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产业组织政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1.gif)
![第九章 产业组织政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2.gif)
![第九章 产业组织政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3.gif)
![第九章 产业组织政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4.gif)
![第九章 产业组织政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1f7b5629d773b46aa23177868790612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产业组织政策§1、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2、政府鼓励充分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反垄断政策§3、政府限制过度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垄断性产业政府管制政策)§1、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含义:为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解决规模经济和垄断的马歇尔冲突,使同行业企业既能取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又能避免垄断,实现有效竞争,由政府出面制定的旨在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公共政策(PublicPolicy)。目标:政策目标在于协调“马歇尔冲突”,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一、产业组织政策含义与目标二、关于“马歇尔困境”“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矛盾冲突最早由马歇尔发现并提出,故通常又称为“马歇尔冲突”困境。如何协调“马歇尔冲突”,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防止垄断对经济的破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及产业组织政策产生的根源。什么是“有效竞争”(Workablecompetion)?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要求竞争效益大于1。(竞争效益=竞争收益/竞争成本)对应于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是一种适度竞争。规模不经济是一种低水平竞争,有效竞争要求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有效竞争的区域图示(区域)三、“有效竞争”、“有效竞争决定变量”与“有效竞争市场”“有效竞争”的两个决定变量:规模经济+竞争活力关于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一种经济现象。关于竞争活力: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两者的矛盾性与协调点:合理界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度”,协调目标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所发挥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有效竞争的决定变量有效竞争的区域图示适度有效适度规模竞争竞争“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方面衡量:市场结构标准企业数目足够多;(大企业、中、小企业共同存在)企业规模较均等;不存在人为的产业(企业)进退障碍。企业行为标准企业独立决策,不存在串谋;企业以提高自身效率的办法展开合理竞争;大企业、小企业共同发展。市场绩效标准同等条件下,企业利润不高于其他企业;企业差别化措施适度;企业对技术进步能及时作出反应;企业经营具有效率。“有效竞争市场”什么是有效竞争市场?1、兼容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市场。2、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作为最优市场目标,在现实经济环境下即使有政府产业政策的协调,也无法保证实现。构建有效竞争市场是次优目标也是现实目标。
有效竞争市场是适度规模与适度竞争的市场过度竞争通常进入壁垒过低,业内企业数量过多竞争不足通常进入壁垒过高,业内企业数量过少四、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
及相应的政策体系根据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抑制垄断以增强竞争活力的政策可简称为增强竞争活力的产业组织政策;抑制过度竞争以实现规模经济的政策可简称为追求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
政策制定者为纠正有效竞争市场的矛盾,往往分别采用以下两大类政策:一是抑制垄断以增强竞争活力的政策;二是抑制过度竞争以实现规模经济的政策。这两类有一定矛盾冲突的经济政策通常被称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二元性”的产业组织政策体系第一元:规模经济政策1、适用性:通常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对市场集中与进入壁垒偏低的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2、政策体系:企业并购政策、企业联合政策、经济规模政策、直接管制政策等第二元:反垄断政策1、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相当高的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2、政策体系:反垄断结构政策、反垄断行为政策(两类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重点、制裁手段各不相同);另外还包括一些中小企业政策。“二元性”政策体系的具体分类:市场结构控制政策控制市场集中度,防止垄断降低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市场行为控制政策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政府、公众监督不正当行为处置市场绩效控制政策市场失灵领域政府直接干预一般领域通过对结构、行为的控制实现
经济手段(财政、税收、货币杠杆)1、补贴;2、公司利润税;3、超额利润税等。
立法手段(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立法)行政指导(政府通过行业协会、民间恳谈会等)日本70年代的“劝告操短”;美国60年代推行“路标计划”(GuidepostsProgram)公共管制(价格、进入、质量、卫生、安全、环境等直接干预)公共所有(供水、电、运输、邮政、医院、学校等自然垄断行业和公共事业)社会性管制——政府维护公平竞争政策1、信息公开,产品、度量标准化,商标、版权保护等2、禁止虚假广告、欺诈等3、卫生与安全规制、污染控制等政策实施的手段§2、政府鼓励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一)反垄断政策的适用性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相当高的产业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二)垄断的含义少数企业通过资本集中与积聚,在某些产业拥有强大的市场力量,能够左右整个产业市场。(三)垄断的基本类型经济垄断:市场主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通过联合、串谋等方式,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行为;特征:市场主体的自身行为;市场主体具有市场势力;目的是获得垄断利润。行政垄断:政府运用行政权利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特征:主体是政府;超经济垄断;目的多样性。自然垄断:由某产业或其业务领域的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垄断。特征:规模经济性、投资大回收期长、资产专用性、沉淀成本大;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或拍卖的形式授予特定企业垄断经营权而形成的垄断。自然垄断属于效率标准的垄断,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不存在反垄断问题;行政垄断源于行政权力,反垄断途径在于深化政府管理体制,减少滥用权力行为;经济性垄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排斥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危害极大:反经济性垄断是政策的主要目标(四)反垄断政策的政策指向及其危害垄断型企业定价
以MC=MR确定产量QL,制定垄断价格PL,远远高于由MC=AC决定的价格PJ经济性垄断的弊病分析垄断的福利损失分析垄断的弊病——缺乏市场竞争活力造成社会资源配置失当:由于产量、消费量的减少,消费者在该行业的需求会转向其他行业,(QJ–QL)从而人为地造成该行业产量偏少,其他行业可能偏高,造成资源配置失当。利益造成消费者收入向生产者转移(PLBCPJ),损害消费者利益,并进一步带来社会福利的净损失(BCE)垄断产生非效率(X—非效率),不利于技术创新。(美,哈佛教授)莱伯斯坦提出:垄断企业失去外部竞争压力,再加上内部机构臃肿所导致的企业效率低下,此种低效率被称为X-低效率。(五)两类反垄断政策反垄断结构政策:理论基础是哈佛学派结构主义理论。政府为达到产业组织竞争性市场结构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手段主要有:一是抑止或降低市场集中二是抑止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反垄断行为政策:理论基础是芝加哥学派的“行为主义理论”,可采取的主要政策手段有: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差别待遇、强制交易、搭售、掠夺性定价、独家交易等行为)控制并购行为(并购申报、限制并购企业市场份额、并购理由说明、并购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评估)两类政策的差别:理论基础不同(哈佛和芝加哥学派的差异)、政策重点不同(前者主要注重地位判定,后者注重市场势力滥用);制裁手段不同(前者通常拆分,后者通常罚款)背景:十九世纪末的大兼并浪潮美国的反垄断案例:通过反垄断性兼并法规根据法规分割已形成的垄断企业——84年美国AT&T公司案限制共谋行为,鼓励价格竞争——60年代电器设备公司案禁止非法价格歧视行为——莫顿盐业公司案禁止搭配销售与排他性交易——杰罗尔德电子公司案美国的主要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AntitrustLaw)1890年《谢尔曼法》;1914年《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36年《罗宾逊.帕特曼法》;1938年《维勒.李法》;1950年《席勒。凯福尔法》等**(四)美国的反垄断措施介绍政策类型结构行为绩效限制垄断反垄断、反托拉斯、反兼并法等限制固定价格、价格歧视、独家交易、搭售等维护公平竞争信息公开、产品标准化、度量标准化、商标、版权保护等禁止虚假广告、欺诈行为等关规章、条例卫生、安全要求、污染控制公共事业管制对铁路、通讯、电力、金融、保险等行业价格管制利润管制、投资控制、服务要求、技术创新要求国外反垄断政策措施的归类:国外反垄断措施评议积极作用1、资源可能合理配置2、竞争秩序完善局限性1、规模经济损失2、技术进步障碍3、政策执行困难
§3、垄断性产业政府管制政策一、垄断性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二、垄断性产业府管制需求三、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四、垄断性产业管制政策的效用评价五、垄断性产业的放松管制思想——管制放松与激励性管制一、垄断性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一)含义:垄断性产业通常又称为自然垄断产业。指由于规模经济效益、资源稀缺性、成本劣加性等方面的原因,生产被限定在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进行生产的产业。也可以说是大部分反垄断法例外原则适用的产业。垄断性产业:铁路、自来水、管道燃气、电力、电信、航空等(二)技术特征植草益的归纳:成本劣加、网络供应、成本沉淀、极少替代性等四大特征。垄断性产业的共同特点:网络性,必须借助于有形或无形的网络系统,才能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实现最终消费。投资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对生产者而言有较高的固定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规模经济显著;对消费者而言用户越多分摊的成本价格越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越方便。(三)经济特征规模经济性分析(克拉克森等学者的分析)垄断企业存在巨大的成本优势,垄断者的MC将全部落在原来的产业供给曲线之下,垄断者若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产量Qm,并制定相应的价格Pm,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更多的产品,从而能增进社会福利。成本函数的弱增或劣加性角度(夏基、鲍莫尔)图1、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在产量达到Q′之前,平均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当产量超过Q′后,平均成本就开始上升。当产量小于Q′时存在规模经济,产量大于Q′时,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当产量小于Q′时,由一家企业生产能使成本最小化,所以,在这一产出范围内,成本当然是弱增的成本劣加性是自然垄断产业的最大特征图2、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其中AC2是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AC1是从图1中复制过来的单个企业的最小平均成本曲线。
Q*点决定了成本弱增的范围,当产量小于Q*时,由单个企业生产成本最低,在此范围内成本函数是弱增的。尽管在产量Q’与Q*之间存在规模不经济,但从全社会效率看,由于范围经济的存在,由一个企业生产效率还是比两个企业高。Q’Q*段AC1<AC2规模经济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决定自然垄断的是成本弱增性,在Q’前规模经济,是强自然垄断;在Q’与Q*之间规模不经济,但因范围经济,仍然存在成本弱增性,是弱自然垄断。结论:成本弱增性是描述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最好方法。分析的结论(P301)第一,对于单一产品而言,规模经济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只要规模经济存在,就具有自然垄断要求,但自然垄断不一定必须要求存在规模经济;第二,对多产品的自然垄断性而言,规模经济既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也非充分条件,原因归为因范围经济性的存在使规模不经济时仍然由单一企业生产效率更高;第三,根据自然垄断的成本弱增性程度,可以将自然垄断产业归为“强自然垄断”和“弱自然垄断”两种类型,并可采取相应的进入管制和价格管制两种管制措施。进入管制:防止自然垄断产业过度进入导致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的损失。通常针对强自然垄断领域。价格管制:由于自然垄断产业中的大企业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垄断的可能性加大,消费者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这时需要政府管制。以价格管制为主。二、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的内在要求什么是政府产业管制(GovernmentRegulation)?
P302管制、规制与监管。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是对市场失效的治理,目的在于维持正当的市场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游戏界面设计的视觉元素与色彩搭配研究
- 电动车产业人才需求分析与教育路径规划
- 工厂员工发言稿
- 亲子陪伴发言稿
- 社交媒体营销科技领域的新机遇与挑战
- 高中英语发言稿格式
- 二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学习计划
- 体检中心工作计划
- 探索者三维建筑结构建模设计软件说明书
- 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整理
- C++反汇编与逆向分析技术揭秘(第2版)
- 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断
- 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岗位竞聘演讲范文汇报报告范文
- 商业地产市场竞品楼盘市场调研表格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 国际贸易地理全套课件
- 叉形件工艺及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 GB/T 709-201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5916-2008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