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_第1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_第2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_第3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_第4页
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一、入题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生跟师写“圆”)

师:你来。

生:“圆”是圆满无缺的“圆”。

(指名读3个,再齐读,老师对第一个发言的孩子提出要求:要读大声,字字读清楚。接下来发言的孩子均能做到这点。)

师继续写明

师:“明”是光明普照的“明”

(同样指名读3个后齐读。)

师:“园”是皇家园林的“园”,一起说。

师: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一把大火给毁灭了。

(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毁灭两个字可不能这样读,听好。

(师范读,将毁灭2字读轻了。)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两次)

(这个开题开得好。)

师: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先把生字读准这篇课文有4个生字,再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读好后我们再来交流交流,说说读后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向学生提出读书第一层次的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二、感知课文第一段。

师:好,很好很认真读完了最后一个字,来,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圆明园很宝贵。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了圆明园很宝贵?

生:它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板书“不可估量”再要求孩子把话完整说一遍。

生:不可估量

师;你再把这句话说一遍

(当孩子没有听清老师的指令时候,老师并不姑息,这就是课堂上的细节地方。)

生再说

师;你这句话说对了,但是这个字错了,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师很耐心为孩子纠音,并且对了后要求再读2次,同时要求学生齐读2次,同样对于重要的词语纠正后因为继续巩固。)

师追问:什么意思?

生: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

师:不可估量就是无法估计它的损失,还有什么理解?

生:简直无法估计。

生;计算不了了。

生:无法推算。

师:这简直无法估计,无法推算,计算不了了的是圆明园的什么?

生齐答:是圆明园的毁灭。

(老师喜欢把几个孩子的回答一并重复并语气加强,造成气势,这样既可以与学生再次对话,产生共鸣,还可以在运用语言上看出了其技术。)

师仍旧把话筒给第一个发言的孩子,顺势而导:你刚才话还没有说完呢。继续。

生: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节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技巧的,这样可以继续刚才孩子的思路,同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从学生表情看来,师继续板书:不可估量

师:是啊不仅是我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谁把这两个不可估量圈出来?那赶紧圈出来,学语文一定要敏感那。

师:圈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2个

师:大声地说,几个

生:2个

师:连续两个不可估量,这篇课文第一段话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还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拿起书再读这段话。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话。

师:面对这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内心是怎么样的?

生1:我觉得这些英国的鬼子和法国的鬼子这样伤害我们非常地不好。

师:非常不好,我明白你的感受,但是这两个字不足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生:珍贵文物。

师;我们的圆明园是——

生:举世闻名的。

师:请你找到写圆明园建筑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其余同学找一找它一共用了几个“有”。

先自由读

(指名读,其余找)

生:一共有8个有。

师: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我们一个个去看一看,圆明园有什么?

师:(指名8人)第一个有——生接: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

……

(师:整整8个有,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老师还有个问题,假如要写尽圆明园所有的景观还要多少个有?

4个孩子都回答数也数不清个有。

师:找跟据,就在这一段话里找根据。敏感的不止找到一处两处,习惯好的,而且已经动笔把它记下了。如果我们作者妙笔生花,要写尽所有景物,所有景观,所有建筑还要用多少个有字?

生1:……我从等字看出来的,等还没有写完,所以有好多个有

师:说的好,就一个字,看出了许多有,画出来了吗?这是依据之一。

生2;从等后面的很多看出来了。

师:从很多看出很多是天经地义。依据二

生3: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看出来,以为他并没有说有哪些

师:是啊,民族建筑有多少,西洋景观由有多少。这是依据3

生4;我从天南海北看出来

师:是啊,放眼望去,天南海北,那得有多少个有去描述它啊。

生5:我从饱览中外名胜看出来了

师:是啊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这是依据5,依据六?

生6:我觉得从饱览就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要不然,我们凭什么去饱览,饱览什么呢?

生7:我从漫步看出来了

师:是啊,这是依据7还有依据8依据9……想去这个地方吗?

(从找简单的有入手上升到深层探究性阅读。)

生:想

师:进去吧

出示“漫步……境界里。”

齐读

师;孩子们进去吧,走进这置身幻想境界之园,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之园,走进我们的圆明园吧!

齐读

指名读

师:谁愿意带领大家走进着充满幻想的圆明园。

师:孩子,你愿意离开吗?

生;不想,因为圆明园太让人迷恋了。

师:你读懂了,你知道了圆明园的是那样让人留恋往返。因为你置身与充满幻想的境界里。谁还愿意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

师:你陶醉了吗

生:陶醉了

师:因为只有置身于这样一个境界里这样一个世界里,你才会深深陶醉。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吧。

生:齐读

学生把眼睛闭上,我们再去看看圆明园。读好后放出音乐和圆明园的图画。

师:这就是我们的圆明园,就是人间的天堂——圆明园,这就是我们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让你留恋往返,让你置身在幻想境界的圆明园,(师范读)圆明园美吗?

师;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了,着一切的一切早已永远化为灰烬,这一切的一切早已被2个强盗一把大伙化为灰烬。

师板书“0”。

(从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美后,又把感情的基调回归到对英法的愤恨。)

五、默读课文,质疑。

师:请你再读读文章,对于圆明园,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问些什么。

师:对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问这些鬼子,他们没有后悔吗,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师:他们是强盗啊,是畜生啊,怎么会后悔呢?

生2:我想知道他们那颗贪婪的心什么时候才会满足?

生3:我想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霸道。

生4:我想问他们在毁灭的时候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去阻值呢?

师;问得好问得痛快,早就应该问这样的问题了。

师: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我们的军队都哪儿去了?

生5:为什么要让他们入侵,而且火烧3天3夜呢?

生6: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这么懦弱,而不组织起来反抗呢?

师:不是没有,孩子你读了那段历史你会明白的。还有谁想问吗?

生7: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在刚着火的时候去救火,而是在毁灭的时候去救火呢?

生8: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火烧的时候去救火,而要在毁灭后后悔呢?

师:世界没有后悔药啊,我们悲哀,但是能仅仅沉浸在悲哀中吗?

生9:为什么我们要悲哀,而不是去救火,那么我们现在就不用悲哀了。

师: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这样的愿望已经被残酷的历史毁掉了。我知道每个同学心中都有很多问题,老师准备了一份资料,能帮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发下去看看,说说你又了解了什么。你对圆明园的什么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此环节看出这个班学生的质疑能力很一般,同时倾听能力也很一般,因为有3个孩子问了差不多同样的问题。课堂时间有限,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就文章精神内容提问,同时也要学会听得懂别人的问题,既然别人问了和自己差不多的问题,就不必重复。)

学生看材料。

师:看了材料,圆明园的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生1:我对建造的钱印象特别深刻。

师:我知道你对某个数字产生了兴趣。

生:9000多万。

师:这对圆明园的所有文物来说,它只是九牛一毛。

生2: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建筑规模。……

师:足足有64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请你闭上眼,放眼看去,1个足球场,10个足球场,50个足球场,500个足球场,640个足球场,望得到边吗?

生:看不到边。

生3: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有很145处景观,有亭台,楼阁,水榭140多处。

师: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要写尽这样的景观,这样的建筑,还得有许许多多的有啊。

生4:对圆明园的历史印象最深刻,它经历了6个朝代。

师:它经历多少年那?

生:151年。

师:它整整建造了151年,15代人的心血,6朝皇帝那,全世界建造时间最长,投入最多的规模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圆明园那。

(老师将质疑和资源拓展巧妙地相结合。)

师: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一座园林,却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课件展示火烧圆明园的录像,最终定格在大火)

师:面对这把大火,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一个词一个词写下来,不仅写到纸上,还要写在你的心坎上。

生:(自由写)老师巡视。

师:好,停下笔,让我们再来看一眼,圆明园。这被英法强盗毁灭的圆明园的焦土,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对英法鬼子说你们真的忍心放这把火吗?你们是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我鄙视你们。鄙视这种遗臭万年的行为。

师:孩子有志气!

生2:中国人民永远憎恨你们,憎恨你们那颗无耻的心。

师:要牢记这一笔血债啊。孩子,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生3:英法联军,我们会永远记得这把大火,我们会以两把大火还给你们的。

(众笑,掌声。)

师:我知道这是你内心的两把大火,这必将是化做你振兴中国,富强国家的力量啊。

生4:这把大火毁灭了我们圆明园的雄伟建筑,举世闻名,可见放这把大火的英法联军多么地残忍啊。

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痛恨上,面对这把大火,我们还应该对自己说。

生5:中国人一时的懦弱造成我们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的毁灭。

师;从这把大火中,孩子你读出了一点,落后就要挨打。

生6;中国人啊,你们怎么会那么懦弱呢,一场大火都不敢救,你么应该对猪狗不如的人来点压力啊。

师: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你对当时的清政府,当时的军队不满,如果那时换做你,一个血性的男儿会挺身而出,有志气啊。

(在写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

师: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把火烧毁了圆明园,也烧醒了中国人,烧醒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烧醒中国人要崛起,要强大的决心,在今天,在永远永远的未来,都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下课。

孩子们没有反映,师再次说:下课。掌声响起。

(在高潮中结课。)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余秋雨

曾经有一把大火——

它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它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它烧毁了中国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烧毁了中国人的自尊和骄傲!

它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梦想!

但是它——

它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它烧不毁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它烧不毁中国人民的仇恨!它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烧不毁中国人民曾经创伤!

但是它——

是否真的烧醒了中国民族曾经的愚昧落后?是否烧醒了中国人民从此后要强大的决心?是否烧醒了中国人民每一根脆弱的神经?从此清醒而顽强地活着?是否真的烧醒了懦弱无用的清政府?至少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还是饱受外来者的压迫,侵略,侮辱。

圆明园的价值我想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乾隆写了一篇文章叫《圆明园后记》他这么概括的,他说:“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具有人道主义的法国作家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