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姓名:张丽娟学号:20151210023
■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主要结构体系及震害特点
■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
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
构、筒体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平面布置
灵活,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房间的要求,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广泛。
抗震墙也称剪力墙,这种结构体系由钢
筋混凝土纵横墙组成,抗侧力性能
较强,但平面布置不灵活,纯
剪力墙体系一般用于住宅、旅
馆和办公楼建筑。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框
架房屋中增加抗震墙构成。
框架-筒体体系:在框架房屋中增加筒
体构成。
筒体结构或由四周封闭的剪力墙构成单筒式的筒状结构;或以楼电梯为内筒,密排柱深梁框架为外框筒组成筒中筒结构。这种结构的空间刚度大,抗侧和抗扭刚度都很强,建筑布局亦灵活。常用于超高层公寓、办公楼和商业大厦建筑等。框架房屋抗震墙框架—抗震墙
不过,设计不良或施工质量欠佳的钢
筋混凝土房屋在地震中遭遇震害的情
况,亦不鲜见。
主要震害可概述如下:
1.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
2.结构平面或竖向布置不当引起的震害
3.框架柱、梁和节点的震害
梁柱变形能力不足,构件过早发
生破坏。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
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更易
发生破坏。
主要原因:节点处弯矩、剪力、轴力都较大,受力复杂,箍筋配置不足,锚固不好等。
(1)柱顶
柱顶周围有水平裂缝、斜裂缝或交叉裂缝。重者混凝土压碎崩落,柱内箍筋拉断,纵筋压曲成灯笼状。
破坏不
易修复
(2)柱底
与柱顶相似,由于箍筋较柱顶密,震害相对柱顶较轻。
(3)短柱
当柱高小于4倍柱截面高度(H/b<4)时形成短柱,
短柱刚度大,易产生剪切破坏。(4)角柱
由于双向受弯、受剪,加上扭转作用,震害比内柱重。
(5)梁柱节点
节点核心区产生对角方向的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混凝土剪碎剥落。节点内箍筋很少或无箍筋时,柱纵向钢筋压曲外鼓。
节点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不足,约束箍筋少,梁筋锚固长度不够以及施工质量差所引起。节点破坏将导致梁柱失去相互之间联系。
(6)框架梁
震害多发生于梁端。在地震作用下梁端纵向钢筋屈服,出现上下贯通的垂直裂缝和交叉裂缝。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梁端屈服后产生的剪力较大,超过了梁的受剪承载力,梁内箍筋配置较稀,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抗剪强度降低等。
■
框架填充墙的震害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承载力低,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破坏。一般7度即出现裂缝,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裂缝明显增加,甚至部分倒塌,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较严重,框架结构下部震害严重。
■抗震墙的震害
在强震作用下,抗震墙的震害主要表现在墙肢之间连梁的剪切破坏。主要是由于连梁跨度小,高度大形成深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形成X型剪切裂缝,为剪切型脆性破坏,尤其是在房屋1/3高度处的连梁破坏更为明显。
填充墙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墙体受剪承载力低,变形能力小,墙体与框架缺乏有效的拉结,在往复变形时墙体易发生剪切破坏和散落。
■防震缝的震害
防震缝宽度过小,地震时结构相互碰撞造成震害。
总结以上震害调查结果,除注意场地和地基因素外,从结构上主要应注意:
(1)结构的刚度在平面上和沿竖向的分布要规则、均匀;
(2)结构构件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
(3)重视构造,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防止剪切、锚固等脆性破坏
(4)保证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结构体系选择
不同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使用效果和经济指标亦不同。
《抗震规范》在考虑地震烈度、场地土、抗震性能、使用要求及经济效果等因素和总结地震经验的基础上,对地震区多高层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给出了规定。
房屋的高宽比值愈大,即建筑愈瘦高,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愈严重。故《规范》对房屋的高宽比按结构体系和地震烈度给出了不同的要求。
注:当有大底盘时,计算高宽比的高度从大底盘顶部算起。
选择结构体系时,要考虑建筑物刚度与场地条件的关系,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还必须注意经济指标。
■
结构布置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布置的基本原则:
①结构平面应力求简单规则,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应力集中。
②结构的竖向布置,应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避免结构刚度突变,并应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③合理地设置变形缝。
④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
⑤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框架结构布置
框架结构主要用于10层以下的住宅、办公及各类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常见的框架柱网形式有方格式与内廊式两类。
常见框架柱网
(a)方格式柱网;(b)内廊式柱网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在确定框架结构结构方案的同时,应初步确定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
框架结构中,非承重墙体的材料、
选型和布置,应根据烈度、房屋高度、
建筑体型、结构层间变形、墙体抗侧
力性能的利用等因素,经综合分析
后确定。应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
刚性非承重墙体的布置,在平面和
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
薄弱层或短柱。
2.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
框架-抗震墙结构是由框架和抗震墙结合而共
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抗震墙
两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既具有较大的
空间,又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多用
于10~20层的房屋。
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的关键问
题是抗震墙的布置,其基本原则是:
①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置应对
称均匀,避免结构刚心与质心有
较大的偏移。
②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互联合组成T形、L形、十字形等刚度较大的截面,以提高抗震墙的利用效率。
③抗震墙与柱中线宜重合,当不能重合时,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之间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平面布置示意④抗震墙应尽可能靠近房屋平面的端部,但不宜布置在外墙。
⑤抗震墙应设置在墙面不需要开大洞口的位置,开洞口时应上下对齐,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联肢墙的洞口不应采用弱连系梁
⑥抗震墙宜贯通全高,沿竖向截面不宜有较大突变,以保证结构竖向的刚度基本均匀。
抗震墙的数量以能满足结构的侧移变形为原则,不宜过多,以免结构刚度过大,增加结构的地震反应。抗震墙的间距应能保证楼、屋盖有效地传递地震剪力给抗震墙。
3.抗震墙结构布置
抗震墙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竖向荷载
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具有整体性能好、抗侧刚度大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该类结构无突出墙面的梁、柱,可降低建筑层高,充分利用空间,特别适合于20~30层的高层居住建筑,但该类建筑大面积的墙体限制了建筑物内部平面布置的灵活性。
抗震墙结构的布置除了应注意平面与竖向的均匀外,尚应注意:
①较长的抗震墙宜开洞口设置弱连系梁,将一道抗震墙分成较匀匀的若干墙段(包括小开洞墙及联肢墙),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应小于2,并应保证墙肢由受弯承载力控制,靠近中和轴的竖向分布钢筋在破坏时能充分发挥其强度,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抗震墙结构平面布置示意②抗震墙有大洞口时,洞口位置宜上下对齐,以形成明确的墙肢与连系梁,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不宜有错洞墙。抗震墙的墙段与墙肢
③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其抗震墙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相邻上层抗震墙截面面积的50%,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于24m;
④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的布置宜对称,且宜设置抗震墙筒体;
⑤落地抗震墙之间楼盖长宽比不应超过规定的数值。
4.抗震缝布置
高层建筑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
当建筑平面过长、结构单元的结构体系不同、高度和刚度相差过大以及各结构单元的地基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应考虑设防震缝。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面要求:
(1)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
高
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6、
7、8、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
宜加宽20mm。(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框架规定数值的70%,且不宜小于7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按不利体系考虑,并按低的房屋高度计算缝宽。
5.防撞墙
8、9度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防震缝两侧的结构,当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防震缝两侧房屋的尽端设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th框架框架-抗震墙
每一侧的数量不应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
墙肢的长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
内力应按考虑和不考虑抗撞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按不利情况取值。
抗撞墙的端柱和框架边柱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震等级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反应
有下列特点:
1、地震作用越大,房屋的抗震要求越高;层高不同高度刚度相差较大地震作用与烈度、场地等有关,从经济角度考虑,对不同烈度、场地的结构的抗震要求可以有明显的差别
2、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
主、次抗侧力构件的抗震要求应有差别。
3、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抗震要求越高。
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的标准。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共分四个等级,其中一级抗震要求最高。
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
件,即抗震等级低些。
设防烈度为6度、建于Ⅰ~Ⅲ类场地上的结构
不需做抗震验算但需按抗震等级设计截面,满
足抗震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
框架梁截面设计
1.梁端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
②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③妥善地解决梁筋锚固问题。
(1)框架梁抗剪承载力验算
①梁剪力设计值
为了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
强剪弱弯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
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框架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一、二、三级框架: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②剪压比限值剪压比:截面上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即
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
跨高比大于2.5时:
跨高比等于或小于2.5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梁的截面有效高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梁的截面宽度;---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③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作用将有明显的削弱。规定:对于矩形、T形和I字形截面的一般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提高梁延性的措施
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有梁的截面尺寸、纵向钢筋配筋率、剪压比、配箍率、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
在梁端预期塑性铰区段加密箍筋,可以起到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变形能力的作用,从而可获得提高梁截面转动能力,增加其延性的效果。在梁端箍筋加密区,一般不宜设置纵筋接头。
■
框架柱截面设计
柱的设计原则:
①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
②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
足够的抗剪能力;
③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
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1.强柱弱梁
“强柱弱梁”的概念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较大侧移进入非弹性阶段时,为使框架保持足够的竖向承载能力而免于倒塌,要求实现梁铰侧移机构,即塑性铰应首先在梁上形成,尽可能避免在破坏后在危害更大的柱上出现塑性铰。两种破坏形式:弱柱型弱梁型
为了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同一节点柱的抗弯能力要大于梁的抗弯能力。
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为了不使框架底层柱过早出现塑性铰,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1.15。注意:框架底层柱根部对整体框架延性起控制作
用,柱脚过早出现塑性铰将影响整个结构的变形和耗能能力。
2.强剪弱弯——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
(1)柱剪力设计值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端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调整: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2)剪压比限值
剪压比:截面上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
如果剪压比过大,混凝土就会过早地产生脆性破坏,使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限制剪压比,实质上也就是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限制条件。
《规范》规定:对于剪跨比大于2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其截面尺寸与剪力设计值应下式的要求:
对于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短柱其截面尺寸与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式的要求:(3)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强度、剪跨比、轴压比和配箍特征值等。柱的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3.控制柱轴压比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轴压比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4.柱内纵向钢筋配置柱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对称布置;(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下表采用。0.60.80.70.90.81.01.01.2中柱和边柱角柱四三二一类别抗震等级(4)柱的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5)一级且剪跨比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8181-3: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XL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3: Conformance testing
- 二零二五版建筑安装工程节能评估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机关单位劳动合同续签与解约操作指南3篇
- 二零二五版海洋工程船舶维修保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借款合同范本:助力教育产业发展3篇
- 二零二五年红提葡萄品牌推广与销售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股权投资合作终止后的股权转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保育员家庭服务与职业发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劳动保障监察与管理规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地下管廊钢筋施工分包合同范本3篇
- 奶茶督导述职报告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白熊效应(修订版)
-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
- 立项报告盖章要求
- 2022年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 被执行人给法院执行局写申请范本
- 主变压器试验报告模板
- 安全防护通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