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书题目:同时提高机器人转动关节的稳定性和操作性能,始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增益可以满足对稳定性的要求,但随之而来的是无法接受过大的超调量。用于转动控制的电-液压系统的框图如下,其中,手臂转动的传动函数为试设计一个合适的校正网络,使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机械臂G(S)机械臂G(S)校正网络二、设计过程(一)人工设计过程解:根据初始条件,调整开环传递函数:G(s)=要求=20,10%未加补偿时的开环放大系数K=100/s,校正后==20/s,因此需要一个=的比例环节,增加此环节后的幅值穿越频率变为20rad/s.计算相位裕度:由20lg100-20lg80=60lg==86.2rad/s=-arctan=-<0因此系统不稳定先计算相位裕度,判断不稳定由bode图知系统低频段已满足要求。待补偿系统在希望的幅值穿越频率附近的中频段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斜率是-20Db/dec,但该频段20lg>0Db.因此考虑用滞后补偿。技术指标为=10%,利用教材上的经验公式已无法达到要求。在另一本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吴麒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有另一经验公式=-20利用此公式,得相位裕度>67%技术指标对幅值穿越没有要求。技术指标对幅值穿越频率没有要求。20lg中<20时斜率为-20dB/dec,拟将这部分作为中频段,取=16rad/s在0dB线上取=16的点B过B作-20dB/dec直线至=80rad/s处点C。延长CF至点D,点D的角频率就是滞后补偿网络的转折频率。取==1.6rad/s。过D作斜率为-40dB/dec的直线交20lg于点H,点H的角频率就是补偿网络的转折频率。FEDBCG就是设计后曲线。==>满足要求手工绘制bode图,在下一页:(二)计算机辅助设计1、用MATLAB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绘制伯德图可用命令bode(num,den)程序:num=[100];den=[1./64001./5010];g=tf(num,den);bode(g);grid得到的伯德图如图2所示。图2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2、用MATLAB求校正前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用命令margin(G)可以绘制出G的伯德图,并标出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对应的频率。用函数[kg,r,wg,wc]=margin(G)可以求出G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幅值穿越频率。程序:num=[100];den=[1./64001./5010];margin(num,den)[kg,r,wg,wc]=margin(num,den)得到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如图3所示。图3校正前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运行结果:kg=1.2800r=9.2561wg=80.0000wc=70.2470即幅值裕度,相位裕度=9.2561o。3、用MATLAB绘制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MATLAB中专门提供了绘制根轨迹的有关函数。[p,z]=pzmap(num,den)的功能是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r,k]=rlocus(num,den)的功能是绘制部分的根轨迹。程序:num=[100];den=[1./64001./5010];g=tf(num,den);rlocus(g);[k,p]=rlocfind(num,den)得到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如图4所示。图4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4、对校正前系统进行仿真分析Simulink是可以用于连续、离散以及混合的线性、非线性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并为用户提供了用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很适合于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后得到的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校正前系统的仿真框图图6校正前系统仿真的阶跃响应曲线(二)滞后校正后的验证由于校正过程中,多处采用的是近似计算,可能会造成滞后-超前校正后得到的系统的传递函数不满足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所以需要对滞后-超前校正后的系统进行验证。下面用MATLAB求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1、用MATLAB求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程序:num=[2.2220];den=[1./(6400*7)0.00300.1610];margin(num,den)[kg,r,wg,wc]=margin(num,den)得到的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如图7所示。运行结果:kg=7.6872r=69.5909wg=77.5997wc=16.4005即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满足指标。图7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假设验证结果不满足指标,重新选择校正后的截止频率,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性能指标为止。2、用MATLAB绘制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程序:num=[2.2220];den=[1./(6400*7)0.00300.1610];g=tf(num,den);bode(g);grid得到的伯德图如图8所示。图8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3、用MATLAB绘制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程序:num=[2.2220];den=[1./(6400*7)0.00300.1610];g=tf(num,den);rlocus(g);得到的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如图9所示。图9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4、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用Simulink对校正后的系统仿真。仿真后得到的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校正后系统的仿真图图11校正后系统仿真的阶跃响应曲线用MATLAB编程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程序:num=[20./920];den=[1./(6400*7)0.00300.1610];sys=tf(num,den);Lsys=feedback(sys,1,-1);[y,t,x]=step(Lsys);plot(t,y)5、校正后阶跃响应曲线得到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图12校正后阶跃响应曲线6、总曲线图(包括所有曲线):源程序:num=[2.2220];den=[1./(6400*7)0.00300.1610];g1=tf(num,den);bode(g1);title('bodegraph')gtext('УÕýºóÇúÏß')gridholdonnum=[100];den=[1./64001./5010];g2=tf(num,den);bode(g2);gtext('УÕýÇ°ÇúÏß')gridholdonnum=[1./451./5];den=[1./71];g3=tf(num,den);bode(g3);gtext('Öͺ󲹳¥ÇúÏß')gridholdon曲线图:三、校正装置电路图(一)理论的滞后补偿电路图:相位滞后校正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原系统高频部分的幅值和波德图的增益交界频率,并使新的幅值增益交界频率附近的相频曲线基本不变,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RCRC滞后补偿网络(二)滞后补偿电路图:校正电路图:校正波形:四、设计结论经过滞后校正,传递函数的速度误差系数为=20,阶跃响应超调量=4.38%<10%,其他性能指标:kg=7.6872r=69.5909wg=77.5997wc=16.4005均符合实际系统,所以设计成功。仿真图如下:五、心得体会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了很多,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MATLAB已成为当今应用软件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因此掌握MATLAB这个软件基本的使用方法对我们是十分有益的。MATLAB可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当然,MATLAB也可以用对反馈系统进行校正。此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对一个实际应用的系统进行校正。回顾此次实践的整个过程,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自己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好多东西。课程设计过程中,体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理论知识不扎实,软件不会运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指导我以后在相关反方面完善自己。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MATLAB这个十分有用的软件,也能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与理论上相结合,从而进一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也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很好的证明。与此同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加深了系统进行滞后设计过程的理解,还掌握了用MATLAB编程计算系统时域性能指标和系统幅值裕量、相位裕量的方法,丰富了我的软件知识。总而言之,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把许多新知识尽收囊中。参考文献[1]陈杰主.MATLAB宝典.电子工业出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