、货币213、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理解:(1)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2)货币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货币正式产生。(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1、货币职能的含义:

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2、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重点是:货币职能判断与货币流通规律计算题注意:其他三种职能是在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五个,基本职能前两个。(1)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原因: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③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④价值和价格的关系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大小由价值决定。B、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⑤如何执行(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观念上的货币;不需现实的货币,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2)流通手段①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②商品流通的含义:(又叫购买手段)其公式为:商品(W)----货币(G)-----商品(W)③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A、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用。----(商品交换的媒介)B、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④如何执行(特点)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货币。

(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现实的货币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W—G—W4、货币的职能(2)货币的一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基本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应为足值金属货币)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张三在市场上用16元买一斤肉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考考你〗【规律方法】判断货币在执行哪一个职能(2)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付钱”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租金”、“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1)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职能均需要现实的货币。304、货币的发展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如:支票、汇票、信用卡等)(即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存储和处理存贷业务)(1)纸币的产生

纸币的产生过程: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金块的形式流通的。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金银条块(足值)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2)优点

——P7教材制造成本低;防止贵金属流失;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考点三、纸币及其发行量(3)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国家有权发行纸币,

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但是无权任意发行纸币,

无权规定购买力。(4)纸币的发行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商品价格总额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回答9~10题3.(12海南卷)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A.0.5次/年 B.1次/年C.2次/年 D.3次/年C【解析】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说明币值不变,原来一元还是一元,根据公式30/15=2次直击高考(12海南卷)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A.下降10%B.上升10%C.上升30% D.上升50%B【解析】根据公式(1+10%)/(1+20%)=0.916666667,也就是原来1元,现在只剩下0.917左右,物价是上涨了,上涨幅度接近10%。(4)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的发行量过多会怎样?纸币的发行量过少会怎样?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吗?提示: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表示物价总体水平。一般说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或通胀预期增加;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越多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越少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支、增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支、减税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有关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化,发行国库券,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策,如利率的调整属货币政策。其特点就是通过利率的调整,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委员会通过中央银行直接制定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提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1)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00%假设某商品的原价为N,现在通货膨胀率为20%,即物价上涨了20%,则该商品的现价为N(1+20%)。(2)纸币贬值率指因为多发行纸币,纸币贬值的幅度。计算公式为:货币贬值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100%假设某商品的原价为N,现在纸币贬值率为20%,即纸币贬值了20%,则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N/(1-20%)。

1.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A.28%44元B.25%40元C.22%36元D.25%37.5元【解析】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货币的发行量为8万亿元,根据前面的公式,货币贬值幅度为(8-6)÷8×100%=25%。现在商品的价格为30÷(1-25%)=40元,故选B。货币贬值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100%2.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之所以要强调管理好通胀预期,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人们的购买力会提高

③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④物价下降,纸币升值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②④解析:通货膨胀会使纸币贬值,人们的购买力降低,①③符合题意,A当选。3.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旨在考查考生对货币流通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根据货币流通公式,该国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4=2500(亿元),但实际发行了5000亿元,故该国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A.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B.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C.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D.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B★★★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有:(需求过大,抑制需求)(1)扩大生产,增加供给(2)减少货币供应量(3)提高银行存贷利率(4)提高税率,增加税收(5)减少财政支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B【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运用。A点时,CPI上涨1.5%,物价涨幅温和可控,应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项错误;从B点到C点,物价持续上涨,超过3%的警戒线,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此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趋向紧缩,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以抑制总需求,故B项符合题意(由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增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这将使当前流通中过剩的货币量相对减少,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从C点到D点,物价持续下降,通缩压力较大,适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C项中“扩大财政盈余”的提法错误;在E点时,CPI涨幅超过3%的警戒线,通胀压力较大,不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D项错误。(2013年高考广东卷26)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解析】做排序题,要正确分析前因后果,抓住要分析排序的部分。前面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直接影响的是财政支出,也就是③,所以排第一位。后面接着的是物价上涨,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②,生产成本增加所致,所以放到最后面。把③②确定好后,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分析①④如何排序,很显然①在②的前面,④在③的后面,因此选C。C考点突破·深度剖析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国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故符合通货膨胀的含义,故①正确;此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其购买,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也减少,故不选②;由于发生通货膨胀,为更好地稳定物价,政府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等,故④正确;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不是政府,故③错误。B易错点拨●易错点1: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一定是通货紧缩。

误区指正: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货膨胀必然伴随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同样,通货紧缩通常伴随着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