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_第1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_第2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_第3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_第4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材简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全诗立足于儿童视角,跟随儿童的步伐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溪、小路的对话将雷锋叔叔故事娓娓道来,故事中蕴藏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全诗语言极具现代诗的特点,优美而富有韵律,内容简介明了又富有画面,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去想象画面中的故事——雷锋“冒细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3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讲故事,并学讲身边的雷锋故事,能把故事说清楚,说完整。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9个生字。3.能用不同的方法猜出“泥泞、年迈、晶莹、寻觅”的意思。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5.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些想象到的画面。教学准备:查找有关雷锋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前置作业: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素材选择: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贫农家庭。1947年母亲去世,年仅七岁的雷锋成了孤儿。1960年正式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他先后在乡、县当过通讯员,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推土机手,并多次获嘉奖。参军后,雷锋勤学苦练基本功,各项科目成绩都是优良。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1962年8月10日,他写下人生中最后一篇日记,日志中写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问题设计:你知道哪些关于雷锋的故事吗?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自己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识雷锋

1.出示带有毛泽东题词的雷锋画像,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有关雷锋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总结课文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并画出本课的生字。

2.出示生词并认读。

曾路过蒙蒙泥泞脚窝顺着足迹

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猜一猜下面词语的意思,并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猜的。

泥泞年迈晶莹寻觅

(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整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的方法等)

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年迈:年纪大。

晶莹:光亮而透明。

寻觅:四处寻找。

5.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6.认为能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同桌或老师听。

7.指名读课文。三.指导写字,展示交流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洒、温”:读读这两个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1)偏旁相同。(2)“氵”中三点的位置要排好。

冒:上边“日”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4.学生练习书写,要求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并交流评价。四、课堂作业完成本课《习字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2.读句子,想画面,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画面。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齐读。

2.谈一谈通过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自由说)二.品读感悟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将情感表现出来。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3.你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读第1~3节吗?

(学生分组讨论、练读。)

4.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指名说)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全班齐读)

6.读读最后一节。

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雷锋叔叔已经活在我们心里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活雷锋;我们都能成为雷锋叔叔,奉献爱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三.想象画面

1.出示句子。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2.小组内讨论省略号部分应补充的内容。

(教师提示:围绕雷锋做的好事来说。)

3.学生自由发言。四.课堂总结

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2.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由各小组发出倡议,学习雷锋精神。

(1)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

(2)组织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同学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

(3)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把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新词。

2.独立完成本课同步指导。六.板书设计小溪边——抱着孩子冒着细雨留下足迹雷锋叔叔,小路上——背着大娘奉献爱心你在哪里踏着荆棘乐于助人洒下汗滴乘着风——四处寻找哪里需要在哪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一、抓动作词,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品质因为本文是诗歌,我就注重了对文本的诵读感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悟读、展开想象。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到了“抱、冒、背、踏、泥泞、荆棘”等一些重点词的含义,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面前自然而然地浮现了那感人的画面……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脱下雨衣给孩子穿上,抱着孩子,焦急地走着,自己被雨淋湿了,也不再乎”;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走着,路边的荆棘在他的腿上划了好几道口子,扎进自己的脚里,但他仍忍着痛继续前进。”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深深被雷锋精神感动了,水到渠成的体会出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二、扶放有度学用结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共有5个小节。第1、2小节与第3、4小节结构相同,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课堂上,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第1、2小节以“扶”为主,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第1、2小节,先让学生放声读课文,读过之后,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抱着、冒着”。接下来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想象一下雷锋还会有哪些动作,然后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就深刻了。这一部分的学习运用“读句子、抓动作、想画面”的方法,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课文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第3、4小节以“放”为主。让同桌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3、4小节,学用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拓展延伸,学习雷锋精神在学习第5小节时,问学生:“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做了哪些好事吗?把你搜集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学生的搜集的资料毕竟还是有限,我就随机补充了雷锋做好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