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信用卡管理窃取信息信用卡诈骗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1页
妨害信用卡管理窃取信息信用卡诈骗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2页
妨害信用卡管理窃取信息信用卡诈骗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3页
妨害信用卡管理窃取信息信用卡诈骗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4页
妨害信用卡管理窃取信息信用卡诈骗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一、法条沿革 一、法条沿革(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产业高速发展,信用卡犯罪活动日益增多,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和信用卡套现等活动已发展到公开化、产业化的程度。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了银行消费信贷资金和持卡人财产。2007年以来美国因个人房屋不良贷款引发的“次贷危机”和蔓延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以及近几年有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出现的因信用卡不良贷款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都充分反映了信用卡风险管理关系到全社会经济秩序和信用体系的安全稳定,加强信用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信用卡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五)》增加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还修改了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的手段不断翻新,防范和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有效惩治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犯罪活动,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信用卡犯罪刑事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出台了专门司法解释,为打击相关信用卡犯罪提供了明确具体的适用法律依据。《解释》共八条,主要有以下重点内容:1.明确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认定,以及伪造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规定伪造信用卡1张即可构成犯罪。2.明确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认定问题。3.规定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涉及1张以上信用卡的,即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4.规定了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的行为,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5.明确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认定问题。6.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7.规定了对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为国家大局服务的重要方面,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从司法工作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解释》旨在加大对相关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为我国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信用卡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解释》明确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有利于统一司法认定标准,规范执法行为。《解释》的公布施行,将对打击伪造信用卡、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信用卡犯罪活动,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现就办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伪造空白信用卡10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伪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一)伪造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25张的;(二)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三)伪造空白信用卡50张以上不满250张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伪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一)伪造信用卡25张以上的;(二)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三)伪造空白信用卡250张以上的;(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本条所称“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以信用卡被伪造后发卡行记录的最高存款余额、可透支额度计算。第二条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不满100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量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50张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数量较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的;(二)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100张以上的;(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的;(四)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五)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10张以上的。违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第三条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1张以上不满5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5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第四条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第五条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第七条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单位犯本解释第一条、第七条规定的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依照各该条的规定执行。文献综述序号研究内容来源文章/期刊1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与普通信用卡诈骗行为并存时的数额认定2信用卡诈骗罪刘德法,姜嫦蓉.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研究3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催收”问题研究4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并存时的数额认定5信用卡诈骗罪论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持卡人”6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实务难点及应对7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的新问题8信用卡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司法推定9信用卡诈骗罪PlasticFantastic10信用卡诈骗罪TechniquesfortheAssessmentofCreditRisk11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若干问题之探讨——对刑法修正案(五)第一条第一款之解读12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刑法修正案(五)》的立法缺陷及理解(一)文献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法国1991年12月30日第91-1382号法律规定:“任何人,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年至7年的监禁和3600法郎至5000000万法郎的罚金,或单处监禁或罚金:(1)伪造或篡改支付卡或提款卡的;(2)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使用或企图使用伪造的或经篡改的支付卡或提款卡的;(3)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同意接受以伪造的或经篡改的支付卡支付的付款的。”该法律还规定:“伪造的或经篡改的支付卡或提款卡予以没收并销毁;用于或旨在用于制造这些物品的材料、机器、器具或工具亦予以没收;法院还可判处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禁止行使刑法典规定的公民权、民事权及家庭权。”日本刑法未专门设立信用卡犯罪的独立条款,根据司法实践,日本对信用卡犯罪的处罚是根据某一具体行为加以确定的。譬如,伪造信用卡的按伪造私人文书罪论处,处3个月以上5年以下的监禁;窃取信用卡的,按盗窃罪论处,处10年以下监禁;以他人名义从信用卡公司骗取信用卡的,视为同时犯有伪造私人文书罪和诈骗罪;根据日本刑法规定,犯有诈骗罪的,处10年以下监禁;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的,以往的判例则按诈骗罪论处,但日本法学界对此仍有不同意见。20世纪50年代美国BillFair和数学家EarlIsaac创建了FICO模型,提供了信用评分的方法,为信用卡风险控制奠定基础;随后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博弈论、不完全合同理论等来研究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质、风险的原因分析、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防范途径。Altman是较早开始定量研究应用风险的学者,他提出了Z分数等一系列方法理论。违约率是[0%,100%]连续区间上的一个百分比,通常通过一套内部映射程序在连续等级和离散级别之间建立关系。大多时候连续等级被评为几个分值段或者直接与内部评级等级对应。但是,只有违约概率和内部评级的时间可比时,这种违约概率和内部评级之间的映射关系才有意义。沙萨(Chassang)和德〃瑟维吉尼(DeServigny)(2002)提出一套从财务数据中提炼出来的周期违约信息的方法。他们认为当历史数据的短期违约概率信息非常充足时,依据一套基于违约概率的期望值、方差和偏度定义合适的评级捅,就可以从短期的违约概率中获得等价的周期评级信息。他所依据的是:周期评级是即期违约信息和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的组合,并且对每一个特定等级来说这些轨迹都是有代表性的。ElizabethLangwith(2005)指出产生信用风险的部分成因是还贷利率过高而导致的,他通过对大量信用卡使用者的调查发现要降低信用卡风险,除了发卡银行必须管理好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以外,还应酌情减低还款利率。另外处理呆账可以借助专业的催帐公司来管理。综上所述,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风险的生成、识别和防范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数字模型,利用数学方法预测、度量风险。国外研究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建立了很多模型,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工具。2.国内研究综述张玥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LBYT201233044&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kcms/detail/frame/_blank"恶意透支与普通信用卡诈骗行为并存时的数额认定》一文中,通过对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中有关具体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几点观点,如: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两位教授认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是一复合行为,由盗窃行为和使用行为组成。盗窃只是为取得财产提供了可能,使用才是占有财产的关键,使用行为符合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特征,故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一般是有效信用卡,明知盗窃的是作废的或者是伪造的信用卡而使用的,属于使用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不知是作废或伪造的信用卡,意欲诈骗数额较大财物而使用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未遂;盗窃信用卡并出售的,以出售的金额为标准,定盗窃罪;明知是作废或伪造的信用卡,而以真卡出售的,构成诈骗罪。刘德法,姜嫦蓉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QZJ201201012&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kcms/detail/frame/_blank"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研究善》中对现行立法进行了检讨,认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定诈骗罪而不应定盗窃罪,并且建议在将来立法修改时,对这种行为的定性改现在的以盗窃罪论为适用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或者干脆对此不作单独规定。樊辅东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BFX201203028&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kcms/detail/frame/_blank"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催收”问题研究》提出,单位主体完全可以实施信用卡诈骗罪,为了避免在处理单位犯此罪上的争论,以及为了更有利于打击单位的这种违法犯罪行为,以保护我国的信用卡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我们主张将单位主体纳人到刑法规制的范围之内。参照现行刑法的立法现状及考虑到刑法条文的稳定性,具体的完善方法是,在第200条加上有关信用卡诈骗罪单位犯罪的规定。贺平凡,罗开卷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RMSF201120005&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t"/kcms/detail/frame/_blank"恶意透支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并存时的数额认定》中提出,将信用风险的产生归因于对申请人的审核不够严密、内部管理控制失效和从业人员自身对信用卡业务不太了解。提出要防范信用卡风险,首先要使信用卡操作流程化,也是将分散于各种规章、制度、文件中关于某一项具体业务操作的各项规定综合起来,再转换成“处理流程表”的形式。谢望原,王波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RMJC201117006&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t"/kcms/detail/frame/_blank"论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持卡人”》认为银行卡是信用技术和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带有显著的高科技烙印。其风险管理具有高科技,信息技术含量丰富,风险集中的特点。而信用卡风险主要集中在发卡行、客户和用卡环境(包括特约客户和收单行)三方面。王春丽,曹冬敏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HEN201109007&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t"/kcms/detail/frame/_blank"信用卡诈骗罪实务难点及应对》中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理论出发,指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达到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卡行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一代价就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成本。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其执行成本、机会成本、声誉成本及风险成本等方面。肖晚祥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XZZ201106008&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t"/kcms/detail/frame/_blank"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的新问题》提出简化发卡手续是信用卡客户营销的关键手段,而信用累进制则是发卡行降低风险、扩大消费信贷的核心所在。信用累进制耿俊客户持卡消费的情况来动态调整信用度,在无不良记录和异常表现的情况下,随时间和消费额增长而增加信用额度。这是一种过程监控,既是对客户消费情况的监控,有事对客户个人背景资料的动态监控。张宏杰在《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JCSJ201112025&dbcode=CJFQ&dbname=CJFD2011&v="\t"/kcms/detail/frame/_blank"“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司法推定》认为我国由于总体上尚未形成完整且有效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卡授信决策导向功能,缺乏对信用卡营销的信息指引,加之信用卡投放速度过快,导致信用卡投放结构不够合理、不良透支偏高。综上所述,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国内对信用卡风险的类型和成因已经初步达成一致,认定信用卡风险的类型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信用卡风险的成因来自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技术性因素。而在风险的预测和评级上,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工具。但是由于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尚属朝阳产业,历史数据有限,缺乏西方国家所拥有的大量样本,没有具体数据的支撑,所以定量研究较少,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拓展和应用。肖乾利在《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若干问题之探讨——对刑法修正案(五)第一条第一款之解读》中认为,持有大量伪造信用卡或者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的行为往往是伪造信用卡行为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信用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授信额度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因此,持有一张伪造的信用卡的危害性绝不低于持有4000元假币。伪造的空白信用卡和真实的空白信用卡具有同样的功能,都可以用作信用卡磁条信息的载体。只要把个人信用卡磁条信息输入,就是一张可以使用的信用卡。而且持有、运输伪造的空白信用卡,往往就是伪造信用卡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危害性也很大。因此,有必要把这类行为纳入刑法规定的范畴。侯国云在《《刑法修正案(五)》的立法缺陷及理解》中认为,在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和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刑法中对持有、运输、携带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都规定为犯罪。我国设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有利于和国际立法趋势的发展保持一致,也有利于进行国际合作打击大批跨境作案的信用卡犯罪。刑法学国际融合的大趋势,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国际形势,不断进行法律理论上的革故鼎新,在改革中融入法学发展的大方向。(二)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认定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利用信用卡诈骗了数额较大的财物。因而,利用信用卡诈骗财物是否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区别信用卡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数额不是较大的信用卡诈骗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区别信用卡诈骗罪与非罪的另一标志是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例如,借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购物消费,也是一种冒用信用卡的欺诈行为,但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因而只能在有关当事人之间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而不能构成犯罪。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本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2、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诈骗犯罪与信用卡善意透支的欠款纠纷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表现为行为人透支后没有及时向发卡银行归还本息的行为,区别的基本标准就是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1)行为人是否虚构或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凡是行为人虚构身份进行透支的,就可以说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恶意透支,而不是善意透支。(2)行为人是否具有还款的能力。行为人在透支后有能力偿还透支的本息却拒不偿还,可以说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持卡人因信用程度差,透支后确实一时无力偿还透支的本息,应属于善意透支。(3)行为人透支的行为方式。行为人谎称自己的信用卡丢失,向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后,又进行多次或大量透支消费的,说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属于恶意透支。(4)透支的原因。在善意透支中行为人往往是急需用钱而按规定进行透支;而在恶意透支中,行为人并非出于急需或迫不得已才进行透支。(5)透支后的表现。恶意透支的行为人在透支后往往大肆消费,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或者透支得手后逃之夭夭。而善意透支的行为人在透支后往往能及时向发卡银行增添存款,补足透支款,并按规定交付利息。本罪的量刑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诈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这里的数额巨大,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是指诈骗5万元以上。至于其他严重情节,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伪造后又使用的;使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多次使用信用卡进行诈骗,屡教不改的;因其诈骗行为造成他人公私财物的巨大损失的;因其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等等行为。三、参考文献[1]张玥.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LBYT201233044&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kcms/detail/frame/_blank"恶意透支与普通信用卡诈骗行为并存时的数额认定[J].学理论.2012(33)[2]刘德法,姜嫦蓉.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SQZJ201201012&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kcms/detail/frame/_blank"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3]樊辅东.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BFX20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