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27土壤与地理环境一、土壤的概念与组成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2土壤肥力:土壤能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的肥力则由其构成所决定。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要。肥力:黑土>红壤>砖红壤土地是指陆地表层一定范围内全部自然要素(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立体空间土壤即土地?一、土壤的概念与组成3土壤的组成: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中物质组成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释放植物所需的钾、磷、钙、镁等养分。有机质:集中在表层,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以及经过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水分:输送养分和合成有机物需要空气:植物呼吸和生长需要理想成分的体积分数土壤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此消彼长: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水分过多,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造成土壤缺氧,土壤肥力下降。4土壤的形成过程:二、土壤的形成土壤的“骨架”——矿物质形成于母质岩石及其风化壳,而有机质受地下水、河流、降水、气温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5一般土壤剖面分层①枯枝落叶层,又叫覆盖层(只有森林土壤有这一层)。②腐殖质层,呈棕黑色。③淋滤层,色泽较淡。④淀积层,由上层淋滤下来的物质,淀积在这里,通常比较紧实、粘重,不透水,矿物质养分比较丰富。⑤母质层,多为粗糙砂粒或粘重的胶泥,不具备土壤结构。①土层厚、层次多,分层明显,土壤发育程度高;②土层薄、层次少,分层不明显,土壤发育程度低。二、土壤的形成5一般土壤剖面分层二、土壤的形成二、土壤的形成6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①母质→土壤: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花岗岩→含砂较多;石灰岩→黏土较多
成土母质土壤区别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联系①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②在气候与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③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二、土壤的形成6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②气候→土壤: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其形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水热状况;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间接影响:形成和发育岩石矿物的风化强度气候降水量越多,温度越高,岩石矿物风化作用越强,土壤黏粒含量增加;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潮湿积水和寒冷长期冰冻地区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干旱、高温、通气、微生物活跃地区有机质矿化速度快,积累少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肥力差。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中纬度地区过去森林面积大,生物对土壤的改造作用明显;枯枝落叶掉到土壤中,分解后使有机质丰富;高温季节短,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弱,土壤发育差;有机质的分解慢,土壤肥力低。二、土壤的形成6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③地形→土壤: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地形海拔高度:水热垂直变化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和植被,影响土壤的发育。地形坡度:坡度陡的山区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较快,发育土壤厚度薄;坡度缓的平地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较慢,发育土壤厚度厚。地形坡向: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好,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温度状况差,蒸发量较小,水分状况好。二、土壤的形成6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④生物→土壤: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底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森林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荒漠植被少。有机质含量:草原>森林>荒漠《生物与土壤有机质》排泄物、分泌物、残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草类森林根系密集集中地表枯枝落叶有机质分解转化有机残体,合成腐殖质搅动土体,改变土壤结构、孔隙度土壤①植物有机残体木本植物以枯枝落叶形式堆积于土壤表层,草本植物以枯残根系进入土体上部木本植物: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草本植物:草甸植物>草甸草原植物>草原植物>荒漠草原植物>荒漠植物二、土壤的形成7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三、土壤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①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②人类遣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有:(1)轮作换茬;(2)土壤消毒:药剂、日光法(夏季,撤棚深翻,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高温(高温季节灌水闷棚),冷冻(冬季,撤棚深翻冻死病虫卵);(3)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深翻,下层与上层混合,换土,无土栽培;(4)以水排盐: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夏季换茬空隙,撤膜淋雨;(5)科学施肥;(6)作物:种植绿肥作物、种植耐盐碱作物。土壤保护的措施主要有:(1)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在灌溉之前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2)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3)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4)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三、土壤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图13示意某优质黑士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4分(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5分(2)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森林、草地被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初夏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图13示意某优质黑士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60年代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暖费用管理办法
- 外包队材料管理办法
- 污物电梯卡管理办法
- 无锡无人机管理办法
- 武汉新社区管理办法
- 机电科考核管理办法
- 新景区评定管理办法
- 商品采购流管理办法
- 英语中国食物课件
- 处方管理办法app
- 生态建筑理念演进-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线式溶解氧变送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银监会联合贷款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评价
- 公司食堂燃气改造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公基考试题库及答案(100题)
- 数据资产目录建设方案
- 2023年江苏省社区工作者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职语文专项题目及答案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失智老人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