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庄子》小古文练习_第1页
六上《庄子》小古文练习_第2页
六上《庄子》小古文练习_第3页
六上《庄子》小古文练习_第4页
六上《庄子》小古文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一)国学片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我是小助手:1.冥(míng):海。冥,通“溟”,是浩瀚无边的意思。北冥,指北方的大海。南冥,指南方的大海。2.鲲(kūn):大鱼的名字。3.垂:通“陲”,边陲,边际。4.海运:海动,海风吹起。5.徙(xǐ):迁移。6.抟(tuán):环绕。7.扶摇:旋风,海里的飓风。8.息:气息。我是小翻译: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身体长度,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彩。这种鸟呀,在海风吹起的时候就要迁移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书里有这样的话:“当鹏往南方的大海迁移时,一击水就能行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飞走的。”考考你的智慧: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中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2.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鲲之大之:的B.其翼若垂天之云若:好像C.志怪者也志:记载D.《谐》之言曰曰:说话3.认识上面文段中的“鹏”,你想到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其中的人物也有相似的本领,翻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他是。4.在上面的文段中,鱼变成了鸟,在你读过的书籍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请你写出故事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的情节。弘扬传统文化传说中的“鹏”长什么样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可惜的是,《庄子》只描绘出了鹏的大,却没写出鹏长什么模样。不过,《神异经·中荒经》里描述的大鸟“希有”,也许就是大鹏鸟的别称:“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水经注》又加上了“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不鸣不食。”这些从一些侧面说明:大鹏鸟有绿、红两种颜色,不鸣叫也不吃东西;仅仅背上小片没有羽毛的地方,就有一万九千里宽广,可见它体形多么庞大。原来,从西部昆仑山到东海的距离,也不过是大鹏鸟两个翅膀之间的距离。(二)国学片段: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我是小助手:1尧(yáo):我国古代的一位生命君王。2.许由:传说中的高洁隐士。3.爝(jué)火:火炬。4.息:通“熄”,熄灭。5.泽:润泽。6.立:登上王位。7.尸:住址。8.缺然:欠缺的样子。我是小翻译: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炬火不熄灭,它要跟太阳、月亮的光亮相比,这不是很难吗?适时的雨及时降落了,可人们还在浇水灌地,这对于禾苗的滋润,不是多此一举吗?如果您登上王位,天下就会安定,而我还占着您的位子,自己感觉太不够资格了。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考考你的智慧:1.“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是一个句,上面文段中和它句式相同的句子是:。2.文段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尧把自己比喻成了和,把许由比喻成了和。3.从上面的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尧具有什么样的品质?4.你知道尧帝做出了什么成就吗?弘扬传统文化尧帝开启禅让制尧以国家和人民为重,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而是开启了禅让制。尧先后把天下让给许由和子州支父,但是他们都没有接受。最终,舜接受禅让登上了王位。尧和四岳讨论谁能继承王位。尧说: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您几位中间有谁能承继帝位呢?”四岳齐声回答:“我等鄙陋无德,不能辱没神圣的帝位。”尧说:“那么,把近亲贵戚和隐匿民间的大德大才的人都推荐上来吧!”大家一致推举道:“有个民间的鳏夫,叫舜。他是一个瞎子的儿子。父亲固执,母亲放肆,弟弟傲慢,他却能以孝道使得家庭和睦,不至于出乱子。”帝尧说:“那就让他试试吧!”于是帝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来观察他的德性。舜让妻子回家去侍奉公婆,尽行妇道。尧又让九个儿子跟随舜,观察他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尧的九个儿子在舜的熏陶下变得更加懂事了。尧又让舜轮流到几个官府任职。舜尽职尽责,制定制度,使各官府的行政走上了正规。尧派舜到山林川泽中去,在暴风雷雨交加中,舜都没有迷路。通过考察尧发现舜很圣明,终于决定将王位交给了舜。(三)国学片段: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我是小助手:刍(chú):草。豢(huàn):养。“刍豢”,用草喂养,这里代指家畜、牲口。荐:草。蝍(jí)蛆(jū):蜈蚣。甘:甜美,嗜好。带:小蛇。“甘带”是指喜欢吃小蛇。鸱(chī):猫头鹰。耆(shì):通“嗜”,爱好。孰:谁。毛嫱(qiáng)丽姬(jī):都是古代的美女。7.麋(mí)鹿: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8.决骤:快速奔走。我是小翻译:人类吃家畜,麋鹿吃草,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这四种动物谁知道什么样的食物才是真正的美味呢?毛嫱和丽姬,是人们认为美丽的,但是鱼见了就会深入水里,鸟见了就会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就是快速逃走,这四种动物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考考你的智慧:1.这个寓言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成语,是,经常用来形容。2.从句式上看,“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是一个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改写成陈述句为:。3.庄子通过这段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4.相比于美貌,智慧更加重要。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哪几位才女呢?她们有什么代表性的作品?(举出两个人物就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沉鱼落雁”可不是夸你漂亮毛嫱是越王宠妃,丽姬是晋献公夫人,都是古时候的美女。庄子的意思是说,毛嫱、丽姬是人们欣赏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就飞到高空,麋鹿见了她们就赶紧逃跑,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鱼见了美女潜入水底,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害怕;鸟见了美女高飞,不是因为内疚,也是因为害怕;麋鹿见了美女逃跑,同样不是因为比美失败的懊恼,仍是因为害怕。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丑八怪都可以导致“沉鱼落雁”的结果。因为鱼鸟麋鹿根本不懂得毛嫱、丽姬是否美丽,只是因为高度的警觉,在求生本能下,听见、看见一点儿异常的动静就赶紧躲藏起来,保护自己。所以庄子才会说,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呢?

因此,庄子当初讲这个故事,其实不是称赞女性美貌,而是说美貌没什么意义。(四)国学片段: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我是小助手:罔(wǎng)两:影子的阴影。景:影子。曩(nǎng):从前。子:你。特:独立。待:依靠,凭借。蚹(fù):蛇肚腹下的横鳞,蛇赖此行走。蜩(chóu):蝉。我是小翻译:影子的阴影问我影子:“刚才你行走,现在你又停下来;刚才你坐着,现在又站了起来。你为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呢?”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吧?我所依赖的东西,又有所依赖才这样的吧?我所依赖的东西,就像蛇依赖肚皮下的鳞皮(爬行)、蝉依赖翅膀(飞翔)一样吧?我怎么知道会是这样?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不会是这样?考考你的智慧:1.用“√”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从体裁上来看,这篇短文是一篇(童话寓言)。2.这篇短文的第一段用到了的修辞手法。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句子:3.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A.这则寓言说明完全依赖别人才能行动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是不可能有独立的意志的。()B.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必须有所依赖才能生存。()4.你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吗?有个成语叫“如影随形”,对于自己的影子,你有什么话要说?弘扬传统文化蝉的新生蝉的幼虫从它蛰居的土洞里爬出来,一身土黄色的硬壳紧紧地束缚着它娇小的躯体,有翅不能飞,有嘴不能唱,可怜巴巴的,只能默默地爬呀爬。它笨拙地爬上一棵小树,六只足抓住一根细枝。一动也不动,仿佛一丸黄泥。慢慢地,它的脊背上裂开一道缝儿,并逐渐增大、增大……露出一抹象牙般洁白的玉肌。蝉痛苦地颤栗着,扭动着,挣扎着,似乎有一把钢刀在剥皮剔骨。裂缝越来越大,痛苦愈来愈剧,那可恶的硬壳力图窒息它,但蝉咬紧牙关,顽强地扭动着、挣扎着……终于,它用尽力气从旧躯壳中抽出最后一只足。啊!自由啦!蝉如释重负,伸伸躯体,抖抖双翅,一只漂亮的蝉出现在树枝上。它高兴地飞起来,舒展歌喉,惊喜地发出第一声长鸣:“知了!”叫声惊醒了一条昏睡中的蜗牛,它从螺旋形的房子中探出头来:“你知道了什么?”“谁怕忍受摆脱旧的束缚的痛苦,谁就不能获得新生!”

(五)国学片段: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我是小助手:庖(páo):厨师。割:指生割硬砍。族:普通的,一般的。折:用刀折骨。硎(xíng刑):磨刀石。节:骨节。间:间隙。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怵(chù)然:\o"警惧"警惕的样子。委地:散落在地上。踌躇满志:从容自得的样子。善:拭、擦。我是小翻译:好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子割肉。普通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子去砍骨头。如今,我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了数千头牛,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因为牛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薄得好像没有厚度一样,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节,肯定是宽绰的,当然游刃有余了。因此这把到用了十九年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知道其中的难度,就十分警惕,目光集中,动作放慢。用刀轻微,“哗啦”一声骨肉就分离了,犹如一堆泥土散落在地。我提刀站着,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把刀擦拭干净收好。考考你的智慧:短文中有许多多音字,请写出它们在短文中的正确读音。良庖岁更刀更:族庖月更刀,折也折:所解数千牛矣解:彼节者有间间:2.短文所讲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3.在庄子看来,好的厨师和普通厨师有什么区别呢?好的厨师:普通厨师:4.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5.在学习和生活中,作为小学生,我们该怎样运用故事传授给我们的智慧呢?弘扬传统文化“庖丁解牛”其实是在说养生“庖丁解牛”是庄子所讲的故事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个,其实庄子这个故事不是讲如何杀牛,他最根本的目的表达自己的养生观念。文章中写庖丁在跟梁惠王的对话过程中,告诉他是如何宰牛的。梁惠王听完庖丁的叙述,说了一句话:“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庖丁在前面还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从无心到用心、再到无心的过程。在养生方面,其实是告诉我们,养生要从养形到养心再到养气。(六)国学片段: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我是小助手:1.公文轩:复姓公文,名轩,宋国人。2.介:独,只有一只脚。3.其:或者,还是。4.与:赋与,意思是人的外形自然赋与的。5.泽:沼泽。6.雉(zhì):雉鸟,俗称野鸡。7.蕲(qí):祈求,希望。8.樊:笼子。9.王(wàng):通“旺”,旺盛。我是小翻译:公文轩见到右师吃惊地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就这样的,还是由人祸造成的呢?”庄子说:“看来是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天生此人使他因为祸患而断足,因为人的形貌是天赋予的,所以知道他断足是天的处罚,不人为的。”沼泽里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它不祈求被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笼里虽然精神旺盛,但不自由。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曰:说B.人之貌有与也之:的C.非人也非:不是D.神虽王神:神态2.阅读短文后,请回答野鸡为什么不祈求自己被养在笼子里?3.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A.短文告诉我们,追求精神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哪怕吃不饱饭。()B.短文通过右师的故事,说明了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道理。4.现在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容貌很不满意,纷纷去做整容手术,对于这样的事,你有什么样的观点?弘扬传统文化长相不是很重要左思从小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世说新语·容止篇》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意思是:潘岳相貌出众,仪态优雅。年轻时拿着弹弓走在洛阳的大街上,妇女们遇见他,没有不手拉着手围观的。左思奇丑,也要仿效潘岳那样出游,结果妇人们一起向他乱吐口水,他只有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就连父亲左雍也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这刺激了左思,他发奋著书,把家里的四周墙上都贴满了纸,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想到好句子就立刻写下来,终于他写成了旷世名著《三都赋》,书刚一出版便被抢购一空,人们尽相争阅,买不到书的人就买纸抄写,后来连抄书的纸都被卖光了,导致“洛阳纸贵”。(七)国学片段: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我是小助手:大戒:之人生足以为戒的鞑伐。命:天命。义:道义,人应该尽到的社会责任。子:指儿女。解:解除,消除。盛:鼎盛,大。易施:改变,转移。固:本来。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一是天命,一是道义。做儿女的敬爱双亲,这是自然的天性,是无法从内心解除的的;臣子侍奉国君,这是应尽的职责,无论什么地方都不会没有国君,这是天地之间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是足以为戒的大法。所以儿女侍奉双亲,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中,都要使他们安适,这是最大的孝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无论做什么样的事都要顺从国君,这是最大的衷心;注重自我修养的人,悲哀和欢乐都不会改变他原来的心性,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仲尼曰曰:说B.子之爱亲子:儿子C.哀乐不易施乎前乐:欢乐、高兴D.德之至也德:道德2.孔子认为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分别是和。3.短文中,孔子认为臣子最大的衷心就是做什么事都顺从国君。你同意孔子的观点吗?请说说原因。4.你是怎么理解“孝顺”这个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么孝顺长辈的呢?弘扬传统文化古代的孝子我国古代有许多感人涕零的孝心故事,比《二十四孝》就记载了二十四个感天动地的有关”孝”的故事。哭竹生笋原文: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孟宗,是三国时江夏人,在他年少时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叮嘱他用鲜竹笋做汤给母亲吃。可是,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哪里有鲜笋呀?孟宗没有办法,独自一个人跑到竹林里,扶着竹子哭泣。不一会儿,他忽然听到地裂的声音,只见地上长出了好几根嫩笋。孟宗非常高兴地把鲜笋采回家做成了汤,母亲喝了以后病完全好了。弃官寻母原文: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他七岁的时候,生身母亲刘氏被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给别人,五十年间母子没有音信。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写下了《金刚经》,走遍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朱寿昌在陕州遇到了生母和两个弟弟,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八)国学片段: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我是小助手:汝:你。怒:奋起。当:通“挡”,阻挡。车辙(zhé):车轱辘、车轮。是:自负。戒:警戒。慎:谨慎。积:多次。几:危险。我是小翻译:你知道螳螂吗?它奋力举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却不知道自己根本不能胜任,这是因为它太自负了,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了不起了。要警惕,要谨慎,经常夸耀自己的才能去冒犯他,就危险了!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当()()几()()()()()()2.上面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成语:,意思是:。请你再写出三个包含动物的成语:、、。3.短文中说“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意思是经常夸耀自己的才能去冒犯他,就危险了!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和别人交往时的技巧,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这个技巧吗?4.螳螂不考虑自己有没有力量阻挡前进的车轮就举起双臂,它的双臂甚至身体有可能就被车轮碾碎呢。你觉得螳螂的做法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螳螂说?弘扬传统文化齐庄公眼中的螳螂从上面的短文中,我们知道对阻挡车轮的螳螂持否定的态度,说它“不能胜任”,但是在齐庄公看来,螳螂可是一名勇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原文: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齐国国王庄公出门打猎,有一只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车轮搏斗。(庄公)问他的车夫说:“这是一只什么虫子啊?”车夫说:“这就是螳螂啊。作为虫来说,(它是那种)只知道进不知道退的,不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就轻率的和敌方对阵。”庄公说:“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的勇士啊。”于是让车绕道避开了它。(九)国学片段: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我是小助手:失(shī):通“屎”,马粪。蜄(shèn):蛤的外壳。溺(nì):尿,这里是指马尿。虻(méng):一种吸血的昆虫。仆缘:附着,紧贴着。拊(fù):拍打。时:及时。缺:咬断。首:马的辔头。慎:谨慎。我是小翻译:一个爱马的人用竹筐来盛马粪,用很贵重的蛤蜊壳来盛马尿。正巧有蚊子虻虫附着在马身上叮咬,(爱马的人)如果拍打蚊虻不及时,马就会咬断勒口,挣断辔头,损坏胸络。本意是爱马的,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可以不谨慎呀!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对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爱马者,以筐盛矢盛:shèngB.适有蚊虻仆缘适:shìC.则缺衔、毁首、碎胸衔:xiánD.而爱有所亡亡:wáng2.判断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正确还是错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A.爱马的人失其所爱,是因为他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爱马。()B.爱应该有恰当的方法,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你养过什么动物?你是怎样爱护它的呢?弘扬传统文化最真的爱是给它自由庄子还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是鲁侯养鸟。原文是这样的:“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shāng)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shàn)。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luán),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海鸟于是双目昏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鲁国国君的这种做法,就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豢养鸟的办法养鸟。养马的人和鲁侯对待自己喜爱的动物都很好,但它们却并不感到自在。如果真的爱马,就应该顺应它们的天性,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这也是庄子的观点之一。爱马的人和爱鸟的鲁侯人完全按照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待自己喜爱的动物,以为这就是爱,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爱自己的表现。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的爱强加在他人身上,也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别人。(十)国学片段: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我是小助手:1.荆氏:地名,在宋国境内。2.楸(qiū)柏桑:分别是三种树木。3.拱把:两只手合围在一起称做“拱”,对物体用一只手能握住称做“把”。4.狙(jū)猴:猕猴。5.杙(yì):木头桩子。6.高名之丽:“高名”指高名之家,荣华高屋。“丽”指栋梁,屋子。7.椫(shàn)傍:用整块板做的棺材。8.夭:没有成年就死去。9.解:指祭神求福解罪。10.适河:指把牛、猪、童男童女等沉入河中祭河神。

我是小翻译:宋国荆氏那个地方,适宜种植楸、柏、桑等树木。当它们长到一握两握粗的时候,想用它来做拴猕猴的木桩子的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三围四围粗的时候,想用它来盖造华丽屋子的人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七围八围粗的时候,富贵人家想用它们来做独板棺材的人便把它们砍去了。所以这些树木都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而中道死在斧头下,这就是木之可用带来的祸患。巫祝祭神求福解罪时,凡是白额的牛,鼻孔朝天的猪,以及有痔病的人,都不能用来祭河神。这都是巫祝所知道的,认为那是不吉祥的。不过这正是神人所认为的最大的吉祥。考考你的智慧:1.请写出下面加点字在句子中的读音。A.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B.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C.此材之患也()D.此皆巫祝以知之矣()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内容填空。当楸、柏、桑等长到一握两握粗的时候,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三围四围粗的时候,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七围八围粗的时候,便把它们砍去了。求狙猴之杙者B.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C.求高名之丽者斩之3.当巫祝祭神求福解罪得时候,为什么白额的牛,鼻孔朝天的猪,以及有痔病的人,都不能用来祭河神?4.庄子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你觉得“吉祥”和“不吉祥”可以互相变化吗?为什么?弘扬传统文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中记载着一个饶有风趣、富有哲理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边塞有个老翁,一天,他家里仅有的一匹马跑了。邻人都觉得可惜,老翁却说:“是祸还是福,有谁知道呢?”几个月后,跑掉的那匹马带回一匹骏马。失马复还另得一马,引得邻人都来祝贺。老翁又不以为然,说:“是祸还是福,有谁知道呢?”果然,没几天,他儿子驯马时把腿摔断了。这时,邻人又都来表示同情,老翁又说:“是祸还是福,有谁知道呢?”不久,边境发生了战争,壮丁都被抓去打仗,而且十有八九都战死了,老翁的儿子因断了腿逃过了兵役,保住了性命。这个故事说明:好事和坏事,福和祸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僵死不变的,其自身的矛盾都会在定条件下发生转化。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十)国学片段: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我是小助手:1.荆氏:地名,在宋国境内。2.楸(qiū)柏桑:分别是三种树木。3.拱把:两只手合围在一起称做“拱”,对物体用一只手能握住称做“把”。4.狙(jū)猴:猕猴。5.杙(yì):木头桩子。6.高名之丽:“高名”指高名之家,荣华高屋。“丽”指栋梁,屋子。7.椫(shàn)傍:用整块板做的棺材。8.夭:没有成年就死去。9.解:指祭神求福解罪。10.适河:指把牛、猪、童男童女等沉入河中祭河神。

我是小翻译:宋国荆氏那个地方,适宜种植楸、柏、桑等树木。当它们长到一握两握粗的时候,想用它来做拴猕猴的木桩子的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三围四围粗的时候,想用它来盖造华丽屋子的人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七围八围粗的时候,富贵人家想用它们来做独板棺材的人便把它们砍去了。所以这些树木都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而中道死在斧头下,这就是木之可用带来的祸患。巫祝祭神求福解罪时,凡是白额的牛,鼻孔朝天的猪,以及有痔病的人,都不能用来祭河神。这都是巫祝所知道的,认为那是不吉祥的。不过这正是神人所认为的最大的吉祥。考考你的智慧:1.请写出下面加点字在句子中的读音。A.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B.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C.此材之患也()D.此皆巫祝以知之矣()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内容填空。当楸、柏、桑等长到一握两握粗的时候,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三围四围粗的时候,便把它们砍去了;当它们长到七围八围粗的时候,便把它们砍去了。求狙猴之杙者B.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C.求高名之丽者斩之3.当巫祝祭神求福解罪得时候,为什么白额的牛,鼻孔朝天的猪,以及有痔病的人,都不能用来祭河神?4.庄子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你觉得“吉祥”和“不吉祥”可以互相变化吗?为什么?弘扬传统文化祭祀河神传说当年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把水治好以后,百流入海,河流不再泛滥成灾,人们为了纪念大禹修起了禹王庙,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进行祭祀。过了若干年后,由于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得十分严重,造成河道淤塞,洪水又泛滥成灾侵害人们。人们又修起河神庙,年年祭祀河伯,也就是河神。据说,河伯自从得了神位,整天不理政事,好吃懒做,利用手里的职权意欺压百姓,稍不顺心就发大水祸害人间,还每年要到民间抢一名女子做老婆。有一年他又抢来一个漂亮的姑娘,不料那个姑娘坚决不屈从,他一怒一下发了一场大水,冲垮河堤,冲走良田,冲塌农舍,给人间造成了一场大难。以后好长一段时问,人们不再祭祀河神了。到了唐朝,玄奘西天取经归来,各个地方修建寺庙,同样也修起了河神庙,不过规模不如以前那么大,一般沿河凿个小洞或盖间三尺左右的小庙,让河神接受以往的教训,再也不能兴风作浪。虽然河神不太高兴,但只能屈居其内,有时他发作起来要发洪水,先推倒的就是自己的家,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不敢发大水。河神庙重修后,人们又恢复了每年六月六日祭祀河神的习惯。(十一)国学片段: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我是小助手:支离疏:虚拟的人名。“支离”是形体不全的意思,“疏”是泯灭其智的意思。颐(yí):下巴。脐:肚脐。会撮:发髻。五管:五官。古时候说的是五脏的穴位。髀(bì):这里指大腿。胁(xié):腋部下面肋骨的部位。挫针治繲:缝洗破旧的衣服。鼓:簸动。筴:小簸箕。播:扬去灰土与糠屑。攘(rǎng):捋。“攘臂”指捋起衣袖伸出胳膊。常疾:残疾。功:通“工”,指劳役之事,当差。

钟:古代粮食计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

束:捆。我是小翻译: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他的下巴隐藏在肚脐下面,双肩高过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脏的穴位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肋骨生在一起。他给人家缝洗破旧的衣服,足够养家糊口;他替人家筛糠簸米,足足可以养活十口人。国家征兵时,支离疏捋起袖子伸出胳膊在征兵人的面前走来走去;国家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为身体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家向残疾人救济贫病时,支离疏还可以领到三钟粮食十捆柴。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尚且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何况忘掉世俗德行的人呢!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颐隐于脐脐:肚脐B.肩高于顶顶:头顶C.足以食十人食:吃饭D.又况支离其德者乎况:何况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1)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2)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3.用自己的话说说支离疏的长相有什么特点。4.庄子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你觉得一个人的长相会为他带来幸运还是不幸?弘扬传统文化无用之用的大用庄子和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仔细看看,这棵大树粗百尺,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它的树冠宽宽阔得就像巨伞一样,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这么好的木材,怎一直没人砍伐呢?以至于长了几千年?”伐木者对此树不屑一顾地:“这值得奇怪吗?这棵树其实是一种没有用的木材。用它来做舟船,容易沉到水底;用它来做棺材,则很快就会腐烂;用它来做器具,则很容易被毁坏;用它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它来做柱子,则容易被虫子腐蚀,这就是一棵不成材的树木。不成材的树,正因为没有用处,才能这么长寿呀!”在另一篇文章中,庄子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也说明了无用其实才是大用,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十二)国学片段: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我是小助手:恶:指相貌丑陋。哀骀(tái)它(tuō):人名,这是庄子虚拟的人物。丈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去:离开。唱:唱导,前导;跟下句的“和”相对应。君人之位:即统治别人的地位。济:救济、救助。禄:俸禄,这里指财物。望人之腹:使人人都能吃饱。骇:惊扰。四域:四周的邻界,指人世间。雌雄:指妇女和男人。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期(jī)年:一周年。传国:授以国政。我是小翻译:鲁哀公问孔子:“卫国有个长得十分丑陋的人,叫哀骀它。男人和他相处,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请求‘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的妾’,这样的女人不只十几个。从来没有听说哀骀它唱导什么,他只是附和别人。他没有统治者的地位去拯救别人免于死亡,他没有积聚的财物使别人吃饱肚子。他面貌丑陋使天下人吃惊,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但是无论男女都乐于亲近他。他一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然相貌丑陋足以惊骇天下人。与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便对他的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没有宰相,我就要把国事委托给他。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并在后面写出这个字的另一个读音、组词。(1)卫有恶人焉正确读音:()另一个读音:()组词:(2)十数而未止也正确读音:()另一个读音:()组词:(3)和而不唱正确读音:()另一个读音:()组词:2.请写出下面词语古今不同的意思。(1)丈夫古义:今义:(2)去古义:今义:3.用自己的话说说“丈夫”“妇人”和“鲁哀公”和哀骀它接触后的不同做法。4.你周围是不是也有极富人格魅力的人?请你把他或她介绍给我们吧!弘扬传统文化残缺的完美上面的短文选自《庄子德充符》。《德充符》写了王骀、叔山无趾、申徒嘉,支离无赈、哀骀它等相貌丑陋、形体有残缺,但是道德充实、高尚的人物,这些人物从侧面反映出了庄子对道德的看法。接下来,给同学们讲讲叔山无趾的故事。鲁国有个人,因为犯罪被砍去了脚趾,大家叫他叔山无趾。有一次,叔山无趾风尘仆仆地来到孔子门下,希望孔子收他做弟子。孔子看到他被砍掉脚趾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眉头,说:“你虽然态度很认真,可是却是个不谨慎的人;你因为自己的过错被砍去了脚趾,弄成现在这样形体残缺不全。就算你现在来跟我学习,也已经不可挽回你的过错了。”叔山无趾听了孔子的话,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对孔子行了个礼,说:“您说得没错,我确实因为自己从前不懂事而犯了罪,被砍去了脚趾。可是我觉得我身上还有比脚趾更可宝贵的东西。我今天来向您求学,正是为了保全这种宝贵的内在品德;只要能够让道德修养完整无缺,形体的残缺又算什么呢?我先前把您看作天地一样的圣贤,没想到您竟然是这个样子。我真的很失望。”孔子听完,急忙作揖行礼,说:“叔山先生,确实是我目光短浅,您快请进,给我的学生们讲讲课吧!”(十三)国学片段: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我是小助手:肩吾:传说中的神的名字。狂接舆:人名。日中始:虚拟的人物的名字。女:你。

语:说,告诉。君人者:国君。孰:谁。欺德:欺骗人的行为和话语。犹:好像。负:背负。治:治理。我是小翻译:肩吾见到狂接舆。狂接舆说:“日中始告诉你什么了?”肩吾说:“他告诉我,统治百姓的国君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制定法度,人们谁敢不听而归从呢?”狂接舆说:“这是骗人的做法。那样去治理天下,就好像下海开凿河道,让蚊虫背起大山一样。圣人治理天下,难道是用法度来约束人们的外表吗?圣人都是先端正自己再去做事,随百姓做他们能做的事情罢了。”考考你的智慧:1.短文中出现了形近字,请分别为它们注音病组词。己:()()日:()()已:()()曰:()()2.短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分别是、和。3.短文中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是:。4.请你写出一位先端正自己的行为,再来治理国家的国君,并介绍一下他的主要事迹。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上面的短文要求君王“正而后行”,就是先端正自己再去做事,那么普通人该怎么样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呢?下面孔子和孔蔑的对话会告诉我们答案。孔子的侄儿孔蔑,有一次向孔子请教自我修养的方法,孔子说:“知道了却不肯去做,不如不知道;亲近人而不信任他,不如不亲近。欢乐的时候,不要欢乐得过分;忧患的事将要发生时,要考虑清楚而不要忧伤。”孔蔑问:“修身的方法就是这样吗?”孔子说:“要学习自己所不能的,要补充自己不足的,不要因为自己不能,就怀疑别人;也不要拿自己能的,在别人面前显耀。说了一整天,不要给自己留下忧患;做了一整天,不要给自己留下祸难。只有智慧之人,才能这样。”(十四)国学片段: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我是小助手:倏、忽:都是虚拟的人物的名字。都含有快速的意思。时:常常。甚:非常。

德:恩,恩情。七窍:人的耳、目、口、鼻一共有七孔,所以称为七窍。视听食息:分别指看、听、吃、呼吸。我是小翻译: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经常在中央的境地遇到,帝王浑沌对待他们很好。倏和忽商量报答浑沌对他们的好处,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只有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帮他凿出来吧。”于是,他们每天为浑沌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谋:(2)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3.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混沌之死》的主要内容。4.这则寓言与《刻舟求剑》的寓意有相近的地方,你能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吗?弘扬传统文化盘古开天辟地倏与忽为浑沌凿七窍,本来是好心,结果却害死了浑沌;而盘古拿着斧头对着一片浑沌乱砍,竟然开辟了天地。这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最早的天地本是合在一起的,宇宙本是一团浑沌。在这片浑沌中沉睡着一个人,他叫盘古。盘古的身边放着一把样子古怪的斧头。直到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但觉得自己所在的空间是那么的压抑,于是拿起身旁的斧头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气乱挥,也不知道挥了多久,反正是把天和地给明确地划分出来了。但是天与地分开没多久又开始慢慢合拢,盘古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天与地,就这样支撑了很久很久,天与地的位置已经被固定住了,但是伟大的盘古却因疲劳过度,累死了。他死后身体开始变化,骨骼变成了山脉和丘陵,肉身变成了平原和盆地,血和汗水变成了江海,毛发变成了森林,草原和沼泽。他的元神到了天与地的中心处,却因疲倦睡去。(十五)国学片段: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我是小助手:再:第二次。仕:做官。化:指心里的变化。

釜、钟:都是古代的量器。乐:高兴、快乐。洎(jì):及。县:通“悬”系。彼:指没有牵挂的人。我是小翻译:曾参第二次出来的心情又有了变化,说:“我当双亲在世时做官,三釜的俸禄也令我心里感到快乐;第二次做官,三千钟的俸禄也不及赡养双亲,我心里很悲伤。”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像曾参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没有俸禄的牵累了吧?”孔子说:“他已经受到牵累了。如果内心没有牵累,会出现悲伤的感情吗?对心无所系的人,他们看待三釜乃至三千钟俸禄,就像是看到雀儿和蚊虻从眼前飞过一样。”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曾子再仕而心再化仕:shì()(2)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釜:fǔ()(3)彼视三釜、三千钟彼:pǐ()2.翻译下面句子加点的字。(1)曾子再仕而心再化再:(2)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若:3.短文中出现了一个反问句和一个比喻句。其中,反问句是;比喻句是。4.请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5.你觉得心无所系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弘扬传统文化曾子的故事曾子,名参,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孝著称乡里。一天,曾参与父亲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父亲看到孩子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竟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为了让父亲安心,曾参一醒过来,就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还担心父亲的身体被自己气坏了。曾参回到房间,拿出琴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的耳朵里,让父亲知道他身体没事,大可放心。人们都很敬佩曾参的孝顺。但孔子听了这件事,很不高兴,他对弟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个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父亲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也尽到了孝子的本分。但是,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用生命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十六)国学片段: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我是小助手:欲:打算。棺椁(guǒ):泛指棺材。玑(jī):不圆润的珠子。

赍(jī)送:送葬的物品。岂:难道。乌:乌鸦。鸢(yuān):老鹰。偏:偏心。我是小翻译: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厚葬他。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材,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不太圆润的珠宝,把万物当作给我的送葬品。我的送葬的物品难道还不够齐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身体。”庄子说:“我的尸体在地面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会被蚂蚁吃掉,夺走乌鸦老鹰的食物再交给蚂蚁,怎么这么偏心呀!”考考你的智慧:1.翻译下面句子加点的字。(1)弟子欲厚葬之之:(2)吾以天地为棺椁吾:(3)在上为乌鸢食为:2.庄子同意弟子们将他厚葬吗?3.庄子认为自己的送葬品都有什么?4.这篇短文体现了庄子的什么观点?5.现在,很多人为去世的亲人安排的葬礼很风光,不仅要请人舞狮说唱,还要买块好的墓地安葬。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弘扬传统文化庄子妻死面对弟子的厚葬,庄子是拒绝的。不仅如此,就连自己的妻子去世时,他也没有号啕大哭。我们来读一读下面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哀悼,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这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对。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我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睡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所以就停止了哭泣。”这个故事并不是说庄子心硬如铁,而是表明了他对死的淡然看待,他觉得人的生死就像四季的变化一样,都是自然规律。

《庄子》参考答案(一)1.C2.D“曰”的意思为:语言,话语。3.《西游记》孙悟空4.《海的女儿》海王国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美人鱼。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尾,换来人腿。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美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