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初《初刻拍案惊厥奇》、《二刻拍案醒奇》的语言特点_第1页
凌初《初刻拍案惊厥奇》、《二刻拍案醒奇》的语言特点_第2页
凌初《初刻拍案惊厥奇》、《二刻拍案醒奇》的语言特点_第3页
凌初《初刻拍案惊厥奇》、《二刻拍案醒奇》的语言特点_第4页
凌初《初刻拍案惊厥奇》、《二刻拍案醒奇》的语言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凌初《初刻拍案惊厥奇》、《二刻拍案醒奇》的语言特点

凌建初的《初刻暴力账单》和《二刻暴力账单》是用当时的通俗语言写的,基本反映了当时语言的外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所谓“自称词”是指说话人在说话时自称用的词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说话人自称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咱们”。但自称词不等于第一人称代词,它是第一人称代词的上位概念,涵盖面要比第一人称代词宽泛得多,仅以“二拍”中出现的自称词来看就可见一斑。一、用第一人称代词骄傲“二拍”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比较丰富,表单数的有“我、吾、某、俺、身、我家、吾家、自家、咱家、咱”。(一)“我、我、有人、我和我”(1)金老说了四个孩子“我靠皇天覆庇,虽则劳碌一生,家事尽可度日。”(初刻·一)(2)“我、吾”和“二拍”的语音和语义关系“吾随身带有广辑文书,当官一告,断还不难。”(初刻·二)“我、吾、某、俺、身”在句中都做第一人称单数。其中“我、吾”最为常用,“我”可用做句子的主语、定语、宾语,“吾”一般不做宾语;“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用例不多,“二拍”仅出现两例,可见在当时口语中已处消亡趋势;“某”用做第一人称代词按照吕叔湘先生的看法是后人的误解,认为“这种称某的办法似乎只是剧作家的一种程式,未见得在一般人的口语里通行。”(二)兴哥道的教育和诉求(3)姚乙道:“且既道吾家认作妹子,必是亲戚族属逐处明白。”(初刻·二)(4)兴哥道:“只是你去了,万一不到我这里来,教我家枉自盼望。”(二刻·四)“吾家、我家、咱家”在句中都用第一人称单数,“家”字在这里没有实意可循,只是增加了一个音缀,是一个语助词。(三)“你和我们”1、“你”在“两次打击”中有两层含义与他人竞争,与“自己”同义。例子(5)张贡生道:“我每自家年纪不小,倒不喜欢那小孩心性的。”(初刻·四)上例中,“自家”用于第一代词“我每”之后作同位语。以“你”作为第一个空表示,相当于“我”。例子(6)小娥便道:“……。自家愚懵,参解不出,拜求老师傅解一解。”(初刻·十九)2、”即称谓“我”因为“从字型上看,‘口’旁往往是俗字的符号,右边从‘自’,跟‘自’字该有关系;从语音方面说,又恰好是‘自家’的合音。”在“二拍”中,“咱”用作第一人称单数,与“自家”的第②个用法相当。(7)徐德道:“你瞒咱则甚?咱教你今后仔细些罢了。”(二刻·三十八)(8)(胡人)道:“此非凡间宝物其妙无量,连咱也不能尽知其用。”(二刻·三十六)第一人称代词是通用自称词,适用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具有通用性、泛用性的特点。但有的时候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说话者的身份、职业或是为了表示与说话者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距离又常以官职、职业或亲属称谓词自称。二、自古以来,他就互相互相表达(一)用名字和单词直接自给自足(9)刘元普拱手向众人说道:“列位高亲在此,听宏敬一言。”(初刻·二十)这样自称有表“谦虚、亲近”的意思。(二)顾某的江溶(10)陈秀才道:“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初刻·十五)(11)(顾提控)道:“顾某有个下处主人江溶,是个善良人户。”(二刻·十五)(三)李逊(12)程秀才道:“我程珩若再向花柳丛中着脚时,永远前程不吉,死于非命。”(初刻·十五)(13)(克让)大叫道:“我李逊如此清贫,难道要做满一个县令也不能勾。”(初刻·二十)以这种格式自称,多用于说话人许愿、立誓、辩白时,显着庄重、严肃。三、多为为官称称“二拍”中以职业自称的多见于僧、道:表示谦称时多在“僧、尼、道、姑”前加“小”或“贫”;年长的多加“老”字。如:“老尼、老僧、老道、小尼、小僧、小道、贫姑、贫尼、贫道、贫僧”。如:(14)慧空道:“小僧何敢向上宅看一看。”(初刻·十五)(15)尼姑道:“小尼贱名真静。”(二刻·二十一)“二拍”中官府中人有时以官职自称,又可分以下三种情况:①直接以官职名称自称。如:(16)宋喜道:“待吏典再去与他说,必要取来就时。”(二刻·三十六)上例中“生员、吏典”都是说话人的官职名称,但这种自称法只见于低级官吏,实际上有表“自谦”的成分,高级官员如“宰相、知府”一般不会采用这种自称法。②以“本+官(或县、府、院……)”自称。如:(17)狄公反有些不过意道:“此天意救民,本县何德。”(初刻·三十九)③官职卑称。古时官吏谦称时常用“小官、下官”,或在官职名称前加“小”。如:(18)(周经历)说:“奶奶着小官禀上。”(初刻·三十一)四、性别、年龄辈分的影响以亲属称谓词称代自己即指说话人以听话人为基准,通过听话人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并用以自称。如:(19)孺人说道:“等你药到,娘死多时。”(二刻·三)(20)春郎道:“小侄名彦青,字春郎。”(初刻·二十)上例都是以亲属称谓词称代自己,但又有所不同,或听话人基准隐含,或听话人基准明确(前加第二人称代词“你”),这样就进一步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自称词”的使用还会受到性别、年龄辈分的影响,在语言交际中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会选用不同的自称词。有时这些因素会同时起作用,如“老夫、老汉”用于老年男子自称;“老身、老妇”用于老年女子自称;有时则只有一个因素起作用,“老人家、我老人家”就只受年龄限制,男女都可使用。如:(21)孺人道:“这等是老人家听差了。”(二刻·三)(22)张妈妈道:“你做了不老成的事,几把我老人家急死。”(初刻·二十九)另外,自称词的使用还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这些谦称词有的是通用的,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在“二拍”中常用的有“小人、小的、愚”。如:(23)(那女子)道:“小的每本是汴梁一个女巫。”(初刻·二)(24)主人道:“愚意如此。”(初刻·一)但大部分自谦词要受到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辈分的影响。如:(25)院长道:“男女们也试猜,未知端的。”(二刻·十四)“弟子”一词多用于与师长、僧道对话或对神、仙祈祷时使用,而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如:(26)(李君)再拜祷告道:“弟子只因穷困,敢开仙兄第一封书。”(初刻·二十一)五、男性自我意识(一)一般来说,汉代家族(27)江秀才道:“汉家自有制度,此时不好说得,做出便见。”(二刻·二十八)“汉家”即男子汉,用于男子自称。(二)宅来问消息(28)金老道:“老汉有一疑事,特造上宅来问消息。”(初刻·一)“老汉、老夫”都是老年男子自称词,但使用条件有所不同,“老夫”多为有地位、有身份的老年男子使用。(三)不受年龄辈分限制的“小可、在下、不才”的谦词男子谦称词主要有“在下、不才、小可、小弟、兄弟、弟”。其中“小可、在下、不才”比较通用,不受年龄辈分限制;“小弟、兄弟、弟”多为男子同辈间自称的谦词。如:(29)姚乙道:“在下是徽州府沐宁县荪田姚某。”(初刻·二)(四)这位年轻的男人谦虚地说,他是老骆驼、老仆人和老英雄(30)王老道:“老拙偶因寒荆小恙,买卜。”(初刻·一)(31)老道道:“老仆特为令爱亲事而来。”(初刻·二十四)(五)“生、生、晚生、门生”的称谓(32)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初刻·三)“小生、学生、晚生”是读书男子最为常用的自称词,而“鲰生”较之“小生”更为谦卑,“门生”则用于听话人是说话人师长的场合。六、女性的自我声明(一)在女女地种女地的称谓上,可分为“妇”、“老妇”和“小妇人”常用的有“儿、媳妇、老妇、老身、老媳妇、小媳妇”:其中“儿”用于青年女子自称;“媳妇”用于已婚妇女自称;“老妇、老身、老媳妇”用于老年妇女自称;“小妇人”是妇女见官吏时的自称。如:(33)(那女子)稽首道:“儿乃韦十一娘弟子青霞是也。”(初刻·四)(34)陈氏对太婆道:“媳妇做不得这样狗彘的事。”(二刻·三十五)(二)以“奴、僚、面”的方式区别,可将其作为“二拍”中所使用的女子一词作“改造”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自称时常使用一些非常卑贱的字眼,如:“奴、妾、婢”,以上几个是“二拍”中出现的女子卑称词,其中“老婢子、老妾”为老年妇女所使用。如:(35)(那妇人)指着死虎道:“贱婢今日遇此泼花团。”(初刻·三)七、因词,自叹“后果”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训斥、责骂别人时说话人也会使用一些“傲称词”,所谓“傲称词”是指那些含有自大、自傲意味的自称词。如:(36)(少年)大喝道:“快走,快走!你老子有事在此。”(初刻·三)(37)殷氏怒道:“要买时,你自还钱,老娘却是没有。”(初刻·九)八、“每、辈”都能与指人名词搭配在“二拍”中表复数的助词除“们”外,还有“每、辈、等、曹”。这几个都是表复数的助词,但搭配有所不同,仅以“二拍”中用例来看:“每、们、辈”都可与指人名词搭配构成表复数的自称词,在与表单数的第一人称代词搭配时,“们”使用最广,可与“吾、我、俺、咱”搭配;“每、辈”只出现于“吾、我”之后;“等”可出现在“吾、我、某”的后面。(一)广义的称谓“每、们”、“我每、吾每”“每、们”是“二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表复数的助词,有两种用法:其一是用在表单数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俺、咱”后来构成表复数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吾们、俺们、咱们、我每、吾每”。如:(38)(那伙人)道:“我们是湖北帅府特来报秀才高捷的,快写赏票。”(初刻·二十九)(39)(少年)挽了他手道:“昔年俺们兄弟在顺门店中……。”(初刻·三)在以上两种用法中,“每、们”用于代词后表复数,基本上可以通用,但有时“每”只是一个语助词,参与构成的自称词仍表单数。如:(40)张贡生道:“我每自家年纪不小,倒不喜欢那小孩心性的。”(初刻·四)(二)“辈”指“我”或“我辈”“辈”在表复数时同“们、每”一样既可用于人称代词“我、吾”之后,也可用于指人名词之后。如:(41)父老百姓等多哭道:“天师不肯来,我辈眼见的不能存活了。”(初刻·三十九)但“辈”与“每、们”相比,有时不仅表复数,还含有“某一类人”的意思。《玉篇》云:“辈,类也。”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