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目录一、单元知识框架二、单元课标解读三、单元结构分析四、单元学习目标五、单元架构六、单元课程情境设计七、单元课程评价一、单元知识框架一、单元知识框架二二、单元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任务分析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的认知,加深学生对大气组成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通过示意图和案例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原理。本章是学生完成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相关知识学习后,学习的第一个具化圈层结构及地理环境要素,遵循由外向内的学习过程,在大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整体+局部”的视角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同时,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具化的情境角度分析原理,培养学生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及人地协调观。三三、单元结构分析本章内容以地球最外部圈层-大气圈为知识背景,大气是学生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球基本要素,按照知识结构由外向内的认知顺序,教材将大气安排在学生初步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之后。在结构认知领域,为落实“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标准,本章设置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节基础内容课程。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地理特征与差异描述”的重要章节内容,本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通过感知对流层的天气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描述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及其各层的主要特点,认识不同区域对流层厚度的差异。在过程认知领域,为落实“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这一课程标准,本章又设置了“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节基础内容课程。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地理过程与变化分析”的重要章节内容,本节运用图解法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学会绘制大气受热过程图,能够运用大气保温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分析,从时空角度认识热量传递的过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增强地理实践力。在进行系统大气运动原理的过程中,教材在第二节增加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内容,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打下基础。四四、单元学习目标目标一:分辨大气层各垂直层的特点,认识不同纬度地区对流层顶的高度差异及其原因,了解大气组成成分的变化在全球不同区域的表现及其带来的影响。(区域认知)同时,对比大气的组成成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幅度及差异;运用图表和所学材料,综合分析大气层的理化性质,解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目标二: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热力性质差异及形成原因,描述尺度及要素差异背景下的大气运动差异。(区域认知)运用大气受热、热力环流、大气运动原理分析说明霜冻、温室效应、海陆风、山谷风等实际问题。(综合思维)通过实际案例,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理环境现象与大气组成即大气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地理实践力)。目标三:能够充分认知并绘制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模式图,明确大气运动的学习与认知方式,培养探索意识及科学精神。(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及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保护地球的大气环境。(人地协调观)“地球上的大气”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对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其中对人类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该单元地理教学,需时刻体现除系统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综合思维”。教学中应时刻关注知识的生成与来源过程,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究和问题式学习,抓住大气对人类生产与活动的影响这一教学主线,强化地理学科知识原理的内化与生成,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关注单元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和学科意义,凸显单元内容的育人价值,运用系统思想下的地理观察、观测、模型构建、综合分析等学科方法。作为新知学习,本单元教学要纵向结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强化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大气运动等重点核心内容,将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概念、原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充分运用地理图解、地理建模、演示等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原理与过程。课时安排:专题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课时专题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课时六、单元课程设计(任务情境)问题探究:何时“蓝天”常在:六、单元课程设计(任务情境)本单元为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是学生学完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后,第一个学习的自然环境要素。没有大气,就没有地球上的水和生物,大气对地貌的变化与塑造也有深刻的影响。另外,大气间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光、热、水等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气圈是地球的最外部圈层,优先安排大气单元的学习,为后续水、地貌、生物等其他圈层或要素的学习做铺垫。教师教学过程中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实质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细化整合,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增添相关知识的拓展性课程材料,教师不断通过图一文、文一图、图一图的转换加强与核心概念互动,形成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培养目标。专题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情境创设:(播放视频)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探险者“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从此高度跳下,受地球引力影响而迅速坠落,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地球上以超音速形式自由落体第一人。为了安全完成探险,他配置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且具备填充加压氧气的密封内层,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具备温度调节器。39千米高空的大气成分与近地面大气在成分及特点上有哪些不同?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专业的特制宇航服?除了特制宇航服,太空舱还配备了哪些特殊的仪器、仪表设施?这些设施充分考虑了高层大气的哪些特征?小组活动1:大气的成分及含量展示科研人员对高空大气的探索。(1)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米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以平均每分钟30米的速度上升,凌晨4点40分达到9032米,超过珠峰8848.86米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空艇搭载的观测仪器,主要用于同步记录从地表到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数据和水汽传输过程。测量数据包括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等变化,这对研究西风如何影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2)某高空探测站将无线电探空仪悬挂在一个直径约2米的探空气球上,随着探空气球上升,探空仪将探测气压、温度、相对湿度等,并通过无线电波将结果发给地面接收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900个高空观测站,各国可以通过国际协议互相交换探空数据。结合教材中图2.2思考:(1)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科研人员为什么要探索高空大气的特征?(2)干洁空气中四种最常见的气体是什么?其他气体”还包含哪些成分?小组活动2:认识大气成分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1:小组讨论占比最大的氮气(79%)的作用。(教师适当补充:“稳定”/“固氮作用”等)要点2:二氧化碳及臭氧对地球温度及生命安全的影响(二氧化碳可以有效吸收地面辐射而使气温升高(原理可留待下一节讲解);没有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将对生命产生严重危害。)要点3:云、雾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都是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参与下的天气现象。展示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图片,或引用有关成语、诗歌和民谚等,使学生在欣赏自然现象的同时,主动探究其形成的科学原理。风景中的气象之美是以大气中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的时空变化为基础的,而天气现象的时空变化正是源于水汽和杂质的时空变化。小结:大气对地球生物的重要性:大气使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保持适宜的温度,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能阻挡大部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等——生命存在重要条件。小组活动3: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展示教材中图2.3“北京优良天气和重污染天气对比”,重污染天气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可能有哪些?要点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文信息,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一方面提示了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造成大气成分和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暗示了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图像还隐含了大气组成的改变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危害,鲜明对比使学生感受大气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意识到保护和改善大气质量人人有责。要点2: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联系本地区存在的大气污染现象,设计调查问卷或调查表。要点3:结合“案例”和“自学窗”等内容,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因为后果严重,这些大气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并且需要全球合作解决。(1)1740-2011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经历了由缓慢增长到加速增长直至1960年以后的飞速增长,并且在未来几十年还可能持续下去。其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要点4:【活动】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教师展示非洲地形图中埃塞俄比亚及肯尼亚地形图,分组归纳两国共同的地形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从海拔、大气密度以及大气含氧量的关系作出推测。展示中国地图,找出表2.1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位置,思考海拔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思考运动训练的绝佳高度为1800-2400米,但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小组活动4:大气的垂直分层。播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结合图文信息,探究思考:大气由地面到高空垂直分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生活的大气最底层叫做对流层?大气垂直分层中气温自下而上存在何种变化?对流中层中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是?描述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的差异?为什么积雨云出现在对流层?对流层云的形成与大气运动的关联是?小结:对流层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与大气的对流运动密不可分。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高层大气对人类活动及相关地理现象的意义在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从大气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物质组成两角度进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从空间视角分析图文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大气为代表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人地观念。小组活动5:归纳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和差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教材图文信息,引导学生从高度范围、气温特点和成因、气流运动、自然现象、人类活动等角度列表比较。大气垂直分层高度范围气温特点及成因气流运动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小组活动6:课后活动-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分小组协作查阅资料与书籍信息,例如“臭氧空洞”被探测和发现的科学历程,认识“臭氧空洞”对人类生命健康和地球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全球合作如何成功避免甚至消除“臭氧空洞”带来的不利影响,认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专题2: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第一课时情境创设一:以月球和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对比作为情境导入,并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活动1:原理生成-大气受热过程学生阅读图2.9,教师设计板图板画逐点箭头展示大气受热过程。思考:为什么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为什么“高处不胜寒”?为什么拉萨被称之为“日光城”?小结: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小组活动2:层次递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基于小组活动1,利用图示法进一步阐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理解“截留加补偿”方式。给出关键术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大气保温作用”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绘制思维框架图以厘清思路、明确概念间的关系。情境创设二: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片段(朱开山利用人造烟雾防范霜冻)思考:霜冻多出现在晴朗夜晚的原因?如何有效防止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原理是什么?比较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昼夜温差变化,并说明理由?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差异如何?温室大棚和温室效应的原理?小组活动3:小试牛刀-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观察并结合图2.10比较地球和月球表面受热过程思考: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得原因?第二课时情境创设三: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风是怎样形成的?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现象吗?播放:“大气环流现象模拟实验”(密闭空间烟雾流动方向)小组活动4:原理生成-大气的热力环流展示动图示意气压概念及气压因热力不均因素产生的变化。思考: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存在哪些方向的大气运动?大气的运动及其方向与气温、气压的关系是?教师详细绘制板图,逐步描述冷热不均引起的气压变化,继而引起的大气水平运动,详尽比较气压差异及气流运动方向。比较不同气压状态下的气温差异。情境创设四:以文字、图片形式展示热力环流实例(城郊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宋代诗人陆游曾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古代人就已察觉到城市与农村之间气温的差异。小组活动5:初出茅庐-案例分析:城市热岛环流要点1:多角度分析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原因,“放热源”、“吸热源”?要点2:思考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要点3:思考“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等措施如何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活动:绘制海陆间大气环流模式图要点1:尝试小组合作解决,课前案例(绘制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小组活动6:炉火纯青-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2.14和文字,结合大气热力环流知识,边板图边讲解(或多媒体演示),着重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最基本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的关系,是判断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在黑板上绘制或展示图2.15(风向偏转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图文,结合地转偏向力知识,边板图边讲解(或多媒体演示),着重掌握以下几方面: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具体影响,即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直到两个力达到平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的情况一般只出现在高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在黑板上绘制或展示图2.16,引导学生阅读示意图,着重掌握以下几方面: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减小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等力的合成决定风的方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的情况一般出现在近地面。小结:从力的合成角度,归纳三个作用力对风力和风向的影响。结合“思考”和“活动”指导学生在给定的等压线分布图上确定风向
1.确定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关键是明确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使气流向左偏转)。在此基础上,综合南北半球风向的表示方法,全面掌握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一步:判断气压高低,然后用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判断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然后用实线画出偏转后的风向。第三步:读出具体风向,即风的来向。最后将此步骤和规律运用到真实的海平面等压线图中加以实践。
2.在给定的实际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根据等压线的概念和分布规律,正确判断各地风向,掌握近地面大气的运动规律小组活动7:【活动: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1.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气压分布图中的信息,如高低气压中心、等压线疏密变化的分布特征等,然后着手分析三个问题。
2.对第一问等压线的疏密与气压梯度大小关系的解答,一方面可以根据教材所给文字资料加以说明;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地理学过的等高线知识加以分析。等高线越密集,高差越大,地形越陡。等压线的原理与此相同。
3.对第二问的解答,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形成近地面风的作用力画出具体的风向。
4.对第三问的解答,风速大小的比较应紧密结合气压梯度的大小得出结论,即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问题探究:何时“蓝天”常在情境创设:展示大气污染视频。小组活动1:认识大气污染现象收集所在城市大气污染相关报道和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认识大气污染得概念、特点及危害。任务:1.概括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危害?2.讨论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小组活动2:了解我国大气重污染形成的原因小组讨论并补充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思考:1.上述原因中哪些是人为原因,哪些是自然原因?2.造成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还有哪些?小组活动3:了解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所用时间阅读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及治理案例,播放相关国家大气污染视频。思考:1.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延误时间”相比,人为原因有何不同?2.仅考虑人为原因,试对“洛杉矶烟雾治理时间比伦敦烟雾治理时间更长”作出合理解释。小组活动4:讨论我国“蓝天”常在所需采取的措施和时间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我国政府为治理大气污染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和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所用的时间,提出治理大气污染的“中国方案”。总结:学习“大气”之后,同学们完成了从“出门看天”的表象积累上升到“琢磨大气”的理性探究的递变过程,感悟大气之美,洞悉生存奥秘,体会生活之需的大气圈层组成、结构、运动,认知增强保护与大气环境的责任意识!七七、单元课程评价前导目标评价:本章节为充分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设计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质生产力学习课件
- 美术小书包课件
- 2024年度甲方提供市场调研服务合同标的为00万元人民币
- 2024年度企业厂房买卖合同指南针
- 2024年度股权投资合同标的及投资条件详细说明
- 2024年度融资租赁合同范本(租赁物描述与租金计算)
- 2024年度企业技术开发合同
- 2024年度仓储合同货物损耗责任认定3篇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示范图集
- 2024年度模具制造行业市场推广合同
- 全册重点字词句默写(素材)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江苏开放大学2023年秋《组织行为学 060044》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 3.辽宁2017定额宣贯《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定额 》
- 接受证据清单
- 磷石膏回填矿坑施工方案
- 装配式集装箱房屋应用场景分析(图文并茂)
- XX市地下管线普查调研报告
- 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考试笔试试题与答案
- 公路桥梁养护维修施工方案
- (完整word)A4作文格子纸打印版-word文档
- 《市场营销学》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