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册(二)教材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册(二)教材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册(二)教材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册(二)教材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修下册(二)教材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必修下册(二)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许”“鄙”“微”“王”“内”“谢”“再”“安”“素”及次常用字“封”“意”以及“且”“与”“相与”三个虚词。2.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偏义复词的特点及辨析方法。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烛之武退秦师历史散文相传为左丘明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从而维护了郑国的安全。叙事波澜起伏、详略得当、简洁生动鸿门宴史传散文司马迁通过记叙刘邦与项羽斗争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宴会,描述了刘邦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1.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完整2.语言简练生动,绘声绘色3.善用对比,人物鲜明、突出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4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夯实(第1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它对晋国国君无礼,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得分点:以、贰、状语后置句)(第2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2.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若(

)

②师(

)

③辞(

)

④犹(

)

⑤然(

)假如军队

推辞

尚且

然而(第3段)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3.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缒(

)

②既(

)

③陪(

)④行李(

)⑤济(

)⑥版(

)已经

增加

外交使者渡河

版筑的工事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⑦图(

)考虑4.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得分点:亡、执事、越国、鄙)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得分点:厌、封、肆、阙,宾语前置句)(第4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5.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夫人(

)

②去(

)

那个人,指秦穆公离开6.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得分点:因、敝、与、易、其)二、重点梳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许

许小篆

隶书

繁体楷书简体楷书“许”本来写作“許”,是形声字,小篆从“言”部(即讠),午声(韵母相同)。表示许诺、答应。义项例句①许君焦、瑕②则王许之乎(《齐桓晋文之事》)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④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⑤相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隆中对》)答应、允许认可

表示约数“许”有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应允,二是表示不定数。【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大铁椎,不知何许(

)人也。身背铁椎,长丈许(

)。赴京城,路见一村井水清如许(

),欲饮之,村人不许(

),怒而去。【迁移小练】地方,处所表约数这样,如此答应,允许(2)鄙

鄙小篆隶书楷书“鄙”是形声字,小篆从邑[即阝(在右边)]部,啚(bǐ)声。表示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义项例句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蜀之鄙有二僧(《为学一首示子侄》)③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⑤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⑥敢竭鄙怀(《滕王阁序》)把……当作边邑边邑、边境、边疆看不起,轻视鄙陋、见识浅轻贱谦辞“鄙”的本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晋之鄙(

)有一生,赴秦求学曰:“他人以吾为鄙(

),故赴上邦求学。”居久,则鄙(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

)人。”【迁移小练】边疆鄙陋轻视浅陋无知(2)鄙

微小篆

隶书楷书“微”是形声字,小篆从“彳”部,

(wēi)声。表示隐身行走,不露踪迹。义项例句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动刀甚微(《庖丁解牛》)③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四章》)④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⑤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⑥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没有轻

细微,细小含蓄,隐晦隐蔽,不清晰地位卑微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五代史伶官传序》)⑧隐蔽身份,不显露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⑨不,不是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⑩衰败,衰弱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教战守策》)⑪偷偷地,悄悄地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微”的本义是“微小,细微”。程度小就是“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小就是“衰微”。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但又不是完全没有,故此义用于假设),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暗暗地”等义。【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李密身份微(

)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居于僻远之地。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气日微(

)为辞拒,且曰:“微(

)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作《陈情表》献于武帝,其辞微(

),而旨意深远。【迁移小练】卑下秘密地微弱没有含蓄2.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供”,供给同“餍”,满足同“悦”,高兴同“智”,明智3.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越国越国以鄙远古义:_________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②行李行李之往来古义:_________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③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④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请客的主人越过别国外交使者那个人,指秦穆公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4.多义实词词语例句义项封①既东封郑

②又欲肆其西封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④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⑤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五人墓碑记》)聚土筑坟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疆界

封赏

封闭、查封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与郑人盟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③君亦无所害

④越国以鄙远

⑤共其乏困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5.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结盟动词作名词,恩惠动词作名词,害处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形容词作动词,厚,变厚/薄,变薄⑦因人之力而敝之

⑧若不阙秦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⑩阙秦以利晋

⑪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使动用法,使……侵损、削减使动用法,使……灭亡使动用法,使……得利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6.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夫晋,何厌之有

判断句标志词:也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7.文化常识(1)《左传》:我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______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所作。“传”意为______,《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春秋三传”。(2)吾不能早用子子:①古代对______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特指孔子。编年左丘明注释春秋公羊传(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谷梁传)男子②由于“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因此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经常在字前加“子”字,如子路(孔子的弟子仲由的字)、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公孙侨的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③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五等爵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课文中所称“晋侯”“秦伯”中的“侯”“伯”即爵位。④地支的第一位。十二地支可用来纪时、纪月,23点至次日1点被称为子时,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称为子月。地支与天干配合还可以纪日、纪年。公

子男(3)是寡人之过也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______。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们就谦称自己是“寡人”。在古代,一般人谦称自己时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尊称对方时常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____、大夫、____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谦称鄙人在下(其他谦辞也可)阁下足下(其他敬辞也可)卿士(5)“烛之武”的“之”: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助词,是可以删掉的。也就是说,烛之武也可称烛武。春秋时期在人名中加“之”字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介之推、舟之侨、宫之奇等。这是因为古人为文喜用助词,以使文章委婉曲折,避免单调,这一现象也自然延伸到了人的名字当中。【特别小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是并列关系,句式整齐对称,“厚”后面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如涕唾”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项。故选C。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秦穆背晋亲郑”与“不顾恩义,畔主背亲”(《苏武传》)两句中

的“亲”字含义不同。B.“犯危难”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两句中的

“犯”字含义相同。C.“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与“木直中绳”(《劝学》)两句中的“中”

字含义不同。D.“利有大于烛之武者”与“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

的“利”字含义相同。√D项利益/使……得利。A项亲近/亲人。B项均为触犯。C项击中/合乎。【参考译文】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招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如果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深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必修下册(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5鸿门宴一、基础夯实(第1段)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军(

)

②旦日(

)

③飨(

)

④说(

)⑤幸(

)驻扎

明天,第二天犒劳

劝说

君主宠爱女子(第2段)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2.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季父(

)

②素(

)

③善(

)④从(

)⑤亡(

)⑥语(

)

叔父

一向,平时友善,交好跟从,跟随逃走

告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②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⑦鲰生(

)⑧当(

)⑨固(

)⑩故(

)

浅陋无知的小人对等,比得上本来

旧交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⑪卮(

)⑫籍(

)⑬谢(

)⑭遇(

)酒器

造册登记道歉

对待3.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来到刘邦驻军地,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得分点:之、私、具、俱)

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紧急,所以幸亏他前来告诉我。(得分点:游、活、幸)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得分点:所以、备、出入(偏义复词)](第3段)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4.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戮力(

)

②数(

)

合力

屡次,多次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③翼(

)像翅膀一样5.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在座位上袭击刘邦,杀掉他。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得分点:若、因、坐、且,被动句)(第4段)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6.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拥(

)

②披(

)

拿着,持着分开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③啖(

)④且(

)吃

尚且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⑤故(

)⑥细说(

)⑦窃(

)⑧须臾(

)⑨如(

)之所以

小人的谗言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一会儿

往7.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杀人像是怕不能杀尽,给人用刑像是怕不能用尽。(得分点:举、刑、胜)(第5段)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8.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谢(

)

②操(

)

③会(

)④置(

)辞别拿

恰逢,正赶上放弃,丢下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间(

)⑥度(

)⑦乃(

)秘密地估计

才9.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得分点:顾、辞、让)(第6段)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第7段)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10.解释加颜色的词语①胜(

)

②再(

)

③督过(

)

④今(

)承受两次

责备,责罚将11.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们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碎了它们。(得分点:置、坐、撞)二、重点梳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王

王甲骨文

小篆

隶书楷书“王”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上”字,下边是“火”字,合起来指火苗上窜。是“旺”的本字,表示火势很大,后引申为“帝王”之意。义项例句①沛公欲王关中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称王使动用法,封……为王帝王

封建时代的最高爵位“王”的本义是“帝王”“天子”。作动词则有“为王,统治天下”之义,后又作为“臣子的最高封爵”。【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大臣进谏曰:“大王(

)欲王(

)天下,需以仁治天下,使王(

)侯将相各司其职,百姓乐业。”【迁移小练】帝王称王爵位(2)内

内甲骨文

小篆隶书楷书“内”是会意字,甲骨文外边是“门”字,里边是“人”字,合起来指进入一个区域内。表示入内。义项例句①距关,毋内诸侯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④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⑤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同“纳”,接纳结交内心里面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内”的本义是“自外入内”。由此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内部、内室”;二是“使进入,接纳”,这一意义后写作“纳”。妻妾一般在内室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故古人又把妻妾称为“内”。后妻子的亲属也用“内”称呼,如“内侄、内弟”等。【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李密自幼家贫,然内(

)怀忧国之情,而友人敬之。密常内(

)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内(

),抒满腔豪情,书锦绣文章。【迁移小练】内心同“纳”,接纳里面(3)谢

小篆

隶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谢”是形声字,小篆从“言”部(即讠),射声(古音相近)。表示推辞、辞谢。义项例句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乃令张良留谢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④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⑤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⑥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⑦报答万有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新唐书》)道歉辞别,告别感谢,答谢推辞,谢绝凋谢,衰亡告诉,劝告“谢”的本义是“道歉,谢罪”。道歉当然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进一步引申出“推辞,谢绝”。由此再引申出“辞别”,花辞别枝头即“凋谢”。【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暮春时节,春花谢(

)。杜牧游于山中,遇一山民。山民识其为牧,遂邀其至家,牧谢(

)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善意,遂谢(

)之曰:“不知君之盛情如此。”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牧谢(

)其款待。旦日牧谢(

)山民而出,且叹曰:“多谢(

)世人,善者多矣。”【迁移小练】凋落拒绝道歉,谢罪感谢辞别告诫(4)再

再甲骨文

小篆

隶书楷书“再”是会意字,甲骨文为“鱼”字上加“二”字。表示两条鱼,后引申为“两次”义。义项例句①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传》)两次第二次③

与现代汉语“再”相同,又“再”是“两次,第二次”的意思,要注意与现在的“再”的意义的区别。【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两国交恶,其一国击另一国再(

),然皆败,察其故,士气不振也。士气决于鼓,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用兵者不知其理,故败。【迁移小练】两次第二次2.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皆为龙虎,成五采

②距关,毋内诸侯

③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④张良出,要项伯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同“彩”,色彩同“拒”,据守/同“纳”,接纳同“勠”,合力、齐力同“邀”,邀请同“背”,背弃同“早”,比一定的时间靠前⑦令将军与臣有郤

⑧因击沛公于坐

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同“隙”,隔阂、嫌怨同“座”,座位同“否”,否则、不然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山东省②婚姻约为婚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古今异义词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③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__________今义: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副词,十分、极④河北/河南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河北省/河南省意外的变故黄河以北/黄河以南词语例句义项意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③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4.多义实词料想意图

神情,态度情趣,意趣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沛公军霸上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籍吏民,封府库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刑人如恐不胜

⑥道芷阳间行

⑦吾得兄事之

5.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驻军名词作动词,称王名词作动词,造册登记名词作动词,递眼色名词作动词,施以酷刑,惩罚名词作动词,取道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⑨此其志不在小

⑩沛公今事有急

⑪素善留侯张良

⑫秋毫不敢有所近

⑬项伯杀人,臣活之

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使动用法,使……活命使动用法,止,使……止步/内,使……进入6.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此亡秦之续耳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

判断句无标志词判断句标志词:为被动句标志词:为所被动句标志词:为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何(疑问代词)、以(介词)

⑥大王来何操

⑦沛公安在

⑧孰与君少长

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何(疑问代词)、操(动词)

宾语前置句标志词:安(疑问代词)、在(动词)

固定句式标志词:孰与(……与……相比,谁……)7.文化常识(1)《史记》:由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到_______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太史公记》或《太史记》。全书有_____十二篇、世家三十篇、_____七十篇、_____十篇、____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它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①______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②______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都是依照《史记》的体例写作的。纪传黄帝汉武帝本纪列传表书编年纪传③__________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④______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⑤____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⑥______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纪事本末国别通断代(3)古代方位与礼仪:①室内宴会座次:在室内最尊的座次是______________,次为______,再次为_____,______为侍座。主人一般坐东向西,所以称“东家”;最尊贵的客人坐西向东,称为“西宾”(也称“西席”)。②朝堂座次:君主坐北向南,臣子向北。所以,君主也可称“______”,对君主称臣则可称“______”。③官位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贬官则称为“_____”。车骑以左为尊,如成语“虚左以待”即指空着尊位恭候别人。但左右哪个为尊也因朝代而异,并不绝对。坐西向东(东向)南向北向西向南面北面左迁(4)项羽季父也/亚父南向坐季父:叔父。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______、____、____、_____排序。“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亚父:对对方的______,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______。(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_____的人。“乘”,___匹马拉的车。伯(孟)仲叔季尊称父亲警卫四(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先后拜______,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两次【特别小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

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

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

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

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与上会留”意思是“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语意独立,应在前面断开,排除D项。“此天以臣授陛下”中,“此”指代前句“会留”,“此”应与上句断开,与下句相接,排除A、C两项。故选B。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功臣”与“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两句中的“封”字含

义不同。B.“运筹策帷帐中”与“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

“运”字含义不同。C.“自择齐三万户”与“河海不择细流”(《谏逐客书》)两句中的“择”

字含义不同。D.“后八年卒”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两句中的“卒”

字含义相同。√D项死/终了,完结。A项封赏/封闭。B项运用/转动。C项选择/舍弃。【参考译文】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皇上已经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没能进行封赏。在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必修下册(二)连点成线整合突破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颜色词的解释全都无误的一项。(1)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秦时与臣游(游玩)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C.朝济而夕设版焉(帮助)

道芷阳间行(秘密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D.夫晋,何厌之有(满足)

度我至军中(估计)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全,都)√A项游:交往。C项济:渡河。D项具:详细。(2)A.晋军函陵(驻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从)

拔剑撞而破之(敲击)B.辞曰:“臣之壮也……”(说,讲)

许君焦、瑕(答应)

张良出,要项伯(邀请)C.既东封郑(疆界)

范增数目项王(多次,屡次)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D.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A项从:率领,带领。B项辞:推辞。C项封:使……成为疆界。2.下列各组中,加颜色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越国以鄙远C.吾不能早用子今者有小人之言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所以遣将守关者D.约为婚姻沛公居山东时√C项“不能”古今义相同,均指不能够,没能。“小人”古今义相同,均指人格卑鄙的人。A项“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越国”,古义,越过别国;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B项“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指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婚姻”,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山东”,古义,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今义,山东省。3.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与郑人盟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⑤籍吏民,封府库⑥吾得兄事之⑦范增数目项王⑧邻之厚,君之薄也⑨越国以鄙远

⑩秋毫不敢有所近

⑪道芷阳间行⑫共其乏困A.①②④⑥⑦⑪/③⑤⑧⑨⑩⑫B.①④⑥/②⑤⑦⑪/③⑨⑫/⑧⑩C.①④⑥/②⑤⑦⑧⑩⑪/③⑨⑫D.①③④⑤⑥/②⑦⑧/⑨⑩⑪⑫√①④⑥为名词作状语,②⑤⑦⑪为名词作动词,③⑨⑫为形容词作名词,⑧⑩为形容词作动词。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沛公安在C.若属皆且为所虏D.大王来何操C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1)《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东向是主人应坐的座位。(

)东向是最尊的位置,应该留给客人坐。×(2)“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词语还有“阁下”等。(

)√(3)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君均有爵位,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秦穆公,他们的爵位就是公爵。(

)晋文公、秦穆公的爵位分别是侯爵、伯爵(课文中对他们的称呼分别是“晋侯”“秦伯”,而“文公”“穆公”是他们的谥号)。×二、连点成线,微点突破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安

安小篆

隶书楷书“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表示安定。义项例句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沛公安在(《鸿门宴》)③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⑤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⑥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怎么哪里

安稳

安定

安身

使……安定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苏武传》)⑧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⑨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安全“安”的本义是“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

)闲之地,得旦夕安(

)寝,常与邻国相安(

),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

)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

),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

)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

)在哉?【迁移小练】安全安逸安抚安稳养安置哪里(2)素

素小篆

隶书楷书“素”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垂”字,下边是“糸”字。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素”本义指没有染色的丝绢。义项例句①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②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④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⑤送夕阳,迎素月(《黄冈竹楼记》)向来,一向白色的绢质朴的,不加装饰的白白地

白,皎洁的“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绢”。“没有染色”说明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识记方法】[解释加颜色字]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

)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

),后嫁于焦仲卿,着素(

)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迁移小练】向来白色的生绢质朴的,不加装饰的2.重点虚词——且(1)解释下列句子中“且”字的意义。例句意义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④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将要将近、几近暂且况且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表让步,尚且表递进,而且、并且表转折,反而、却(2)迁移运用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颜色词语的翻译。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节选自元·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没有效果,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殚”“竭”,都有“竭尽”之意;“卒”,最终;“不效”,没有效果;“且”,将要;“乃”,竟然、反而;“交”,互相;“是”,这。楚地的风俗是相信巫师而不相信医生的,从夏、商、周三代以前就是这样,现在就更厉害了。凡是有病,不管时间长短、病情轻重,药一入口不见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师(治疗的手段),反复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后悔,而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痛加责备自己,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没有效果,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参考译文】3.“与”和“相与”(1)解释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例句意义①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③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④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⑤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结交、同盟和

给予

表示感叹或疑问⑥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⑦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⑧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给、替赞许

参与(2)解释下列句子中“相与”的意义。例句意义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③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④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苏武传》)

相交往互相

互相援助互相,一起“相与”在文言文中,有时要分开来解释,此时的“与”是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为“交往”“结交”“给予”等。此时,“相”为副词,修饰“与”。“相与”有时不能分开解释,此时它是一个双音节词,词性是副词,根据上下文可解释为“互相”“一起”等。【点拨】(3)迁移运用判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的“相与”的意思是否相同。①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二人相与为金石交(苏辙《巢谷传》)②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谷梁传·桓公元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潜《移居》)③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韩非子·五蠹》)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①相同。②不同。③不同。①均为“互相结交”之意。②相授予/共同。③互相/一起。4.偏义复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意思,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______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公姥:______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______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婆婆劳作

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都偏于其中一个字,另一个字只起到陪衬的作用。两个意义相关(如“公”和“姥”)或相反(如“出”和“入”)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叫偏义复词。【点拨】(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其衬字。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偏义复词:_____衬字:____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偏义复词:_____衬字:____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偏义复词:_____衬字:____④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_____衬字:____存亡存异同同远近近父兄父(3)思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中的“斧斤”是偏义复词吗?答案不是。“斧”和“斤”是同义词,都指斧子,所以“斧斤”一词没有偏义现象,是同义复词。《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必修下册(二)拓展训练走进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崤之战(节选)《左传》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B.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C.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D.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秦师轻而无礼”是“必败”的依据,“轻而无礼”后面应断开,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