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知识_第1页
化工基础知识_第2页
化工基础知识_第3页
化工基础知识_第4页
化工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训资料新疆科源化工有限企业-4-6目录化工安全第一节:化工安全知识第二节:人体救护知识化工基础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无机物基础第三节:有机物基础第四节:石油化工基础化工设备第一节:塔类知识第二节:换热器第三节:泵化工仪表第一节:物位检测及仪表第二节:压力检测及仪表第三节:温度检测及仪表第四节:流量检测及仪表第一章安全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化工安全知识1.1安全生产在化工生产中的意义什么?化工生产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因此,安全生产在化工行业中就更为重要。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会导致生产停止、设备损坏,并且也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甚至波及社会,产生无法估计的损失和难以挽回的影响。此外,化工生产中,不可防止的要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导致职工患职业性疾病,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工人。对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是关系企业生命的大问题1.2怎样贯彻安全生产方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管生产必须同步管安全”的原则。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要有哪些?(1)入厂安全规定;(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教育制度;(4)安全技术措施管理;(5)安全检查制度;(6)装置停工检修安全制度;(7)安全用火制度;(8)进入设备内安全作业制度;(9)事故管理制度。1.4燃烧必须具有的三个条件是什么?(1)有可燃物质的存在(煤、汽油、甲烷等)。(2)有助燃物质的存在(空气、氧气等)。(3)有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电火花等)。可燃物、助燃剂和点火源市构成燃烧的三要素,缺乏其中任何一种,燃烧便不能发生。1.5计算氢气在50mm管径中的火焰传播速度。1.查气体在空气中的火焰传播速度表,得氢气的V=4.83m/s;查管径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校正值,得m=1.4;2.由v=V0/M得,氢气在在50mm管径中的火焰传播速度为4.83÷1.4=3.45m/s1.6什么是爆炸?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爆炸的一种重要的特性是爆炸点周围介质中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而这种突变是产生颇坏作用的直接原因。按爆炸的起因,可将爆炸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爆炸两大类。1.7什么是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有爆炸上显和爆炸下限。1.8某些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的爆炸极限:物质名称化学式爆炸上限(V%)爆炸下限(V%)氢H274.24.1一氧化碳CO74.212.5氨NH327.415.7硫化氢H2S155.3水煤气706.2半水煤气73.720.7甲醇CH3OH366.7一甲胺CH3NH220.84.95乙炔C2H2822.5乙醇C2H5OH193.3乙醚(C2H5)2OH36.61.85二硫化碳CS2501.3汽油6.01.01.9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措施有哪些?1.火源的控制与消除:a.明火的控制与消除。b.消除冲击与摩擦;c.防止高温物体表面接触;d.消除电器火花;2.处理好化学危险物。3.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a.温度控制;b。压力控制;c.投料控制;d信号、联锁、保险装置等。1.10化工厂有哪些灭火设施?有水、蒸汽、惰性气体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器、消防灭火水泵,消火栓,空气泡沫站等。1.11常用的灭火器材有集中、、几种?各自什么状况下使用?怎样使用?灭火器名称用途使用措施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扑救易燃液体及固体。不能扑救怕水和带电物质倒过来稍加摇动,对准火源。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电气、精密仪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火灾一手拿开喇叭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活门开关。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电气等火灾。拔下保险锁,左手拿着喷嘴对准火源,右手提起机身,压下压把。1.12动火分析原则是怎样规定的?动火分析是指动火现场周围环境及动火设备的易燃气体分析。动火分析不适宜过早,一般应在动火前的半小时内进行。假如动火作业间断半小时以上,就应重新分析。化工企业动火分析合格所谓原则为:爆炸下限<4%(容积比例),动火地点空气中可燃物含量<0.2%为合格;爆炸下限不小于4%时分析含量不不小于0.5%为合格。进入设备内作业,设备内含氧量不低于18%为合格。1.13进入设备内作业应注意哪些事项?但凡进入塔、釜、槽、灌、炉、器、料仓,地坑或其他闭塞场地内进行作业均为进入设备内作业,进入设备内作业必须注意:设备必须实行可靠的隔离;设备外要有专人监护;注意用电安全;严禁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设备;进入设备作业的人员,一次作业时间不适宜太长,应组织转换,防止体力消耗过大而发生危险。1.14什么是高处作业?在离地面垂直距离2m以上位置的作业或虽在2m如下,但在作业地段坡度不小于45度的斜面下面,或附近有坑、井、转动机械的地段作业,均属于高处作业,都要按照高处作业规定执行。1.15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合用于哪些部位?1.法兰:管法兰和设备法兰2.管道:直管、弯头、三通等3.阀门:阀盖法兰、填料函、阀体裂缝等4.设备填料箱局部磨损穿孔及点腐蚀穿孔等。1.16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合用的温度、压力和介质?合用的介质包括水,水蒸汽,压缩空气、氮气、氢气、氧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烃类、酸、碱、氨、热油载体、溶剂及多种化学和液体等流动介质。泄漏介质的温度:-100℃--+泄漏介质压力:真空20Mpz或更高。1.17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应注意什么?防氨、防一氧化碳、防硫化氢的过滤灌各是什么颜色?1.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应注意:a.针对不一样毒物选准防毒面具。b.摇动过虑灌,假如里面的吸取剂发生松动阐明已经失效;c.打开底部皮塞;d.面具大小要合适;e.毒物浓度不是很高时不能用,用前估计使用时间。2.过滤灌的名称、颜色:名称氨一氧化碳硫化氢颜色灰白黄1.18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措施和注意事项?1.使用措施;a.将合格的呼吸器方在右肩和左腰际上,用腰带固定好。b.打开氧气阀,检查压力,动手补给使气囊内原有气体排出。c.托上面罩,四指在在内拇指在外,将面罩由下颚往上戴在头上,然后进行几次呼吸,观测呼吸器内部机件与否良好,确认各部分正常后,即可进入毒区工作。2.注意事项:a.使用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必须事先通过训练,学会对的使用。b.用前压力必须在8.0mpa以上,戴面具牢记先打开氧气瓶,使用中注意检查氧气压力,当压力下降到3.0mpa,应离开毒区。c.使用时防止与油类、火相接触、防止撞击以免引起呼吸器燃烧,爆炸,如干到有酸味时,阐明吸取剂失效,应退出毒区予以更换。d.在危险区进行工作,必须有人监护,有事以信号或手势联络。1.19蛇管式防毒面具有几种?使用时应注意什么?1.蛇管式防毒面具有自吸式和送气式两种。2.注意事项:a.长管吸器口必须放在空气新鲜的上风头或接在送风口上,离地面10m以上。b.蛇管越长阻力越大,就越不安全,因此当管长不小于10m就必须采用送风式。c.当在油槽,贮水池、坑井及较深的容器时,每个工作者必须有两个监护人员,做好急救准备。d.注意周围有无排污、防空等,如吸入口发既有毒气体和粉尘烟雾时,应立即停止工作,退出毒区。1.20设备检修完毕又哪些安全规定?1.生产检修双方执行交接验罢手续,双方负责人当场进行质量检查,安全装置与否安全。2.检修业单位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要认真进行检查,严防将工具材料留在设备内。3.生产单位要负责专人进行检查处理,将堵的盲板抽掉,调整好阀门。1.21什么是化学事故现场自救与互救?1.自救指发生化学事故时,事故单位实行的救援行动以及在事故现场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自身采用的保护防御行为,自救行为的主体是企业及职工自身。2.互救是指发生化学事故时,事故现场的受害人互相之间的救护行为以及他人或企业求援队伍互相之间的救护以及他人或企业求援队伍或社会力量组织实行的一切求援措施与行动。自救与互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不能截然分开的、重要的、基本的形势。1.22常见气体毒物有哪些?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毒物大体有如下几类:酸类和成酸性化合物: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酸雾,又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等;再如成酸氢化物氯化氢、硫化氢等。氨和胺类化合物:如氨、甲胺、乙胺、乙二胺等。卤素及卤素化合物:以氯气及含氯化物最为常见,尚有氟里昂、聚四氟乙烯热裂解气等。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羰基镍、五氧化二钒等。酯、醛、酮、醚等有机化合物:如硫酸二甲酯,甲醛等。臭氧也是一种重要病因,最常见于氩弧焊、X线机、紫外灯管、复印设备等工作时。1.23为何要开展救援训练与演习?应急救援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或提高应急救援技能;演习是指按一定方式所开展的救援模拟演习,目的是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到达迅速、有序、有效的效果。1.24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是什么?1、必须申请,并得到同意。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3、必须进行置换、通风。4、必须准时间规定,进行安全分析。5、必须配戴规定的防护器具。6、必须在容器外有人监护。7、必须有急救后备措施。8、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1.25安全工作的“四个服从”是什么?1、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2、安全与设备运转状况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3、安全与施工进度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4、安全与生产任务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1.26我厂的冬季四防和夏季四防各是什么?1、冬季四防: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2、夏季四防:防雨、防汛、防雷击、防暑降温。1.27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是什么?1、没有同意的动火证,任何状况下严禁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严禁动火。3、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严禁动火。4、不把周围易燃物消除,严格严禁动火。5、不准时作动火分析,严格严禁动火。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严禁动火。1.28动火的一般安全规定是什么?1、凡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设备上动火前,必须切断气源,插好盲板,置换分析合格,置换原则是:a、易燃易爆气体,蒸汽爆炸低限〉4%(体积比),其含量〈0.5%为合格;爆炸低限〈4%,其含量应〈0.2%为合格。b、将易燃或可燃物质清除洁净。c、如动火者要进入有毒物质的关岛、设备内时,有毒物质浓度应在容许范围内,氧含量在20-22%。2、动火分析不得在动火前半小时,如动火工作中断半小时,必须重新分析。3、严格遵守“贮罐、槽车、塔或其他密闭设备内部进行清理、修理的安全操作规定”,外面有二人以上监护,并做好急救准备。4、动火工具设备齐全良好,符合安全规定,氧气瓶离明火应在10m以上,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应7m以上。5、登高3m必须拴好安全带(有毒区2m)或设工作架。高处动火防止火花飞溅引燃周围可燃物。五级以上大风不准高处动火。6、动火地点应准备合适的灭火器材,动火完毕应熄灭余火,切断电源。7、电气焊工必须通过专门技术训练考试合格,方容许独立进行工作。1.29检修前应作哪些安全准备工作?1、办好“安全检修许可证”2、检修用的工具、设备应进行详细检查保证良好。3、凡有二人以上参与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其中一人负责安全。4、凡在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物质的设备、管线上检修,必须切断毒物来源,在有关部位插好盲板、清洗、置换,分析合格。1.30什么叫闪点、染电荷自燃点?1、闪点指可燃性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性气体,与火焰发生瞬间内燃烧而不能持续燃烧的温度。下列物质的闪点为:液体名称乙醚丙酮汽油甲醇乙醇苯闪点℃-45.0-19.0-42.87.011.1-11.12、燃点指可燃物质在有足够住燃物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下列物质的燃点为:物质名称萘赤磷樟脑石蜡松香纸张燃点℃86160701962161303、自燃点指物质不需要货源作用即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下列物质的自燃点为:物质名称二硫化碳乙醚硫化氢汽油乙炔乙醇甲胺自燃点℃1021702602803054224301.31什么叫易燃液体和可燃性液体?闪点≤45℃1.32操作人员“三懂”“四会”的内容是什么?1、“三懂”是指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2、“四会”指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对的使用消防和防护器材。1.33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是什么?1、不准随便动火,不准吸烟。2、不准带孩子。3、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5、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性液体擦洗设备、用品和衣物。7、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用品不准进入成昌产岗位。8、不准使用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贯彻,不准开始检修。11、停机检修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12、不带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1.34操作工人“六严格”是什么?1、严格进行交接班;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4、严格执行操作票;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6、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1.35事故气氛呐类?分别解释生产操作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事故分为7类:生产操作事故、生产操作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和伤亡事故。生产操作事故是指在生产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是由于误操作导致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损失,也包括减量或停车。1.36“安全色”共有几种?其含义和用途各是什么?安全色共有红、黄、蓝、绿四种,其含义如下:颜色含义用途举例红色禁止严禁标志停止机器、车辆上的紧急停车手柄或按钮以及严禁人们触动的部位(停止信号)防火黄指令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指令标志)必须遵守的规定道路指导车辆和行人行驶方向的指令蓝警告警告标志注意警戒标志,如厂内危险机器和坑池周围的警戒线绿提示提醒标志安全状态车间内安全通道通行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保护设备的位置1.37安全教育培训的三个重点内容是什么?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1.38劳动安全卫生标志的构造和含义是什么?“劳动安全卫生标志”以标志劳动安全卫生的绿十字为中心,用变形的齿轮和橄榄绿叶构成一种圆形图案。有变的齿轮象征劳动,长城即中国。右侧的橄榄绿叶象征和平、美满和幸福。整个图案意在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方针,以保证劳动者额的安全和健康。1.39试简述“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1.认真学习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规定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熟悉并掌握安全生产基本技能。2.遵守劳动纪律,不串岗,脱岗,睡岗,不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令。3.精心操作,严格工艺纪律,做好多种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生产状况,交班者要为接班者发明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4.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原因,自己不能消除的应立即向班长反应处理。5.上班必须按规定着装并持证上岗,爱惜和对的使用消防用品和防护器材。积极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提议,搞好安全生产,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如发生事故,要及时、如实地向车间、调度汇报,并要保留现场或做好详细记录。1.40安全生产的基本含义包括哪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过程中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性危害;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装置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转,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1.41什么是生产事故?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妥等原因,导致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的事故,成为生产事故。1.42什么是设备事故?化工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装置、运送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损坏或减产等事故,称为设备事故。1.43什么是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1.44那些物质和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1.比重不不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入汽油、煤油等。2.遇水燃烧物质不能用水或具有水的泡沫灭火,而应用砂土灭火。3.硫酸、盐酸和硝酸不能用强大的水流来冲击。4.电气火灾未经切段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5.高温状态下的化工设备不能用水扑救。1.45简述扑救电气火灾时的安全措施?扑救电气火灾时,应先切段电源。切电源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规定:1.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2.选好电源切断点;3.若需剪断电线。非同相电源应在不一样部位剪断,以免短路。剪断电线部位应选有支撑的地方,以免电线接地短路或导致触电事故;4.迅速给有关部门联络,汇报状况,提出断电规定。1.46发生电气火灾及爆炸事故的两个条件是什么?一是具有爆炸性气体、粉尘及可燃物质的环境;二是由于电气原因产生的引燃条件。1.47什么是环境及环境污染?1.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加以保护的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字眼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人是在环境中群居的、有智商的动物,是环境的主体。2.介入环境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容量,使环境失去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性的变化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叫环境污染。1.48什么是环境的二次污染?介入环境中的反应污染物,在诸多原因的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学反应,生成比本来毒性更强的新污染,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叫二次污染物,其所导致的二次污染称为二次污染,如大气中的污染物受到阳光照射生成fer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雨水混合成酸雨等。1.49尘毒物质的分类?尘毒物质按其物理形态可分为五大类:气体:指在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毒物质,如氯气、硫化氢、一氧化碳。蒸汽:指固体升华=液体蒸发形成的蒸汽,如苯、汞等雾:混悬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多系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撒多导致的,如酸雾,喷洒农药形成的药雾。烟:指漂浮在空气中固体颗粒,其直径往往不不小于0.1微米,如有机物加热或燃烧时产生的烟。尘:指块状物体经加工(粉碎、碾磨),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粒子大小多为0.1-10微米。1.50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目的什么?1.环境保护是指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措施,在开发运用自然资源的同步,深入认识环境污染的本源与危害,控制环境污染,增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停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子孙后裔。2.环境保护的目的:一是合理运用资源。二是保障人类健康。1.51环境污染一般来源于哪些方面?1.生活性污染:如粪便、垃圾、洗涤、污水等。2.生产性污染:指工业生产所形成的“三废”、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使水源、土壤受到污染。3.放射性污染:核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医用、农用放射源,核武器生产及试验所排放废弃物及飘尘。1.52化工污染的特点有哪些?1.污染物种类多,气、液、固三相均有。2.污染范围大3.污染物毒性大,并多数具有远期作用。4.排污量大,成分复杂。1.53在环境保护方面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时什么?一般所说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是指本世纪三是至六十年代,在某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发生的公害事件。计有: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时间、伦敦烟雾事件、水娱事件、富山事件、四日市事件和米糠油事件。1.54防止尘毒有哪些技术措施?以无毒、低毒物料或工艺替代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生产设备为实现密封化、机械化,最大程度消除跑、冒、滴、漏。加强排风和净化回收。隔离操作和自动化。1.55噪音防治一般有哪几种措施?吸声:运用吸声材料和构造吸取声能。隔声:用屏蔽物将声音挡住。消声:用消声器来减少空气中声的传播。个人防护:虽然用耳塞、耳罩、耳棉等。1.56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时怎样规定的?物质名称最高容许浓度(mg/m3)物质名称最高容许浓度(mg/m3)一氧化碳30氯化氢及盐酸15一甲胺5氯1二甲胺10甲醇50二氧化硫15丙醇200环氧乙烷5丁醇200氨30煤尘10硫化氢101.57工作地点噪声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每个工作日接触的噪声时间(小时)容许噪声分贝(A)8854882911941.58我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是什么?环境保护目的责任制;2.排污许可证制度;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排污收费制度;5.“三同步”制度;6.定量考核制度;7.污染物质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1.59什么叫噪声污染?介入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噪声,超过了一般正常人的忍耐程度或影响人体健康,从而对人类产生直接的(生理、心理、工作、生活)或间接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影响与危害,就称噪声污染。第二节人体救护知识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外力使伤员的胸腔扩大和缩小,引起肺部被动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使其恢复自由性呼吸的措施称为人工呼吸。2.1现场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措施法 (1)口对口吹气法 这是效果最佳、操作最简朴的一种措施。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的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导致伤员吸气;然后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其胸部以协助呼气。如此有节奏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吹14一16次。 (2)仰卧压胸法 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的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他四指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因而使空气入肺。如此有节律的进行。每分钟16-20次。 (3)俯卧压背法 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措施大体相似,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此法对溺水危救较为适合,及时地排出肺内水份 (4)仰卧牵臂法 伤病员仰卧,背部加垫,使头低于胸,脸偏向一侧。救护人员于伤病员头顶前一腿屈膝,一腿跪地,面对其胸部。两手分别握住伤病员两手腕,弯曲其肘关节,先向胸部下压,压出其肺内空气,形成呼气。然后牵起手腕慢慢向上、向外绕过头部,一直伸展到两臂向下着地,使胸廓充足舒展,空气进入肺部,形成吸气,约经两秒再恢复原位。如此有节律的进行。每分钟16-20次。对手臂骨折及溺水者不适宜施行。2.2人工呼吸注意事项(1)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安全、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并注意保暖。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 (2)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与伤员嘴与嘴要对紧,以免漏气;吹气的大小,应注意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10-20次后,应逐渐将压力减小,以维持胸部有隆起最为合适;救护者与伤员的嘴间与否要放块布以防止直接触的问题,应视详细状况而定,有条件时,可放二层纱布或一块手凰隔开,但以不影响空气出入为原则。 (3)人工呼吸法合用于电休克、中毒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操作时应注意心跳状况,如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步进行。 (4)仰卧压胸法不合用胸外伤,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同步进行;集会卧压背法对溺水患者的急救较为适合,因尔便于排出肺内水分。 施行人工呼吸法,有时要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才能把伤员救过来。施行时间的长短,以自主性呼吸得以恢复或出现死亡征象为原则。2.3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专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并坚持不停地进行,同步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络,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急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私自鉴定伤员死亡,放弃急救。只有医生有权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由于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脱离电源就是让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救护过程中,救人者既要救人,又要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之前,救护者身体任何部分不得触及伤员裸露部分。触电者在高处,脱离电源后会高处坠落,要采用防护措施。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牢记要防止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佳用一只手进行。假如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量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假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靠近触电者)前,不能靠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步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规定。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对注油设备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发电厂和变电所控制室内应备有防毒面具,防毒面具要按规定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使其常常处在良好状态。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作。2.4中毒现场急救: 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服;切断毒物来源;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应尽快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步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等;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规定15-30分钟,如毒物是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大量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取液体的东西抹去,再用水冲洗;对粘稠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尤其注意皮肤褶皱,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2.5烧伤急救: 热力烧伤包括火、开水、蒸气、电弧灼伤、导热油等。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烧坏,严重时导致死亡。烧伤的急救: a迅速移去热力对人体的伤害,采用用水冷却表面的措施。若是化学烧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b用纱布包好创面; 注意:烧伤病人应尽量不喝水或喝少许盐水,注意创面保护第二章化工基础知识第一节基本概念1.体积和密度是怎样定义的?(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或其导出单位升(L,1L=10-3m(2)密度是单位体积中具有物质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物质的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尤其是气体的密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更大。密度的单位是公斤每立方米(kg/m3)及克每立方厘米(g/cm3),也可用克每升(g/L-1)表达。2.什么是温度和压强?(1)温度表达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和热力学温度(K)。0K的温度称为绝对零度,它等于-273.15℃(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力的大小叫压强,记做P。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工厂中常把压强称为压力,常把压力表上的读数称为表压力。它是以当地的大气压为零起算的压力。表压力与当地的大气压之和叫做绝对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当地大气压力(一般为101.3KPa)当测量的压力低于101.325KPa时,就需用真空压力表。从真空压力表上读出来的数称为真空度。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3.气体的基本定律是什么?(1)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关系---波义耳定律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体积与压强的乘积是一常数。即PV=C(C为常数)(2)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盖·吕萨克定律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力不变的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V=KT(K为常数)。(3)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的关系---阿佛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似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似数目的分子数。即在温度、压强一定期,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摩尔数成正比。即V1/V2=n1/n2以上三个气体定律只能合用于低压下的气体。(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从气体基本定律出发,可以导出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式,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公式:PV=nRT其中:P、V、T---为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n---为理想气体的摩尔数;R---为摩尔气体常数(R=8.31Pa·m3·mol-1·K-1)合用条件: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4.试述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Y)、分压及分压定律?(1)若混合气体中有两种气体物质,其量分别为n1、n2,则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n=n1+n2,其中每种气体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叫做摩尔分数。以Y1、Y2表达,则Y1=n1/nY2=n2/nYi=ni/n并有Y1+Y2+Y3+……+Yi=1的关系。(2)混合气体的分压及分压定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它等于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似体积、相似温度时的压力。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分压定律的数学体现式:P=P1+P2+P3+……+Pi即Pi=YiP在数值上等与该组分i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也等于摩尔分数。5.化学键的定义是什么?化学上把分子或晶体中微粒(原子、离子或电子)间的强烈吸引作用叫做化学键。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6.溶液的定义是什么?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7.什么叫溶解和结晶?在一定温度下,当一种可溶性固体投入水中,固体表面的粒子(分子、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而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剂中,通过扩散作用,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而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做溶解。与此同步,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由于热运动,使某些粒子又碰撞到没有溶解的固体表面,在粒子与固体表面的互相作用下而重新析出,这个从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叫做结晶。溶解和结晶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其关系为:固体溶质溶液溶质8.什么是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任何液体的表面分子均有飞到空间的倾向,即汽化。同步,飞到空间去的分子,由于不停的运动,也有飞回液面形成液体的倾向,即液化。当飞到空间去的分子数与飞回液体相成液体的分子数相等时,即汽化和液化的相对量不在变化而建立了动态平衡。此时,液体上方的蒸汽压即为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同一液体在不一样的温度下,或同一温度的不一样液体,它们的饱和蒸汽压是不一样的;不一样液体在不一样温度时的饱和蒸汽压可查阅有关手册。9.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到达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量,叫做溶解度。某种物质的溶解度也就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对于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中到达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如NaCl在20℃时水中的溶解度为35.8克,即NaCl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大溶解能力为对于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升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气体体积数(要换算成原则状况时的体积数)。如氧气在0℃、101.325KPa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489升/1升水,即在0℃、101.325KPa,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氧气为10.影响溶解度的原因是哪些?a、溶质和溶剂的性质b、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如NaCl;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c、压力压力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气体的溶解度一般则随压力的增长成正比例的关系增大。11.什么是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1)拉乌尔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与溶剂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这个结论称为拉乌尔定律。其数学体现式为:Pa=PaoXa其中:Pa----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Pao---纯溶剂的蒸汽压Xa----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上式不仅合用于两种物质构成的溶液,也合用于多种物质构成的溶液。(2)亨利定律在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溶液中摩尔分数成正比,这个结论称为亨利定律。其数学体现式为:Pb=Kx·Xb其中Pb---挥发性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x---亨利常数(即比例常数);Xb---挥发性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亨利常数Kx决定于温度、总压、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由于总压对Kx的影响很小,它的数值在恒温下由试验测定。12.物质的形态:物质有三种汇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一定的体积,液体虽有一定的体积,但可以取任意的形状,气体可具有任意的形状和体积。13.物质的性质: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汇集状态,一般物质都是受热时膨胀,冷却时收缩。在同样条件下,气体膨胀量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14.流体:液体和气体物质,无一定形状能自由流动,此类物质统称为流体。15.粘度:衡量流体粘度大小的物质量。16.压强的单位:N/M2或Pa,压力的实际值称为绝对力从压力表上读得的压力值称为称为表压力(表压);真空表上的读数是所测的压力的实际值比大气压低多少,也称为真空度。压力表上所测的压力并不是真实的压力。17.管路阻力包括:直管阻力.局部阻力。18.流量:单位是时间内流过任一流通面积的流体.单位kg/h,m3/h,t/h。19.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流过的距离。单位m/s20.沸点:1个大气压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21.露点:湿气体在湿含量不变的条件下,冷却到出现第一液滴时的温度。22.空速: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催化剂体积的气体数称为空间速度,简称空速,单位h-1或s-1。23.蒸馏:分离液体混合物经典单元操作。此操作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运用其中各组分挥发度不一样的物性以实现分离的目的。24.结晶:固体物质以结晶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质中析出的过程。25.蒸发:运用加热的措施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吸出固体溶质的操作。26.气化:物质由液相变成气相的古城称为气化过程。27.冷凝:物质由气相变成液相的过程称为冷凝。28.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X==某一反应物的反应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转化率是针对分应物而言的。29.什么是干燥?干燥:运用热量是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液体除去的操作称为干燥。30.什么是萃取?运用混合液中的各组分在溶剂中的一种操作,称为萃取。31.流体:液体和气体物质,无一定形状能自由流动,此类物质统称为流体。32.什么叫热的传递?热的传递是由于系统内两部分之间的温度不一样而引起的,热量总是自动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的过程。33.传热有哪几种方式?传热的方式有:热传导、对流、辐射。34.什么叫热传导?物体中温度较高的分子振动较剧烈,当与相邻的分子相碰撞时,将能量传给相邻的分子,反应在相邻部分温度升高,这样按次序地将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方式,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35.什么是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在流体中由于流体质点的移动,将热能由一处传到另一处的传热叫对流传热,在对流传热中,亦伴伴随流体质点间的热传导。但其重要原因是由于流体质点位置的变化。在化工生产中常碰到的对流传热,是将热能由流体传到固体壁面,或者是由固体壁面传入周围流体的过程。36.什么叫做辐射传热?辐射传热过程是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散发辐射能,辐射能碰到另一物体时,被部分或所有吸取,被吸取的辐射能量重新变成热量,这一过程称为辐射传热,简称热辐射。37.什么叫换热?冷热两流体间的传热称为换热。换热中所用的设备统称为热互换器或换热器。38.工业上的换热方式有哪几种?(1)混合式:冷热两股流体直接接触,在混合过程中进行传热。(2)蓄热式:冷热两股流体交替着通过装有固体填充物的蓄热器,热流体通过时将蓄热器内的填充物加热,使其贮存热量;当冷流体通过时,填充物有把贮存的热量传给冷流体,从而实现热、冷两股流体的热量传递。(3)间壁式:冷热两股流体被固体壁面隔开,互不混合,完毕间壁换热的设备称为间壁式换热器。39.传热基本方程是什么?Q=KA△tmQ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即传热速率。单位WA传热面积单位m2△tm冷热流体温度差的平均值,当两端温度差△t1/△t2<2时,可取进出口温度差的算术平均值,即tm=(△t1+△t2)/2当△t1/△t2≥2时,则取进出口的对数平均值,即△tm=(△t1-△t2)/(ln△t1/△t2)K:比例系数,叫做传热系数,表达冷热流体之间温度差为1℃单位是:W/m2·K或W/(m2·℃)。由Q=KA△tm可以看出传热系数的意义:当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为1K,传热面积为1m240.提高传热效率的途径有哪些?(1)增大传热面积A。增大传热面积可以提高传热效率,但还意味着金属材料的用量增长,设备投资费用增长,因此应从设备构造改造上着手,设法增长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2)增大传热温度差。冷热两种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般由生产工艺所规定,不能随意变动,当两种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期,采用逆流操作可以得到较大的平均温度差,用水蒸气作加热剂时,可增大蒸气压力以提高流体的温度,用水作制冷剂时,减少水温或增长水的流量,也可以增大传热温度差。(3)提高传热系数K.41.什么叫吸附剂?用吸附法除去物质中的杂质,作为吸附用的多孔性固体叫作吸附剂。42.对于吸附剂的规定有哪些?(1)吸附剂必须是多孔性物质,由于吸附剂只是在固体表面上进行,孔隙越多,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就越强。(2)吸附剂必须是选择性吸附,即吸附要具有选择性。不能吸附混合物中所有组分,只吸附需要从混合物中清除的物质,否则达不到净化的目的。(3)吸附容量要大,就是每公斤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要大。吸附容量小,吸附剂的用量就要大。(4)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耐磨耐压,不易破碎。(5)轻易解析再生。(6)价格廉价。能满足上述几种条件比很好的吸附剂就是常用的硅胶、铝胶很分子筛,也有用氢氧化铝的。43.什么叫分子筛?有哪几种?它有哪些特性?分子是使人工合成的晶体硅铝酸盐,也有天然的,俗称泡沸石。分子筛的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重要有A型、X型和Y型三大类型,而每一类型按其阳离子的不一样,其孔径和性质也有所不一样,又有多种类型,如3A、4A、5A、10X、13X等型号。外形有条状和球状,粒度为Ф2-6mm。分子筛的重要特性有:(1)吸附力极强,选择性吸附性能也很好。(2)干燥度极高,对高温,告诉气流均有良好的干燥能力。水蒸汽含量越低,即相对温度越小,吸附能力越明显。但相对湿度较大时,吸附容量却比硅胶小。(3)稳定性好,在200℃(4)分子筛对水分的吸取能力特强,另一方面是乙炔和CO2。44.什么叫萃取?运用混合液中的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从而到达分离混合物的目的的操作,称为萃取。45.萃取操作分为哪几种?按照溶剂所处理的混合物状态,可将萃取操作分为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液-液萃取处理的物料是液体混合物,固-液萃取处理的物料是固体混合物。46.溶液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液-液萃取操作的基本措施是选择一种合适的溶剂(称为萃取剂)加到要处理的液体混合物中,液体混合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具有不一样的溶解度,使混合液中要分离的组分(称为溶质)能溶解到萃取剂中,其他组分不溶或微溶,从而使混合液得到分离。萃取和蒸馏都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措施,但萃取过程要复杂的多,操作费用也大。因此,能应用蒸馏分离时一般就不要采用萃取操作,只有当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或者混合液时恒沸物,并且一般蒸馏措施很难分离或不也许分离时可采用萃取分离措施。第二节无机物基础(1)氢气H2在一般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0℃和101.3KPa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2)氧气O2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0℃和101.3KPa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微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沸点为-183℃,熔点为氧气是一种化合形式活泼的元素,几乎能和所有其他元素直接或间接化合形成氧化物。工业上制造氧气的措施是空气液化分馏,同步得到氧和氮。(3)水H2O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易导电,常压下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100℃。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是1kg(4)氯化氢HCL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极易溶于水。在原则状态下,1体积水可溶解即500体积的氯化氢,溶于水后即得盐酸。氯化氢的比热容812.24J/Kg℃;临界温度51.28℃盐酸是常用的强酸之一。纯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由于具有FeCl3等杂质而显黄色),可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工业盐酸约含31%的HCl,15℃时密度为1.158g/ml,31%盐酸在20℃时比热容为2574.88J/Kg盐酸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酸的一切通性。(5)硫S硫有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沸点为444.6℃硫重要用于制造硫酸,硫化染料、火柴、炸药、橡胶等。(6)硫化氢H2S硫化氢是无色而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比空气稍重,并有剧毒,硫化氢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叫氢硫酸。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如空气局限性,则发生不完全燃烧而生成单质硫和水。硫化氢常用作还原剂使用。(7)硫酸H2SO4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凝固点为10.5℃,98.3%的硫酸的沸点为338℃,市售浓硫酸一般具有H2SO(8)氨NH3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密度为0.588g/l,极易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700体积的氨。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极易液化,在常温下加压到7~8个大气压就凝聚为无色液体。液氨密度为0.617kg/l,沸点为33.33℃(9)硝酸HNO3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86℃,密度为1.50g/l,市售浓硝酸的浓度约为69%,密度为1.40kg/l(20浓度为96-98%的硝酸叫发烟硝酸。硝酸是强酸之一,具有酸的一般通性。硝酸越浓越易分解。为防止硝酸分解,应将其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留,并置于阴凉处。(10)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CO是一种有毒气体,临界温度-140.2℃CO的爆炸极限:12.5%~74.2%,其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11)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比空气重,微溶于水。二氧化碳易液化,在20℃时,加压到56.5大气压即可成液体。当温度降到-78.5℃时当得到二氧化碳即“干冰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常用于灭火。(12)烧碱烧碱的化学名叫氢氧化钠(NaOH),又叫苛性钠或火碱。烧碱为白色固体,密度为2.130kg/l,熔点为318.4℃,沸点为1390(13)纯碱纯碱的化学名叫碳酸钠(NaCO3),白色粉末,味涩。密度为2.532kg/l,熔点为851℃(14)氮气N2纯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在一种原则大气压下,-195℃时,变成无色的液体;氮气的构造很稳定,一般状况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和H2反应生成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N2O3,用于制取HNO3第三节有机物基础1.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1.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熔点较低,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在300℃(2)轻易燃烧,多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变成CO2和H2O。(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4)有机化合物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5)化学反应复杂,还伴有副反应发生,反应速度缓慢,且不易完毕。1.3有机化合物的构造有机化合物除了重要元素以外,还具有少数几种其他元素,如H、O、S、P和卤素等。它们之间的结合,排列和互相影响,就在于碳的特殊性质。碳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它既不易失去电子而形成正离子也不易获得电子而形成负离子,而是以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相结合,即碳原子以四根键同其他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分子。例如:四氯化碳(四氯甲烷)碳原子不仅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也能以共价键相结合,它们可以共用一种、两个或三个电子对,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碳原子之间还可以互相结合成链状、环状、网状的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1.4有机化合物构造理论的要点:有机化合物构造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有关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原子的互相结合、排列和互相影响的学说。它的要点如下:(1)分子里的原子按一定的次序互相结合。(2)分子所有原子的化合价都得到满足,没有剩余的化合价,碳原子的化合价都是四价。(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不仅决定了它们的分子构成,并且决定于分子里原子结合的形式和次序。(4)分子里各原子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般是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影响最大。1.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照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结合方式进行分类如下图:(2)按分子中构成元素的不一样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含C、H、O、N和卤素等元素的化合物)1.6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达化合物分子中元素的种类和各元素的原子数最简朴整数比的式子,称为最简式或试验式。不一样的有机化合物会有相似的最简式。1.7构造式用一条短线连接有机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间排列次序的式子称为构造式。一条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1.8构造简式简化了的构造式叫做构造简式。它省略了表达单键的短线,保持分子中的重要构造和官能团,能反应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特性,故也叫“示式性”。如乙烷和二甲醚的构造简式为:CH3-CH3;CH3-O-CH31.9烃具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例如甲烷、乙烯、乙炔、苯等。1.10饱和烃烃分子中假如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连,其他价键都是为氢原子所饱和,此类烃叫饱和烃。饱和烃中碳原子间结合的碳链如不闭合,则叫烷烃,或称链烷烃,如乙烷、丙烷,若碳链闭合成环,则叫环烷烃,如环己烷、环丙烷。1.11不饱和烃在链状烃中,碳原子之间存在双键或三键,氢原子数目比对应的烷烃少的烃称为不饱和烃。分子中有一种双键的链状烃叫烯烃。有两个双键的链状烃叫作二烯烃。有一种三键的链状烃叫炔烃。如乙烯,丁二烯,乙炔。1.12脂环烃在烃分子中,有一种或多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环,性质与脂肪族烃相似,此类化合物成为脂环烃。1.13芳香烃分子中有一种或多种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简称芳烃,如苯、萘。1.14烃基烃分子失去一种或几种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常用“R-”表达,有时为书写以便,烃基可简写。如乙基CH3CH2-可写作C2H5-。常见的烃基有:甲基CH3-、乙基CH3CH2-、丙基CH3CH2CH2-、异丙基(CH3)2-CH-、苯基C6H5-。1.15官能团分子中比较活泼,轻易发生反应且决定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例如:乙烯的(烯类)官能团构造C=C官能团名称:双键;卤代烃的官能团构造X(F、Cl、Br、I)官能团名称:卤素;醇、酚类的官能团构造-OH,名称羟基。1.16同系物、同系列构造相似(有相似的官能团,化学性质相似,物力性质发生规律性变化),通式相似,在分子构成上相差一种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由同系物构成的一系列物质群,称为同系列。例如: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甲烷CH4、乙烷CH3CH3、丙烷CH3CH2CH31.17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似而构造不一样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例如:分子式为C4H10的丁烷有两个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正丁烷(沸点-0.5℃),异丁烷(沸点-10.21.18衍生物一种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一种原子或原子团直接和间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形成的新化合物,叫作衍生物。例如卤代烃、醇、羧酸等都是烃的衍生物。1.19卤代烃烃分子中氢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生成物,叫作卤代烃(一卤代烃、多卤代烃),例如一氯甲烷、二氯甲烷。1.20醇链烃基与羟基相结合而构成的有机物叫做醇。可以当作醇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与芳香环碳原子直接连的氢原子除外)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一元醇或多元醇),例如:乙醇CH3CH2OH乙二醇HO-CH2-CH2-OH1.21酚烃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酚。可以当作酚是苯分子中一种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1.22醛由烃基和醛基相连构成的化合物叫醛。例如:乙醛1.23羧酸由烃基和羧酸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羧酸。例如乙酸,(CH3COOH)1.24酯由羧酸与醇作用脱水而成的产物叫羧酸酯。例如乙酸乙酯1.25醚醇或酚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例如乙醚CH3-CH2-O-CH2-CH31.26硝基化合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叫硝基化合物。例如硝基苯1.27链状化合物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互相结合成链条状的叫作链状化合物又叫开链化合物,由于在动物的脂肪中具有此类化合物,因此也叫脂肪族化合物,例如CH3-CH2-CH2-CH3丁烷CH3-COOH醋酸1.28环状化合物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结合成环状的叫环状化合物。又叫闭环化合物。1.29脂环化合物此类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都结合成环状,且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例如环丙烷和环己烷。或1.30芳香族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碳原子环状构造中都具有苯环。苯萘1.31氧化反应有机物可以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新物质。物质既可以是无机物又可以是有机物,例如: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又氧化成乙酸(醋酸);2C2H5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1.3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含氧物质被夺去氧的单元反应。例如:硝基苯被氢气还原为苯胺。+3H3+2H2O1.3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就是有机化合物与分子氢起作用的单元反应,一般的氢化反应均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氢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1)不饱和键加氢,如乙炔加氢转化为乙烯H-CC-H+H2CH2=CH2(2)环状加氢如苯环加氢转化为环己烷C6H6+3H2C6H12(3)含氧化合物加氢,如丁烯醛加氢制得丁醇CH3CH=CHCH0+2H2CH3CH2CH2CH2OH(4)含氮化合物加氢,如硝基苯加氢转化为苯胺+3H2+2H2O(5)氢解反应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同步发生分子裂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产物。1.34脱氢反应脱氢反应是有机化合物脱去氢的单元反应。一般脱氢反应有两种:(1)催化脱氢使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C-H键断裂,使烷烃、烯烃和烷基芳烃转化为对应的烯烃、二烯烃和烯基芳烃。(2)氧化脱氢在脱氢时通入氧,使氧和氢化合成水,有助于脱氢反应进行。例如:丁烷脱氢成为丁二烯CH3-CH2-CH2-CH3CH2=CH-CH=CH2+2H2乙苯脱氢成苯乙烯+H2正己烷脱氢芳香化C6H14+4H2O1.35水合反应水合(水化)反应就是有机化合物与水化合的反应,一般有机化合物与水分子的组分氢、氧或氢氧基(羟基)化合。CH2=CH2+H2OCH3CH2OH乙烯水化成乙醇CHCH+H2OCH3CHO乙炔水化成乙醛+HOHHO-CH2-CH2-OH环氧乙烷水化成乙二醇1.36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从有机化合物中脱去水的单元反应。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相近的两原子上的氢、氧或羟基以水分子的形式脱去。例如:乙醇在不一样条件下脱水成乙烯或乙醚CH3CH2OHCH2=CH2+H2O2CH3CH2OHC2H5-O-C2H5+H2O1.37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物质与水作用所引起双分解的单元反应。水解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1)无机盐在水中的分解一般强酸和弱碱生成的盐(如NH4Cl)强碱和弱酸生成的盐(如Na2CO3)和弱酸弱碱所生成的盐如(CH3COONH4)遇水都发生分解反应。NH4CL+H2ONH4OH+HCLNa2CO3+H2ONaOH+NaHCO3CH3COONH4+H2ONH4OH+CH3COOH(2)有机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水解醋酸乙酯水解为醋酸和乙醇: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3)有机化合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油脂在碱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钠肥皂。酯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C17H35COO)3C3H5+3NaOH=====C3H5(OH)3+3C17H35第四节石油化工基础知识2.1.1石油的构成与性质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通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同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1.0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异很大(30~-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2.1.2油炼制工业的发展

石油的发现、开采和直接运用由来已久,加工运用并逐渐形成石油炼制(简称炼制)工业始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代炼油工业,是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19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立了石油蒸馏工厂,产品重要是灯用煤油,汽油没有用途当废料抛弃。19世纪70年代建造了润滑油厂,并开始把蒸馏得到的高沸点油做锅炉燃料。19世纪末内燃机的问世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猛增,仅靠原油的蒸馏(即原油的一次加工)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诞生了以增产汽、柴油为目的,综合运用原由多种成分的原油二次加工工艺。如1913年实现了热裂化,1930年实现了焦化,1930年实现了催化裂化,1940年实现了催化重整,此后加氢技术也迅速发展,这就形成了现代的石油炼制工业。20世纪50年代后来,石油炼制为化工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现代的石油化学工业。1996年全世界的石油加工能力为38亿吨,我国为1.4亿吨。大型炼油厂的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

2.1.3石油产品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多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多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原则,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2.1.3.1汽油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2.1.3.2喷气燃料

重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此类油规定发热量大,在2.1.3.3煤油沸点范围为180~310℃2.1.3.4柴油

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2.1.3.5燃料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辨别不一样牌号。2.1.3.6石油溶剂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2.1.3.7润滑油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他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否则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用多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2.1.3.8润滑脂

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适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

2.1.3.9石蜡油

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重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2.1.3.10石油沥青

重要供道路、建筑用。

2.1.3.11石油焦

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2.1.3.11其他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某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诸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多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一样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重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目前,原油因高温结焦严重,还不能直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最终应当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剂以改善使用、储存性能。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原则加入添加剂和不一样装置的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能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应大力发展。2.1.4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有4类:烷烃(甲烷、乙烷)、炔烃(乙炔)、烯烃(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由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备出多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2.1.5乙烯的来源原料烃类通过裂解制得了裂解气,裂解气的构成相称复杂,约有上百种组分。其中即包具有用的组分,也具有某些有害物质。裂解气的净化分离任务就是除去裂解气中有害杂质,分离出单一烯烃产品或烃的馏分,为基本有机化工工业和高分子化学工业等提供合格的原料。裂解气经急冷、压缩、碱洗、干燥、精馏、分离、加氢精制等工序生产出合格产品聚合级乙烯、丙烯、化学级丙烯及其他的副产品。目前我司加工的乙烯焦油重要来源于急冷过程中的重组份。2.2常见化工工艺简介2.2.1精馏\o"精馏"运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停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停分离,称该过程为精馏。精馏操作按不一样措施进行分类。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持续精馏和间歇精馏;根据混合物的组分数,可分为二元精馏和多元精馏;根据与否在混合物中加入影响汽液平衡的添加剂,可分为一般精馏和特殊精馏(包括萃取精馏、恒沸精馏和加盐精馏)。若精馏过程伴有化学反应,则称为反应精馏。2.2.1.1精馏过程原理1)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液体混合物经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后,便可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这就是精馏过程的基本原理。2)精馏塔模型上述的多次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是在精馏塔内进行的,图片1-11和1-12所示为塔板上的状况和精馏塔的模型图。在精馏塔内一般装有某些塔板或一定高度的填料,前者称为板式塔,后者则称为填料塔。应予指出,在每层塔板上所进行的热量互换和质量互换是亲密有关的,汽液两相温度差越大,则所互换的质量越多。汽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后,汽相温度减少,液相温度升高,液相部分汽化所需要的潜热恰好等于汽相部分冷凝所放出的潜热,故每层塔板上不需设置加热器和冷凝器。还应指出,塔板是汽液两相进行传热与传质的场所,每层塔板上必须有汽相和液相的流过。为实现上述操作,必须从塔顶引入下降液流(即回流液)和从塔底产生上升蒸汽流,以建立汽液两相体系。因此,塔顶液体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汽流是精馏过程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回流是精馏与一般蒸馏的本质区别。2.2.1.2精馏操作流程根据精馏原理可知,单有精馏塔尚不能完毕精馏操作,还必须有提供回流液的塔顶冷凝器、提供上升蒸汽流的塔底再沸器及其他附属设备。将这些设备进行安装组合,即构成了精馏操作流程。精馏过程根据操作方式的不一样,分为持续精馏和间歇精馏两种流程。持续精馏操作流程图片1-12所示为经典的持续精馏操作流程。操作时,原料液持续地加入精馏塔内。持续地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称为釜残液);部分液体被汽化,产生上升蒸汽,依次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汽进入冷凝器被所有冷凝,将部分冷凝液用泵(或借重力作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他部分作为塔顶产品(称为馏出液)采出。一般,将原料液加入的那层塔板称为进料板。在进料板以上的塔段,上升汽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传递,易挥发组分的含量逐渐增高,最终到达了上升汽相的精制,因而称为精馏段。进料板如下的塔段(包括进料板),完毕了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提出,从而提高塔顶易挥发组分的收率,同步获得高含量的难挥发组分塔底产品,因而将之称为提馏段。

第三章化工设备基础第一节塔塔设备重要应用在气相和液相间两液相间的传质过程,如精馏,吸取,萃取等。这些过程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条件下在塔中经行的。根据传质过程的种类不一样及工艺条件的差异,规定塔设备的构造类型也是千差万别,塔设备除应满足工艺的特殊规定外,一般还要满足下列条件:(1)分离效率高。(2)生产能力大。(3)操作弹性大。(4)气体阻力小。(5)构造简朴,设备取材面广,便于加工制造与维修,价格低廉。2.3.1.1填料塔填料塔由塔体,喷淋装置以及填料,再分布器,栅板等构成。气体由塔底进入塔内,经填料上升,液体则由喷淋装置u喷出后,沿填料表面下流,汽液两相便得到充足的接触。(1)喷淋装置有喷洒型,益流型,冲击型喷淋器等类型。(2)填料的种类有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鞍型填料,波纹填料,波纹网填料等。(3)再分布器有分派锥,带通气孔的分派锥以及槽型再分派锥等。2.3.1.2板式塔板式塔的类型诸多,分类措施也各不相似,如按气液在塔板上的流向可分为:(1)气—液呈错流的塔板。(2)气—液呈逆流的塔板。(3)气—液呈并流的塔板。按塔板的构造又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等。a.泡罩塔由泡罩,升气管,降液管(或称溢流管)和溢流堰构成。回流液体由上层塔板经降液管流入下层塔板,沿塔板方向流过鼓泡区,与上升气体充足接触。长处:1.气液两相接触比较充足,传质面积较大,塔板效率较高。2.气液比变化范围较大,即操作弹性较大,便于操作。3.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合用于大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