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Macroeconomics_QianJing凯恩斯学说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开放经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封闭经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1消费理论2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3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5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4乘数理论的适用性6*Macroeconomics_QianJing3.1均衡产出*Macroeconomics_QianJing4短期内均衡产出由总需求决定?微观短期长期宏观53.1均衡产出1.最简单经济关系:四点假设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投资不变,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折旧、未分配利润=0,GDP=NDP=NI=PI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价格不变、供给无限)*Macroeconomics_QianJing6凯恩斯定律原因: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即:需求决定供给*Macroeconomics_QianJing7适用范围由于凯恩斯写作《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价格上升,从而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能保持不变。这条所谓“凯恩斯定律”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具有粘性,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想到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凯恩斯定律*Macroeconomics_QianJing8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公式:y=c+i=E
小写字母:计划消费和投资,剔除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收入)大写字母:名义产出经济均衡条件:E=yAE=总支出(需求)Aggregateexpenditure
IU=非计划存货投资unintendedinventory均衡产出*Macroeconomics_QianJing9
y
Ey=E450
支出决定收入
AEIU>0y>AE,IU>0,非计划存货增加,减产
y<AE,IU<0,厂商库存减少,增产
y=AE,均衡,不再变动,非计划存货IU=0
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均衡产出*Macroeconomics_QianJingIU<010均衡时:E=yE=c+i;y=c+sc+i=c+si=s意义:经济要达均衡,则:计划投资=计划储蓄(事前恒等)是宏观经济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看,I=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如果不均衡,则会把存货称之为存货投资,使之均衡。均衡产出*Macroeconomics_QianJing11消费: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3.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包括:收入财富、商品价格、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制度、风俗习惯等。*Macroeconomics_QianJing12消费函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消费函数描述的是随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的这种关系。------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1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
线性中,若a=0,c=ky
APC=MPC=常数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收入消费MPCAPC19009111.012100010000.891.003110010850.850.994120011600.750.975130012240.640.946140012830.590.927150013360.530.89*Macroeconomics_QianJing14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1>MPC>0(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MPC=
c/y=dc/dy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
c/y=94-80/120-100=0.7*Macroeconomics_QianJing15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APC=c/yAPC<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APC=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APC>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平均消费倾向*Macroeconomics_QianJing16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c=消费,y=收入:
消费函数
c=c(y)满足dc/dy>0P.46c凯恩斯消费函数
yc=c(y)c=y450消费函数
B*Macroeconomics_QianJing17a:常数,自发消费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by:引致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P.47线性消费函数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a+by(1>b>0)cyc=y45ºc=a+by线性消费函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18储蓄:
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概念)
影响储蓄的因素:
如收入、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利率水平等,最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又被称为储蓄倾向储蓄函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19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平均储蓄倾向APS(averagepropensitytosave)
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计算: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APS=s/y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propensitytosave)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计算: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S=Δs/Δy=ds/dy*Macroeconomics_QianJing20s-储蓄,y-收入:s=s(y)(满足ds/dy>0)线性储蓄函数:c=a+by,代入s=y-cs=y-(a+by)s=-a+(1-b)y
(1>b>0)P.47-48
储蓄是收入减消费后的余额:s=y-c
储蓄函数s=s(y)0sy线形储蓄函数0sys=-a+(1-b)y储蓄函数AB*Macroeconomics_QianJing21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MPS=
S/Y=26-20/120-100=0.3边际储蓄倾向MPS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Macroeconomics_QianJing22
收入消费储蓄MPSAPS1900911-11-0.0121000100000.110311001085150.150.01412001160400.250.03513001224760.360.066140012831170.410.087150013361640.470.11MPCAPC1.010.891.000.850.990.750.970.640.940.590.920.530.89*Macroeconomics_QianJing23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收入: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c+s
即:y/y=c/y+s/y
故:
APC+APS=1同理:Δy=Δc+Δs
即:Δy/Δy=Δc/Δy+Δs/Δy
故:
MPC+MPS=1yc,sA450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c=c(y)y0a-as=s(y)RichPoor
推断:若MPC递减,那么MPS必递增*Macroeconomics_QianJing24储蓄与消费的互补——函数曲线yc,sA450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c=c(y)y0a-as=s(y)y=c+s*Macroeconomics_QianJing25中国人为什么储蓄勤俭节约?防范风险?房子、车子、子女、养老、疾病!!!*Macroeconomics_QianJing26*Macroeconomics_QianJing27*Macroeconomics_QianJing28*Macroeconomics_QianJing29*Macroeconomics_QianJing30*Macroeconomics_QianJing31*Macroeconomics_QianJing32*Macroeconomics_QianJing33*Macroeconomics_QianJing34*Macroeconomics_QianJing353.3其他消费函数理论—相对收入理论杜森贝里(JamesS.Duesenberry)
消费的示范效应: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消费的棘轮效应:消费受本期绝对收入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影响。收入变化时,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结论:当期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过去的消费水平、周围人们消费水准消费习惯形成后具有不可逆性尤其在短期中,暂时收入减少不会使消费减少消费变动要比收入变动稳定得多*Macroeconomics_QianJing36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人们根据预期寿命长短来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假定: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人们希望平稳安定的生活,会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生命周期内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消费函数:C=aWR+cYL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Macroeconomics_QianJing37结论: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总储蓄和总消费部分的依赖人口的年龄分布。其它影响因素:减少储蓄的当更多的人想及时行乐,储蓄会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人生安全风险加大,储蓄会减少。其它影响因素:增加储蓄的
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生命周期消费理论*Macroeconomics_QianJing38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对消费的解释生命周期消费理论*Macroeconomics_QianJing39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美):个人收入可分为永久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3年以上);为长期中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平均值。计算:所观察若干年份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值。距离现在的时间越近,加权数越大。暂时性收入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永久收入(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暂时的收入变化对于消费的影响较小。*Macroeconomics_QianJing40利率
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利率提高,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有利,从而增加当期储蓄
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将来利息收入增加,人们自认为较富有,以致增加目前消费,从而可能反而会减少储蓄价格水平
货币收入(名义收入)不变,物价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反之亦反
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全国性平均消费倾向就较大;反之亦反预期
消费决定于收入和财产,财产取决于所有的未来收入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Macroeconomics_QianJing413.4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总需求-总供给决定国民收入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
y=c+i(收入恒等式)
c=a+by(消费函数)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
y=(a+i)/(1-b)例:c=1000+0.8y,i=600y=(1000+600)/(1-0.8)=8000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储蓄与投资相等yc,c+ic=1000+0.8yc=y45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1000
500016008000c+iE消费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Macroeconomics_QianJing42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s=y–c=-a+(1-b)y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s
联立:i=-a+(1-b)y
得均衡国民收入:y=(a+i)/(1-b)
例:s=-1000+(1-0.8)y,i=600y=(1000+600)/(1-0.8)=8000s=i=600,y=8000s=0,y=50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s=-1000+(1-0.8)y
6000-1000s,iy50008000Eyi0s,isiOEBAYB
YAYE*Macroeconomics_QianJing43例题总需求-总供给法
假定c=200+0.8y,i=100于是总支出(总需求)为:AE=c+i=200+0.8y+100代入均衡公式:
y=AE y=200+0.8y+100 y-0.8y=200+100 y=1500均衡国民收入为1500总收入和总支出决定国民收入AEyc+i10001500E10001500Oci=10045°AE=yF*Macroeconomics_QianJing44储蓄-投资法假定c=200+0.8y,i=100根据均衡公式:y=AE即:c+s=c+i可得:s=is=y-c=y-200-0.8y=i0.2y-200=100y=1500均衡国民收入为1500储蓄和投资决定下的均衡国民收入s,iys100015001000i例题*Macroeconomics_QianJing45乘数(Multiplier)
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乘数原理
一国增加一笔投资(Δi),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Δy)是原来这笔投资Δi的若干倍:Δy=kΔi(k>1)投资乘数(InvestMultiplier)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46i=600时,y=8000i=700时,y=8500投资增100收入增500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c=1000+0.8y均衡收入y=(1000+i)/(1-0.8)y450对乘数的认识
1000
500016008000c+i1c+i285001700yc=1000+0.8yc,c+ic=y投资乘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47二部门经济社会中,边际消费倾向是0.8,投资增加了1000亿元,社会收入第一次增加1000亿元,其中800亿元会被用来购买消费品,社会收入第二次增加800亿元,其中640亿元用于消费,社会收入第三次增加了640亿元。依次类推:P.57投资乘数收入增加次数每次收入增加数量每次增量第1次1000i第2次1000×0.8=800bi第3次1000×0.82=640b2i………第n次1000×0.8n-1bn-1i收入总量增加1000+1000×0.8+1000×0.82+…+1000×0.8n-1i+bi+b2i+…+bn-1i*Macroeconomics_QianJing48在二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为:
乘数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有关: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大,投资增加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量也就越大;投资减少带来的国民收入减量也就越大投资乘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49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乘数作用的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投资乘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50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i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例题*Macroeconomics_QianJing51例题(1)均衡收入:y=(100+50)/(1-0.8)=750
消费:c=100+0.8×750=700;储蓄:s=y-c=750-700=50(2)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3)投资增至100,均衡收入y’=(100+100)/(1-0.8)=1000
收入增加:△y=y’-y=1000-750=250(4)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
变化后的储蓄:s=y-c=1500-(100+0.9×1500)=50
投资增至100收入:y=(100+100)/(1-0.9)=2000
收入增加:△y=2000-1500=500(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后乘数变化:k=1/(1-0.8)=5变为k=1/(1-0.9)=10*Macroeconomics_QianJing52定量税
假定政府税收不随NI的变化而变动,则NI增量=DPI增量,即是定量税
三部门中,支出增加导致NI增加的过程,与二部门相同三部门经济:两部门+政府部门考虑进税收和政府支出税收、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政策工具3.5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53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考虑了税收收入因素和政府转移支付因素,所以三部门的收支方程式为:
消费函数为:其中
为可支配收入,而可支配收入等于总收入(或总产出)减去税收再加转移支付,即:其中代表转移支付,而则代表税收。将公式联立可求得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为即: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Macroeconomics_QianJing5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则:
假定除g之外,构成收入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政府购买支出从g1变为g2时,收入分别为: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Macroeconomics_QianJing55税收乘数
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kt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t表示税收变动,则:
税收乘数的另一表达式:
*Macroeconomics_QianJing56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之间的比率。
k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变动,则: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另一表达式为:*Macroeconomics_QianJing57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均衡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收支变动之间的比率。
kb表示平衡预算乘数,△y表示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由于△g=△t
*Macroeconomics_QianJing58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T=250
(1)求均衡收入。(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算)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各需要多少数额?例题*Macroeconomics_QianJing59(1)均衡收入
y=(100+50+200+0.8×62.5-0.8×250)/(1-0.8)
=1000(2)b=0.8
投资乘数=1/(1-b)=5
政府支出乘数=5
税收乘数=-4
转移支付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1(3)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写作训练计划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活动设计计划
- 钢铁冶炼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 2025年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创新计划
- 切削加工过程智能预测-全面剖析
- 智能教育机器人互动设计-全面剖析
- 人工智能辅助法律研究-全面剖析
- 嵌入式身份认证协议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升-全面剖析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词汇扩展计划
- 标签设计对消费者感知影响-全面剖析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卷
- 江门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8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4年10月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西华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考1名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鑫叶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围术期麻醉管理策略》课件
- 自考《莎士比亚研究》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急诊超声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医科大学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南大学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制作文创作品》教学设计设计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