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创新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创新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创新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创新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文化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创新2021届《高考政治·题组反思导学案》一轮讲义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2文化创新的途径:——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主要考点:观点判断:(建议:小组抢答、接龙等方式反馈合作成果)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社会实践是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作的本源,文化创作的过程是文化创新的过程。3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提炼关键词,用图示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知识层次。延伸分析:操作:展示→补充→点拨基本逻辑:源泉→作用→使命社会实践呼唤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表现→创造主体→职责与使命文化创新源泉、动力、根本目的、检验标准推动作用温故知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延伸分析:文化创新的作用课堂讨论: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当堂训练:——用8分钟完成“巩固题组”第13题。13.2014•课标全国卷Ⅰ•39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巩固题组第13题反馈: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审题:说明什么?用什么说明?如何说明?理论逻辑→整理信息教育创新→培养人才理论依据: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理论逻辑:创新→文化创新)演绎分析: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信息:教育创新的具体作用)答题逻辑: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观点判断:(建议:小组抢答、接龙等方式反馈合作成果)4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之源,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5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6对待传统文化,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对待外来文化,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2文化创新能否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否离不开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延伸分析:提示: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从长期来看,不与外界交流的文明,会逐步失去发展的动力,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从而走向衰弱。但是从具体领域的文化创新来看,既可以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启发而创新发展,也可以基于本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实践进行创新发展,带有民族原创性。延伸分析:3请用思维导图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的内在联系。操作:展示→补充→点拨基本逻辑:根本途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守旧主义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反对封闭主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和表现课堂讨论:(1)我们坚持文化创新正确方向的关键在于什么?必须克服哪两种错误倾向?(2)知识整合:如何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创新?——参考“导学案”P111“知识重组2”以题引讲: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和途径完善建构: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的全过程关键词:创新精神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产业结构创意文化产业背景学以致用·立体推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视角1:《中国诗词大会》视角2: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视角课堂互动:研读解析→小组讨论→立体推进2017•全国卷Ⅰ•4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视角1:《中国诗词大会》问题(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设问指向:阐释《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答题大逻辑:基于概括材料信息的“事实”逻辑答题小逻辑:理论观点结合材料信息进行演绎分析依据设问指向,规范组织答案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问题(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答案示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视角1:《中国诗词大会》1、2014•课标全国卷Ⅱ•39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痛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0分视角2: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新成果的。审题:说明什么?用什么说明?如何说明?知识限定:文化创新……如何取得重大新成果知识落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设问指向,规范组织答案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事实阐述理论知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朝万历年间,西方医学成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医学开始碰撞与交流,推动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的中国医家尝试“中西医汇通”,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医家朱沛文广泛阅读当时翻译的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存其异”。有的中国医家则主张“废止中医”。1917年,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批判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医锢于歧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久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后提出“废医存药”。1930年代,中医界兴起“中医科学化”运动,改良中医。“以我国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方取代或包容另一方,或者说中西医简单的统一,而是通过充分发展融合到更高级的形态当中。1有人认为“发展中医必须研究原典,同时再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的特点,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2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某中医院开展“中医为民”主题活动,请你围绕该主题写两条宣传口号。问题(1):有人认为“发展中医必须研究原典,同时再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的特点,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说明什么?用什么说明?如何说明?巩固题组第14题:发挥两者优势结合西医特点研究原典继承传统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发展中医必须继承中医的优秀遗产。研究中医原典,发掘利用其中的优秀成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中医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中医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特点,推动中、西医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医和西医都是世界医学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促进医学发展需要将两者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问题逻辑→理论依据→演绎分析①发展中医必须继承中医的优秀遗产。研究中医原典,发掘利用其中的优秀成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②发展中医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中医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医学特点,推动中、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