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品种种性的退化与保持_第1页
家蚕品种种性的退化与保持_第2页
家蚕品种种性的退化与保持_第3页
家蚕品种种性的退化与保持_第4页
家蚕品种种性的退化与保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蚕品种种性的退化与保持

家蚕品种的繁殖是遗传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固有特性,是遗传因素和环境的联合作用的结果。在长期的蚕种繁育过程中,其品种的优良性状能否得到保持和提高,对蚕种及蚕茧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个新的蚕品种在经过数年的繁育推广后,在经济性状方面往往出现退化,主要表现为品种性状发生较大分离、生命力下降、抗病抗逆性差、繁育系数降低等,与品种原有优良性状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发生了种性退化。原原种是择优选制母种、繁育原种和普种的基础;保持和提高家蚕原原种种性,对维持家蚕的品种性状、延长品种使用寿命关系极大。现根据我们多年来繁育原原种的实践经验及相关资料,谈谈家蚕品种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和提高家蚕原原种种性、防止品种过早退化的措施。1物种退化的主要原因1.1累代同系杂交情况f0、3gf3的聚合自然基因分子身份证fps遗传统计特征浙江大学徐孟奎教授认为,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蚕品种,绝大多数为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2个品种杂交后,其F1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以后累代同系交配F2、F3、F4,随着繁育代数的增加,逐代强势减弱,品种活力下降,而且亲本原有的某些隐性基因也会因累代近亲交配而纯合表达,如遗传性小蚕、死卵等。1.2不熟悉,忽略种性保持部分蚕种繁育部门过分强调自身利益或对品种固有性状不熟悉,忽略了种性保持的重要性;在繁育过程中为了某种经济目的,人为片面追求某些性状,造成选择的片面性,最终导致品种种性发生变化。1.3品种间杂、调配不合理及环境条件影响对原原种繁育的理论掌握和实际经验不足,繁育技术贯彻不到位,如不同品种间发生混杂、选择和交配不合理、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在品种保存上,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品种局限于同一地区同一单位内繁育时期较长,失去了异地饲养的差异互补优势,结果导致种性退化。2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家蚕原原种种性的表现,既受其内部遗传基因的控制,又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原原种的饲养过程中,努力创造适合品种性状特点要求的饲料、气象、技术等环境条件,促使品种性状特点得到充分的遗传表现,实现基因型与表现型的高度一致,通过正确的选择达到保持、改进和提高品种种性,防止品种种性的变异和退化。2.1节饲养的性状表现不同的蚕品种,有不同的性状表现,即使同一蚕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饲育季节饲养,其性状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饲养前必须熟悉品种的形态特征、性状特点,包括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正确了解其遗传特性,才能在繁育过程中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品种的优良性状得以保持并遗传下去。2.2指导原种育种品系间或蛾区间的混杂是造成家蚕品种性状变异的重要因素。在原原种的繁育过程中,坚持单蛾育,从收蚁到上蔟、采茧及制种前严格分蛾区饲育管理,各区编号、记载正确详细,标签清晰;在除沙、换箔、上蔟等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号,防止区间混杂,确保品种纯正。在原原种繁育的作业计划安排上,留种继代的饲育区数不能太少,要增加饲育蛾区数以利于选择。在品种遗传性十分稳定的基础上,重庆市北碚蚕种场的做法可以借鉴,他们对原原种采取由4蛾蚕卵各收1/4的蚁蚕组成1个收蚁饲育区(相当于4×1/4蛾区混合育),从而扩大了遗传基础,提高了强健度和繁育系数,具体表现在产卵数增加10.46%~25.33%。2.3保证优良性状的种植和保鲜家蚕品种的种性是品种遗传基因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家蚕品种需要各自适合的环境才会表现出相应的优良性状。如春用多丝量品种,一般适合于春期繁育,配以合适的温湿度、适宜的气候和优质的桑叶,才能充分体现丝量和丝质的优良性状。夏秋用品种因含多化性血统,要求在较高温度下饲养,有利于巩固其抗高温的遗传性能,一般安排春、秋2季饲养,且秋季应在较高温度下饲养,保持其抗高温的性能,才有利于夏秋品种优良性状的遗传和巩固。原原种繁育过程须加强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的管理,使各蛾区间的环境条件、技术处理根据品种性状保持一致。保持目的温湿度、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调查的时间、方法和标准,客观公正地反映蛾区间的成绩及差异,为正确选择奠定基础。2.4原种与真系的生长特性桑叶是饲养的基础,叶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蚕体发育和优良性状的表现。由于原原种繁育饲养的蛾区都是纯系,体质弱难以饲养,对叶质要求高;因此,必须加强桑园管理,保证用叶质量符合品种性状要求,做到专人采摘,各龄适熟,严格选叶,灵活掌握给桑量,确保良桑饱食。2.5加强原原种的育种,保证接种过程的真实性在原原种的繁育过程中,采集的数据是选留继代蛾区和个体的依据。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蛾区选择和个体选择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种性的维持;因此,在原原种的繁育过程中,坚持做到仔细观察、详细记载,使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要加强对其遗传性状的选择,根据品种种性认真做好卵、蚕、茧、蛹、蛾期的“五选”工作,坚持“以生命率为纲,匀整度为重点”的选择方针,贯彻“区间选重于个体选、体质选重于茧质选、茧期选重于其它时期选”的原则,严格淘汰不良性状表现严重、区间混淆和不符合品种性状的蛾区及个体,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2.5.1卵圈的发育情况观察和点青为方便选择,蚕种出库蛾区为计划收蚁蛾区的3倍。卵期选择分3个阶段进行,一是在蚕卵点青前进行选择,一般选择良卵数多,良卵率高,早期死卵、不受精卵及再出卵少,产附好,卵形、卵色一致等符合品种性状的卵圈;其次是在蚕卵点青后进行选择,及时观察各卵圈点青情况,进行发育排队,蚕种转青后,选择转青齐一的卵圈逐蛾包种,选留的蛾区要比计划收蚁蛾区多20~30蛾;最后1次选择是在收蚁当天,选择1日孵化率高的卵圈收蚁,并加收10%的预备蛾区,便于蚕期选择。加强卵期选择,能有效地巩固和提高卵质、卵量方面的性状。2.5.2调查的内容蚕期是蚕品种性状特别是生命力和一些不良性状表现较为明显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要根据品种性状加强选择。在饲育期间,仔细观察并进行记录,严格分蛾区做好各项记载,从蚁蚕体色、习性,到壮蚕期体色、体形、斑纹等进行详细调查记载,并做好每1蛾区的各龄眠起时间及迟眠蚕、弱小蚕、病死蚕的淘汰数量等项目的记录。蚕期的选择分为区间选择和个体选择。区间选择的原则是选择发育齐一、匀整度高、蚕期减蚕率低的蛾区,严格淘汰不符合本品种性状的蛾区,蚕期区选除率不低于5%;个体选择的原则是对于选留的蛾区应逐区观察,严格淘汰发育不良及不符合品种性状的个体,蚕期个体淘汰率不低于8%。2.5.3任害品种的选择种茧期是蚕品种大部分经济性状的集中表现期,加强这个时期的选择,淘汰不符合品种遗传性状的不良茧,选留优良种茧留种继代,是保持品种经济性状的重要手段。种茧期采集的数据是选留蛾区和个体的直接依据,因此必须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种茧期的选择分为区间选择和个体选择,主要根据发育匀整度、虫蛹率、茧质、丝质等成绩,并结合各蚕品种的性状,进行综合评定。这个时期无论区间及个体选择都要掌握“去两头、留中间”的原则,并适当降低留种比率,使选留蛾区少而精,以提高和巩固种性。①区间选择。区间选择主要根据体质和茧质2个方面的成绩来选择,体质选择以蛾区孵化率、良卵率、蚕期生命率、结茧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数据为依据,从高到低选择,原原母种继代优先进行;茧质选择以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为重点进行选择,全茧量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提高茧的匀整度,同时结合观察各蛾区的茧形、茧色、缩皱、匀整度等进行全面比较。由于茧质性状与强健性存在着负相关,因此对春用品种的选择,在重视茧质的同时要兼顾生命力,不能片面追求茧形大、茧层率高等经济性状,各项生命力成绩应高于或接近全批平均数;对于夏秋用品种应以强健性为重点,茧质成绩也必须高于或接近全批平均数。经以上全面评定,选取优良蛾区留种,区间选除率一般不低于25%。为提高匀整度,选留母种、原原种蛾区间的全茧量开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母种控制在0.05g、原原种控制在0.1g之内。②个体选择。在选留的蛾区内进行区间个体选择,根据品种特性,淘汰茧形、茧色、缩皱等不符合品种固有性状的个体,个体选除率不低于25%,然后从确定入选为母种的蛾区内,选择茧形好、茧色正、缩皱细的个体进行逐个称量调查,以便确定选留母种的个体。为提高匀整度,选留母种、原原种个体间的全茧量开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母种控制在0.1g、原原种控制在0.2g之内;茧层量开差母种控制在0.04g,原原种控制在0.06g之内。2.5.4异常蛹的清除安排专人选除不符合品种性状的蛹体及病态蛹、出血蛹、缩尾蛹、黑头蛹、环节松弛蛹、过大过小蛹、性状颜色异常蛹,在复鉴蛹时再逐箔检查,彻底选除。2.5.5性类型化的责任加强蛾期选择,可以有效保持种性,在捉蛾、理对、拆对、投蛾时,观察蛾的体形、体色、蛾翅斑纹、习性等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或不符合品种性状的,坚决给予选除淘汰,同时淘汰秃翅蛾、卷尾蛾、肥胖蛾、黑环节蛾、鳞毛脱落蛾等不良蛾,苗末蛾也应淘汰。2.6异胞性和品种间的相互作用原原种繁育一般都是双系品种,也有单系品种,无论是单系还是双系品种,在经过选择确定留种的蛾区后,严禁同蛾区交配,必须通过编组,实行异蛾区交配。异蛾区交配以体质和茧质作为2个主要因素,利用杂交优势原理和基因遗传优势原理以及品种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提高和保持品种的种性,防止品种的退化。必要时还可采取异地繁育继代、异地同品种同品系异蛾区交配的方法,可以提高和维持品种的种性。2.7保种任务方面对现行推广品种,育种单位与生产单位均须同时保种,一般1次饲育蛾数不得少于20蛾,以利于选择和保持种性。生产单位和育种单位在保种任务方面各有侧重。生产单位侧重于原有种性的维持,而育种单位则在维持种性的前提下,对生产单位反映的品种缺点作进一步的改良和提高,在主系应用于生产的同时,努力培育好备用系,如果某一主系稍有退化,即可启用备用小系进行替换,且小系间杂交生产出的原种,也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实践证明:培育备用系,健全双重保种制度,对保持种性、防止品种退化是切实有效的。2.8建立优良品系和旁系鉴定组合旁系鉴定是选种工作的耳目,通过旁系鉴定可以使选种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确定品种的性状是否提高、退化,以利指导换种和系统选择时分阶段的淘汰深度,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目标选择,保持和提高品种经济性状。如四川省自1980年恢复旁系鉴定以来,经常对现有使用的主要品种开展纯种比较和旁系鉴定工作;如锦5·锦6×绫3·绫4,四川省生产原原种的4个蚕种场,每个品种有A、B2个品系共计32个品系进行纯种比较,选出符合品种特性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系9个,制成36个杂交组合;再由4个场共同鉴定,根据杂交鉴定成绩,从中选出北碚场(以P代表)、南充场(以G代表)、三台场(以T代表)的锦5BT、锦5BG、锦6BP、锦6BT、绫3BP、绫3AG、绫4BG等7个优良品系和最优杂交组合锦5BT·锦6BP×绫3BP·绫4BG。然后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换种,才使这些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得以巩固提高,使用寿命得以延长。2.9家蚕原种型的研究原原种的丝质好坏直接影响到普通种的丝质。每隔3~5年进行1次丝质调查,了解该品种丝质性状有无退化,是否需要加以改进;这也为生产部门推广优良品种提供了依据。生丝品质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蚕品种特性,还受饲料、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收烘处理等综合影响;因此,一定要给以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