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实用的说课稿模板合集八篇说课稿篇1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够敏捷运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学会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培育有序思索的思维习惯,敏捷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合作沟通的学习习惯,严谨细心的学习看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的难点是敏捷运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入、理解新知和理解运用。在引入的教学部分,我设计了解密码锁的环节,分别让学生找出18与20的全部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这样除了可以复习找出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外,还进行了对新学问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铺垫,为后面的概念教学起到启发的作用。
在理解概念的教学部分,我最主要的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依据已知的条件,把边长4厘米与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铺在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要选择出合适的正方形。通过这些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从详细形象方面去感受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接着再通过相关的提问与沟通,把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梳理清楚,使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上明确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促进了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学生们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沟通,渐渐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把概念表达清晰。
在理解运用的教学部分,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用不同的列举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上,引导学生应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运用多于一种的方法敏捷有效率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全部学生都能够理解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探讨,发掘出效率更高、更快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让学生通过比较练习渐渐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后面约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互动学习是关键,因此,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与有效的教学有亲密联系,必需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供应必要的指引与点拨,关注活动的状况。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发表看法时的有效生成,梳理并引导理解,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
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这是一节识字课,主要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图形象的再现,使同学们了解一年当中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通过了解这四个季节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季节变换的美,激发同学们视察自然、酷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目标
1、会认读本课的八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七个会写字,相识两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畅地熟读本课的词语。
3、使学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激发学生视察自然和酷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通过字词的学习和插画形象的再现以及老师课件春夏秋冬图片的展示,使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进一步培育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
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育学生实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留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敏捷新奇的形式,为儿童创建了一个欢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爱好。如:加减法识字,编字谜识字,编儿歌识字等等。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方法,发觉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驾驭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实力。
四、说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通过课件美丽的图片分别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请同学回答看到图片想到的是哪个季节,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春夏秋冬。读题。
3、学习会写字。理解“春”“冬”是四季中的两个季节,并指导写这两个字。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中的词语,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会写字的巧记方法。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感悟春夏秋冬四季。
(1)老师领读词语“春风吹、下雨落、秋霜降、冬雪飘”。老师课件展示四季美景。
(2)学生感悟四季之美。
(3)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春、夏、秋、冬还能分别联想哪些景物和现象。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用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季节和美景。
2、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1)老师领读词语“青草——池草青,红花——山花红,游鱼——鱼出水,飞鸟——鸟入林”。老师课件展示草、花、鱼、鸟美景。
(2)学生感悟草、花、鱼、鸟之美。
(3)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草、花在四季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4)学生自己组织句子,描述草、花在四季分别的状态。
(5)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草、花、鱼、鸟分别生长在哪些地方。
(6)学生描述。
在本环节,学习字词的同时,注意学生句子的组织实力,培育学生的写话实力。不管是老师带读还是学生感悟,都是细心设计,使学生通过字词的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并让学生自己组织句子充分表达出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视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沟通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5、引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加减法记忆:艹+化=花,比较记忆法:人和入比较。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老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老师一笔一画的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育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记会认字,驾驭会写字。
2、去生活中找寻四季之美,找寻草、花、鱼、鸟之美。用你喜爱的方式把美景记录下来。如记日记、照相、画画等。
五、说板书
老师设计循环板书,把“春、夏、秋、冬”形成一个圆形循环,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四季关系,板书的艺术化是低年级教学的有力促进。
六、说效果
一年级是打基础和培育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限制实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字词不感爱好,简单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假如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显得很零碎,不扎实。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欢乐。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这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思索,学会思索,擅长发觉学生创建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溢活力。
说课稿篇3
平常的古诗教学中,我都是一首一首地教,一节课就教一首。自从听了王老师的课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能在一节课上把两首诗这么奇妙地整合在一起上,新奇且有实效。今日沈老师又一次挑战自己,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古诗。我很佩服沈老师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
课上,她通过敏捷奇妙的教学设计,在一种悠远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多维感受、主动品读,唤起了孩子对中华古诗文语言、意境之美的感悟,唤起了学生对中华古典文化的深深宠爱之情。她的课上得流畅、清爽。
结合整个教学思路,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整堂课,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板块:合。初读《乡村四月》、《田园四时杂兴》两首诗后,老师让学生说说这两首诗给留给你的共同画面是什么,从而提炼出“忙”。这个环节是“求同”。我想:既然是“求同”,每个孩子读出的“同”可能是不一样的。除了“忙”,还有什么是相同的呢?细读之后,发觉两位诗人的诗其实洋溢的都是轻松愉悦的氛围。《乡村四月》画意盎然,令读者沉醉不已。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勾画出水乡初夏特有的景色,绘声绘色,有静有动。后两句写人,写出人们的惊慌、劳碌。《田园四时杂兴》写大家忙劳碌碌,但都开快乐心,基调昂扬。也就是说两位诗人都在用诗的眼光发掘了生活中的美,并努力再现了这种美。正因如此,他们的笔下才写出了这么美、这么有情趣的诗,并让读者也感受到浓浓的诗情画意。但是这个“同”在初读课文之后可能又是很少同学才能感受到的。假如根据老师的思路让同学们去重点感受“忙”,那么《乡村四月》就少了那份意境美:《田园四时杂兴》少了那份情趣美。所以我想,这首诗假如在初读后要提炼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一个“美”字。
其次板块:分。先感受《乡村四月》中人们的劳碌、惊慌与画意盎然,再感受《田园四时杂兴》中人们的忙劳碌碌与开快乐心。在教两首诗时,老师并不是完全并列处理,而是“瞻前顾后”。她用几处语言把两首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通过“乡村四月的人们仅仅是在忙着蚕桑、插田吗?他们还在忙什么?”自然过渡到其次首古诗的学习,学生无形中明白两首诗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
在教学中,沈老师娴熟运用“举象”的教学策略:“乡村四月,人们有的在忙……有的在忙……有的在忙……”“子规飞到这里,仿佛在说……子规飞到那里,仿佛在说……”通过举象,回到诗中“这正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晨曦微露,他们干什么;烈日当空,他们干什么;日落黄昏,他们干什么”等等,通过举象,回到诗中“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正如王老师所评:先举象,再回到诗中,用文字来确证,用文字来表达,由画面到文字。原先我教学古诗时经常逐字逐句串讲,虽然诗的意思学生明白了,但是诗却讲没有了,实在惭愧。
第三板块:合。感受两首诗的意境之后,老师让学生找找两者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当学生提到两者都有写事时,老师接着让学生思索:同样是写事,两者有什么区分呢?这个问题接着引发学生进行深化思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探究者、探讨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殊剧烈。在最终这个“求异”的环节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后来老师把“异”概括成“白描”与“特写”,听课过程中,我觉得这样的提法很好,感觉很有深度。听完王老师的评课才明白这样不精确,解读上是有问题的。于是听完课,我找了一些资料,试图找到这两首诗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或者说是写作特色在什么地方。
中学语文特级老师郭志明在他的《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一书中这样写到:
范成大的诗写的是夏日农忙。前两句从时间写,突出了“忙”字;从内容写,也是一个“忙”字;从劳动者写,也表现出“忙”。这两句已经多角度地将农忙的气氛渲染尽了,将农忙的情景表现足了,再往下写,就很难了。怎么办呢?诗人匠心独运,后两句,他一下子不承上面的话题,撇开了能“耘田”、“绩麻”的村庄儿女,别具慧眼地将镜头对准不懂事的“童孙”,即那些孩子们。照理,孩子们是不懂什么的,大人再忙,他们只会自顾玩耍。然而,不懂事的孩童却又表现得特别懂事,“学种瓜”之举正因他们对大人的爱护和受农忙热情气氛的感染。而小孩尚且如此,大人的劳碌程度就表现得更为充分。诗人正是从这一角度措意,把农忙的气氛表现得更热情,把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更有情趣。而且这样布局,避开了平直、呆板的毛病,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这首诗的情景,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辛弃疾所写的《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都是那么富有情趣!
书中接着提到:翁卷的诗写农忙景象,不只局限于就农忙写农忙,而是擅长勾划农村美丽风光,写景如画,使生活之美和自然之美完整地融合为一体,创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的前两句写景,用“绿遍”来写“山原”,用“白满”来写“川”,给人们展示的是一幅山川壮阔而又秀美的图画,而“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句将夏初富有特性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梅雨不停,子规不歇,从侧面烘托出农忙季节的到来。这样的景象特别美丽,农夫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其劳碌也就别有一番兴味。
看了以上两段话后,我想两者的写作特色一个就是情景交融,一个就是富有情趣。
从整体上来看,我认为这节课是胜利的。我以后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式去实现古诗的高效课堂。都说“整体确定成败,细微环节确定精彩”,那么本课有哪些细微环节的地方须要自己今后留意呢?
1.让学生多读一会儿。
古诗教学离不开读。读是一种实力,这种实力只有在读中才能获得。
让学生多读一会儿,就是要关注读的本身,想方设法让学生读好,读到位。初读古诗要让学生读准、读通。难读的地方肯定要多读。比如《乡村四月》中“才了蚕桑又插田”一句中,“了”是多音字,“蚕桑”都是平舌音,前一个前鼻音,后一个后鼻音,紧接着“插”是翘舌音。这句话比较难读的。要在2分钟内读流利两首古诗且读出诗的韵味似乎时间少了一点。
2.让学生多写一会儿。
课上,我们常常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的训练。有时候一看到写的好的同学就让她站起来念,这无异于让其他孩子不要写了。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假如我们很快地就让一个站起来说,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听进去这个孩子的回答,也会因老师的突然打断影响了思路。
让学生多写一会儿,就是给足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写。不光写还要沟通点评,指出优点,提出不足,给出看法,这样才有收获。比如让孩子们想象写古代孩童可能会忙些什么。有的孩子说是一起放风筝、游戏等等,那么这些孩子其实就没有感受到文中这热情的农忙气氛。要是诗歌中富有情趣的意境也能在他们的笔中流淌出来,那么这样的练笔才是有收获的。
感谢沈老师带领我们领会这漂亮的田园风光,带领我们走进这“人充溢劳绩,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的境界
说课稿篇4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日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托盘服务》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餐服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职业中学旅游专业必修本项目三任务一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餐前物品打算,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操作技能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餐厅物品打算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餐台布置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餐台布置学问打下坚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技能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轻托学问,是以后餐台布置中不行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中级技能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托盘的种类、用途和规格
理解轻托的要领
2、实力目标:驾驭轻托的操作规范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领悟到轻托在中级技能考试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通过中级技能考试的信念。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轻托的操作程序和要领。
2、重点的依据:只有驾驭了轻托的要领,才能理解和驾驭轻托的操作程序的规范
3、教学难点:学生不愿练习
4、难点的依据:就练习托盘较枯燥;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中餐服务是培育学生实践实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呈现获得理论学问、解决技能操作难的问题。
考虑到专业技能要求,我主要实行演示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加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相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当然老师自身也是特别重要的教学资源。老师本人应当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纳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物品的展示和老师干脆示范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对操作的爱好。
2、分组练习法:
针对学生的状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促使学生在练习中相互监督和学习,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没有笨学生只有懒学生”,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殊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子。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方面主要实行以下方法:自我体验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最终我详细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楚,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支配也注意互动、沟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主动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搬运零碎餐具的场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在零碎物品多的状况下会借助什么东西来搬运。二是这些餐具假如干脆用手一个个拿的话会多花时间和不卫生。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知道托盘的重要性。
2、讲授新课:(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白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老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状况,我选择了多媒体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学问详细化,枯燥的学问生动化,乏味的学问爱好化。
3、老师示范:(5分钟)
老师先进行理盘、装盘、起托、行走和卸盘的示范,并讲解训练要求。
4、学生练习:(20分钟)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仿照学习和练习。
(2)小组中1人进行理盘、装盘、起托、行走和卸盘练习,1人帮助,其他人参照技能考评标准进行评议和纠错,以此训练方式轮番练习。
(3)老师依据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和辅导。
(4)为提高学生的训练爱好,可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分段和全程的操作竞赛。
5、学生示范:(5分钟)
每小组中抽2人进行示范,在学生示范的同时老师指出不足并进行讲解。
6、课堂小结,强化相识。(2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学问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养;简洁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应用,并且渐渐地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特性。
7、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意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刚好地体现教材中的学问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驾驭。
说板书:
任务一、轻托
一、轻托的要领
二、轻托操作规范
(一)理盘
(二)装盘
(三)起托
(四)行走
(五)卸盘
8、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养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落后的学生完全驾驭操作要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自身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所变更。例如:在学生首次托盘的时候不是让学生干脆托酒瓶,而是让学生先在托盘里装满水。这样又不会让学生因为摔碎酒瓶而感到胆怯 ,还可以更好的练习学生的平衡实力。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会进行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老师也能很好的驾驭每位学生的练习状况。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依据中级技能考的要求和学生的专业学问,采纳自我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反思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主动主动的参加练习中去,力求使学生在开心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大家。
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相识”和“小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学习的。驾驭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干脆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等相关学问。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小数的初步相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非常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相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肯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留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说学情
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前测表明:学生已经初步驾驭了分数的基本学问,会依据详细的情景写分数;会读写小数,能结合详细的计量单位说出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会进行简洁的一位小数的加减,会比较简洁的两位小数的大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这些学问都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
三、说学习目标的确定
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通过视察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熟识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
2、明确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培育学生的迁移、类推实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四、说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学生驾驭学问的程度和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为: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难点为: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实行的活动方式的组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觉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问,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育实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练,依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六、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驾驭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视察、测量、归纳,可以发觉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育他们用已有学问解决新问题的实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沟通活动,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和合作沟通的好习惯。
七、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相识小数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小数?你能举出些小数的例子吗?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指名测量,其它同学观看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例子。
3、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接着来学习。(出示课题)
: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小数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经不生疏。想通过学生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进一步发觉小数应用的广泛性。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学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爱好,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学问聚集动力。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米尺图提问:上图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1分米为什么可以1/10米表示呢?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引导。
2、请同学们看米尺。
从0到30,从0到50,应当是几分米,非常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同桌沟通、汇报,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10米、0。1米、3/10米、0。3米……
3、让学生视察1/10米和0。1米,4/10米和0。4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让学生视察1/10米=0。1米,4/10米=0。4米,从这个等式中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发觉(分母数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4、提问:非常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出示米尺)讲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写成0。01米;0。04米是两位小数,请同学们想一想,4厘米、7厘米,用米来作单位是百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学生汇报:
(板书:1/100=0。014/100=0。047/100=0。07)
5、提问:假如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多少?
6、讲解并提问: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1)(学生合作沟通)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2)学生沟通,并汇报结果。
:通过多角度的强化相识,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干脆视察教具,在老师引导和同学们的合作之下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详细意义,有效的熬炼了学生的多种实力,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再一次渗透了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7、课堂小结:
(1)依据学生的汇报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觉了什么?汇报。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学问,你都发觉了什么?同桌先沟通,后汇报。
(3)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非常之几的计数单位是非常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学生沟通:依据学生的沟通汇报师进行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学习所得,既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够加深对本节课的学问的驾驭。
(三)巩固新知教学课件
(1)将阴影部分用小数和分数表示(2)找挚友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驾驭小数的计数单位。特殊是在拓展性练习中,让学生在数轴上相识小数,从而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的大小,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之间的关系和无限性,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作业布置
教材36页1、2、3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1厘米1毫米
1/10米1/100米1/1000米
0。1米0。01米0。001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非常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等。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板书力求简洁明白,突出新授学问重点,旨在让学生直观了解所学学问。
九、说教学反思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相识了分数和小数,尤其在小数的学问上,不仅能利用米尺将几分米、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数,利用元角分的关系写出小数,也会用小数表示线段图、面积图中的涂色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复习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回忆起分数和小数的才智,并初步感知小数和非常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探究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利用学生的复习学案内容以及学生已有学习阅历组织教学,让学生经验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经验探究与发觉的过程。从学生熟识的尺子图入手,然后再以面积图为主进行直观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而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则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学案和三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一位小数之后,学生有了肯定的学习阅历,能较好的完成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详细操作化抽象为详细,使学生明确了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样轻松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并运用学问迁移,明确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多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进而补充了数位依次表。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起先渗透0。1和1的关系,后面通过课件演示,是学生明确进率为什么是10。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沟通,应当是前面一位小数的学习还是不够深刻,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驾驭不牢,所以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出现困难。再如,问到“小数部分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有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时”,学生不能精确回答,是因为对小数的意义的驾驭时不扎实、不理解。
这些都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本节课教学设计还有一些问题,在教学重点学问时,要慢下来,让学生充分理解、驾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须要接着探究、改进。
说课稿篇6
设计思路:
“生活就是教化,教化就是生活”,同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到处隐藏艺术的美。我县是全国出名的茉莉花之乡,茉莉花娉婷玉立,雪白无暇,在草长莺飞的四、五月,我们的小城就起先飘溢着茉莉花的芳香,而且胜利的举办过四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今年8月份又将实行全国第五届花交会,我们的小城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以花会友,以茶待客,我们的孩子就这样在茉莉花的芳香中成长。我选取了和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茉莉花》,把茉莉花的形态、芳香迁移到日常的音乐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体态韵律的表现实力,同时用身体和这种合作嬉戏的方式,创建性的表现音乐的心情、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韵律的爱好,感受《茉莉花》音乐的美丽、柔软。
2、尝试用优美、伸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茉莉花的不同造型,体验空间造型带来的美和结伴造型带来的乐趣。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打算:
茉莉花图片、录音机、有关茉莉花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
1、视察茉莉花图片。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特别美丽、芳香的茉莉花,我们一起来观赏吧。(放音乐)
2、倾听音乐。
老师用美丽语言进行讲解。(茉莉花仙子醒了,渐渐地伸展着腰身,随风摇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茉莉花仙子的芳香,伴着温顺的音乐,轻轻飘着飘着……)
二、依据音乐进行律动活动。
1、听音乐,用手表现、想象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
(1)视察幼儿的表现,把好的动作反馈给大家。
(2)重点指导手指造型和改变。引导幼儿茉莉花儿开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启发幼儿用身体来造型。
(1)出示一朵花的图片:刚才我们用手来做出了漂亮的茉莉花了,现在我们尝试用身体来表现表现。激励孩子用优美、伸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
(2),出示两朵花的图片:激励孩子两两结伴做动作,随时提示孩子花的各种形态,留意提炼孩子的动作。
(3)尝试3-4个孩子一起协作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
三、送花香,自然结束。
说课稿篇7
一、说教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4课的内容,本文叙述了四年级的学生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爱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虽然这只是一件一般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爱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化意义的经典文章。
围绕训练重点,依据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问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自觉爱护弱小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从而懂得“每个人都要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要自觉爱护弱小者。
二、说教法:
1、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育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重点句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化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加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2、启发引导法: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行为、言语、心理和情感,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终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长,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肯定的情感熏陶,享受到美的乐趣。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借助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美丽的语言,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前蔷薇花的漂亮和雨中花儿的娇嫩脆弱,从而理解萨沙爱护弱小的的行为是珍贵的,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学法:
让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读,议、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学习。
四、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教学这篇文章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弱小”的含义,因为“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最终就落脚在这句话上,因此,我实行设疑导入的方法,让学生读了课题后质疑:“我”是谁?“弱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课文的标题告知我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三)、品词析句,体会思想
1、出示课件,显示大森林中野蔷薇漂亮的画面,同时,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假日里,天气闷热,一个名叫萨沙的四年级学生和他父亲、母亲、托利亚一起到大森林中去游玩,森林里的旷地上开满了一丛丛漂亮的蔷薇花。让我们一起来观赏。”让学生看完画面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再播放大雨倾盆时蔷薇花在风雨中摇摆的画面,说感想。
3、在文中找出写野蔷薇的句子并画一画、读一读。
4、沟通自己所画的句子,谈谈体会。
(1)林中旷地旁边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一丛丛、粉红粉红、芳香扑鼻”这几个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漂亮,颜色艳丽,惹人宠爱。)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反抗实力。(这一句抓住“滂沱大雨、低垂”等词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熬煎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反抗实力的无助,在这种对比中,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4、指导朗读句子,边读边想象两个不同的画面。(个人读,竞赛读)
5、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微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萨沙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吧!找出有关语句。
6、出示句子: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指导学生看图,视察萨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动人情景。再读句子,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谈谈体会。
7、想象被萨沙爱护过的蔷薇花怎么样了?它们在风中摇摆着小脑袋,仿佛在说些什么?萨沙看着这一切,会怎么想?
过渡:一个孩子,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他哪来的雨衣呢?
(四)、抓重点句,深悟情思
1、在文中找出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画出来读读。
2、沟通,老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小组探讨:你从这两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在朗读中体验到父母对萨沙的影响是多么深刻,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爱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化了萨沙,这里要联系上文他们的做法来谈。
在学生理解了妈妈的话后,老师问:大家发觉了没有,在雨衣的传递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场防水施工合同
- 社交媒体知识库使用规范
- 商业步行街绿化草皮种植协议
- 体育设施用地供应管理实施办法
- 影视保险理赔指南
- 协调部工作问题解决策略
- 汽车美容店广告牌租赁合同范本
- 美术馆展品维护指南
- 动漫游戏产业招投标关键环节
- 水库建设工程款结算协议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2 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表格式)
- 防水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私家菜园认领及配套照管服务合同
- 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
- 矿领导现场带班制度
-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判断题)
- 肝胆外科科室现状调研总结与三年发展规划汇报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李少昆农科院作物所
- 人工智能介绍英文版【优质PPT】
- 牙体牙髓学课件 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