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振华教授学术思想浅析
李振怀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院长、第一位继承前人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教师。中医终身会员,终身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晋升为第一位“学术大师”。他是国家两部一局确定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笔者有幸进入李振华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跟师学习,现将跟师2a来的临证点滴总结如下,希望能与同道分享。1李老对中医科学发展的把握李老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学思想的认识,树立热爱中医、学好中医的思想观念。国家对过去5a来中医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李老也得到极大地鼓舞,认为中医药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新的期望。谈及传承工作,李老讲国家给予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他要求学生切实做好传承工作,尽快做到创新,并且对工作室提出了3项要求:①做好传承;②著书立说;③推广制剂。在李老的激励下,笔者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做好传承是应负的责任,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需求,是社会发展、国家兴盛的需要。李老讲中医科学发展有几个阶段:“①整体观;②思想理论思维方法不同;③治法不同(调和、平衡、气血畅通);④药物、用法不同(祛邪扶正,邪去正自安)。”李老还特意强调思维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想方法,他认为问题最容易出在思维方法上,这和西医诊疗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李老讲中医学发展离不开哲学的范畴,希望学生多学一些哲学东西,联系到中医里边就是“象”字,要从“象”做文章。“象”是什么?李老引用台湾科学家的解释,把“象”分为4个层次,即器质、功能、信息、综合。中医的高明之处就是综合,综合是“悟”,“悟”就是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是对客观事物、对病情的分析。有了明确的思维方法,又具备了“悟”的能力,再加上不懈的努力,传承工作一定会做的更稳、更扎实。2说中医为麻黄做姜片,说目前,李老在授课中引用了一些中医的观点,其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思想李老身为大师虚怀若谷,他要求笔者不仅仅是要向他学习,更要求吸取百家之长,并为工作室购进了全国所有国医大师的书籍。他毕生经验写照是“深研四大经典,精于辨证论治,执和致平,常法无常”。有一次李老在授课中引用了一位中医大家娄某“开门放狗”的比喻,李老认为“开门放狗”就是调整内环境,不适合狗的生存,打死狗就是损伤正气,这也恰恰体现了李老的和谐思想观。李老教导学生,要想成为名医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医病、医医、医国。目前,中医正处于振兴、发展、恢复时期,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医医,更要医国,要胸怀大志,不懈努力,为做名医打下坚实的基础。李老告诫笔者,真正的积累需要10a、20a甚至于一生,前20a积累,后期才是收获的时期,因此,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博采众长,切忌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更体现了大师做大医就是要先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代名医的思想。3辨治中挖掘的问题中医之根本就是辨证,要谨守病机,通过症状求病机。病机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机制,包括病位、病性、病势以及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预后等。如头痛、偏头痛者,肝阳上亢所致;见风头痛者,肺气虚;太阳穴处痛者,胃经有热;固定处疼痛者,有瘀,或外伤所致;头痛如裹者,有湿邪。因此,病因不同,治法相异。李老在辨舌质、舌体、舌苔方面更为显著,如舌质淡、舌体胖大者是脾虚,舌苔薄者胃能食,下午胃胀者脾虚,苔白腻者胃有寒,李老辨苔黄一定要看苔根黄与否,如果苔根白上黄,是湿热阻滞气机化热,并非真热,所以治疗慎用清热药,注意顾护胃气。李老的经验说明各种慢性胃病脾胃气(阳)虚者占90%,因此在临床中温阳药合理的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桂枝的运用,在过去的经验中看到苔黄是不慎用桂枝的,现在遇到患者苔根白上黄也大胆运用桂枝,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李老认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靠的是脾阳,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饮食是机体生长发育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合理进食、合理购买药物是现代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李老师的辨舌质经验对笔者的启发也非常大,舌质红者是阴虚,舌边红者心肝有热,记得李老曾举一例,一位老太太舌尖麻,查其舌尖红,辨证为心气、心阴不足,李老采用生脉饮3剂而愈。笔者临床上碰到一位患者,舌质淡,舌尖红,舌体不大,苔薄白,而且表现出一派虚寒之象,5月份天气出门需戴帽,怕风,笔者根据李老经验,考虑心气、心阴虚合并肺虚,给予生脉饮合玉屏风散再加温肾阳药,1周后明显好转,舌尖红消失,畏寒症状减轻。李老根据舌质淡的程度运用甘温除湿、淡渗利湿、芳香化浊、苦温燥湿、大辛大热类药物的经验,让笔者受益无穷,对临床上一些苔厚腻患者进行辨证,分析是湿寒还是湿热,若湿热要看湿大于热或热大于湿进行选择用药,再结合舌质情况是红、是淡,舌体是否胖大进行选择用药,效果显著。4主要治疗组方李老教导学生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古代中医医家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所以李老要求在临床中要灵活运用和掌握。有位女性患者,32岁,3a前1次宫外孕大出血后,再加上夫妻感情长期不和,情绪郁闷不乐,经常胸闷背痛,上肢发麻,气短,四肢无力,月经量少色暗,舌淡暗、体大苔白,脉沉细。3a来经大量中西药治疗无效,经李老诊治辨证为肝脾失调,气虚血行无力则麻,血不行则痛。给予八珍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20g,党参18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8g,丹参15g,鸡血藤25g,桑枝25g,羌活6g,桂枝6g,乌梢蛇15g,木香10g,砂仁10g,炙甘草5g。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改善。此方贵在引经药的运用上,羌活、丹参、鸡血藤偏走上肢,对上肢发麻、胸背疼痛有效。另一位男性患者,25岁,5a前夏季淋雨后出现阴茎、阴囊剧烈疼痛,后来逐渐好转,但每遇寒凉天气疼痛仍加重。曾在几个大城市的医院治疗,疗效不满意,患者也产生了强烈的自杀念头,因情绪抑郁就诊于心理科。刚开始由于无治疗这方面的经验,只为其用了抗抑郁药和治疗神经痛的药物,虽疼痛缓解,但效果不明显。请教李老后,李老问:“患者有无阴部发凉、湿冷的感觉,或者有无阳痿?”这是笔者当时未考虑到的。患者再次来诊时,向其询问情况,果然如李老所说,患者阴部湿冷、发凉,而且阳痿,舌淡体大有齿痕,苔白厚,辨证为脾肾阳虚、寒凝气滞。给予温阳健脾,温经散寒止痛方,药物组成:制附子15g,桂枝10g,干姜10g,威灵仙20g,苍术20g,白术15g,茯苓20g,木瓜30g,独活15g,吴茱萸8g,橘核20g,川楝子12g,小茴香12g,延胡索15g,泽泻20g,补骨脂15g,生薏苡仁30g。方中小茴香、乌药专治下焦;川楝子走肝经,理气止痛;吴茱萸走下焦,温肝经,与冲任脉相通;附子、干姜等温肾阳;白术、苍术、木瓜健脾利湿;延胡索、橘核理气止痛。患者服药14剂后病情明显好转。此后经过2个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但诉不能遇寒冷天气,遇冷即隐隐作痛。后又经老师指点,寒凝过重,恐附子力量不够,再看患者舌根部苔白厚,仍有肾阳虚寒湿未除,加大附子量至30g,同时加藿香10g,再服20剂,患者稍有口舌发麻副反应,余症状明显缓解。最后1次诊病舌体稍大外,余基本正常,给予温阳健脾巩固疗效,药物组成:附子10g,苍术10g,木瓜18g,白术10g,茯苓20g,延胡索12g,小茴香12g,乌药12g,吴茱萸5g,泽泻15g,补骨脂15g,干姜6g,豆蔻20g,川牛膝15g,桂枝6g,威灵仙18g,菟丝子15g,木香10g,炒薏苡仁25g,巴戟天15g。再服30剂,目前已完全康复。因此,引经药如能合理运用,便直达病灶,顽疾自除。5辨治感冒,指征李老认为,中医治病,治法诸多,但总不离调和阴阳二气之和平。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说明任何疾病都是阴阳二气之失调失平而致,察其所在而调其和平,即是治病必求本。李老认为阳气就是机体功能,是人的元气,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免疫功能,每个脏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才能完成各个脏器功能。因此,李老诊病过程尤其注意顾护阳气的重要性,谨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与“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李老不主张只着眼于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忽视推动血行之动力——心阳,仅活血化瘀,虽短期有效,但久而心阳更弱,最终出现心脏衰竭。因此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时刻注意心阳之不足,如心阳弱甚,常用人参、桂枝。回阳救逆用到人参、附子,往往附子量大可至30~100g以上,煮至2h以上,去乌头碱之毒性,并要徐徐多次缓服。李老认为,对于老年人感冒、咳嗽,如果失治、误治不仅缠绵难愈,甚至引起合并症或有生命危险。因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多是气虚阳虚的体质,易受风寒,治疗当调和营卫,切勿发汗,以免亡阳伤阴,常用桂枝汤加柴胡、葛根等;气虚较甚者,可配合玉屏风散。夏秋之季易感受风热感冒,如见发热、恶风、头窜痛、自汗身困、脉浮稍数、舌淡红,治宜辛凉解肌散热为主,可用银翘散加葛根、柴胡等;如见咳嗽可合用桑杏汤,秋季咳嗽阴虚肺燥,更应注意肺热伤阴。有位患者,女性,70岁,患慢性气管炎30余a,遇冬季咳嗽加重,于2011年6月份求诊于李老,因受风寒咳嗽半月未愈,畏寒、恶风、咳吐白黏痰、查舌质稍红、舌体大、苔白、脉滑。此患者在找李老诊治之前已服用中药数剂,李老拿过既服方药:陈皮10g,半夏10g,肉桂6g,白芍10g,川厚朴10g,杏仁10g,川贝母10g,瓜蒌仁10g,炙桑白皮12g,薏苡仁12g,火麻仁20g,炙甘草6g。指出此患者体质虚寒,应以温补药物合用宣肺止咳,过用寒凉易伤阳气,本属感受风寒所致咳嗽,李老认为症属寒邪犯肺,应以温润为主,过用寒凉易伤阳气、咳嗽加重。处方:黄芪25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肉桂10g,白芍10g,橘红10g,半夏10g,杏仁10g,苏子10g,桔梗10g,炙甘草6g,生姜5片,大枣5枚。连服3剂,咳嗽尽除。后期又给予温肾健脾补气以治之本,一个冬季过去咳嗽未发作。某儿童患病,女,11岁,1a来表现为手脚心热,咽痛,小便热,头晕心慌,口唇红裂纹,上下牙龈咬时痛,睡眠差,外阴红,大便2d1次,不成形,舌红苔白脉细数。患者11岁体形若八九岁样,其母带其到处求治,其方药无不离苦寒清热之品,伤及脾胃,食量甚少。李老讲此一典型病例,阴虚生内热,当以滋阴清热为主,兼顾护脾胃、安神,前期服用大量寒凉之品不能奏效。李老给出方药:西洋参8g,辽沙参15g,麦冬15g,生白芍12g,生地黄12g,石斛12g,牡丹皮10g,知母12g,黄精15g,枸杞子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丘学院《建筑信息建模(BM)》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动物病毒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活动二 安全网上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美术表现一中国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自然地理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工程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跨境电商平台操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商学院《文献检索与学术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电力安全一把手讲安全课
-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天天练-A4纸直接打印
- 2025年亿达商学院成立仪式及论坛经验总结(三篇)
- (2025)驾照C1证考试科目一必考题库及参考答案(包过版)
- 2025年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罕见病诊治与病例管理制度
- 课题申报书:“四新”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本范式研究
- 妇科常见急危重症护理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企业的演讲稿例文(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