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学历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标要求】1.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2.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3.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4.能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单元目标】1.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掌握阅读分析说明文的方法。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会抓住事物特征,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3.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4.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写简单的事物说明文。5.感受说明文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6.通过学习运用简单复述,加深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训练运用说明方法。7.学习阅读科普作品。【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内容具体包括四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阅读课文都是说明文,其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梦回繁华》都是比较典范的事物说明文,《蝉》则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小品文。就课文内容安排来看,前三篇都是介绍建筑,第四篇介绍的是蝉的习性和成长过程,第五篇介绍的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紧扣本单元重点,写作训练内容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复述与转述”,其中的重点是简单复述;名著导读的阅读对象是法布尔的《昆虫记》,《蝉》就是改编自这部作品。本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抓特点,举例证,要言不烦,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严谨的说明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的印象。在文章中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作者都没有用任何一处具体的园林做例证,作者所谈的特点是苏州各处园林所共有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具体的印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以自己瞻仰纪念碑的过程为轴线,以回顾中国革命的史迹为经线,以纪念碑的空间顺序为纬线,全面准确地呈现了纪念碑的建筑形式、承载内容和历史分量,事件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既简练清晰又厚重深沉。法布尔的《蝉》介绍了蝉的习性和生长规律,使用了大量的文学笔法,有情节,有描写,读起来更像小故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科学性和文学系兼顾的特点。《梦回繁华》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绘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的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本单元写作训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训练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综合本单元的内容,要点如下:学习内容学习重点:说明文的特点素养训练重点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一般到特殊、时间顺序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准确、周密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学习说明文的写法《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由总到分由主到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摹状貌、引用准确、严密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峨、雄伟、庄严由整体到部分、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列数字、摹状貌准确、朴实、庄重围绕主题展开说明《蝉》活泼能干、产卵量大、生存能力强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严谨、生动有趣,有文学色彩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快速阅读《梦回繁华》内容丰富、内涵深远、技艺高超空间顺序列数字、引用、打比方、摹状貌准确条理科学严谨、典雅优美、有文学色彩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浏览与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写作说明事物抓住特征口语交际简单复述名著导读科普作品阅读【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事物。学习任务概括地说就是事物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写作事物说明文的能力。根据本单元学习训练的重点,本单元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设计如下:具体来说,首先借助“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简单复述”的要求,及通过单元学习大项目“处处无声胜有声——建筑简语”的完成,引导学生学习事物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掌握建筑、园林、艺术作品等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在以本单元课文为依托学习掌握事物说明文特征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项目的要求之下,共设计完成如下学习实践任务:1.聚焦凝固的艺术品;2.专家说桥;3.小空间大境界;4.物亦载魂;5.独居的建筑师;6.我是它的发言人;7.处处无声胜有声——建筑简语。【课时安排】共安排9课时。具体课时内容如下。课时课时主题课型课时目标课时分类1聚焦凝固的艺术品口语交际1.了解单元学习项目,明确项目重点;2.学会复述和转述;3.研究、分解单元学习项目,明确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学习规划2《中国石拱桥》(专家说桥)阅读赏析1.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分析文章的结构,明确说明顺序,学习行文思路;3.学习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通过分析比较,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学文知法3《中国石拱桥》《梦回繁华》(专家说桥)阅读赏析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初步总结事物说明文的写法;2.学习运用浏览和精细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3.认识建筑、艺术作品的价值,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4《苏州园林》(小空间大境界)阅读赏析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了解其特点;2.认真研读全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掌握说明方法。学文知法5《苏州园林》(小空间大境界)阅读赏析1.通过具体语句分析,体会学习本文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2.通过片段写作实践,学习训练说明方法的使用;3.分析概括中国建筑的文化意境,增强文化自信。6《人民英雄纪念碑》(物亦载魂)自主阅读1.结合旁批和阅读提示速读全文,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和作者的说明顺序;2.分析学习本文呈现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3.通过阅读整理红色建筑的相关资料,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用法析文7《蝉》(独居的建筑师)名著导读1.通过快速阅读,把握分析并学习运用本文的说明方法;2.体会学习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兼用的说明语言;3.学习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昆虫记》阅读主题设计。4.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8说明文写作(我是它的发言人)写作实践1.总结概括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2.运用所学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写一篇说明建筑的文章。用法写文9处处无声胜有声——建筑简语单元反思1.单元学习项目成果展示汇报,反思单元学习过程,完善单元知识;2.通过迁移训练,培养提升语文素养;3.评价单元目标完成情况。。反思提升第1课时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聚焦凝固的艺术品【学习目标】1.
学会复述和转述;2.
了解单元学习项目,明确项目重点;3.研究、分解单元学习项目,明确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分工。【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知识√√√3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根据给定的任务,能够进行简要复述(指向目标1)2.准确说出单元学习项目的重点。(指向目标2)3.组长主持,完成小组分工,填写分工记录表。(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
一、了解这个单元(观看视频《中国古代建筑》)“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同学们,我国千千万万的著名建筑,为诗人遣愁抒怀、一展诗才提供了场域,这些名扬天下的建筑,同无数普普通通的建筑一样,不仅是寄托情思、抒发心境的寓情之物,更是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展现着优秀的文化内涵。它们是无声的建筑,更是有灵魂的艺术品!滕州市为了在招商会上向各地客商介绍我们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征集宣传专题片,主题是“处处无声胜有声——我眼中的滕州建筑”。大家都要为宣传家乡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此,从今天起,我们就共同聚焦凝固的艺术品,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它们无声背后的丰厚意蕴!视频中介绍了古老的赵州桥,我不知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再看一遍这一部分,看完之后请你以“我是赵州桥”为题,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二、我们的单元学习任务刚才几名同学的介绍,或简单或详细,都给我们精彩地介绍了赵州桥。我们把听到的、看到的再讲给别人听,这就是复述,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请大家阅读课本129页的内容,看看对于课本提供的表格有没有要补充的内容。注意要点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对原材料的处理尽量完整地保留原材料的内容,做适当压缩根据要求选取内容要点逻辑条理沿用原来顺序,或稍加调整,注意条理清楚适当进行综合、概括,要点之间要有内在练习语言表达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多用口语,语言表达准确、清晰、连贯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语言表达准确、简要、连贯补充明确复述和转述:复述不是背诵,即使是详细复述,也要对原材料进行精简,选出必须要讲的内容,确定要讲的重点,用自己的话重说出来。复述一件事,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重点是事情的经过。详细复述相对容易一些,它要求基本保留原材料信息,按原材料的顺序、结构等把内容完整详细地重复出来。简单复述比详细复述要难一些,思维要求也要高一些。它要在总体把握原材料线索的基础上,保留主要内容,缩减次要内容,也就是存干去枝。这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除了像详细复述一样,迅速把握主要信息和基本脉络,还要辨明次要信息。如果所面对的材料是记叙性的,就要抓住主要人物,按事情的主线简要叙述。复述者要在理解记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再把它用口语简要地讲述出来。复述的过程,即是对词语、句式、修辞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回顾和再现、概括和归纳语言文字材料的过程,它既可以锻炼人的记忆力,也能提高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转述重转,首先是转换,其次是转达。由此可见,我们刚才的复述和转述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怎么样才能把我们要介绍的建筑讲清楚让大家听明白?怎么样介绍才能让大家喜欢听?这一单元我们就来研究大师名家是如何向人们介绍他的家乡,介绍他所喜爱的建筑的。我们来接受任务吧:以小组为单位,用“处处无声胜有声——我眼中的滕州建筑”为题目,以建筑物自述的方式,综合借鉴本单元介绍建筑物的方法,选择你们参观过的我们滕州有文化底蕴、有历史内涵、有现代特色、有特殊意义、有人文价值、有民风民俗的2-3个身边的建筑物为素材,完成一部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专题片(或文字脚本)。三、学习任务我知道第五单元学习项目分解表组别组长学习子项目完成时间两周任务编号具体任务主持人具体时间安排标准知识储备自查附:参考子项目(提倡自拟)1.桥说
2.巧夺天工的园林
3.革命建筑请组长负责组织全组研讨,明确本次任务要求四、我的单元学习任务组别姓名子项目具体任务完成时间成果形式12……五、我的任务记录单组别姓名子项目存在困难任务编号详细任务记录12……【检测与作业】查找阅读介绍桥的资料,复述其主要内容。【学后反思】在本单元学习中,我的任务和任务的评价标准是:第2课时
《中国石拱桥》——专家说桥1【学习目标】1.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分析文章的结构,明确说明顺序,学习行文思路;3.学习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通过分析比较,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3程序性知识√√4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提取课文关键信息,填写表格。(指向目标1)2.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结构。(指向目标2)3.分析文章结构,讲解作者是如何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指向目标2)4.以小组为单位,选读课文,分别从说明对象、特征、说明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全班交流。(指向目标3、4)5.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运用准确、平实(生动)的语言写一段文字说明你的教室。(指向目标3、4)【学习过程】“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要更好地完成任务,首先需要全面学习,提升自己的本领。让我们一起来积累能量吧!
一、知专家茅以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我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二、学专家1.阅读文章的前两段,概括石拱桥有什么特点?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
的石拱桥。体现石拱桥的特征。明确: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2.速读全文,提取课文关键信息,填写表格。名称建造时间特点1约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2赵州桥约605年31189-1192年4江东桥51961年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6双曲拱桥解放后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作者选取了许多例子。文中的这些例子,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呢?请你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总结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小组交流。班内展示,明确文章的行文结构)3.分析文章结构,讲解作者是如何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小组代表总结、板书。完善思维导图并总结写作常识)概括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包括:
。第一部分总写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我国的石拱桥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极高的技术水平,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第三部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石拱桥构造的广泛使用情况,从而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学习心得:全文运用了从
到
,由
到
的方法,层次分明,事例具体,让人们对石拱桥的特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4.比较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议一议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第一组: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B:《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最早的石拱桥了。第二组:A: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8米,桥面平坦,与河面平行。学习心得:说明文的语言要做到
。5.以小组为单位,选读课文,分别从说明对象、特征、说明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全班交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作用是
。这一说明方法的特点是:
。
三、仿专家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写一段文字说明你的教室。
四、做专家运用自述的形式,选择文中的赵州桥或卢沟桥进行介绍。【检测与作业】
预习检测与作业1.注音:拱(ɡǒnɡ)桥
郦(lì)道元
惟妙惟肖(xiào)
张鷟(zhuó)洨(xiáo)河
饮涧(jiàn)
匀称(chèn)2.解释:巧妙绝伦——巧妙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相比得上。伦,同类、同等。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课时检测与作业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课后检测与作业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于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为了说明赵州桥的什么特点?2.选文中划线部分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3.文中画线语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设计”指的是什么?4.本段哪一句话对赵州桥的特点及其意义作了总结?5.在介绍赵州桥第一个特点时,“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的“在当时”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学后反思】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通过分析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第3课时
《中国石拱桥》《梦回繁华》——专家说桥2【学习目标】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初步总结事物说明文的写法;2.学习运用浏览和精细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3.认识建筑、艺术作品的价值,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质。【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3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反思表达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和收获,概括总结事物说明文的写作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指向目标1)2.速读《梦回繁华》,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全文的内容。(指向目标2)3.精读第3-5自然段,通过圈点批注,分析文中运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指向目标2)4.复述第四自然段,体会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指向目标2)5.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清明上河图》,谈谈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
一、思专家阅读分析茅以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文后,请以小组为单位,反思表达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和收获,概括总结事物说明文的写作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小组长主持,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者是表格来总结概括。
二、悟专家作者写新中国成立后桥梁事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什么目的?请你列举我们滕州最新建成的各种桥,简要介绍并谈谈你的感受。
三、访专家(出示《清明上河图》图片)听了大家对石拱桥的介绍,我看大家俨然是石拱桥专家了。我们大家也许已经发现了,建桥的材料除了石头之外,还有木头、竹子等等,而留下关于桥梁记载的,也不仅仅有文字。在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图上,就有一座桥。你了解这座桥吗?你知道这幅画吗?请你收集关于这幅画和这座桥的相关知识,来做专家接受大家的专访。1.这是一幅著名的画速读《梦回繁华》全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全文的内容。段序中心句内容概括12345由此可见,作者对《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的介绍是按照从“内涵-内容-价值”的逻辑顺序展开的。
2.这是一幅“繁华”的画精读第3-5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通过圈点批注,分析此部分运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找出文段中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这些方法有何作用?你能不能换用其它的方法来说明?小组展示:(1)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2)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3)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4)摹状貌:“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作者用摹状貌的方法写活了画面细节,化静为动,使得画面描写生动至极。细读课文第4段,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说明画卷内容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展示明确:①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逐一具体介绍。先介绍近郊风光,再介绍赶集的乡人,然后介绍进入大道岔道上的扫墓归来的权贵,最后介绍近处小路上的行旅。②介绍画面中描绘的情景。先介绍汴河上的船、忙碌的船工、拖船的纤夫,再介绍河上拱桥的结构、形状及其两端,最后详细介绍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船夫呼喊,桥上呼应,行人围观,这一紧张的一幕。③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先介绍街道房屋店铺,再介绍店铺经营品种,最后介绍各行各业及行人。由此可见,本段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因此,纵然画面内容纷繁复杂,但依然能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3.这篇文章的文艺范结合圈点批注的重点词语,说一说这篇文章和《中国石拱桥》在语言上的异同点。由此你能得出哪些收获?引导明确:本文语言严谨、准确,同时又颇具文学色彩,典雅优美而有韵味。思考:作者用文学性的语言说明《清明上河图》,是不是只是为了让文章变得生动?学习心得:说明文语言的选用要能够有利于突出。
。
4.这篇文章的妙构思探究:由文本可知,作者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清明上河图》为题,反而以《梦回繁华》为题呢?请你研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分析明确:作者以《梦回繁华》为题另有深意,大致分为如下几点。①“梦回繁华”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文化。②“梦回繁华”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③“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检测与作业】综合性学习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课下,请以小组为单位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活动一:知识之桥请你从下列选项中给横线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③赵州桥④钥匙桥从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的
,根据形状命名的
,根据习俗命名的
,以抒情方式命名的
。活动二:文化之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②请写出一句有关桥的俗语或诗句。活动三:生活之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学后反思】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例谈。结合具体例子,总结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第4课时
《苏州园林》——小空间大境界1【学习目标】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了解其特点;2.认真研读全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3.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掌握说明方法。【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观看视频,听读、自读全文,填写思维导图,概况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指向目标1)2.文章是如何说明苏州园林总特点的?采用了什么顺序?作者采用这种顺序的好处是什么?(指向目标2)3.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一处,说一说其作用。(指向目标3)4.通过完成专项训练,概括常用的说明方法,掌握运用技巧。(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不仅隐藏在幽静的山林中,也栖身在中国的园林里,不论是北方园林还是江南园林,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都突出了山水园林特色,讲求自然与意境的创造,可游、可赏、可居,即使是在方寸之间,也不失中国园林的境界格局。那么,中国园林作为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存在,它又给我们展现一个怎样的空间呢?我们又该如何来介绍它们呢?苏州园林甲天下。生于苏州长于苏州的叶圣陶先生是如何来介绍他家乡的园林的?为了我们的任务,再出发吧!
一、知作者检查预习作业:预习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二、看园林观看视频《苏州园林》和园林图片,听读、自读课文,填写思维导图,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点。①苏州园林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明确: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②作者看来,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作者认为,苏州园林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四个“讲究”)
三、赏园林文章是如何说明苏州园林总特点的?采用了什么顺序?作者采用这种顺序的好处是什么?展示明确:本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根据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整体概说到具体分说的顺序来安排的。本文的说明顺序,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
四、品园林为了介绍苏州园林,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一处,说一说其作用。仿照例子填写表格,并进行分析总结,谈谈你的学习收获。说明对象主要特征说明方法作用分析总结学习收获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对称的特点具体说明图画美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五、习方法总结概括事物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并总结其作用。【检测与作业】
预习检测与作业预习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课后检测与作业分析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4.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6.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7.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8.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学后反思】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我学习后的收获是
。第5课时
《苏州园林》——小空间大境界2【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语句分析,体会学习本文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2.通过片段写作实践,学习训练说明方法的使用;3.分析概括中国建筑的文化意境,增强文化自信。【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3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反复阅读提供的语句,揣摩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指向目标1)2.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150字。(指向目标2)3.认真观察分析中国或世界各地园林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根据自己的分析,说一说体现了哪些建筑文化,尝试分析异同点。(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
一、非如此不可!文字表达,总有最合适最贴切最不可替代的那个字词,有时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品来,却发现真的是非如此不可。名家行文,遣词造句,更是如此。反复阅读提供的语句,揣摩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
二、非如此不可?借鉴本文先总说再分别说明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说明。不少于150字。(完成写作后,自己反复修改,并标出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词句,仔细反思,是不是“非如此不可?”)
三、园林的境界认真观察分析中国或世界各地园林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根据自己的分析,说一说体现了哪些建筑文化,尝试分析异同点。【检测与作业】
预习检测与作业1.给壑、镂、斟酌、嶙峋注音并练习书写。2.掌握自出心裁、因地制宜在文中的意思。
课后检测与作业本文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运用空间顺序?【学后反思】阅读写作事物说明文应该注意的是哪几点?设计表格作出梳理。第6课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物亦载魂【学习目标】1.结合旁批和阅读提示速读全文,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和作者的说明顺序;2.分析学习本文呈现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3.通过阅读整理红色建筑的相关资料,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3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速读全文,标注重点词语,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尝试画出纪念碑草图。(指向目标1)2.画出作者的行走路线图。根据图说一说作者的说明顺序。(指向目标1)3.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方案研讨会上,假如你是梁思成先生,请你介绍一下你设计理念。(指向目标2)4.你还知道哪些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建筑,它们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历史意义?借鉴课文的写法向同学们作些介绍。课下整理后,尝试利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文字或音、视频作品。(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假如你选择了介绍鲁南革命纪念馆,与介绍一般的建筑比,又有哪些不同呢?
一、检查预习作业展示投影
二、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查阅资料,了解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完善以下资料: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纪念碑于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前夕奠基,1952年8月1日建军节动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并于同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举行了落成典礼。1961年3月4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三、速览“人民英雄纪念碑”速读全文,标注重点词语,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尝试画出纪念碑草图。
四、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画出作者的行走路线图。根据图说一说作者的说明顺序。五、融情“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不是一般的建筑,它虽然同样是没有生命的材料建成,但是它却有着鲜活的灵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魂体现在哪里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方案研讨会上,假如你是梁思成先生,请你介绍一下你的设计理念。(结合纪念碑草图,回答以下问题,并展示汇报)1.整体设计理念2.纪念碑的体量、象征意义、题字、碑文、结构、造型等。3.浮雕的内容及选择依据。
六、心有灵犀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纪念性建筑,设计者围绕表现纪念意义而设计,文章的作者恰恰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向读者介绍这座建筑。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把外部特征和精神内核完美融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具体语句,请你思考,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呈现说明对象特征的?
七、小试牛刀你还知道哪些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建筑,它们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历史意义?借鉴课文的写法向同学们作些介绍。课下整理后,尝试利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文字或音、视频作品。【检测与作业】
预习检测与作业1.读准字音瞻仰
橘黄
上溯
销毁
挑衅
旌旗
峻峭
天堑
矗立
镏金
重幔
逾越
小庑殿顶
五卅运动2.理解词语瞻仰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慷慨激昂
丰功伟绩
勇往直前
课时检测与作业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呈现说明对象特征的?
课后检测与作业通过你擅长的形式,总结《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学后反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梦回繁华》在说明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由此你有什么收获?第7课时
《蝉》名著导读(《昆虫记》)——独居的建筑师【学习目标】1.通过快速阅读,把握分析并学习运用本文的说明方法;2.体会学习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兼用的说明语言;3.学习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昆虫记》阅读主题设计。4.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概念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3元认知知识√√4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速读《蝉的地穴》,全面说一说把蝉称为“建筑师”的依据。(指向目标1)2.作者描写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时,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简要谈一谈你的发现。(指向目标2)3.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他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指向目标3)4.小组设计阅读《昆虫记》的项目主题。组长组织完成小组成员子项目的确定。(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
一、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他在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从事着昆虫学研究,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活折射出人类世界。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的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的去观察,像诗人一般的去感受和表达。”
二、昆虫世界的伟大建筑(观看视频、图片展示的蚂蚁、蜜蜂等昆虫的家。思考:看到这些建筑,你对昆虫有了怎样的认识?用准确简洁的词语概括)
三、独居的建筑师1.速读《蝉的地穴》,全面说一说把蝉称为“建筑师”的依据。作者是如何说明蝉的地穴的?简要概括蝉的地穴的特点。(自读概括明确)①多建在干燥、阳光多的地方;②地穴孔口周围很干净;③隧道深约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完全封闭;④上下通行无阻;⑤隧道的墙壁十分坚固;⑥隧道顶部有一层土制薄盖,温暖严紧,能抵御恶劣气候。2.蝉的隧道有何特点?蝉幼虫身上的汁液有何作用?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讨论明确:特点: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介绍了蝉的隧道的长度、构造。汁液作用:蝉幼虫身上的汁液是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说明方法:作比较。用矿工与铁路工程师来与蝉比较,形象地揭示出蝉的幼虫聪明、能干。四、风趣的讲述者1.细读作者描写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的语段,思考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简要谈一谈你的发现。2.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②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③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如何从内容、结构和情感上理解第25、26段?明确:课文的最后两段总结了蝉的生活经历。“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一句充满感慨的话概括了蝉的一生,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并且对全文做了形象的总结,还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同情,令人印象深刻。五、严谨的研究者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他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六、掌握一把阅读的钥匙认真阅读“名著导读”,总结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谈谈你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和你的阅读实践收获。(阅读“名著导读”,标出重点,小组交流感受。根据交流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确定自己的阅读思路)
七、阅读项目我设计小组设计阅读《昆虫记》的项目主题。组长组织完成小组成员子项目的确定。(完成个人阅读计划表)【检测与作业】
课后检测与作业阅读《昆虫记》,了解并掌握除蝉之外的另一种昆虫的习性和特点。尝试总结阅读方法。【学后反思】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
。阅读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科普作品阅读过程中,给我帮助比较大的方法是:
。第8课时
写作——我是它的发言人【学习目标】1.总结概括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2.运用所学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写一篇说明建筑的文章。【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结合阅读实践和生活实际经验,举例概括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指向目标1)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滕州境内你参观过的某一建筑,请你来做它的发言人。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提示:⑴这一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⑵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⑶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⑷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指向目标2)3.修改自己的习作,对自己的修改作出说明。展示自己的作品。(指向目标2)4.小组研究确定要纳入学习项目内的作品。(指向目标2)【学习过程】能阅读会分析仅仅是最基本的打基础。写一写,找到自己的差距。
一、把握事物特征实践经验谈请你结合阅读实践和生活实际经验,举例概况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讨论明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要善于观察和比较。注意表现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恰当引用资料,有利于说清楚事物的特征。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说明方法,既突出事物的特征,同时也避免文章枯燥乏味。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比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说明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等,这样会介绍得更清楚。语言要准确、严密、科学;也可以根据说明的对象,采用具有优美、生动的说明语言。一切围绕特征选择,一切为了特征的表现服务,最终要能够达到突出特征并准确表述特征的目的。
二、我是它的发言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滕州境内你参观过的某一建筑,请你来做这它的发言人。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提示:⑴这一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⑵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⑶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⑷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三、互帮互助找差距组长主持,完成小组内习作展示、互评。说明文写作训练小组互评表作者组别文章题目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运用评价说明方法小组评价说明语言小组评价综合评价
四、自我修改再提升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思考,修改自己的习作,对自己的修改作出说明。展示自己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在运用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写作过程中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说明顺序的确定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以及你解决的结果。姓名组别题目修改内容修改原因修改感悟【检测与作业】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学后反思】通过写作实践和修改,总结写作事物说明文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总结个人收获。第9课时
建筑简语——倾听无声的世界【学习目标】1.单元学习项目成果展示汇报;2.评价单元目标完成情况;3.通过迁移训练,培养提升语文素养。【设计分析】目标序号知识维度(指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水平维度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1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3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评价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指向目标1)2.根据小组展示的成果,依据学习成果评价表,对各成果进行评价。(指向目标2)3.说明文自读训练(指向目标3)【学习过程】
一、我们是这样想的
(小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思维结构图)二、我们是这样定的说明对象主要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三、我们是这样做的
(小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成果)
四、我们这样评组别选题结构设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形式创新之点整体效果总评分值10102020101020100本组自评评分说明五、我们来这样总结个人学习总结(可以填写表格,也可以根据提示写出报告)姓名组别学习项目主要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解决的途径你运用了哪些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器安装及维修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粉末喷涂手推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移动电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橡胶冷缩式中间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玻璃纤维绝缘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浸入式粘度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缩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桥机司机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车反光牌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超薄型手机信号阻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江西省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DB32∕T 2915-2016 化工园区(集中区)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 廉洁风险防控手册
- (西北)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 混凝土麻面、空洞及露筋修补方案计划
- 文体学eecummings诗歌分析
- 针织毛衫实例
- 安全生产知识汇总——五一劳动节前安全教育培训(176页)
- 套丝机简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