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8g甲烷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0.5NA2、在Cl2+H2O=HCl+HClO中,水是()A.只作氧化剂 B.只作还原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3、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Mg2+、Na+、SO42﹣、Cl﹣ B.K+、CO32﹣、Cl﹣、NO3﹣C.Na+、K+、NO3﹣、SO42﹣ D.NH4+、Na+、SO42﹣、NO3﹣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gC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C.常温常压下,0.1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AD.常温常压下,5.6g铁与足量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5、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F、Cl、Br、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F、Cl、Br、I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F-、Cl-、Br-、I-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两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NaHCO3<Na2CO3D.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Na2CO3<NaHCO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01×105Pa时,同体积的O2和CO2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B.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C.2mol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44.8L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8、“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的航空铝材处于世界领先的行列。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NaOH)腐蚀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A.Ba(OH)2 B.CaO C.Al(OH)3 D.NaCl10、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换算为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11、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0.5mol/L的H2SO4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则原混合物中Cu和Fe2O3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B.1:l C.1:2 D.无法计算12、13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4C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13、下列溶液中的离子—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大量MnO4-的溶液中:Na+、K+、Cu2+、Fe3+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Na+、SO42-、CO32-C.酸性溶液中:Ba2+、NO3-、K+、AlO2-D.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I-、SCN-14、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15、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A.NH4Cl(I2) B.CaO(CaCO3) C.Na2CO3(NaHCO3) D.MgO[Mg(OH)2]16、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③④②①⑤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实验均为黄色。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下列化学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以上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完成方程式①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溶液中只可能存在Br-、CO、SO、Cl-、K+、Ca2+、Na+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据此可以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现象①可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溶液变橙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2)由实验现象②可知:溶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19、为了探究三种气体(SO2、NO2、Cl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1)实验一:用三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①写出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为标准状况,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③通入氧气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F装置集气瓶内溶液显浅红色,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分别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氧化性。①G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H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学习小组探究铁与氯气的反应途径及产物。(问题提出)(1)资料1:液氯能在钢瓶中储存。资料2: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资料3:铁与氯水能反应。实验:将铁粉放入氯水中,铁粉溶解,无气泡产生。①经检验氯水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依据实验现象,判断氯水中与Fe反应的微粒可能为_________。据此,小组认为Fe与Cl2的反应与温度、湿度有关,探究如下。(实验探究)资料:高于300℃时FeCl3升华(2)湿润的Cl2与Fe的反应: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Ⅰ常温时将铁丝伸入A中,铁丝迅速变黑Ⅱ将红热的铁丝伸入A中,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烟。①实验Ⅰ,向A中加水,经检验产物中有FeCl2,推测其形成的可能途径:途径一:Fe+Cl2=FeCl2途径二:2Fe+3Cl2=2FeCl3,_________。②实验Ⅱ,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A中产物含+3价铁。(3)干燥的Cl2与Fe的反应: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Ⅲ常温时将铁丝伸入A中,铁丝慢慢变黑,大量气体剩余。Ⅳ将红热的铁丝伸入A中,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烟。实验Ⅲ中有大量Cl2剩余,实验Ⅳ几乎无Cl2剩余,原因是________。21、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A.萃取分液B.加热分解C.蒸发结晶D.分液E.蒸馏F.过滤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海水淡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氦气是单原子的分子,所以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A正确;B、,8g甲烷的物质的量是0.5mol,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0.5mol甲烷中的电子数是5NA,B正确;C、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是NO2,所以46g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总数是3NA,C正确;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所以11.2L的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所以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D错误;答案选D。2、D【解题分析】

在Cl2+H2O=HCl+HClO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因此答案为D。3、B【解题分析】

碱性溶液含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A.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Mg2+,不符合要求,A项错误;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O32−,符合要求,B项正确;C.酸性、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不符合要求,C项错误;D.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NH4+,不符合要求,D项错误;答案选B。4、A【解题分析】

A.22g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有的氧原子数为0.5mol×2×NAmol-1=N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2.24LCCl4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由n=cV可知,0.1mol•L-1的MgCl2溶液的体积未知,则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故C错误;D.5.6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失去0.3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故D错误;故答案为A。【题目点拨】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要求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D【解题分析】A.F、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B.F、Cl、Br、I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故B正确;C.同主族元素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D错误。故选D。6、D【解题分析】

A.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则热稳定性:Na2CO3>NaHCO3,A错误;B.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B错误;C.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106)大于碳酸氢钠(84),质量相等时,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更大,故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C错误;D.根据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Na2CO3<NaHCO3,D正确。答案选D。7、A【解题分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故A正确,D错误;B中,1mol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4L;C中缺少标准状况条件。8、D【解题分析】

A、合金的熔点都会比其中的单一的一种金属的熔点低,A正确;B、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尤其是在熔融状态下会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B正确;C、由于镁铝合金在空气中会和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比较耐腐蚀。但铝是一种特殊的金属,铝、氧化铝都会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所以镁铝合金会被烧碱溶液腐蚀,C正确;D、镁或铝均能与盐酸反应,因此镁铝合金在盐酸中能被溶解,D错误。答案选D。9、C【解题分析】

A.Ba(OH)2不能与强碱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CaO不能与强碱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C符合题意;D.NaCl既不能与强酸反应,又不能与强碱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10、D【解题分析】

设铜、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①64x+24y=1.52②64x+24y+34x+34y=2.54,解得x=0.02mol,y=0.01mol,设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2x+2y=2a+b,a+b=0.05,则a=0.01mol,b=0.04mol。【题目详解】A、有上述分析可知,Cu和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0.01mo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A正确;B、c(HNO3)=mol/L=14.0mol·L-1,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1mol、0.04mol,则NO2的体积分数是×100%=80%,C正确;D、沉淀达最大时,溶液中只有硝酸钠,根据原子守恒:n(NaOH)=n(HNO3)-(2a+b)=0.7mol-0.06mol=0.64mol,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640mL,D错误;答案选D。11、B【解题分析】

0.5mol/L的硫酸属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故硫酸全部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所以可以推导出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向溶液中加入KSCN后无红色显现,则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全部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而该反应是:Fe2(SO4)3+Cu=CuSO4+2FeSO4,以此可以判断出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B正确。12、C【解题分析】

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5﹣7=8,二者含有中子数不同,故A错误;B.13C与14C互为同位素,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二者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故B错误;C.15N与14N是N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7,其中子数为15﹣7=8,其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为同位素,互为同位素的原子之间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13、A【解题分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不与高锰酸根离子反应;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C.偏铝酸根离子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铁离子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详解】A.Na+、K+、Cu2+、Fe3+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MnO4-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正确;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NH4+能够与碱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酸性条件下CO32-能够与H+反应,故一定不能共存,错误;C.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AlO2-与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铁离子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题目点拨】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3)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如Fe3+和SCN-等);(4)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需注意: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加入铝粉,若产生氢气,溶液不能为酸性,因为稀硝酸与铝反应不会产生氢气。14、B【解题分析】

A.蒸发皿不能盛满,应装到,故A错误;B.蒸发时,应防止温度过高,防止固体迸溅或分解,故B正确;C.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不能蒸干,故C错误;D.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A【解题分析】

A.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I2受热升华,遇冷后氨气和氯化氢化合生成氯化铵,不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I2,选项A符合;B.CaCO3加热分解为CaO和CO2,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aO中的CaCO3,选项B不符合;C.NaHCO3加热生成Na2CO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3,选项C不符合;D.Mg(OH)2加热生成MgO,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MgO中的Mg(OH)2,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16、D【解题分析】

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由此可知,Na2CO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题目详解】粗盐的提纯中,为了保证杂质离子完全出去,每一次所加试剂都过量,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镁离子,加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由此可知,Na2CO3溶液的加入一定在BaCl2溶液之后,即①一定在③之后,为了不使产生的沉淀溶解,一定要在过滤后再加盐酸,即④在⑤之后,操作顺序可以为:②③①④⑤或③②①④⑤或③①②④⑤,只有B正确;故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粗盐提纯的步骤、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Na2CO3⑤⑥2Na+2H2O=2Na++2OH—+H2↑2Na2O2+2CO2=2Na2CO3+O2【解题分析】

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实验均为黄色,则A是Na;钠与氧气反应生成B,B是Na2O2,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D是Na2CO3;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C是NaOH;NaOH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E是NaHCO3。【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A是Na,D是Na2CO3;(2)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以上反应中,NaOH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填⑤⑥。(3)①A→C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②B→D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18、Br-、COCl2+2Br-=2Cl-+Br2SOCl-、K+Ca2+、SO【解题分析】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经盐酸酸化的氯水后,溶液变橙色,说明溶液中含有Br-,氯水将溴离子氧化生成溴单质,所以溶液变橙色;有无色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含离子CO;

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碳酸根已被完全反应,所以一定不含SO;

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含Na+。【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现象①说明肯定含有的离子是Br-、CO;溶液变橙色的原因是Cl2+2Br-=2Cl-+Br2;(2)根据分析可知由现象②可知一定没有SO;(3)根据分析可知一定存在Br-、CO和Na+,一定不存在SO,由于存在碳酸根,所以一定也不存在Ca2+;而Cl-、K+可能存在。19、Cl2+SO2+2H2O=4H++2Cl-+SO42-0.045mol·L-1溶液红色加深2SO2+O2+2H2O=2H2SO4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l2+2KI=I2+2KCl产生白色沉淀【解题分析】

(1)根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解答;(2)根据4NO2+O2+2H2O=4HNO3的反应特点,反应后液体能充满整个集气瓶,再根据浓度计算公式进行解答;(3)根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和SO2气体进行分析。【题目详解】(1)①E中二氧化硫和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42;②D中二氧化氮、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反应为4NO2+O2+2H2O=4HNO3,水会充满集气瓶,设集气瓶体积为VL,最后溶液的体积为VL,由4NO2+O2+2H2O=4HNO3n(NO2)=n(HNO3),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L/mol=0.045mol·L-1;

(3)F装置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

的现象是紫色溶液变红,再通入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