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人际传播(邮件、即时通信、聊天室、博客、微博……)群体传播(BBS、网络游戏、博客、维基、微博……)组织传播(内联网、网站、博客、BBS、微博……)大众传播(网站、即时通信、博客、微博……)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是融合于各种传播形式的网络传播的复杂性不是源自某一种传播,而是因为多种传播的交织网络传播首先是对传统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思维的继承,但技术使之出现发展、变形从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网络发展的内在逻辑一、Web网站传播
——基于大众传播思维
利用Web页面来发布各种信息、提供各种服务并与受众进行互动的一种传播形式技术上的相对复杂性传播主体的相对单一高控制权(Widget的挑战)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与传统大众传播类似二、即时通信传播
——起源于人际传播动力1.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个体间交流信息共享人脉资源管理(社会资本)个人信息与情绪披露印象管理对于群体而言,即时通信工具对于群体信息的交流、群体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组织而言,即时通信传播的突出功能表现为内部信息的沟通与协同工作。即时通信能构成一个强大的社会网络,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它又具有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效果。2.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点对点的交流结构同步的交流时效交流的可控性(交流对象、个人状态、交流时间等……)可并发的交流“进程”丰富、可变的交流手段以个人为节点的复杂的交流网络即时通信已经在网络空间中初步显现了“社会网络”的力量3.即时通信传播的
大众传播效应即信通信工具可以通过人际传播连接一个起大众传播网络强联系与弱联系150定律(邓巴定律),每个人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维持在150个左右,其中强联系约30个,弱联系约120个。即时通信交流从微观上看是点对点的,但是,从宏观上看,每一个参与交流的个人只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交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也说是,每一个个体都会通过这个网络与他人产生联系。这个交流网络不仅在信息传播方面有较高的效率,也容易造成群体情绪与社会压力的扩散。除了人们之间直接的信息传输外,签名档这样一种传播手段,在情绪与压力扩散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著的。一个网络的节点数越多,它被滥用的风险就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另外,网络越大,网络的维护成本也就越大。一个网络的大小,并不一定会直接影响使用者自身对网络的价值判断。即时通信网络与病毒式传播病毒式营销六个基本要素:
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提供无须努力地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很大规模扩散;
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
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
利用别人的资源。4.即时通信工具使用
与社会群体分化MSN与QQ的使用差异工具的使用对社会分化的作用即时通信工具形成的交际圈带来人群分化作为文化符号的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带来人群分化5.即时通信传播与
舆论的传播及表达即时通信工具要成为舆论传播的一个渠道,前提是互联网或社会上已具备一定的舆论形成的意见气候。
即时通信的网络结构使它进行舆论传播时效率是很高的,信息可以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来扩散,而且,这个网络的四通八达,也可以使相关信息很快遍及大多数用户。基于人际交流的信息与态度传递,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即时通信网络中舆论表达的主要手段,一是通过一对一的对话方式进行舆论“接力”,二是通过签名档等“集体签名”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即时通信网络中的舆论表达,更多的是基于简单的二元取向的态度表达。人们只是简单表示“是”与“否”。但是,具有规模效应的态度趋同,在很多时候,甚至比复杂的辩论过程更容易产生舆论的力量,而且也更容易导致从众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果。6.即时通信传播与社会动员为了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通常需要通过社会动员,以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吸引最广泛民众共同参与到实现目标的社会行动中来。即时通信网络社会动员的特点社会动员发起机制的民间性社会动员网络的扁平性社会动员的人情基础社会动员过程的相对隐蔽性社会动员的高效率目前的SNS应用在很大程度与即时通信传播相类似都是基于人际传播网络都有利于社会网络的建立和社会资本的获取SNS互动的方式更多,游戏成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三、社区传播
——以群体互动与群体归属为起点网络社区也称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或虚拟社群)(一)网络社区的含义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将人类群体分为两种类型,即社区和社会。社会是社会共同体,以目的、利益、契约以及距离为基础;社区则是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社区是比社会更具体的由自然意志所创生的人类的生存单元和生存共同体,具有粘合性,是以首属群体占统治地位的人类生命单元,而社会则是理性意志的产物,是陌生、反感特点的创造结合体,是次属群体占统治地位的人类生命单元。‘社区’强调的是共同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它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地理只是附带次要的条件。对于虚拟社区,瑞恩高德的定义是: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展开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human
feeling),并在电脑空间里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他是基于自己参加“全球电子链接”(WholeEarth‘LectronicLink,简称为WELL)这一“新闻组”的体验开始虚拟社区的研究的。社区的平台基于新闻组的社区基于BBS的社群基于博客的社区基于即时通信、SNS、微博的社区(社会网络所维系的新型社区)其他WEB2.0技术支持的社区(如大众点评、豆瓣、Flickr、维基百科、视频分享等网站)基于游戏的社区网络社区、群体及群体传播在社会学意义上,群体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网络中有些社区能形成稳定的群体,但也有些社区不尽然。但是,将人群偶然汇集的社区建设成为具有稳定关系,有群体意识的社区,是很多社区努力一个目标网络社区的传播可以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个方面,例如,一些社区内部的通信功能,实现的是人际传播。而有些社区是组织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群体传播是社区中最常见最频繁的传播方式。(二)网络社区的意义传播的意义社会结构的意义文化发展的意义市场营销的意义网站建设的意义(三)网络社区传播研究的角度社区传播机制群体形成机制社区成员的角色形成及互动关系(意见领袖的形成)社区传播与网络意见的形成社区传播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社区传播与亚文化的关系社区对网络经营的影响(营销模式、网站品牌、产品营销…)……(四)网络社区发展的基本线索一个成熟的社区会有其发展的基本线索,或者说生命历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社区的生命历程原初动力粘着力社区生态用户兴趣、诉求社区氛围成员关系内容与活动社区文化政治影响经济价值文化意义(五)网络社区的原初动力(维系点)兴趣(interest):人们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进行交流。关系(relation):人们分享一些相似经历或经验而形成某种关系。幻想(fantasy):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幻想和娱乐的新世界。交易(transaction):人们交换关于产品的信息或进行实质性的商品交换。在中国,目前社区主要的维系点包括:传统关系兴趣爱好特定产品特殊利益(六)网络社区的结构“圈”式结构社区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就像画地为牢的圈一样,社区的活动都在这个明确的“地界”内,BBS、QQ群、博客群等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加入某个社区,会有明显的行为标志,如在社区注册,而每个社区也有一个明确的名称。人们在这种社区的互动是通过一个个明确的话题来进行的。圈式结构使社区边界明确,社员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社区成员作为一个集体进行的交往比较多,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因此,这种结构更有利于群体的形成。这种社区的稳定性与话题的选择、成员多对多的互动的频率等有较大关系在这种结构里,成员间的权力关系、群体归属感、话题等会影响到社区的意见走向“链”式结构社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人们的互动往往并不需要话题讨论,而只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所形成的关系链条,如“标签”功能、“好友”功能等虽然成员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或社区意识,但是人们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个体常常会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来自于那些“弱”关系,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弱关系的间接影响,也会产生强烈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作用于某一个个体,而且会在一个更大规模的人群上表现出来。链式结构更体现了社会网络的性质蝴蝶效应在这种结构里,成员间一对一的互动对关系的稳定性影响更大社区对个体的影响力取决于个体在这种网络中的关系链条的数量及牢固程度可以将圈式结构的社区称为传统社区,而链式结构的社区称为新型社区(七)网络社区成员的互动关系社区成员互动关系的稳定性,是社区粘性形成的基础1.从需求角度分析成员关系从社交类型看成员需求人的社交类型可以由“控制指标”和“情绪指标”两方面来加以衡量。“控制指标”衡量的是一个人的主动性可以分为“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两个极端。主动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是:好强的、武断的、健谈的、爱支配别人的、好打断别人的、不可抗拒的、强制的、固执己见的……被动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是:安静的、依从的、附和的、注意倾听的、随和的、易合作的、平和的、不肯定的、优柔寡断的……“情绪指标”被用来衡量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成分可分为两个极端外向的行为被描述成,开放的、热情的、友善的、快乐的、感情丰富的、冲动的、善于表达的、合群的、善交际的、外向的、想象力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内向的行为被描述成,封闭的、保守的、谨慎的、迂腐的、小心翼翼的、没有感情的、井井有条的、难以交流的、逻辑性强的、守纪律的、神秘的、固执的……用两个指标的四个维度,可以将人分成四种类型:主动+外向=开创者被动+外向=促进者主动+内向=控制者被动+内向=分析者主动被动内向外向开拓者促进者分析者控制者不同类型的人的需求控制者:成就、结果、成功、取胜开创者:被认同、被注意、赞扬促进者:关系、协调、友谊分析者:信息、完美、精确这个模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影响社区成员行为方式及活跃程度的相关因素,而社区的意见领袖的产生以及整个权力关系的形成,也是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的另一种分类
追求成就者(Achievers),这类成员的动机,是满足某种成就感,比如,累积作品,获取地位名声,或者熟练交流技巧等.探索者(Explorers),他们不太看重获取,而喜欢探索环境,以知晓各类秘闻秘事,学习奇巧新颖秘技,把握群体构成为乐.社交活动者(Socializers),参加一个网络群体的目的,是社交.这类成员更注重交流的个体,甚于交流的内容和方式.恶作剧者(Killers),这些人往往是一个BBS里极少数人,以调侃,骚扰,制造混乱为乐趣.这种分类的标准,是由“社区环境”——“参与者”维度和“互动”——“表现”维度为参照进行划分的:
<表现>恶作剧者成就者
|||||
<参与者>--------------<群体环境>||||||
社交者|探索者<互动>
活跃者、吹毛求疵者、收集狂、参与者、观望者、沉寂者2.从权力关系分析社区成员关系社区中的权力关系有两类,即规定性权力关系与非规定性权力关系。
规定性权力关系,是由网站的规则所直接赋予的,例如,版主的特权就是靠某种强制性的手段所赋予的,版主与普通成员的权力差异,也是规定性的。
非规定性权力关系,即不是由某些显在的规则所规定的权力关系,而是在社区成员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权力的格局,但它们的确存在,并且会发生作用,有时这种作用比规定性权力的作用更为强烈社区的权力关系,首先影响的是社区成员的意见表达其次,这种权力关系也可能影响到社区成员的行为意见领袖的判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活动的频率、点击量、回贴数量、好友的多少(链接的多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意见领袖这个方法也可以研究社区中的其他关系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ocialactor)及其间关系的集合。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行动者可以是个体、公司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学校、村落、社区、城市和国家等。人们研究得较多的行动者间的关系有:个人之间的评价关系:喜欢、尊重等物质资本的传递:商业往来、物质交流等非物质资源的转换关系:行动者之间的交往、信息的交换等协会或者隶属关系行为上的互动关系:行动者之间的自然交往空间关联:城市之间的关系,迁出、迁入等正式关系(权威关系):权力关系、权威关系、老板|职员、教师|学生关系等生物意义上的关系:遗传、亲属关系、继承关系等社会网络的形式化表达社群图矩阵代数方法社群图ABCD无向图有向图无向图:它仅仅表明重要关系的存在与否有向图:如果关系是有方向的,则称为有向图矩阵表达
ABCDA-111B1-01C10-1D111-社会网络中的权力的量化分析D.Knoke(北卡罗莱纳大学):权力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实存或潜在的互动模式任何对权力的界定都由如下两方面构成:影响(Influence)和支配(Domination)无有无平等的权力劝说性权力有强制性权力权威性权力影响支配社会网络中权力的测量方法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整体中心性)点度中心性如果一个行动者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系,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绝对点度中心度明星的认定与某个点直接相连的点的个数,是该点的度数,它也称为局部中心度一个点的度数越高,则越处于网络中的中心相对点度中心度
在一个无向图中一个点的相对点度中心度=它的度数/(网络中节点的个数-1)在一个有向图中一个点的相对点度中心度=(入点数+出点数)/2(网络中节点的个数-1)中间中心度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多个交往网络的路径上,可以认为此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具有控制其他两人之间交往的能力一对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称为它们的测地线如果一个点位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测地线上,它就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的测量如果两个点之间只有一条测地线,并且该测地线经过点X,那么,X对于这个点对的中心度的值为1如果两个点之间有N条测地线,并且其中一条测地线经过点X,那么,X对于这个点对的中心度的值为1/N接近中心度(整体中心度)一个点的接近中心度是该点与图中所有其他点的测地线距离之和一个点的接近中心度的值越低,它的影响力越大结构洞博特(Burt)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或关系间断(Disconnection)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结构洞的存在使得处于中间位置的行动者居于重要的联络地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资源的流动例如,三个行动者A、B、C,如果A与B有关联,B与C有关联,而A与C没关联,这种结构称为一个结构洞,或者说A和C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结构洞。结构洞的存在,使得B处于中间人的位置,可以控制资源的传递ABC社会网络分析法还涉及子群分析、角色分析等社会网络的分析工具Ucinet、NetDraw、Yed、Touchgraph、Pajek(八)网络社区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publicsphere,也被译为公共空间),“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介乎于国家(公)与社会(私,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理想的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布尔乔亚公共空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展报刊和咖啡馆、沙龙等聚会场所构成了文学公共领域(literarypublicsphere),文学公共领域又衍生出政治公共领域(politicalpublicsphere)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世纪的最后20多年以来,国家干预主义渐趋强化,国家干预社会领域与公共权限向私人组织转移,即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进行一个重新政治化的社会领域摆脱了“公”与“私”的区别,消解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自由主义公共领域去封建化——再封建化对大众传媒的批判同时受到国家与私人的控制“阅读公众的批判逐渐让位于消费者‘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因而“文化批判公众”变成了“文化消费公众”即时报偿新闻不断排挤延期报偿新闻网络能否为理想公共领域的复兴提供机会?一些研究思路公共领域要素的考察理想的商谈环境的考察布尔乔亚公共空间、大众传媒公共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特点比较公共领域的要素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1.它对尽可能众多的人开放,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2.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作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性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3.系统地和批判性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众领域的首要任务。理想的商谈环境(3.1)每一能言谈和行动的主体都可以参加商谈讨论;(3.2)a、每人都可以使每一主张成为问题;b、每人都可以将每一主张引入商谈讨论;c、每人都可以表示他的态度、愿望和需要;(3.3)没有一个谈话者可以通过商谈讨论内或商谈讨论外支配性强制,被妨碍体验到自己由(3.1)和(3.2)确定的权利。波斯特(MarkPoster):“网络交往”的几大特点:(1)它们引入了游戏身份的新的可能性;(2)它们消除了性别提示,使人际交往无性别之差;(3)它们动摇了业已存在的各种等级关系,并根据以前与它们不相干的标准重新确立了交往等级关系;(4)最为重要的是,它们分散了主体,使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脱离了原位。网络空间、大众传媒与布尔乔亚公共空间的比较参与性参与人物公开性参与形式参与渠道与范围参与机会资讯的收集及发放资讯数量及种类意见的性质内容资讯储存性互动性连结性参与者资讯选择权地域限制时间性多媒体运用辩论及意见交流互动论坛身份表露社群意识参与讨论的自发性约翰·基恩的“公共领域”的理论过去那种由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媒介所构成的基于国家结构受制于地域界限的公共生活正在受到冲击。突破地域界限的多元化的网络传播空间(networkedspacesofcommunication)将打破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国家或民族框架之下的单一型公共领域。取而代之的是由大小不同、彼此交叠、相互连接的公共空间以“马赛克”方式拼贴而成的复合型公共领域。这种结构性变化促使我们对于公共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意见、公共利益、“公”与“私”的区分等概念做出新的思考。基恩指出,公共领域可以有微观公共领域(micropublicsphere)、中观公共领域(mesopublicsphere)和宏观公共领域(macropublicsphere)等不同层面。微观公共领域过去以咖啡馆的聚会、小镇会议、文学圈等方式存在,而今天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运动和各种日常聚会中,甚至存在于儿童的电子游戏活动中;中观公共领域可以通过大型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手段来实现,它们通常是以国家或民族为基础,但有时也可以超越国界涉及邻国;宏观公共领域以跨国媒体集团、互联网等为基础,它们是全球性的或者地区性的。
网络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统一(九)网络社区案例分析1.强国论坛产生的背景特殊的意义:新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民声的集散地;晴雨表、风向标、对话渠道强国论坛的管理:松紧有度、亦张亦驰公共领域的实践2.百度贴吧人工信息聚合方式对搜索引擎的补充
共同兴趣爱好者的快捷聚集
封闭式交流话题带来的深度互动“粉丝文化”的催化剂
文化研究的新途径3.“猫扑”社区
——“猫扑大杂烩”具有强烈虚拟世界特征、借用现实规则的论坛(“包子”、道具、MP、“小黑屋”)“人肉搜索”机制的始作俑者逐渐变味的“BT”文化(“BT并不是简单的变态,跳跃性思维才可称做真正的BT。”)猫扑的启发虚拟世界的意义不仅在内容生产,还在一整套的作为世界的规则的建立特立独行的文化是一个社区重要的精神符号与引导4.豆瓣网创新性的用户主导的内容生产系统(与传统网站由编辑来决定逻辑结构的内容网络不同的是,网民在豆瓣所感受到的内容网络更多的是由他们自己的兴趣来决定的。)编织内容网络的同时形成复杂的人际网络豆瓣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扩展链豆瓣为网民的自我形象塑造提供了另一个舞台豆瓣提供了一种社会化的文化消费环境在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消费氛围下,小众的文化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它很容易被大众文化所压制、同化。排行榜以及在它下面隐藏的用户投票机制实际上就代表了大众对小众的一种抑制。豆瓣模式实践了新的营销理念。
5.业主论坛业主论坛风行的原因卖方的营销手段买方的交流平台、集采召集渠道业主的维权手段业主的交流渠道物业提供服务的信息平台业主论坛的意义业主论坛成为新型社区文化
的孕育者这种新型的社区文化是以网上及网下相互交融的频繁的邻里交流为基础的,它是由现实与虚拟两种空间中的行为共同塑造的。它不仅表现为社区的现实环境和文化活动,更表现为社区的人际交流氛围、社区成员所共同推崇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在这些社区文化中,精神层面的要素起着引导性作用,而物质形态只是其文化特质的表征。业主论坛成为集体维权的
组织渠道业主论坛成为社区民主
的实践场所当代中国的城市治理正在从单位治理走向社区治理。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单位已不再只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社区非盈利组织、社区公众和政府开始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网状社区治理结构。在社区治理结构中,不同的社区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多种权力之间形成合作、妥协与依赖等权力关系,从而促使社区权力秩序发生转变。四、博客传播
——凸显个体意义的平台博客在中文中同时包含三层含义:博客平台、从事博客活动的人、博客内容其他译法:网志、部落格博客不仅仅是一种媒体博客之道在于博关于博客的认识要超越“草根”与“精英”的简单对立1.博客传播者的需求自我形象塑造是博客活动的深层心理动因
无论博客活动的外在诉求是什么,从深层心理上来看,博客们都会希望通过自我表达、交流分享等这些活动,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也可以说,自我形象塑造是博客的传播者最主要的心理动因。从另一个角度看,博客是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一个重要平台。多样化的活动体现多元的使用诉求自我表达诉求历史记录诉求自我推介诉求个人信息传播诉求公共信息整合诉求知识管理与分享诉求公共服务诉求娱乐诉求社会报偿成为博客活动的外在追求博客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博客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博客带来的功利性报偿社会资本博客活动的社会报偿,一方面是强化博客作者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是争取更高程度的社会认同社会报偿获得的多少,是一种反馈与评价,它会反过来促使博客作者对自己的博客活动进行调整,以求获得更多报偿,甚至可能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自我形象塑造目标加以审视支持系统是影响博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人特长时间与精力外在环境2.博客受众的需求寻找社会归属感是博客受众的主要心理动因
作为“观众”的博客受众更多地是处于“人群”中,加入什么样的人群,是一个带有强烈倾向性的选择。这意味着博客受众的活动有着很强的社会归属感的需要。美国学者唐纳德·肖等人,在最近几年又提出了“议程融合”(AgendaMelding)的理论,他认为,媒体设置的议程具有一种聚集社会群体的功能,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博客受众与传播者的外在诉求相互呼应、相互伺服环境认知诉求自我表达诉求自我推介诉求信息或知识获取诉求自我投射诉求娱乐诉求社会报偿成为博客受众流向的重要调节因素群体意见对个体价值取向的支持度群体对个体评论的认同度他人博客对自我影响力的提升度博客带来的社会资源3.博客平台的社会属性作为双向信息交换平台的博客成为个人门户作为社会节点的博客成为个体与社会间的能量交换器作为生态系统的博客世界与社会生态交互作用作为民间记录平台的博客有助描绘更完整的历史图卷作为文化沃土的博客世界“助长”多元文化分权后的博客世界重塑权力关系博客是否是一个平等的世界4.微博时代的博客价值专业性深度表达——自媒体圈子文化五、SNS传播
——网络社会现实化的转折点SNS是传统社区的一个发展SNS是现实社会的复制与延伸SNS更适合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S的基础:六度分割理论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SNS发展的动力:社会资本需求美国华裔学者的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它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而不是个人中的资源;(2)这些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取决于行动者。社会资本从更通俗的角度来说,是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社会网络的结构使得投入与回报比更趋向合理,而且个人对投入与回报的控制能力也得以增强。
从本质上看,人们由传统虚拟社区向SNS等新兴社区活动转移,所带来的最根本的结构性影响在于,新兴社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社区,而是一个个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集合,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而传统虚拟社区是无中心的,或者只是以少数意见领袖为中心的。新的社区在结构上为个体的社会资本的获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结构角度的解释外,网民从社会归属感向社会资本的需求的发展,也与个体本身的需求发展有关,而这可以藉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得到解释:当社会归属感获得,个体的安全感形成后,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钢筋原材料采购合同5篇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年度政府采购服装类协议3篇
- 公司员工半年工作总结
- 2024年度定龙水库水上乐园设备采购合同2篇
- 护理文件首页书写规范
- 小讲课糖尿病护理
- 灾难现场医疗救援
- 菏泽学院《国产影视鉴赏》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科学试题
- 第二单元《 参考活动1 我家的故事》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人教】第三次月考卷【九上全册】
- 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完整版可编辑 16
-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小学劳动教育二上第五单元-2-《剪五角红星》教学设计
- 富士相机FUJIFILM X100T用户手册
- 第五版DFMEA和PFMEA的措施优先级AP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规划初中生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