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开、合、枢角度分析抗风湿经方组方原理
阴阳是中医学的中心概念,是八个要素的第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虽被赋予高而神圣的地位,然而却难以把握,故云“阴阳不测谓之神”。71那么医者如何来认识和把握阴阳?“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34“一”就是阴阳的象。“象”源于易经,《易·系辞》曰:“在天成象”,又曰“象也者,像此者也”,是指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阴阳虽然抽象又不可测数,但可以通过推类、把握其象的方法来把握阴阳,是谓阴阳应象,因而有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文试从六经“开”、“合”、“枢”运动的角度来探讨抗风湿经方应用,望同道斧正。1越界类“三经”阴阳的运动形式是阴阳离合,通过把握阴阳离合把握阴阳的一种方法。张仲景认为阴阳离合的象就体现在六经病变之中:“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35六经同时在进行着开合枢的运动,以维持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如果其中一经或某几经的开合或枢发生了病变,则会出现某经病、数经合病或并病。六经开合主要以下列途径进行传变:太阳开后,以少阳为枢,阳明合,阳明合时,太阴开,太阴开时,以少阴为枢,厥阴合,厥阴合时,太阳开。但这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同时还进行着太阳开厥阴合、太阴开阳明合等运动。这一点已被学者认同。而太阴至阳明、太阴至太阳都是开的过程,阳明至厥阴、太阳至厥阴都是降的过程。将开合枢之阴阳的变化纳入太极图来认识和理解就更为清晰。应注意这里阳明之合是太阳之气被阳明收纳而达到阳旺的顶点,而厥阴之合是阴气开始内敛潜藏的意思。2艺略的病法性风湿有“狭义”与“广义”范畴,此处讨论风湿乃是宗《金匮要略》之“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拘挛为主要表现的狭义风湿范畴。笔者曾撰文认为六经是6个系统,六经的开合枢体现了阴阳的运动,六经以少阴、少阳为枢同时进行多个系统的运动(见图2)。可知,太阳以少阳为枢,厥阴以少阴为枢,太阴以少阴少阳为枢,阳明以少阴少阳为枢,故有太少合病。阳明以少阴、少阳为枢,故阳明燥实急转伤及阴液,须急下存阴之大承气证。太阴病有转属阳明发黄之变,因这些都不涉及风湿之表现,暂不讨论,下文就“开”、“合”、“枢”病变与风湿发病的关系重点进行阐述。1打开和负面1.1以邵阳为中心1.2以尹为中心2主诉疾病2.1少阳枢机不利柴胡桂枝汤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144少阳枢机不利,则以开太阳和调枢机之法,这正是柴胡桂枝方证本意所在。2.2逆传证根据同前所述少阴枢病总以温阳为要义。须强调的是,枢的作用是阴阳转化,如若没有转机、转化则为危候。如条文中虽有吐利诸证,伴发热、手足不逆冷、手足温、脉不紧均为向愈之兆。相反,如果眩冒、息高、烦躁等不合、不降的表现实为逆传,即少阴向厥阴逆传则必为危候。此外,如果邪气停留少阴,不发生传变,恶寒身蜷卧,脉不至,手足逆冷,为无阳复之象亦属危候。3病位有自然结果综上,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阳、少阴为枢病,“开”(开合之开)病一定要用宣散或升提之大法,而“合”(开合之合)病一定要用沉降之大法,少阳枢病用和解法,少阴枢病用温阳法。“开”、“合”、“枢”的概念加深了对六经系统性理解,也利于我们把握六经病。如气逆、如气上撞心、呕血、呕吐、咳嗽、上气等就能判断病位到阳明或是厥阴;不能收敛,如汗出、发热、下利等就能判断病位太阳或太阴;枢病则是阴阳不能顺接,如手足逆冷,或同时兼见寒热互结之表现,如乌梅丸证、半夏泻心汤、干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掌握“开”、“合”、“枢”也给我们治疗疑难病提供了一些思路,如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病情缠绵、阴阳不调、脏腑内伤、气血肝肾亏损、痰湿瘀毒交阻、病程漫长,临床表现症状繁多,间断应用疏肝类柴胡剂可以提高疗效,而“开”、“合”、“枢”对其应用机理做出了深层次的阐释。末学认为仲师从阴阳关系、阴阳运动入手而阐释治病之道,本调阴阳、调出入离合而制方。由于历史久湮,《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多人编撰,漏简、错简屡不鲜见,因此在研习方证时要反复揣摩,于无声处读出有声,这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1.1.1太阳优势类证和桂枝类证太阳主开,“开”病必有发热恶寒、脉浮主证,包括开不利与开不及两种情况。开不利产生太阳风湿麻黄类证和桂枝类证。以此指导风湿病的治则,即必须以开太阳之法,即用发汗、发散的方法来开太阳。如果太阳不及,则以温阳补火的方法来帮助开太阳,如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桂加白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以及太阳病的变证、真武汤证和八味丸证。1.1.2寒,但热,骨节痛白虎桂枝汤证见温虐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合主降,阳明一定主合,阳热之气该降不降,因此以白虎汤清降使阳明合,以桂枝汤治太阳开。1.1.3阴气和缓、中气盛、少阳已明太阴病主要是以脾胃症状为主,有腹满、腹痛、呕吐、食不下、自利等,但也可以出现四肢烦疼,这是以少阳为枢太阴病的特征表现。“太阴中风,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如果阳微阴涩而脉短者则不愈。《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长则气治”,67气治意即气旺。长脉指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长而和缓之脉是中气旺的表现,脉短者中气不旺。再联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脉阳微而阴涩”,就可知太阴中风脉短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防己黄芪汤主治风湿、风水,主症有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风湿相搏,轻症现身重,汗出恶风,重症则现身体疼烦不能转侧。太阴到太阳是一个升的过程,太阴病牵及太阴、太阳两大系统,从太阴至太阳即从三阴到一阳,是以少阳为枢(见图2)。黄芪桂枝五物汤本有桂枝汤开太阳,防己黄芪汤以防己除邪、利大小便。防己黄芪汤和黄芪桂枝五汤两方的主药是黄芪。黄芪,《神农本草经》(下略为《本经》)谓其:“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大风癞疾……补虚……大补元气”,112可见太阴病风湿必用黄芪作为主药升提。1.2.1辛附子汤、东南角汤、真武汤证因是枢病,故亦可寒亦可热。病风湿者为少阴寒化证,有附子汤、四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乌头汤证、真武汤证等,其中身体痛、手足寒或背恶寒、骨节痛为脉沉之附子汤证;反发热、脉沉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及发热头痛、脉沉、身体疼痛之四逆汤证;或少阴寒化水气病、四肢疼痛沉重、小便不利之真武汤证,总以温阳为大法。1.2.2气调三对气气证的调算以少阴为枢的太阴病,是从厥阴到太阴的过程,其主证在于四逆。四逆散证其主证除四逆外,尚有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种种不一而足,因太阴所处为阴气盛极而阳气渐生的状态,故症状有寒证亦有热证,寒热易结因此以四逆散调枢机。方中柴胡《本经》谓其“去肠胃中结气……寒热邪气”,99枳实《本经》谓其“除破气降逆,除寒热结”。219少阴病正是阴气由盛旺渐内敛下降至太阴证,所以用枳实恰到好处,可见调枢机才能破寒热结。1.2.3养血通经,气不相顺接厥阴病有两种情况,一是病太阳开不利而厥阴正常合,实质是阳气潜藏而阴气渐生,阴阳不相顺接:“凡厥者,阴阳气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立体艺术课件
- 注会审计准备工作试题及答案
- 在校生如何备考体育经纪人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工具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简明扼要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员考试个人进步试题及答案
- 农业病虫害识别与快速反应交流群体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经典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2024
- 项目计划的制定原则与执行考题及答案
- 以办公室为例的健康领域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影响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脓毒血症护理课件
- 社工站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项目计划
- GB/T 44543-2024预制混凝土节段拼装用环氧胶粘剂
- 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 医学伦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宁波大学
-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练习试卷(试卷版)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美术四年级国测模拟题(满分50分)附有答案
- 2024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新版
- 快递驿站承包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