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微专题20土壤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微专题20土壤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微专题20土壤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微专题20土壤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微专题20土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一轮复习考点扫描微专题【自然地理】微专题20土壤目录考向讲解知识体系考点精讲课堂总结一轮总复习考向讲解知识体系考点精讲课堂总结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土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及土壤剖面分层2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形成因素及土壤特征。3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分析土壤剖面结构和土壤特征。4认识土壤的重要性及养护措施,保护和改良土壤,促进土壤生产力的持续利用。知识体系考点精讲课堂总结考向讲解大棚土壤盐渍化:原因+防治土壤的概况土壤分布土壤养护土壤的功能野外对土壤的观察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肥力土壤的含义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某区域土壤贫原因土壤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1含义: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土地,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地则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2土壤肥力:土壤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肥力则由其构成所决定。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2土壤肥力: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3野外对土壤的观察(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黑土Blacksoil红壤Redsoil黄壤Yellowsoil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3野外对土壤的观察(2)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砾、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黏土。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3野外对土壤的观察(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以森林土壤为例)土壤层特点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3野外对土壤的观察(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一方面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层发育程度低。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土壤层特点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3野外对土壤的观察(3)土壤剖面构造腐殖质含量多时,使土壤颜色呈黑色。含量少时,使土壤颜色呈暗灰色。氧化铁在土壤中的氧化铁一般多为含水氧化铁,如褐铁矿,针铁矿等,这些矿物使土壤呈铁锈色和黄色。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高岭石,二氧化硅粉末,碳酸钙粉末等,它们都能使土壤呈白色。氧化亚铁广泛出现在沼泽土,潜育土中,它使土壤具有蓝色或青灰色,如蓝铁矿,这类矿物为白色,但遇空气中的氧即很快变为青灰色。除物质成分影响土壤颜色外,土壤的物理性状不同,也会使土色有所差别。例如,土壤愈湿,颜色愈深,土壤愈细,颜色愈浅,光线愈暗,颜色愈深。所以在比较土壤颜色时,必须注明条件。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土壤形成初期岩石开始崩解土层开始形成完整的土壤层成土母质有机物母质层母质层母质层腐殖质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淋溶层基岩基岩基岩基岩岩石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母质,它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循环示意图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生物循环岩石风化分解有机质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枯枝落叶掉落地面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生物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人参果喜光热,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根系发达,并能分泌酸性物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是国际公认的优质保健水果。材料二云南石林县石漠化严重,这里的石漠化土地属于成土母质(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原始物质),从没有长过庄稼。这样的石漠土质,却成为最适宜人参果生长的“沃土肥田”,出产的人参果品质好,并且经过三到五年的连续种植后,能够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1)分析人参果种植对改造当地石漠化土地的作用。作用:发达的根系,固定成土母质,减缓水土流失;根系分泌酸性物质,可加速石头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增加土地中的微生物量,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2)分析石漠土质对人参果品质的有利影响。影响:石漠化土地以沙石为主,透气性好,土质疏松,利于扎根生长;利于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有机质积累;岩石风化物提供较多的矿物质,使果实富含微量元素;土地未经过种植,人为污染少。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3)气候温度高降水多=风化强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湿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快,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机质积累多,土壤肥沃。如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干冷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慢。干热环境: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低。如撒哈拉沙漠地区。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3)气候东北黑土(腐殖质含量多,土壤呈暗黑色)海南砖红壤(腐殖质含量少,呈暗红棕色)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4)地貌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4)地貌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从山顶到地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山顶与山麓的土壤发育不同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阳坡与阴坡的土壤发育不同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至1000年。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项目对土壤的作用自然地理要素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质地。生物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气候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地貌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依次为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土壤形成时间越长,土壤发育程度越高,土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4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6)人类活动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不合理利用土壤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肥力衰退、土壤沙化、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和土壤污染等。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耕耘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灌溉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收获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施肥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5土壤的功能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为许多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的场所和营养;土壤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6土壤的养护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1)目的: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2)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6土壤的养护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作物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以复种方式进行的种植方式。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7土壤分布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7土壤分布(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7土壤分布(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灰棕漠土灰漠土棕漠土青藏高原高山上红黄壤棕钙土栗钙土黑钙土灰黑土漂灰土暗棕壤黑土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N干旱类型土壤带湿润类型土壤带E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7土壤分布(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一、土壤的概况7土壤分布(3)土壤的垂直分布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随山体海拔的增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最大降水高度)内递增而在超出该高程后递减,并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出现有规律更替,呈垂直分带的特性。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小结一、土壤的概况土壤的概况土壤分布:水平+垂直土壤养护:休、种、轮、施土壤的功能:生存空间、物质基础、自然资源野外对土壤的观察:颜色、质地、剖面构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6个土壤肥力: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土壤的含义:具有肥力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江苏省高三期末)频繁的旱涝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称为水盐运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A.河北B.新疆C.青海D.广东2.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A.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B.与蒸发量呈正相关C.与气温呈负相关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典例【答案】1.A2.A【解析】1.据图可知,该区域的降水主要在7、8月份,故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为河北,A对。新疆位于西北地区,青海位于青藏高寒区,广东位于南方沿海地区,BCD错。故选A。2.根据上图可知,土壤表层含盐量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A正确;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聚集在土壤表层,随着降水而淋失,因而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所以单纯跟蒸发量和降水量不呈正相关,BD错;跟气温不呈负相关,C错。故选A。一、土壤的概况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山西省高三三模)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A.黄泛区土壤最肥沃 B.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 D.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4.黄泛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颗粒 B.土层深度 C.农业耕作 D.泥沙沉积5.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是()A.合理使用化肥B.实施免耕技术 C.推广秸秆还田 D.改变耕作制度典例【答案】3.B4.D5.C【解析】3.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为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A错误。有机碳垂直变幅为: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B正确。受黄河泛滥影响,黄泛区的土壤颗粒最大,C错误。读图可知,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不同,D错误。故选B。4.从材料中可知,黄河泥沙是黄河下游陆地地貌类型形成的物质表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水平。黄泛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沉积层厚度薄,黄河泥沙沉积是主要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5.由材料可知,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低,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其有机碳含量,C项正确。合理使用化肥、实施免耕技术、改变耕作制度对提高黄泛区和故道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起作用不大,ABD错误。故选C。一、土壤的概况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天津高三三模)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完成下面小题。6.以下我国地形区中,富铝土分布最广泛的是()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7.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砖红壤 B.燥红土 C.红壤 D.黄壤典例【答案】6.B7.A【解析】6.依据图文信息,湿热的气候促使矿物不断分解更容易形成铝土矿,我国的华北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地形区中,东南丘陵纬度较低,降水更丰富,气候较湿热,更容易形成铝土矿,故选B。7.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红壤、赤红壤相对砖红壤分布区,热量较低,气候较干燥,土壤铁铝含量较少;根据热量和干湿变化规律判断,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燥红土虽然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干燥,黄壤分布的纬度较高,热量较低,铁铝含量较少。故选A。一、土壤的概况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浙江省高三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8.潘帕斯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原因是()①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②地形平坦,地表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③冻土深厚,有机质淋溶作用较弱④草类茂盛,为土壤表层提供大量有机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类型地域()A.生产规模大 B.专业化程度低 C.商品率低 D.以牧羊为主典例【答案】1.A2.A【解析】1.据图可知,该区域的降水主要在7、8月份,故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为河北,A对。新疆位于西北地区,青海位于青藏高寒区,广东位于南方沿海地区,BCD错。故选A。2.根据上图可知,土壤表层含盐量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A正确;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聚集在土壤表层,随着降水而淋失,因而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所以单纯跟蒸发量和降水量不呈正相关,BD错;跟气温不呈负相关,C错。故选A。一、土壤的概况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福建省高三二模)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诱发部分区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致使土壤环境质量改变,影响区域生态恢复和农业发展。下图示意2011~2018年间受损点(受地质灾害破坏)和对照点(未受灾害破坏)的土壤理化指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受损点的土壤()A.肥力提高 B.湿度增大 C.更易风化 D.趋于板结11.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理要素是()A.降水 B.地形 C.植被 D.河流12.为修复受损地的土壤,首先要()A.植树造林种草 B.增施有机肥料 C.改变土体结构 D.增加土壤水分典例【答案】10.D11.C12.C【解析】10.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土壤容重越大,土壤中有机质、水分、空气等含量就越低,因此土壤容重可用来估算土壤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描述土壤压实度等,图(1)显示,与对照点相比,受损点的土壤容重明显升高,图(2)显示,与对照点相比,受损点的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因此受损点肥力下降、湿度下降、空气减少、不易风化,受损点土壤压实度上升,因此土壤趋于板结。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土壤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构成和结构,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大小,使得土壤中生物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因此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地理要素是植被,C符合题意;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降水、地形、河流影响不大,排除A、B、D。故选C。12.材料信息表明,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地受损土壤的土壤容重明显上升,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土壤趋于板结,此时如果首先在板结的土壤上植树造林种草、增施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水分,都不能起到修复土壤的明显效果,只有首先改变土体结构,增加空隙度,再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有机质和水分,才能有效地修复受损地的土壤,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一、土壤的概况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1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积极方面:熟土,就是说被人开垦过的土,比如说,在一片草原中,如果有人想要用地,种植农作物,那么他就要进行土地的整理,整理后的土壤为熟土。水稻土(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土壤。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1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消极方面: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2某区域土壤贫原因分析思路(1)土壤肥力:与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厚度、温度、水分含量、透气性、害虫等密切相关。(2)低纬地区植被丰富区土壤贫瘠问题:主要围绕为什么有机质含量少展开分析。①积累问题:热带雨林,四季常绿,枯枝落叶较少,有机质,淋溶与侵蚀强度大,有机质淋溶流失多;③消耗问题:生物繁茂,生长旺盛,有机质消耗大;④分解问题:气温高,生物循环快,微生物分解作用强。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3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明显高于原生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重金属是指比重等于或大于50的金属,如Fe、Mn、Cd等。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很难恢复,且在过量下有较大的生物毒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也可通过和大气、水的交互作用污染大气和水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可分为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等三种途径。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普遍性、隐蔽性、表聚性及不可逆性的特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归宿,包括迁移、转化和持留,主要过程有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过程。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3土壤重金属污染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的技术。(1)工程去除法,该类技术是利用重金属主要污染土壤表层的特性,将表层被污染土壤去掉后,耕作活化下层土壤或覆盖未被污染活性土壤的方法。该类方法是目前较彻底地清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属的最切实可靠的方法。将取出的污染土固化转移。这一类方法是在借鉴了污泥利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污染土壤与一般粘土的化学性质及容重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生产符合建筑要求的成品砖。(2)生物富集去除法,该类方法也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为人们所接受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国外称该方法为“植物修复技术”。其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对重金属具有高忍耐和高选择吸收富集(超积累)能力的植物种类。不同种类植物富集力有显著差别。人们正不断探索寻求各类重金属富集植物,并试图用以治理污染土壤。目前尚应注意的问题是,富集重金属植物体的处理问题。为了使其不成为新的污染,可以设想的途径是集中处理净化,如集中低温干灰化,回收重金属。(3)化学回收法,通过化学方法将可售形态重金属从土壤中回收,将处理后的土壤回填入场地上,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该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回避重金属种类形态的复杂性,处理过程复杂程度较高,可能破坏土壤生物活性,故只适合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处理。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3土壤重金属污染将重金属滞留于土壤中而脱离食物链的技术。(1)客土稀释是治理污染土壤的传统方法,利用非污染土壤覆盖的办法对降低重金属向食物传递起到了明显作用。实践证明,这是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客土方法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异地客土,即将非污染的异地土壤较远距离搬运客土,该法虽切实有效,但由于工作量太大,只适合于严重污染的小范围内的土壤处理。二是就地客土,即深翻,将被污染土翻于深层,深层未污染土翻于表层,活化种植。该法较前者工程量略小,比较适合较大面积操作。(2)钝化重金属法,这一类方法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采用一系列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改变污染重金属的价态或化学形态,使其在植物吸收上表现出惰性,进而减少对植物的危害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采用较多的方法是施用改良剂,如石灰、有机肥,胡敏酸等。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3土壤重金属污染将重金属滞留于土壤中而脱离食物链的技术。(3)土壤利用转型法,这种方法是改变被污染土壤地的利用方向,以避免污染物进入食物链,这在污染严重的郊区或厂矿区土壤是一种较好的利用方式,目前多采用调整作物布局,利用污染土壤种植非食用植物,如花卉,林木;或将城区附近被污染土地规划作城区建设用地。对农区内污灌等引起广泛污染的土壤,也可种植麻类、棉花等非食用植物以减弱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有人建议将污染土壤用作良种繁育基地,也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可以不影响人类食物生产。(4)低富集轮作,这种方法是合理安排茬口,减少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的一种方法。与普通轮作相比,有明显减少重金属进人食物链的效果,还可明显提高植物产量及产值,既达到了降低重金属吸收的目的,又不增加过多的投资,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办法。只是不同地区及污染类型的土壤上具体的低富集轮作方法,尚需进一步试验研究。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4大棚土壤盐渍化(1)原因环境条件密闭,蒸发量小,且不受降雨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冲刷流失和淋溶渗透到深层土壤中去,而是残留在耕层土壤内。灌水次数频繁,大棚蔬菜栽培需水量大,灌水次数多。再加之环境条件密闭,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聚下来化肥施用量大,由于大棚蔬菜栽培是集约化密集栽培,复种指数高,需肥量多,化肥施用量大,特别是硝酸铵等的大量施用,使耕层内土壤含盐量增加,通透性能变差,更容易造成大棚土壤板结盐化。施用人粪尿,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人粪尿施用后迅速挥发分解硫化物、硝酸盐等有机盐和无机盐残存于耕层土壤内,造成土壤盐渍化。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二、人类活动与土壤4大棚土壤盐渍化(2)防治深翻掺砂渗水,降低地下水位,松土蓄温降水,增强大棚土壤的通透性能。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大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大棚土壤的结构质地这样既有利于大棚内蔬菜侧根的生长与伸展,又有利于增强蔬菜根系吸收水分与养分的能力。不生施人粪尿,人粪尿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后再施用,以防止人粪尿挥发分解后,盐分积存于耕层土壤内,毒害蔬菜根系,盐化板结土壤。换土消盐改质,铲除大棚土壤表层2—3厘米土壤,换上优质肥沃的田园土,改善大棚土壤的结构质地,改善大棚土壤的物理性状。灌水冲溶消盐,采取深翻措施,结合整地,适量掺砂,改善大。推广薄肥勤施、化肥深施的施肥原则。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小结人类活动与土壤二、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积极消极大棚土壤盐渍化:原因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思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将重金属脱离食物链某区域土壤贫原因分析思路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土壤有机质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还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及其退化进程,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岛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全氦含量随季节变化的情况。该岛为一无人岛屿,面积为0229平方公里。据此完成1-3题。1.该岛屿位于()A.南沙海域 B.舟山群岛 C.山东沿海 D.环渤海湾2.同一季节土壤含水率升高将导致该土壤中()A.有机质分解减缓 B.生物生产量提高C.有机质.冬春季节有机质含量高表明该地()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气温年较差不断扩大C.地表水土流失加重D.冬季植被处于落叶高峰期典例【答案】1.B2.A3.D【解析】1.读图可知该岛屿上的土壤含水率在夏季偏少,7、8月份长江中下游一带遭受伏旱天气的影响,降水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舟山群岛是分布在长江口偏南位置的即在长江下游一带的,其夏季会遭受伏旱天气的影响,故该地的土壤夏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含水率是偏少的,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2.读图可知同一季节土壤含水率升高时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时随着升高的,可知同一季节土壤含水率升高将导致该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减缓,故A正确;生物生产量提高、有机质料和图中都无法得知,故BCD错误。3.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不能说明该岛屿冬春季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故A错误;该岛屿冬春季节有机质含量高无法证明其年温差大小的问题,故B错误;该岛屿冬春季节降水比较少,此时,水土流失现象不明显,故C错误;舟山群岛冬季降水较少且气温比较低,许多植被处在落叶时期,此时地表的有机质积累量比较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比较大,故D正确。二、人类活动与土壤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三二模)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连作12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①土壤沙化②土壤酸化③土壤盐碱化④土壤有机质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及时深耕土壤②采用滴灌技术③适量掺沙改造④增施有机肥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该地最可能位于()A.闽浙丘陵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典例【答案】4.D5.B6.D【解析】4.读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连作12年时,大棚内表层0-4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刚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A、B错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塔里木盆地是有机质含量低的的荒漠土,C错误,D正确。故选D。二、人类活动与土壤课堂总结考向讲解考点精讲知识体系(2020·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高三月考)仿生态水晶球盆景不是一般的盆景,而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在玻璃球的底部,铺着木炭、土壤和砂石各层,再种上不同种类的微型植物,在种好植物之后,就要浇水,以使植物能够扎根土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关于铺设木炭层、土壤层和砂石层的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砂石层为植物提供养分 B.木炭层吸水保湿C.土壤层吸附污染物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