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置饮酒警情_第1页
浅谈如何处置饮酒警情_第2页
浅谈如何处置饮酒警情_第3页
浅谈如何处置饮酒警情_第4页
浅谈如何处置饮酒警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处置饮酒警情

中国人重视礼仪,喜欢探亲访友。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孤独音乐比公共音乐更好。每个人都喝酒,喝酒。在酒桌喝的时候,你我推杯换盏甚是高兴,但等酒劲上来了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古语云:“酒壮怂人胆。”醉酒人在酒精的刺激下情绪亢奋,意志力变得薄弱,自控能力下降,做事不计后果,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如何在保证各方面安全的情况下,对此类难度较大的警情妥善、合理处置,是公安民警良好执法能力的表现,对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醉酒警情的处置成为摆在一线民警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一、饮酒人具有高度的违法性。据第一,我国所谓醉酒警情是指醉酒人处于醉酒状态时违法犯罪所引起的警情。醉酒状态是指由于饮酒过量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或者处于麻痹状态,不能正确表达,不能辨别是非,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不能准确认识和辨认,同时也不能控制或者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极有可能对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或严重危害。从当事人醉酒程度来看,可分为轻度醉酒、中度醉酒和重度醉酒。轻度醉酒人一般头脑都比较清醒,尚未完全失去理智,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只是由于酒精的刺激而处于兴奋状态,借酒撒疯,想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宣泻感情,或引起人们对其注意。此时的醉酒人对法律权威仍有服从意识,能听从警察的劝解或命令,一般来说,警察对其进行劝解或警告就能阻止其滋事行为。中度醉酒和重度醉酒人则表现为思维混乱,做事不循常理,不听劝阻,行为动作失控并往往带有暴力性,侵害对象目标也不特定,处置难度较大。本文讨论的是因中度或重度醉酒人的违法犯罪引发的警情,其具有以下特点:(一)质和预见行为的后果处于兴奋状态的醉酒人在酒精的刺激下情绪亢奋且不稳定,意志力薄弱,自控、自制能力较差,不能辨别是非、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预见行为的后果,常常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率性而为,处于其情景中的任何能和其情感发生共鸣的行为或事物,如现场人们一句无心的话,一个表情,甚至突然进入他视野的一个事物都可能引发他出乎意料的突然攻击,相应的其行为表现出没有明显动机、侵害对象也不确定、采取的手段也没有节制的特点。因此,现场的民警很难预见醉酒人将要采取的行动及其危害性,无法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二)跳跃性思维特征醉酒人在酒精的刺激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或者处于麻痹状态,逻辑思维混乱不同于常人,呈现出明显的跳跃性思维特征,无法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来预测他的所思所想,进行正常的沟通。醉酒人的语言常表现为答非所问,不按常理“出牌”,更有的醉酒者“人来疯”,围观者越多就越兴奋,处处想表现自己,以引起众人注意而自得,旁人的一句挑逗的话能激起他用更激烈的方式来突出自己,甚至公然对民警进行辱骂、袭击。(三)控制无效情况下的控制措施醉酒人在酒精的刺激下往往表现得十分狂躁,语言劝说根本不能奏效。民警在对醉酒人进行语言控制无效的情况下,为保护现场人员和公私财产安全,会使用约束性措施或强制措施将其带离现场。但这时醉酒人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性,不仅反抗方式表现得比较过激,不计后果,且在酒精的刺激下会迸发超强的力量,增加了民警制服的难度,容易给民警造成伤害或损坏警用装备。二、处理饮酒风险(一)重“轻”轻“轻”:存在麻充意首先,一些民警不按规定佩带单警装备、枪支等警械装备,或因怕麻烦而将其放在警车里,但往往在接到出警指令时急于出警而忘记携带,没有做好出警前的装备准备。其次,一些民警在接到指挥中心的出警指令或群众的报警后,存在麻痹思想,没有对醉酒警情引起高度的重视,没有仔细听取或询问现场的详细情况,如现场醉酒人的数量、醉酒程度、有无采取暴力等关键信息就仓促赶往现场,没有做好出警前的心理准备。进入现场后,没有对现场情况进行先期的观察判断,即现有警力能否处置、如何处置、是否需要呼叫支援等,在这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始处置,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陷入被动。(二)有可能给民警进行突然袭击,造成民警伤害,是造成民警伤在对醉酒警情的处置中,有的民警缺乏处置经验,头脑不冷静,没有认识到此时醉酒人已是逻辑思维混乱,在语言控制过程中与醉酒者纠缠不清进行争论,甚至是争吵,导致醉酒闹事人员不满情绪高涨,将矛头转向执法民警,极有可能对民警进行突然袭击,造成民警伤害;有的民警不讲究处警艺术,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对不听劝说的醉酒人贸然采取强制措施与醉酒人发生肢体冲突,或采取处置措施不当造成醉酒人受伤或者自身受到伤害,将醉酒人与他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醉酒人与民警之间的矛盾,导致醉酒人及其家人因对民警处理方式的不满而到处投诉上访,给公安工作造成被动,产生负面影响。(三)过添加警械的限制一些民警对处置醉酒警情的法律依据理解存在错误,僵硬地套用某种规定,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地改变处置策略。如有的民警只是看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8条规定: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约束过程中,应当注意监护,一旦醉酒人酒醒,立即解除约束。而没有看到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具体的处置过程中,他们没有认识到随着醉酒人行为的升级,特别是在采取暴力袭击、故意伤害甚至是公然行凶伤人时,警情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简单的行政、治安案件,而是已转化为刑事犯罪。对于此种情况,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相关规定使用相应的警械武器进行处置。(四)锚点注意事项不在合理的条件下表现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出警过程中,一些民警存在麻痹大意思想,对醉酒人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低估醉酒人的耐痛性和力量的强度,相应地,个人没有形成应有的警惕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如有的没有仔细观察现场的情况,占据便于采取处置措施和躲避潜在攻击的有利位置,没有在适当的时机和队友配合将醉酒者可能用作凶器的物品拿掉,没有注意观察醉酒人的情绪变化,尤其是没有时刻注意醉酒者双手位置的变化,往往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受到醉酒人的攻击;有的民警经验不足,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没有考虑到醉酒人在酒精刺激下爆发出来的超出常人的强力,这些都会使民警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五)被围观者的主观因素一些民警证据意识不强,出警时不携带录音、录像设备,在处警过程中只注意控制现场事态、带离醉酒人员等环节,不注意对醉酒人的现场言行进行录音、录像固定,不注意收集现场围观人员的证人证言。而醉酒人在酒醒以后,往往因醉酒忘事或以醉酒忘事为借口不承认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亲朋好友自然也维护自己家人,围观群众又很少有人愿意出面作证,给事后调查工作带来困难,导致对其违法行为无法进行惩处,从而引起受害人不满,造成工作的被动。同时,醉酒人对自己身上的伤情无论是在民警赶到现场前的酒后跌伤还是民警为实施合法处置措施引起酒后强力反抗造成的,都一味地要求民警负责,进行经济赔偿。而民警在处置过程中遭醉酒人袭击受到的伤害,由于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也只能有苦难言。(六)现场应用不当,缺乏对现场的注意物或区域的突出物实施保护有的民警在制服或带离醉酒人后对一些必须的后续工作不重视,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如对看管醉酒人的场所选择不当,没有注意现场的突出物或锐器,导致一些醉酒人在挣脱束缚后撞伤或用现场的锐器对看管的民警进行伤害或自伤自残;没有对醉酒人携带的钱包、手机、汽车等物品,甚至包括对醉酒人在打斗过程中的财物损失情况进行及时的登记、取证、保管,从而造成了醉酒人的损失,引起醉酒人及其家属的不满。三、酒报的处理(一)现场警力是否足够的处置在接到醉酒警情的出警指令或群众报警时,要详细询问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醉酒者的人数、醉酒状态、有无采取暴力行为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携带出警所需的装备。到达现场后迅速观察现场情况,着重观察醉酒人的人数,是否携带凶器,附近有无可能被其用作凶器的物品,有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有无人员受伤及受伤情况,目前现场的警力是否足够处置,是否需要携带其他装备到达现场等。根据醉酒者在酒精的刺激下表现出的强力性特征,往往需要保证二比一、三比一甚至更多的警力优势,以遏制醉酒闹事人的嚣张气焰,防止可能出现的事态变化,快速、有效地制服闹事人员,避免民警自身受到伤害。(二)加强语言控制规范的执法行为是做好现场处置的基础,也是民警执法的应有之义。在醉酒警情中醉酒者虽然在酒精的刺激下思维混乱,答非所问,不服从警令,难以沟通,但得体的语言控制却是不可少的,不能因为醉酒人不听指令就直接采取武力处置措施。首先,语言控制是民警规范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的说服教育、法律宣讲既是人性化执法的体现,又可以赢得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避免事后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在语言控制中民警自身应保持情绪稳定,不能意气用事,语言要简短清晰,不要当场严厉指责醉酒人,不要与其正面冲突,以免激化矛盾,可将其当朋友看待,与其拉近感情,使其听从自己的建议,服从自己的指挥。对醉酒者的挑衅、辱骂等尽量不要在意,切忌与醉酒者针锋相对,激化矛盾。另外,在语言控制过程中应与醉酒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被醉酒者撕扯、纠缠甚至伤害。再次,尽可能利用醉酒人的亲人朋友、领导同事等进行劝说,醉酒人对这些人的抵触情绪较低,容易听从规劝。同时这些人还能对醉酒人进行看管或照顾,使事件尽快得到解决,这些人也可成为事件合法处置的见证人。(三)严格控制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在言语控制无效的情况下,执法民警就要考虑对醉酒者合理使用警械,果断采取处置措施。处置措施的采取要果断有效,一次成功,如果处置手段偏软没有制服醉酒人,就会进一步刺激醉酒者,同时也助长了醉酒闹事人员的嚣张气焰。首先,在警械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使用催泪喷射器[应选用含有OC(辣椒素)成份的喷射器,因为只含有CS(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或CN(苯氯乙酮)的喷射剂只对普通人有效,而醉酒者因神经麻痹,痛感降低,则难以奏效]、网枪、约束带、警棍等非致命性警械。其次,要密切观察醉酒人的行为,当醉酒者出现暴力袭击、行凶伤人等严重威胁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时,案件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由治安案件转化为刑事犯罪,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相关规定,果断使用警械武器进行制止。最后,在战术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醉酒人在酒精刺激下表现出的强力性和抓捕行动失败后的反扑,要保持优势警力,抓准时机一击成功。(四)证据的固定提取工作是进行证据分析从诉讼的意义来讲,证据是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公安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公安执法工作中要强化取证意识,做好取证工作。在醉酒警情中,针对醉酒人酒后忘事或以醉酒忘事为借口逃避法律责任,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纠纷的特点,更应该注重证据的固定提取工作。首先,做好现场的取证工作。利用携带的摄像机、照相机、执法记录仪或车载录音录像设备等取证设备,做好现场的取证工作。在警力充足的情况下,最好是由专人负责取证工作,或由负责警戒的人员在警戒的同时做好取证工作。对于暴力抗法甚至袭警的醉酒人员,应进行酒精鉴定,形成书面证据,作为执法依据。其次,要做好现场群众的取证工作。因为了解现场情况的醉酒人的亲属朋友往往不愿为醉酒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作证,而其他了解真相的群众临时路过的占多数,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再找到,所以要及时做好现场群众的取证工作。最后,要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为处置完成后技术人员取证打好基础。(五)强化主观主义,维护被保护方式在醉酒警情处置中除常规的救助伤员、保护现场、汇报情况等工作外,还要考虑到醉酒警情的特殊性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醉酒人的看管。由于醉酒人不能正常思维及行动,在将其约束或制服以后要注意做好保护工作,应尽量让其侧躺,严禁仰卧,以防窒息。要选择没有突出物和锐器的场所看管,防止醉酒人撞伤碰伤。看管场所不要过冷或过热,以免造成醉酒人身体不适引发其他问题。冬季要避免醉酒人受风寒,夏季要使醉酒人处于阴凉通风处,以利于酒精挥发。对于女性醉酒人还要注意保持其衣着完整、文明。对醉酒人应尽量为其催吐,以缓解醉酒症状。能够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