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本科学术论文写作示例第7辑本土·民间文化资源_第1页
中文本科学术论文写作示例第7辑本土·民间文化资源_第2页
中文本科学术论文写作示例第7辑本土·民间文化资源_第3页
中文本科学术论文写作示例第7辑本土·民间文化资源_第4页
中文本科学术论文写作示例第7辑本土·民间文化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本科学术论文写作示例:第7辑:本土·民间文化资源王玉清:文化旅游现状考察——女书园游客留言薄的初步分析罗湘玲:区镇间小型佛教寺庙调查——以永州零陵青阳寺为例王君知:中国早期的石刻传播——以永州碑刻为例文化旅游现状考察——女书园游客留言薄的初步分析王玉清摘要:文化旅游应当呈现给旅游主体以旅游景观的文化魅力、文化包容、文化辐射,以此感染和熏陶游客,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乃至提升国民的整体的文化水准。但是通过对湖南江永女书园留言薄的留言分析,我们发现,游客们旅游前与旅游后的收获相差不大,对所旅游景点的文化了解不多、不深刻,有的甚至还出现歪曲理解,体现在留言上的游客整体水准并不见好。文化旅游的预期目的与实际结果差距很大,没有取得作为文化旅游所应有的文化教育与熏陶目的。我国文化旅游的现状堪忧。关键词:女书;文化旅游;游客;留言簿女书是一种女性专用的和方块汉字有着血缘关系的斜体表音异形汉字,曾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东北部的潇水两岸广泛流行。1982年前后引起学者注意并向世人介绍。女书,有学者又称为“女字”。其形体倾斜,略呈菱形,笔画纤细飞扬,自由舒畅,当地妇女把它叫做“长脚文”。女书的书写款式自上而下,从右至左,不使用标点符号。女书约有1500多个单音文字,能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比较保守的看法,认为女书至少在明末清初已经开始流传。女书最重要的特色是它是一种女性文字,因而在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特别是女性学等多种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2年,湖南省江永县在境内普美村建成了一座“女书园”。园内设有女书学堂、女书书画厅、女书工艺品展销厅等。一面由女书传人定期上课,学生均为自愿学习的乡村女生,一面对外开放,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学术成果与民俗风情,从女书的来源和传承方式到女书的社会功能,从女书的发现到女书在学术界的影响,从女书流传区的民俗民风到女书与妇女的关系,从女书艺术到女书书画,从对女书的抢救、保护到女书文化的发展背景,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艺术再现了女书文化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一资料来源资料来源: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普美村女书园中偶获的一本游客留言薄。(此文本是张京华老师于2005年7月在江永女书园偶得)。资料原貌:32开横格本,普通印刷纸,无封面。资料内容:来女书园参观的各地游客的签名与留言。起迄日期:自2004年10月资料数目:106条。起止时间:起自2004年10月二游客统计留言薄上的留言,除了5条,其余的大部分留言末尾都有游客亲属的姓名与旅游日期,有的甚至还明确的标明了他们是来自于何地,从事何种职业,年龄性别等相关情况。分析这些留言,可以从各方面对游客有一个了解:从游客的职业来说,有确切标志是属从政人员所留的有8条,属新闻媒体人员所留的有3条,属教育界人士所留的有5条,属旅行社所留的有3条,属公司所留的有2条。由此可看出,从政人员与教育界人士更愿意把自己的职业或工作单位显示在留言后。其他行业的游客一般只留姓名与年份,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标志出来。从游客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有确切标志是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人,由所从事的事业看出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的留言有24条。从留言的内容来看,大部分的人文化程度都不低,最低的也应该有初中水平。从游客的性别来看,可辨别为男性的留言有61条,约占总数的57%;可辨别为女性的留言有23条,约占总数的22%。男女比率约为27:100。从游客的自费程度来看,可以看出有17条留言是由公费旅游人员所写的,据推测,剩余的99条留言的人员应该还会有公费出游者。留言中有三条是确切标明属于新闻媒体人员所留。一个媒体是《城市之窗》栏目组,一个是湖南电视台并知青艺术团,另一个是深圳都市报社,“三·八”专题采访全体。游客中属旅行社人员的留言有三条,这些旅行社为:江永县旅行团(沅口源口瑶族乡学校)、衡阳万里旅游社、汕头旅行团。显示出的从政人员来自: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04.10.25)、省民政厅(2004.11.2)、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2004.11.3)、永州市冷水滩劳动局(2004.11.7)、长春市人民政府(2004.11.13)。除此,从政人员还有永州一政客(2.12)、永州市劳动局女同胞(2005.3.9)与向阳镇镇长。统计了一下,省外的约占37%,永州市的占50%,省级单位的占25%,市级单位占50%,县镇级单位约占10%。教育界的情况是,来女书园参观的教育界人士及文人,他们中有湖南科技学院(全日制本科院校)经管系学生,有当地文人,有教育局人员(2004.11.18)等等。值得关注的是,据留言显示,游客中有一位株州民主人士,还有两个知青团体,分别是:源河水下乡知青,永江老知青。从游客的地域分布来看,有图表如下,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湖南省内游客约占游客总数的70%,永州本地的占45%,其中最多的是来自市里的和省会里的。省外游客中又以两广游客最多,约占外地游客总数的77%。除去位于周边地区的两广,其他省只有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游客地域表:区域留言数目(条)辽宁(长春)2内蒙古1广西(桂林)2广东汕头1佛山1肇庆1深圳1湖南株州1衡阳2益阳1湘西(张家界)1长沙4永州江永3江华1蓝山1向阳1道县3冷水滩6三游客分析从对游客的受教育程度的统计结果来看,游客的旅游目的,应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女书园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主的景点,而不是一般的风景观光或娱乐休闲的场所,既然游客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较高,那么其旅游目的应是想对女书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男性游客远远大于女性游客。女书,作为人类唯一的一种女性文字,是属于女人自己的文字,理应会引起她们的共鸣感与自豪感,但为什么女性对它感兴趣的程度远远低于男性?原因是否可以仅仅归咎于人类“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自然本能,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自费旅游者比公费旅游者多。因此,游客的旅游消费很大一部分来说,不是纯粹的公款消费,而是自发自愿的自掏腰包旅游。他们愿意了解女书,并愿意进行这个消费。《城市之窗》是永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一个知名栏目,它全方位推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变化和新成果,演绎永州最佳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栏目开设的小版块有:城建点滴、城市规划、城市聚焦等。湖南卫视是湖南省省级电视台,入户率达76.8%,在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实现完全入户,中心城市入户率位居省级卫视第一。在全球,中国湖南卫视进入日本和澳大利亚普通家庭,更是唯一进入美国主流电视网的中国省级电视台。《深圳都市报》的版面内容以贴近市民,服务市场为出发点,广泛涉及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为深圳市消费服务主流媒体。发行以深圳及角洲地区为主,覆盖遍及全国各地。了解了上面三个媒体的有关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现象:一则可以欣喜的看到,女书的影响力已经在慢慢增加了,不仅市电视台有报道,省电视台与国家级报刊也有报道。二则是,女书作为一种比较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化,如今也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他们所熟悉,成为大众消费。三则是,对女书进行报道的媒体都不是专业性的语言栏目。它们或者从女书赋予一个城市魅力的角度出发,或者从单纯的旅游消费角度出发,没有触及到女书的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而文化的宣传往往只有专业性报导才能使公众对它们的了解更准确全面。由留言可知,江永女书园所接待的旅行团一般都是来自本地区与周边地区。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文化旅游景点,要扩大其影响力,就需设法把它列入各地长途游的线路,与其他各地的文化旅游景点联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圈。否则,没法与省外旅行社接头,只局限于本地区本省的旅行团,女书将永远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从对参观女书园的行政单位的统计中,可见,市级单位所占的分量最多,其中永州市劳动局分别于2004年与2005年来过两次。大部分政客都是以单位的名义来女书园,真正自掏腰包的寥寥可数。对女书的宣传仍没有到位,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省来女书园参观。女书要走出湖南,走出中国,必须要注重加大宣传力度。“酒深不怕巷子深”这一说法已经不适用于今天了,摒弃“孤芳自赏”,抛除落后观念,才能有更多的省外游客知道。四留言统计分析留言的内容,几乎所有留言都提出祝愿性话语,有的留言只是简单的一句祝愿话,有的留言针对女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从政人员的留言有以下:1.学习女书文化,继承先人精神。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刘琚先,2004,10,252.江永应成立一个女书学校,发扬女书文化传下去,成为世界女书文化县。省民政厅:邓学光,20043.愿江永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祝“永州女书”发扬光大!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20044.希望女书能千古流传,更加完善。永州市劳动就业服务处,永州市冷水滩劳动局,2004.11.75.黑龙江人民也关爱女书。长春市人民政府,肖敏,2004.11.136.女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希望政府各部门更加高度重视,作为昌导(倡导)世界文化的女书岛所具备的条件应更加完备,加大投入。同时,希望有朝一日,女书之歌也能走向央视,展现其应有的风彩(风采)。永州,政客,2/127.女书文化是我们女人的骄傲,愿我们女人为之发扬光大!向阳镇镇长,邓中文8.女书值得推广,特别是女德、女工,值得发扬。永州市劳动局女同胞,顾雪梅,2005.3.9媒体留言有:1.女书是江永、湖南、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愿能继续发扬光大!为女性而骄傲。深圳都市报社,“三·八”专题采访全体,2005.3.112.女书文化是中国妇女在黑暗的旧社会追求女性解放,女性自由和女性受教育等精神需求和人身权利卓越的范例。透过女书,我们读到中国女性的最深心灵。感谢江永,感谢潇水,感谢女书!湖南电视台,危大苏,并知青艺术团,2004.11.153.文化是城市永恒的魅力!女书文化是江永乃至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叹为观止!《城市之窗栏目组,唐洪波,胡魏国,屈慧君,2004教育界人员留言有:1.学习女书文化发扬女书光大女书是我国文化遗产!道县教育局何衡2004.11.182.世界独创传奇女书江华县桥头朴中心校蒋东平2004.11.253.愿江永的女书成为世界的女书。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系4.江永女书——女性的骄傲!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系老知青留言有:1.到女书一看,真是不虚此行江永老知青2004.11.142.感谢女书园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讲解清楚,明,易懂,女书文字千古一绝。源河水下乡知青2004年11.14省外游客留言有:1.学习女书文化,继承先人精神。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刘琚先,2004,10,252.愿江永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祝“永州女书”发扬光大!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20043.黑龙江人民也关爱女书。长春市人民政府,肖敏,2004.11.134.稀世墨宝,中华之光。汕头旅游团,2005.5.305.女书文化,中华一绝。桂林人:黄榕友,2005.5.226.希望我们女性自己的文化可以远远(源远)流长,在这以前没听说过,希望你们可以做些更好的宣传广告,让我们这些远方、他乡的朋友更了解,都来了解,宣传女书文化。谢谢!桂林朋友,2004.11.28日7.妇女留继成(继承)中华民族古典文化。龙铭基,广东佛山8.女书是江永、湖南、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愿能继续发扬光大!为女性而骄傲。深圳都市报社,“三·八”专题采访全体,2005.3.119.人类一绝。广东肇庆,2005.2.12妇女留言有:1.女书是女性的骄傲,世界瑰宝。特留言:李芬芬,2004.11.152.女书好,我想学。黄名人类一绝。广东肇庆,2005.2.123.女书值得推广,特别是女德、女工,值得发扬。永州市劳动局女同胞,顾雪梅,2005.3.94.余圆圆到此学习。2005年5.女书文化是我们女人的骄傲,愿我们女人为之发扬光大!向阳镇镇长,邓中文6.中国女书是我们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吴文玲,2005.5.27.希望女书能代代相传,姐妹们团结起来,打倒一切歧视女人的人!长沙市农机公司妇女们!2005.3.11不知名人士的留言有(随机抽列):1.希望女书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曹玉华,2004.11.22.祝“女书园”越办越红。陶玲(女书对照),20043.祝永州女书千古流传。周瑛,宋志仁,2004.11.44.女书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我们期盼对她更深广的挖掘。唐文樵,2004.11.155.祝女书发扬光大,传承有方。蒋文到此一游6.陈俊到此一游,祝女书发杨(发扬)巨大精神。2005.2.167.千古女书,留芳万世。陈淳,2004.11.女性之美在这体现!陈敏军留,2004.11.118.江永女书,不仅属于江永,而且属于中国,属于世界!顾先博,04.11.139.女书文化,世界瑰宝,抢救发扬,功德无量!10.灿烂的女书文明是华夏文化宝库中一支瑰丽的花朵。陈克璞,04.11.1511.女书文化,耀我中华,永芳千古!胡纪华,2004.11.2612.女书好,我想学。黄名琴,2005.5.2013.女书文化,源远流长。罗瑛,2004.11.28留言者所持观点有待商讨的留言有:1.女书值得推广,特别是女德、女工,值得发扬。永州市劳动局女同胞,顾雪梅,2005.3.9。2.女书园展示了中国妇女的智慧与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3.女书文化是我们女人的骄傲,愿我们女人为之发扬光大。4.希望女书能代代相传,姐妹们团结起来,打倒一切歧视女人的人!对女书持有的其他误解还有:5.千古奇风,艳惊天下。公元二00五年元月醉风楼主6.女书奇学发扬光大。佘波平,2004.11.47.感谢女书园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讲解清楚易懂,女书文字千古一绝。源河水下乡知青,20048.女书文化,中华一绝。桂林人:黄榕友,2005.5.229.中国一绝。江民,二00四.十二.十八10.人类一绝!广东肇庆,2005.2.12着重指出的两条留言是:1.“女书文字谱写中华文字新篇章。永州,黄政,2004.11.282.“让女书成为‘第二普通话’。义长逊写2005年5月4号”另外,以下几段留言也引人注目:1.何时让女书成为江永人的骄傲??2005.32.票价能否少点。江永本县游客,2005.3.13.寻找更大发展,尚需充实内容。陈盼,2005.5.264.园内太沉闷了。2、内容太少了。3、静的、动的、有声的都不丰富。本地文人,阿登,2005.5.45.妹妹的歌声舞蹈非常棒!!!(注:以上按不同身份归属出来的留言,其留言者的身份在留言薄中都有确切标记,共列63条留言,还有43条未列。)五留言分析来自各地的政府机关人员,以留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女书的关注与祝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政府机关人员,给予女书的留言也是如此的简短,而且与其他行业的游客留言大同小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待女书的态度都只停留在简单的赞美上,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建设性意见,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女书是世界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在今天,对她有所了解的人却不多,对其生存处境之艰难了解的人更是少。从80年代至今,女书的价值不断被发现,而女书的生存处境却远不尽如人意。女书被发现之初,女书的传人高银仙和她的6个结拜姐妹大都在世。两年前,随着女书最后一位幸存者、90多岁的阳焕宜老人的去世,女书许多没有破译的秘密成了未解之谜。采访高银仙的孙女胡美英时,她说,女书老艺人相继去世,现在能阅读和书写女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仅剩几个人。由于经费、人力、机构、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女书资料收集整理困难,女书遗物散失严重,女书不知道还能传承多久。尽管女书的保护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但这种保护大多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缺乏有效措施,女书传承处于迷茫阶段。因此,关注女书,谋求女书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政人员留言中,有两条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第六条由永州政客所留的。它属所有留言中字数较多的一条。留言者在这里表达了这样的几个观点:(1)希望政府各部门重视女书(2)加大投入建设女书岛(3)希望女书能够走上央视,展现其光彩。他看到了女书举步唯艰的今天,深为它的明天而担心。女书的发展状况,与政府对它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政府重视它,在财力等方面加大对它的投入,它就有可能被更多的人知道,但仅靠政府的力量也是不行的。女书的发展,求诸于政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更是它应具备的态度,也是所有其他文化旅游景点应具备的态度。女书周边地区的居民,应多了解一下关于旅游尤其是文化旅游的知识,准确定位女书当前的地位,发挥来自民间的集体的力量。假如身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区的居民,却在问及女书时一问三不知,或知之甚少,只知道在女书园旁搞小本经营,这将会使女书这一形象大打折扣。作为文化旅游,景点是死的灵魂,景点里的人才是有生命的灵魂。因此,自觉提高文化素养,少一点商业意识,是对所有文化旅游居民所提出的要求。今年二三月份,江南古镇周庄的有关管理部门做出了一个堪称壮士断腕的动作———“忍痛减商”。曾有消息说,周庄将在几年中迁走古镇区60%的商店,使周庄少一点商业气息,多一点古镇风貌。这些举措,侧面说明了,只有提高文化意识,才是文化旅游的真正出路。女书能够走上央视,展现其光彩,是女书知名度得以提升的一个有效方法,但不是终极目的。女书知名度的提升,确实能赚取经济利益,但从更长远的利益来看,保护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才是女书的终极目的。宣传是为了知名,知名是为了唤醒更多的人来自觉加入保护女书的行列。在宣传上,走上央视是一种宣传方式,努力搞好景区建设也是一种宣传方式。有一位游客留言“1、园内太沉闷了。2、内容太少了。3、静的、动的、有声的都不丰富。本地文人,阿登,2005.5.4”。确实,女书园给游客的印象是单调了。一是集群景观效应差,景点规模不大,资源丰厚度、观赏时量度、出入便适度均较小;二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女书遗物少,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难以形成开发集团效应。造成很多游客在观看了一个小小的女书园之后,都不知道剩余的时间该如何打发。女书园要谋求更大发展,应注重拓宽旅游品种。要找准旅游业的定位。既要突出“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大部分女性对女书都表示出了一种自豪感与责任感。她们赞美女书,愿意传承女书,有不少妇女以学到女书知识为旅游目的。相较男性,女性学习女书的积极性比男性高。也有一部分女游客态度偏激。纠其原因,是出在女书园的宣传与女书内容上。女书的来源以及内容有一部分是描写女性的悲惨遭遇。例如:卢八女写“奴家生下一个女,被夫一脚见阎王,月内不见蛋一个,三顿盐水送茶汤……生儿半月就受打,当餐只有辣浆汤,一日三餐不见米,饿得八女面皮黄,枯细如柴四肢肿,两眼昏花实难当,还要时常受骂打,拿我送到鬼门关……”(八女之歌)。它叙事感人,作品用写实手法自叙自叹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美好意愿在黑暗中化作泡影的悲苦境遇,并请出民间传说中的神灵帮助逢凶化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女性游客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憎恶。因此,妇女留言中有一部分留言言辞激烈也就不足为奇了。江永女书所具有的另一魅力即精神内涵所在,就是女性在传承、使用、发展女书文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尊、自强和创造精神及团结互助、达观的博大情怀,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书。女书的传承是母女世代传袭,上辈传下辈,传女不传男。一位大学教授说,数千年男权思想的禁锢,使一般女性不能读书认字。女书的主人将自己受压迫受歧视的痛苦写出来,唱出来,使在现实社会中被压抑扭曲的心灵得到一丝缓解和释放。女书已由单纯的文字变化为妇女与命运抗争的武器,成了她们的精神寄托。因此,所谓的“女德”,“女工”,“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是对女书的一种歪曲理解。封建社会里公认的“女德”,“女工”,“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在美丽的女性世界里不应该成为游客精神消费的对象。很多游客对女书的出现与使用感到不可思议,深为女性的聪明智慧折服,于是“艳惊天下”的感叹成了他们对女书的最高赞扬。应该指出的是,女书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在局部地区流传的女性文字,它也具有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有的普遍特征。它不神秘也不惊艳,它走过的每一步都有其内在的深层次历史文化原因。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应该要深入到对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等深层次的思考上,不应只停留在惊艳的浅认识层次。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多的游客对它发出惊艳的感叹,认为它是“奇风”,“艳文”呢?个人认为是由于女书是世上罕见的性别文字,具有只传女不传男的神秘传统。同时对女书进行宣传的主要媒介--女书园的运行夹杂有许多商业炒作的成分,从而使得游客误以为它是艳的,是奇的,是香软的。女书作为中华文化或者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理所当然地充当了文明人接近自身历史和祖先创造的文明的重要线索和桥梁。我们有必要追索这种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年代,解剖其时华夏民族的社会状态,它的这种文化研究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女书应该得到传承。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必须理智的看到的,作为一种社会交流的符号工具,“女书”的价值不再存在。无论如何,去发扬一个被历史淘汰了的东西是毫无价值的。我们传承它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不让这世界瑰宝淹没于历史的长流。但它毕竟仍是一种在局部地区流传的女性文字,如今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它成为“第二普通话”,“谱写中华文字新篇章”。综观留言,我们发现,部分游客对女书的理解有失偏颇。女书是江永、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它骄傲。但是,当我们对它的骄傲仅仅保留在“艳惊天下”的感叹,对女性的肤浅的赞扬,甚至是让女书成为第二普通话的盲目自大上时,我们就必需要进行自我反醒了。大部分留言都写得言简意赅,主要围绕对女书的赞美,对其价值的肯定,希望女书发扬光大,传承保护下去等几方面而抒发感想,内容重复,有人云亦云之嫌。在浏览了上列留言后,发现相较其它留言,稍显内容充实点的有这么三段:1.女书文化是中国妇女在黑暗的旧社会追求女性解放,女性自由和女性受教育等精神需求和人身权利卓越的范例。透过女书,我们读到中国女性的最深心灵。感谢江永,感谢潇水,感谢女书!湖南电视台,危大苏,并知青艺术团,2004.11.152.希望我们女性自己的文化可以远远(源远)流长,在这以前没听说过,希望你们可以做些更好的宣传广告,让我们这些远方、他乡的朋友更了解,都来了解,宣传女书文化。谢谢!桂林朋友,2004.11.28日3.女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希望政府各部门更加高度重视,作为昌导(倡导)世界文化的女书岛所具备的条件应更加完备,加大投入。同时,希望有朝一日,女书之歌也能走向央视,展现其应有的风彩(风采)。永州,政客,2/12这三段话,是三个不同身份的游客所留,内容包括有对女书文化的点评,观看完女书的感动,女书目前的知名度,加大对女书的宣传,增加资金的投入等,他们都对女书有一定的深刻认识。建设性留言中有深具忧患意识的发问,有对女书园存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办法,有对切身实际利益的要求,这些留言引人注目就在于它们具有一定的个人独立思考,提出一些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意见。有位游客称“园内太沉闷了。2、内容太少了。3、静的、动的、有声的都不丰富。本地文人,阿登,2005.5.4”从留言内容整体而言,游客们欠缺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这方面的意识,基本停留在人云亦云意识层次上,喊口号类的留言多,褒多于贬类的留言多,无思想性的留言多。六余论最后,笔者特别注意到留言簿中所使用的成语。通过统计,可知这些成语只局限于夺目光彩、发扬光大、千古流传、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川流不息等6个。其中发扬光大所用次数占了全部成语的48%,千古流传为20%,源远流长为20%。而源远流长错误率将达一半,用作“远远流长”者有之,用作“渊远留长”者有之。而川流不息的用法竟然是“愿女书文化川流不息”。成语量少,雷同率高,错误率高,滥用成语现象严重。其次,病句以及错别字现象也有不少,如“江永应成立一个女书学校,发扬女书文化传下去,成为世界女书文化县”,“向往神奇的女书把我带进了一个文化特色深澳(深奥)的美丽女性世界”,“继成(继承)中华民族古典文化”,“巾国(巾帼)不让须眉,传承女书文化”。总之,游客的语文素质总体来说并不看好。(本文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区镇间小型佛教寺庙调查——以永州零陵青阳寺为例罗湘玲摘要:寺庙不仅是佛教信仰的场所,而且是民间信仰的汇集地。而区镇间的佛教小寺庙可以最清晰地洞察民生状态,文章以青阳寺为例,调查分析了区镇间的小型佛教寺庙的生存状态。关键词:佛教;调查;小型寺庙;宗教信仰;永州青阳寺笔者于2007年9月一青阳寺的历史和建筑从永州零陵楼下往西走约300米就到了东风大桥,从桥头左边沿石阶往下,走到桥下,桥的右边就是青阳寺,庙的门额上题有“青阳寺”三字。寺庙前是南北方向的公路,公路的下边是潇水,千古恒流,清莹碧透。关于青阳寺的历史已找不到确切的文献记载,据寺内的女僧讲,在“文革”期间,寺庙被毁,寺内的僧尼被遣散,寺院均被拆毁占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新的宗教政策逐步得以落实,未曾返俗的原佛门弟子才得以回到寺院,重新修建寺庙。为修建恢复青阳寺原貌,寺里的僧尼及一些善男信女捐资并于1996整个寺庙的基本建筑材料是大青砖,使得外形尽显古老又非常坚固。从青阳寺门口进去是地藏王殿,靠东边的墙壁供奉着地藏王菩萨,旁边有一张旧沙发。若是天气晴朗的日子,寺里年纪最大的那位师傅便坐在沙发上修行,也为方便接待外来的施主,或处理布施。地藏王殿的西面墙壁上贴着一些供佛功德及十善业道这一类劝戒施主的佛教箴言。从地藏王殿西面门口进去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北面为主奉释迦牟尼佛,旁列阳明山祖佛爷和阿弥陀佛像,大殿左右侧主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大殿后面是一个小殿,称佭伦殿,高约3米,长、宽各1米,主奉佭伦菩萨。大殿的右面墙脚边有一块刻于二青阳寺的僧众青阳寺现在女僧7人,均为“文革”后出家的女僧,其中有一个还只是信众,进寺仅只有一个月。她们的具体情况如下表:女僧名称出生年籍贯出家时间学历悟正1957永州零陵1999大学本科悟端1948永州零陵1987初中兹畅1970永州零陵1993初中悟觉1927永州零陵1998小学未毕业有道1930永州零陵1991小学未毕业黄永莹1927永州零陵1989没读过书陈秋花1932永州零陵2007小学未毕业整个寺庙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制度,管理寺庙的事务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当家师的职位是大家共同推举的,青阳寺的当家师是悟端师傅,寺里的一切大小事情都是由她作主,但是寺里事务的处理是比较民主的,其他女僧提出的意见都可以作参考。从寺里师傅所说的情况来看,当家师这一职位主要依据她对本寺庙所作的贡献,以及个人的才干和智慧来确定。要处理好寺里的事务其实也是很不简单,不仅要协调好寺里僧众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寺里与外界的关系,要维持好寺院的生存,还要带动寺里的僧众学习佛经。而青阳寺的当家师悟端师傅就是非常能吃苦耐劳的,寺里的二亩多菜地都是她开垦出来的,她还带领寺里的僧众修行,掌管寺里的一切大小事务。青阳寺这样的小寺庙,由于处在永州零陵这样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城市,加上周围的小寺庙众多(据笔者调查青阳寺附近一共有4个寺庙),所以寺里的经济来源更加狭窄,要当好像青阳寺这样的小型佛教寺庙的当家师也有很多困难。三青阳寺僧众出家原因就青阳寺女僧的出家原由,笔者对她们进行访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中情况:(1)因对佛教的深刻信仰,愿意出家为尼,终生奉佛。(2)为逃避世俗的婚姻生活,愿意在尼姑寺庙中找到清净和自由。(3)为前世赎罪,为来世积德的思想。例如:寺里的一位年龄偏大的尼姑认为自己一生命运太坎坷:年轻时儿子就因车祸去世了,媳妇改嫁了。年纪大一点,又失去了丈夫,虽有三个女儿但是女儿家里也非常贫穷,无力供养母亲。在这些严酷现实的逼迫下,才出家为尼,希望通过修行佛法,来减轻罪孽。从以上所得的情况可以看出,宗教信仰是她们自愿出家为尼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前提下,当她们在生活遇到挫折、失败、打击,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已看破红尘,并认为通过虔修佛法可以找到一种解脱或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慰藉等。四青阳寺僧众入寺的程序首先要由申请人的父母及家人出具同意证明,同时要考察申请人的决心意志,然后对申请者进行品德考察,即考察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的不良记录,通过这一考察后,申请者要在本寺找一名尼姑作其担保人。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期后,就可以申请束发改装,自认一个有缘的师傅学习基本经文。虽然入寺的程序并不太容易,但是近年来入寺的尼姑大多数没过太久还是还俗,其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因家庭夫妻闹矛盾出家的,等到丈夫或儿女来接时就回去了;第二种是因为寺里的艰苦生活过不习惯,受不了这种苦就返俗了;第三种是因为感情原因,还俗结婚。五青阳寺僧众所习教义及学习情况青阳寺的女僧所习教义并没有标准答案,只知道她们寺里以修“法”为主,佛教里认为要成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归依佛、法、僧三宝,而不归依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与神庙。“佛”是指真正圆满觉悟的人,在小乘佛教里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指佛陀宣讲的教法;“僧”是指奉行佛法的出家人和合众。寺里以修“法”为主,也就是主要修行教法。寺里女僧的学习方式除了师傅传授外主要靠自学。每天早上起床后有三个小时的早课时间,多以念咒语为主。下午的念咒语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但是要求三个人或者四个人一起念,形式是必须穿上正规服装,在供奉的佛像面前边念咒语边成圆圈状走动。像青阳寺这样的小寺庙,对于她们的学习并没有严格要求。虽然佛教协会的考试没有年龄限制,但年纪大一点的女僧出家十几年了也没有经历过考试,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协会对这种小寺庙的管理非常有限。一位通过佛教律学考试的女僧每月才可有1600元的工资,其他的女僧都是由政府每月生活补贴120元。六青阳寺每年所举行的宗教活动据笔者访谈寺里的女僧,得出青阳寺一年中大致有以下一些宗教活动:(1)除了农历六月十九的观音香会规模较大外,农历三月十九和农历九月十九也作为与观音菩萨有关的日子,举行放生、吃斋等宗教活动,但不像其他寺庙会贴出通知来吸引人们参加,她们都是随信众意愿,也不进行外界宣传。每当到这三个做佛事的日子,寺门前的马路也要被斋供的桌子占据一角。来吃斋、拜佛的信众中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寺里的素斋以清洁、爽口、花样翻新见长备受欢迎,给寺内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2)做阴阳佛事。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左右,可应信众的请求为死去的人做阴佛事,并据信众的要求规模收取一定的费用。做阳佛事是为活着的人消灾祈福的,也是根据做的人数不同收取费用。(3)抽签卜卦。寺里的女僧虽然不主张我们去抽签卜卦,但是当外来的人要求抽签或卜卦时,她们也会帮助解卦并收取二元或五元的费用。(4)其他的活动。寺里年纪大的女僧过生日时,也会有一些信众来吃斋拜佛,但是所捐钱或物品都是随各人的意愿。七青阳寺僧众的生活情况及寺里的经济状况青阳寺女僧每天的日常活动如下:早晨:3:30起床,3:40-6:40念经,7:00-7:40吃早餐,8:00-9:30上课,11:00中餐。下午:2:30-3:30上课。晚上:7:30-9:00上课,10:30睡觉。其他的时间处理寺里的事情,比如:种菜、扫地、洗衣服、做饭等。平日她们便在当家师开垦的那块二亩多的菜地里劳作。因为她们种的菜不用肥料和农药,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所以很受欢迎,有时她们将剩余的蔬菜送给信众,而信众会给她们一些钱或给寺里买一些东西。寺里的经济来源,除了少数由政府拨款外,主要来自信教群众的捐助。此外寺里的女僧有时也给信众念经、作阴阳法事,得到一些供奉来维持寺里的日常开支。由于经济来源非常狭窄,因此她们没有对寺庙进行较大规模修建的能力,一般都是依据寺里资金结余的情况来对寺庙进行小规模的修理,比如:屋顶的瓦坏了,就买瓦请工添置,但是只能换一间屋子的瓦。若还有剩余的钱,她们会重塑佛像,这些额外的开支都得依据寺里的经济状况来规划。女僧个人衣食费用基本上由寺里提供,家里也可适当给一部分。她们佛教的饮食习惯是每天吃两顿饭,但有时去地里干活比较久的话就可吃三顿饭。主食都是大米、面条,副食有花生油、青菜、豆制品之类。她们都是吃素,肉类都是禁忌之列。女僧去世后,后事一般由家人或其弟子处理,无家人或弟子的,由寺庙处理后事。八青阳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寺里的女僧总认为出家人不谈钱,但是她们还是需要一些钱来维持日常经济开支,用寺里一位师傅的话来说就是每天饭都没有吃,又怎么能潜心学佛,静心修行呢?其次,是继承人的问题。寺里的女僧说收徒弟要看缘分,但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回答。从近年招收徒弟的情况来看,过不久大多数弟子都还俗了。目前寺里的女僧呈老龄化趋势,年纪大的不仅不能干活了,有的生活自理都有困难,而年纪轻的手脚比较灵活的女僧又少,且没有新的人入寺,这样寺里的负担很重,劳动人手比较缺乏,从学习、修行、弘法这一方面来讲,人才断层非常严重,就需要年轻一代的成长来解决这些问题了。九周围群众对青阳寺的评价据笔者随机采访十个群众所得的情况来看,周围的群众很少有去青阳寺烧香拜佛的,在她们周围流传这样一句话“菩萨照远不照近”,而所调查的人中只有一个人会在农历三月十九去寺庙吃斋饭,有一个人对寺庙的女僧充满反感,有一个人就从未去过寺庙烧香拜佛,只有农历每月的初一或十五在家里烧香拜佛,另外几个人就不喜欢去青阳寺这种较近的小寺庙,却喜欢跟着别人跑着去很远的大寺庙。从这些采访所得的资料可以看出群众的信仰都是带有某种盲目跟随的思想。十其他的情况寺里的女僧都不太愿意向外人透露寺里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她们曾遇到过骗子。其中有一位女僧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在两年前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走到她们寺里察看了很久,然后说:“她母亲早几天从台湾回来了,带回来了一大笔钱,要做一场大法事,想请寺里的师傅去做,他愿意捐一万元钱给寺里以修功德,并说自己今天出门时带的钱少不够搭车回去,能不能先借五十元钱给他,明天他就带母亲来寺里商谈做法事,寺里的师傅见他看起来比较老实,说的人又有名有姓的,就借了五十元钱给他,结果到了第二天才知是遇上骗子了。还有一个骗子就是利用对青阳寺里的成员非常了解,然后去另外一座跟青阳寺有较多联系的寺庙骗取了一件迦裟。依据这些受骗经历,寺里的女僧都不对外人讲寺里的情况,有一种戒备之心,这也是从自我保护出发吧。结语青阳寺作为区镇间的小型佛教寺庙代表之一,从目前获得的资料可得知,这种小型佛教寺庙的生存非常艰难,因为寺庙的规模小,僧众也少,寺庙分布比较散乱,使得管理不规范,佛教协会若要将这种小寺庙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也比较困难,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实行的是以寺养寺的新宗教政策,寺庙的生存基本就掌握在女僧自己的手中。寺庙要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并改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推动寺庙的发展来带动社会前进。(本文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中国早期的石刻传播——以永州碑刻为例王君知摘要:湖南永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石刻碑碣留存下来的较多,年代悠久,以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碑刻居多。长期以来,学者对于石刻碑碣的研究均从碑文欣赏、书法价值、历史研究等方面来阐释。文章在亲自到零陵区朝阳岩、祁阳县浯溪碑林、宁远县舜庙等地详尽考察的基础上,整理出一批石刻资料,并参照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选取永州市境内的历代告示、记事、界碑等类的石刻档案为例,尝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对碑刻的文化价值进行研究,探讨中国早期的人类传播方式之一—石刻传播。关键词:石刻;早期传播方式;信息传播;媒介载体;永州刻在中国古代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独有的国粹,称之为“石刻档案”。克劳斯(G.Klaus)《从哲学看控制论》认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信息的传播是一种社会大众共享的行为,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够完成,反过来,它又能体现某种社会关系。[1]石刻与传播,这两个事物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实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告示类碑刻记载的传播的是当时的社会信息,起到的是一种广而告之的目的,是一种社会大众共享的行为,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从碑文又能够看出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可以说,一些特殊的碑刻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即石刻传播是一种特别的早期信息传播方式。一永州碑刻概述所谓石刻,俗称碑刻,在《说文》卷九《石部》中关于“碑”的解释为“竖石也,从石卑声”。大约在西汉晚期,人们才开始在石头上刻文字,称为墓表。现在我们所说的“碑刻”,其内涵便更十分丰富了,包括墓表墓志碑、功德记事碑、游记题诗碑、刻经造像碑、塔铭界碑、摩崖石碣、贸易科技碑等等。2005年,永州市文化局、永州市文物管理处牵头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对永州市各县区现存73个石刻点进行的一次全面普查,查出汉至清各种书体石碑1649方,拓片近200方。[2]永州碑刻内容异常丰富,包括了写景状物的诗词碑,歌功颂德的功德碑,乡规民约的诫碑,修桥建城的记事碑,名人书家写的地名、年表书等。这些丰富的碑刻,展示了早期永州地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和文献资料价值。二告示碑刻——信息传播的独特方式永州的碑刻中属于传播告示方面内容的较多,笔者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中,发现了此类碑刻二十余通。上至诏书奏本,下至百姓建亭修桥;既有禁令法规,又有观念思想;包括与少数民族处理关系的,也包括地界河界及指示信息的。这些碑刻都保存得比较完好,可以很清晰的展示早期永州地区的石刻传播情况。经过对碑文内容分析与整理后,大致可以分为政令传播、民间传播、提示性信息三种类型,这些类型的碑文都是起到提示信息,广而告之的目的,即是为传播信息的目的而刻立,是一种早期的信息传播形式,它以图、文等物质讯号将铭刻者精神活动传递出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畅通社会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之。(一)政令传播在早期中国,朝廷作为统治和管理百姓者,属于“中央”,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便颁布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诏书文件以供百姓遵守执行,这是一种政令的传播。无论是在早期中国还是现代国家,作为一个社会,就是一个整体,必须进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认为传播有社会协调功能:“整个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早期中国,朝廷正是利用石刻传播这种形式来沟通信息渠道,达到社会协调目的的。(1)朝廷下达文件诏书交通发达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的传播又与交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早期中国,交通不便,信息的传播也缓慢。朝廷要宣示威德,让更多人知之,除了发放官文这种形式,还把御诏文书刻在石头上,让看过石碑的百姓都清楚其内容,以此来长久准确的传递信息。此类碑刻有两种,一种是官府行为,即当政者刻立,如《御制平定准葛尔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平定准葛尔,取得了格登山大捷,此碑文便叙述康熙、雍正平叛准葛尔的功绩,各地均有建者;另一种是皇帝颁布诏书,受封者自己请人铭刻于石上,如《同治诏书》碑,这是一份诏书的刻石,皇帝发诏书不会同时发一个碑刻下来,因此推断该碑刻属受封者自己或请人铭刻的,希望其功勋被众人及后代知道。因本文主要以永州碑刻为例,所以详细分析《同治诏书》碑。《同治诏书》碑高185cm,宽85cm,共四块。全碑文楷书写成,字迹秀丽,碑文四周饰以龙形花纹。原存于祁阳县浯溪镇白鹭町村欧阳利见故里,2004年移至浯溪碑林。该诏书颁布于清同治四年(1865),主要内容为穆宗为奖励提督江南淮阳镇总兵欧阳利见军功显赫,特恩授其为“建威将军”,并同时恩封其妻龙氏为“一品夫人”的诏书,碑文称:“提督江南淮扬镇总兵,强勇巴图鲁欧阳利见,谋猷克壮,才艺兼优,早执锐以披坚,久司军旅,乃建牙而仗节。遂总戎麾,裘带从容,功信成于樽俎,车徙整练,势□并于金汤。爰贲宠纶,俾膺嘉奖。”该碑文至少传播有两个信息:欧阳利见是个功臣,他勇敢、善武、指挥军队所向披靡;清皇帝在同治四年因其功绩而对封欧阳利见及其夫人进行了赏赐。虽然这个信息对一般百姓来说,并不是必要知晓的,但作为信息发布者欧阳利见,却是想通过该碑刻将自己的事迹扩大化传播,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做一个广告,使自身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提高社会地位。另一类朝廷文书为历朝历代祭舜的祭碑。祭祀,在古代,是向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舜帝是中华民族世代崇敬的人文始祖,只有天子才能够祭祀舜帝,而平常老百姓是不能够随便祭舜的,因此,能到永州舜庙祭祀的人都要“够级别”。自“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开始,四千多年来,祭舜活动一直传承了下来。《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在永州市宁远县有舜庙,历代祭祀舜帝就在九疑山。基于以上原因,祭舜类型碑主要存于舜庙的碑廊。如《嘉庆元年祭碑》碑高144cm,宽81cm,楷书写成,存于宁远舜帝陵祭碑廊。在宣统元年(1909),皇帝溥仪遣头品顶戴记名梯度湖广永州镇总兵官张庆云致祭,此碑也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位古代帝王对舜帝的祭祀。“维大清嘉庆元年岁次丙辰,仲冬月壬寅朔越祭日丙辰,皇帝遣荆州左翼副都统成德致祭,於帝舜陵有虞氏之陵。”从这段序言可以读出如下信息: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虽然简单,但是,必要的信息都传达了出来,可以算得上一条“简讯”。这类碑在舜帝陵祭碑廊内还有十余通,序文都是这样的小“简讯”,简要记载祭祀的情况。(2)官员上报奏折《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十九唐三十一记载:“高三尺一寸,广四尺二寸,共甘四行,行十八字,字经一寸三四分,分书在道州。”损毁比较严重,现在已经找不到原碑了,但是,在《元次山集》中保留了该碑原文:“论舜庙状(原注:永泰二年奏,勒依)右谨(《金石补正》为‘臣结’)仅按地图,舜陵在九疑之山。舜庙在太阳之溪。舜陵古老以(《全唐文》及黄本均作‘已’)失。太阳溪今不知处。秦汉已(黄本作‘已’)来。置庙山下。年大久远,祠宇不存。每有诏书令州县致祭,祭祀荒野,恭命而已,岂有盛德大业。百王师表,殁于荒裔,陵庙皆无。臣谨遵旧制,于州西山上,已立庙讫。特乞天恩,许蠲近祠一两家,令岁时拂洒,示为恒式,岂独表圣人至德及于万代。实欲彰陛下玄泽及于无穷,谨录奏闻。”这是一篇上报奏章,文章是元结在唐代宗时期,任道州刺史时所写,他看到九疑山舜陵“祠宇不存”,每回祭舜都在荒野之中,无“盛德大业”,于是“立庙讫”,并请求“许蠲免近庙一两家,令岁时拂洒,示为恒式”。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并不仅仅满足于将自己修庙这件功德上报朝廷使天子众臣知之,还把它刻在石上,以求修舜庙这件事普通百姓也能人尽皆知。如若非此,那作者完全可以仅上奏并且建好庙宇,为什么要大肆周张将奏折刻于石上?因此可这样说,作者元结是一位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以石头这种媒介,刻上自己的功绩,通过石刻来将自己修庙建陵这个信息传播开来。(3)安民抚民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异常突出,而作为上层统治者的朝廷想万代千秋地统治下去,就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缓和朝廷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平息民怨,稳定统治,如查办恶吏、整治官员风气、颁布减赋减税的措施等,一些碑文也有此类事情的记载,如《永明县正堂示谕》。该碑是永州境内仅存的一例涉及少数民族交纳皇粮国税的古碑,碑长150cm,宽82cm,刻碑时间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903)。永明县(今江永)府衙就勾蓝瑶应完钱粮等具体款项,交纳办法以及纳税人名单勒石立碑,这也是勾蓝瑶文明守法、依章纳税的历史存照。碑文详细记叙江永兰溪勾蓝瑶的来历:“盖因宋末避寇而侨居焉,元季各姓先后来此,遂至人烟稠密。”“原系民籍,明洪武二十九年,因埠陵徭离隘三十余里,不便把守,奉上以斯易之号勾蓝徭,以守边。”并记录勾蓝徭的生活情况:“守边粤,石盘、斑鸠两隘,恩赐瑶产,承纳瑶粮,量水开垦,报税兑丈”。然后对勾蓝徭所受朝廷恩泽说明:“迨至万历间,加恩准买民业钱粮,只纳正供,蠲免一概杂差。除我盛朝德泽尤厚,顺治十五年奉抚部院袁告示,许令瑶民自行当印官完纳正供钱粮,印官亲给油票,不许外加分厘火耗,不许衙役里排拦阻把持需索一毫陋规,不许重派一毫,使一百年间遵行无异。”并且言明将此石碑作为一个凭证而立:“为此照例准给,永为据,须至印照者。”又如《抚瑶颂碑》,碑高350cm,宽158cm,行书写成,由明代丁懋儒撰,纪光训书,位于舜帝陵庙内正殿前左侧。碑文记载明隆庆至万历年间两粤及九嶷一带瑶民起义,对抗朝廷,经多年进剿未平,当时祭舜的钦差中书舍人张公宣示朝廷威德,诏抚瑶民。此外,还有《陈瞻永州宣抚记》、《张大年题名碑》等碑刻,都是有关朝廷或者地方官安民抚民的事件记载。在东安芦洪市镇九龙岩口石壁的《张大年题名碑》高80cm,宽50cm,是在南宋淳祐二年(1242),东安邑令张大年题。碑中记载了“东安邑令张大年奉帅檄平蒋寇,就芦洪置司,抚定乡民”等重要史实。(4)政策法令朝廷颁布的政策法令以文书的形式下达,地方官员为长久展示这些政令,一般刻成石碑“示禁”。这类碑有禁革规例碑,革除当地官员差吏各种不同名目的岁供或者征税;法律规定,朝廷颁布政令以规范社会统治秩序;禁采禁砍类碑,禁止开采砍伐一些朝廷认为该保护的资源。总的来说,这类碑都是起到记事、布告和凭证的作用。先来谈谈禁革规例碑,其代表有《奉宪禁革》碑。该碑位于宁远路亭村王氏宗祠内,高150cm,宽85cm,刻于清嘉庆四年(1799)九月。碑文内容为该村村民请求免除祭舜官员在村备中膳差役。词称:“伊户居近虞陵,每遇钦差按临,苦累不堪,业经乾隆十五年奉上宪禁革一切人夫、猪羊、什物、生兽并陆路塘房、公馆以及竹木柴炭、豆麻、灰草等件,毫不累民,案碑可据。”又称:“县至虞陵,程途仅五十里许,即直到九疑,何在伊户经过,勒民备办中膳,累害难休?”县令吴绳祖查稽原碑,“原经县民从前赴上宪,控准一切累及民间等项,□已禁革,永不累民,勒碑杜后”,并且指出:“自后若遇钦差大祭,以及春秋祭典,准饬差在九仍照前碑禁革,与尔户无涉,倘有属县差役违禁,滋扰任听,禀究此照。”碑文中提及乾隆十五年(1750)曾“奉上宪禁革”有案碑之事,该碑今已不存。该碑是200多年前,清廷为肃正官风而做出的从善之举,是针对官吏而言,希望其为官清正廉洁,不滋扰百姓。属于这种碑的还有在一些官府衙门的“戒贪碑”碑,刻的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帝难欺”十六个字,但是笔者在永州没有发现。关于禁采禁砍类碑刻的在永州见得较多,如位于零陵南津渡大桥附近诸葛庙古渡口的《禁砍古树》碑,“正堂示:邮亭古树栖息行人,禁止砍伐以免凋零,谕示保甲不时梭巡,倘有故犯,送县究惩”。清廷地方官禁止人们砍古树,保护环境,是种可持续的发展观点。这种观点代表的是政府的生态观,要人民遵守执行,还得时刻提醒,因此,在树下树碑,也就如今天我们在一些特殊的树上挂保护牌并树立告示起到同样的作用。《奉宪禁采》是另一类碑文,是九疑山尚存的环境保护碑刻。刻于同治三年(1864),高215cm,宽116cm,立于宁远舜帝庙左祭碑廊内,记录的是严禁在宁远西江源(九嶷山癞子岭一带)乱采乱挖地下矿产的禁令:“大宪札示封禁亟应严行查禁,以靖地方该民猺人等均不得伙事私开窃挖,自干法纪。仍令该处团保猺总,随时严密巡查,如有外来奸匪三五成群,入山偷挖,许即捉获送案或据实指禀,以凭严拿治罪,如胆敢故违徇隐,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一并拘案究办,决不姑息。”并且指出了朝廷保护的原因,其理由虽然有些迷信思想——“于地方不便”“为九疑来脉,一经开采,于民生均大有妨碍”——但还是有利于九疑山环境保护,对今天九疑山任有优美风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类型的碑还有,如在江华鲤鱼井乡塘下洞村有块高1.3米(二)民间传播古人记载文章、事件、功勋等,追求思想或者事件之广知不泯灭,此种碑可看成一类。还有一种是实用性的碑,如建置碑。建置碑最多的是地界、河界碑,此类碑刻是当时政府、组织或者个人为勘定地界、河界而立的碑,目的是将地界河界信息公布于众。这些碑都是民间传播的,非官方传播。(1)事件记载关于民间事件记载的碑很多,文笔优美,事件记载较详细,原因、人员、经过、结果都呈现在一篇文章中。典型的是《军机处存记署湖南永州府事尽先即补府正堂随带加一级赵为出示晓谕》,今存于蘋岛,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月二十二日。碑文记述在潇水之上,河岸与蘋洲的涧上修建一座桥,以方便民众的事情。指出建桥原因:“春夏水涨,歧趟东岸,衍为巨涧,如重江,然迥湍旋激,下成深潭,行旅欲济,必涉涧至洲,始能登渡;偶一失足,即遭陷溺。”并着重阐述该怎样建设以及建成后怎样维护:“附近居民贫肥图占,易起争端,应请出示勒石,俾共知。为官地,且费巨欤筑堤,迥沙而成,不得任由私占。共西岸渡头重修,石坡完固,上建凉亭,亭左建渡,夫住屋一栋,砖墙六垛,五间又铺屋一间,铺租所入,存作望灯油宝。”详细的把事件记载下来,然后刻碑勒石,就如今天我们所说的“事件通讯”一般,不仅仅是能够保存下做档案,而且能够积极宣传这件“好人好事”,让更多的人都来维护桥。此类碑还有很多,如:《宁远县新建石城记》、《步瀛桥记》、《李氏翰林修复旧址并新建台廊记碑》等,都是详细记载城、桥、亭等的建立时间原因经过结果。(2)民间规约民间也属于一个群体,即一个社会,一个系统,要正常运转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经众议然后遵照执行,是一个共同认可的规范。它不属于法律制度,必须在上层建筑的强制执行下才能完成,而是属于一个道德层次的东西,需要的是大家靠道德来约束,非强制。在永州早期碑刻中,也保存下了这类碑刻,或叙述家族世系、颂扬公德,或宣传封建道德,或明示乡约俗规。在周氏家族的祠堂——忠厚祠内,有一通碑刻题为《永明县正堂李示》,记述了李县令批示给村里合族执行的十二条规约,时间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七月二十二日,原文共1128字。永阳县(今江永县),其名始见于晋初《江永县志》说:“天宝元年(742)以永明岭定县名,改永阳为永明县。”这份族规详细规定了族员要遵守及时缴税纳粮:“钱粮重务须要早完,毋致连累保甲,如违指名送官处究”;个人行为端正:“禁不许赌博,违者家法责二十,罚银五钱,窝家同罪”;不得采未成熟之物“禁田园瓜果六成生理不许窃取,违者家法责二十,罚银六钱,捉拿者赏银三钱,凡一切偷窃俱以此论”等十一条村民道德规范。这是一种道德约束的制度规范化,并通过刻石立碑这种方式传播,通过这个族规,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是同步发展并达到一定程度,因此才会有这样的条例出现。为了要保护好或者说是维护好这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就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按照约定俗成来做,为此,通过县令批示下来强制执行这样一套得力的约束机制。(3)观念传承在搜集碑刻中,还发现一类碑刻,既非政策法令,也非事迹事件,而是表明自己的思想观念,提倡儒家佛家道德礼数的,这类碑笔者认为也具有传播价值,可统归类于观念传承中。以下碑刻都是典型的道德宣言。《慈悲佛母他字歌》碑江永县上甘棠村寿萱亭内,高200cm,宽70cm,碑文由副贡生周加采书,通篇字体为楷书,是清光绪三十三年例授奉政大夫周际隆为其母七十寿辰、嫂六十寿辰而建亭修碑。文前有序言,作者以其“现身说法”,希望众人能够多为他人着想,做到“随他、怕他、饶他、忍他、不逢他、事理他、不信他、不计他、躲他、避他、我慢慢看他。”全文81个他字,处处以他人视角来思考问题,体现了佛家的伦理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之准则,是一篇教化民众崇尚忠孝的道德宣言。将“他”字提取出来,我们可以更清楚了解其层次:第1—33个“他”字,是讲应该如何处理亲属邻里关系的;第34-36个“他”字,是宣扬如何对待官府公文布告、政策法令的;第37—59个“他”字,是佛家修身养性方面的内容,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第60-63个“他”字,是关于环保与爱心,奉劝世人不要杀生;最后13个“他”字,是讲要做到佛家“忍”与“让”方面的心境。作者将这篇文章刊于石上,通过生活中方方面面对佛家思想的阐释,希望能够形成一种道德习俗,将这种道德观念以及处世准则发扬光大。这样的道德宣言不止一例,位于零陵区河西节孝亭内的《鼎建茶亭碑记》也是这种道德倡导文的代表。该碑长190cm、宽90cm,通篇正楷,字迹娟秀,立于亭内,保存完好。碑文记载了光绪初年,邑人翰林院侍诏熊学礼奉节母张氏之命,不“制锦”、不“树坊”而“建长亭以利行人,施茶水以解渴烦”。茶亭名“节孝亭”。由此可见永州城乡淳朴的民风和张氏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腋风亭碑记》也为该类碑。以上几个碑文的共同特点便是能够将一种观点配以事例宣讲出来,并且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赞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在“千年古村”江永县上甘棠村,有条谢沐河,河边有一块断裂了的巨石,长70余米,高4米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