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一国两制与圣性的博弈_第1页
《逍遥游》一国两制与圣性的博弈_第2页
《逍遥游》一国两制与圣性的博弈_第3页
《逍遥游》一国两制与圣性的博弈_第4页
《逍遥游》一国两制与圣性的博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逍遥游》一国两制与圣性的博弈

关于逍遥游的后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结合《天下篇》及《庄子》其他篇目,我们认为《逍遥游》的主题是讲政治;它的主词是政治意义上的神人,而非个体生命意义上的神人。只是这个政治是《天下篇》指涉的“古至人之治”、是“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1)的理想政治。这个理想政治在庄子所处时代早不存在了,诸子各派皆有自己的政治学说,都认为得到天下道之大全,故各派用心最力,四处传播,彼此相非,终无一是。一个远古的理想政治,如何让世人相信,且有现实意义,这是庄子首要面对的难题。《齐物论》揭示出的命题是:如何呈现真知。真知落实在人世间,即如何呈现理想之治。按照《齐物论》的逻辑,庄子不可能采用这样的判断:先提出一个理想之治,然后以此反驳其他诸子学说,而是采用颇为得意的“三言”(2)、“三籁”之喻,即让事物自身去呈现,但各事物之间有一个总摄的联结,这个联结就是“道枢”。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式背后的“事”经验来解读《逍遥游》,或许对于我们理解它的主题有所帮助。一小大之辨“此小大之辨也”这一句绾束前面两则寓言,可视为《逍遥游》的一个论题。这个论题说的是什么,为何后面紧接着论述社会生活中的小与大,它言说的归墟在哪里,有待进一步探讨。在自然界中,小有小的好处,小不必慕大;大有大的优势,大不能用小。就小而言,蜩与学鸠的生命活动,只限于决起而飞、抢榆枋、时而不至而控于地这样的活动,这是由于它们的形体和习性所规定。它们不理解大鹏的活动,就像肩吾不可能理解接舆的河汉之言一样,寓言在空间上的“小大之辨”止于此。菌类植物,朝生暮死,不明晦朔;蟪蛄类动物,春生夏死,没有年的概念,“小年不及大年”的判断止于此。在《齐谐》、汤之问棘寓言中,庄子并没有设置这样的判断:小则慕大,大要适小。郭象《逍遥游》题解云:“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物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1)郭象的解释是就政治层面上说的。大鹏、学鸠都可适性逍遥,这一观点落实在政治生活中,即统治者有其合理性。庄子“小大之辨”的政治意义不在于论证统治阶级的合理性问题———随着时代发展需要,战国以降庄子后学思想与法家思想、儒门重礼乐制度的荀子学派较为接近———而在于对政治的理解。政治以不残害人的天性为前提。在人的天性范围内,无论是社会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保持自己的性命之情。庄子认为这样的政治存留在“古至人之治”中。郭象的自足适性论,有其明显的政治意图。社会各阶层的逍遥必须建立在统治者的逍遥基础之上。古至人之治,同样是小不慕大,大不适小,但并没有给出一个统治者的合理性问题,它的重点不在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秩序建构上,而是强调统治者自身的态度与境界。在古至人之治的社会里,人们不惊大,不鄙小;统治者的意志也同样不惊大,不鄙小。“不惊大”的政治意义是,不以普世价值来要求一个特殊的物象或个体。如果“张小而大之,以己所见之天德王道,强愚贱而使之遵”(2),即让那些能力薄小者担任不能完成的事务,将下品教育成上品,这样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大。《刻意》尖锐批评儒门讲学者“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儒门之教,使小而慕大,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如此带来的社会风尚是尚智、尚仁、尚义、尚礼、尚信。庄子认为崇尚儒家教义而广为天下倡的最终结果将导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局面,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者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胠箧篇》)。因其有所崇尚,故治理天下则出现小人以身殉利,士以殉名,大夫以殉家,圣人以殉天下的社会畸形。尽管所务之事不同,名声异号,但都是伤性伤身。正因为伤害性命之情,所以圣人不足法,君子大夫不足尚,而小人大盗者亦不足非。庄子对“不惊大”的看法归结在“知”的讨论范围之内。小人不足学贤人;小人学贤人以智者,结果不仅不能成圣,反而更成其为小。以往人们认为庄子是反对智识主义者,主张回到倒退的文明小国,笔者认为这不甚吻合庄子原意。庄子意在说明,首先要尊重个体之知,即尊重个体形体之知,亦即分内之知。这个分内之知的完善与圆满,必须是立足于自身的完善与圆满,不假外求。就圣人而言,圣人自求身正,有身正,然后才能正天下,治理天下。(3)就圣人以外的人而言,庖人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代之,即是庖、尸祝正其身而所为之事。庄子并不反对人类认识事物的“知”,也没有让人们去摧毁文明的历史。“不鄙小”的意义在于:“遏大而小之,以万物不一之情,徇一意以为法”,这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法家思想的主张。社会要管理好,必须整齐划一,不举贤,不尚智,即《天下篇》中慎到、田骈、彭蒙一派思想。他们“笑天下之尚贤也”、“非天下之大圣”、“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他们治理社会的最高理念是“齐万物以为首”。“齐万物”,就是“法”,遇到问题全部以法术数度处之,不近人情,不为宽简之理。法度排除了人的主观情志和人伦关系,使一切纳入“物”的静态并加以稽考评判,所以被讥讽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齐物论》中也谈到“齐万物”,但与慎到的思想有根本不同,故而《天下篇》批评这些貌似相同而实相异的法家主张。《齐物论》的主词是圣人,是说圣人观照万物的方式和态度是“与物宛转”、“与物为春”。圣人之治,并不是将人们作死人解,不是让社会一片死寂而无春意,无个体生命的充盈。社会治理的崇知与非知这两种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类型,常常被概括为“外法内儒”或“内法外儒”,一直延用至今。它与下沿至个体生命意义上的“外儒内道”、“儒道兼修”无本质区别。作为政治上的法家意志与修身上的道家精神是一致的,都力求心神凝一而不为外物干扰。这两种社会治理模式是道术而为天下裂之后的局面,并非古之道术。无论是“惊大”的儒家圣人主义,还是“鄙小”的法家思想;无论是激起人的意志,还是平息人的欲望,都是以扭曲个体人的生命为前提。这样治理国家,“激物之不平而违天之则,致天下之怒如烈火,而导天下以狂驰如洪流,既以伤人,还以自伤”。(1)不如古至人之治,游乎至小而大存焉,游乎至大而小不遗焉。物之大小,各如其分,这样社会与圣人之间两无所伤,都能达到各自的逍遥。若拘鲲鹏于榆枋,驱蜩鸠于冥海,以彭祖之年责殇子之夭,以至人之无己苛求“智效一官”者,则皆资章甫而适越人,结果是万物各失其逍遥。万物失其逍遥,则圣人自不能逍遥。这里,我们是将“小大之辨”落实在“古至人之治”这样一个大语境中解读,是因为庄子在后文中集中推出了“神人”这一形象,而且内篇有不少关于“圣人之治”的描写。政治视野中的“小大之辨”,它的意义在于作为社会治理者的圣人是如何对待小大问题,如何安顿社会事务和社会阶层中的小与大。“小大之辨”之后,庄子紧接着论述了人类社群构成类型中的小与大: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普遍认为,庄子对于这几类人群的差秩是有主观评判的。“故夫”连接上下文,所以我们仍将这段文字置于小大之辨中解读,谈的是客观的小大问题,并没有鄙小而颂大之意。庄子并不要求“知效一官者”学臻至人,也未曾让列子向神人学习。另一方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揭示的是不要以功名为事,不要以天下物为事。庄子是从“天”的角度,实现对社会治理中的“人”的解读。即使知效一官者,在胜任某一官职的范围内,治理事务,不以事务为累;德业亲近一乡之士者,调和乡党事务,亦不宜以事务之名为累。各人做好各自的事务,不以功名利己为事,则能实现自足逍遥。只有实现不同差序的各自逍遥,才可能实现至人之治的天下逍遥。此其一。复次,从小大之辨的寓言到人类社会的小大观念,再到尧与许由、肩吾与连叔的对话,庄子的用意无非是让人们明白《逍遥游》的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至人、神人、圣人。这三种人,略有差秩,与《天下篇》“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试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相类。大抵圣人,是道之“真”下达人世事务的开始,是人世事务的总治理者。在《庄子》语境中,圣人就是尧舜,尽管《庄子》中的尧舜有正说,有反说。凡此处要善读,方才不负此老用心。因为言说的主体是圣人,故而我们对《逍遥游》的主题要作必要畛域和厘定,不能从认识论观念或者人生论角度随意支解。《逍遥游》的主题是说圣人逍遥,只有圣人的逍遥,才能实现天下人的逍遥。《逍遥游》呈现的多是“大”境,至于圣人如何达到逍遥境界的工夫论内容,则语焉不详,这带来很大的误读空间。最后,这段文字中出现两个“待”字。在内篇其他篇章(如《齐物论》“罔两问景”)的“待”与这两处的“待”不甚相同。这里所“待”的对象是异体,而其他篇章的则是同一事物相类或相反的属性。列子超越宋荣子,在于不以荣辱内外为计,但其所追求的自适又须“御风”。“风”者,列子所待之物,通常被解释为某一事物达到的状态或境界应具备的条件。相对而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艺之辩的至人,则是无所待。无所待就是无己无功无名。论者将有待无待作为解读《庄子》的一对重要概念,固无不可。“待”相对“自”而言,“自”即是自然而然,不依赖于物象,自然的状态也常常是无的状态。《齐物论》“三籁”中的天籁就是无的状态。各自发出声音,又各自消失的状态,即是天籁。有论者将有待无待与大鹏联系起来,认为大鹏较神人的境界为下,这属误读。庄子描写大鹏的笔墨鼓荡而有神采,怒而飞、海运、六月、培风、青天、北冥南冥,这些时间、空间和蓄势上的条件,构成大鹏所待的对象,同时也是大鹏活动的条件,也可理解成大鹏逍遥所具备的工夫。那么学鸠是否有待,待的是什么,是否无所待。这里不宜坐实理解大鹏的有待。通过大鹏、蜩鸠的寓言,庄子旨在明小大之辨,并无小大的主观判断,更没有将大鹏与神人作比较,分出高下。诚然,一个人的思想往往带有主观性,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体生命的状态和意志携带进去。而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庄周,将自己的情志寄寓在大鹏身上,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先秦诸子那里,这样表述思想的方式不是主流。厘清哪些是庄子生命的感悟,哪些是继承古至人之治的社会思想,从而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解读庄子思想的重要前提。二圣人与齐物论“小大之辨”落实在“尧让天下于许由”的寓言里(1),即是尧为大,许由为小,但尧不以己为大,不以治天下为功,这是说圣人无名、至人无己。许由犹如庖人游于庖,尸祝游于尸祝,羹熟祭毕,浑然忘其有事,忘其为小。尧与许由忘其大小之辨,最后遂得逍遥。物之小大,各如其分,任物自得,能做到这样,则人我两无伤,圣人自然不以天下为事,而将全部精力放在治身上,《逍遥游》隐藏着这样一层政治内涵。沿着小大之辨的逻辑,圣人推其极,就是忘天下,“窅然丧其天下焉”,只有以丧天下的态度去治理天下,才可能得到天下。“小大之辨”落实在惠子与庄子的两则对话中,即是小用与大用、有用与无用的问题。五石之瓠,人见其为大;不龟手之药,人见其为小,二者皆困于无所用。困于无所用,人不能为其所无用,故不能逍遥。以用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狸狌为小,但死于罔罟;斄牛为大,而不能执鼠。大樗的比喻,旨在说明以无用的态度去看待无用,则物无不可用,无不可游。若以无用用无用,则物无不可用。物无不可用,则物我尽逍遥。“小大之辨”与“以无用用无用”,二者在《逍遥游》中是统一的,它们的主词仍是圣人,强调圣人君临天下的态度。至于圣人如何言说,如何处理人间事务,庄子将这些内容安排在《齐物论》中。《齐物论》在圣人的言说问题上并未做任何实质性规定,而是一承“道”的基本看法,即“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经历各家学说给社会造成的混乱,《庄子》不得已而张显圣人之治。我们解读《齐物论》,必须直面篇中十二处“圣人”。有时称为“至人”、“达者”、“大圣”,分别是:“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1)“尧让天下于许由”这则寓言的主角是尧。尧是现实中的圣人,庄子肯定的是尧治天下而丧天下,天下不为己有。“众人役役,而圣人愚芚,参万岁而成一纯”、“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凡是《齐物论》所论的重要问题,都能在这十二处圣人这里找到,有的以圣人为参照而悟真我,有的归综圣人而张大义。若忽略这十二处圣人,随意从“‘齐物’论”或“齐‘物论’”角度辨其主旨,恐有失庄子的本旨。《齐物论》看似是论述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但细绎下来,我们仍可从“圣人之治”中寻到答案。本篇破诸子百家的思想局限,使“物论”归于天籁自然,让各家丧其形迹而呈现真知,这在篇中交待得非常明显。但潜在的问题,是阐论圣人看待“物”与“物论”的方式,而且以它与前者相对照,使之成为《齐物论》思想展开的两条基本线索。《齐物论》落脚处仍可看作是“逍遥”二字;圣人能够逍遥,在观念和对待物论的方式上,就要具备“齐物论”思想。近人刘咸炘论此篇宗趣,颇得要领。他认为:此篇初明万物之自然,因明彼我之皆是,故曰“齐物”。后人多误认为破是非,宋以后人遂读为齐世之物论。不知所齐者非论也。双遣、两忘之说,乃佛家所主,不与道家相混。自来以佛义言道书者皆误。佛家主空,一切俱不要;道家主大,一切俱要。根本大异,岂可混同乎?(1)任何事物都有其是、有其非。儒墨两家相为是非,庄子认为:“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上一“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是就在彼为是、在此为非方面说,后一“是其所非、非是所是”是就易而观之方面说。“‘易观’为通彼我之要法,亦此段之主旨。‘以明’即谓两观兼包,而知其各有其是耳。庄意本如是。”(2)王夫之则从写作结构和修辞策略上做了说明:当时之为论者夥矣,而尤盛者儒墨也;相竞于是非而不相下,唯知有己,而立彼以为耦,疲役而不知归。……物论者,形开而接物以相抅者也,弗能齐也。使以道液,则又入其中而与相刃。唯任其不齐,而听其自已;知其所自兴,知其所自息,皆假生人之气相吹而巧为变;则见其不足与辨,而包含于未始有之中,以听化声之风济而反于虚,则无不齐矣。故以天为照,以怀为藏,以两行为机,以成纯为合,以去彼之所谓明,以出吾真知之明;因之而生者,因之而已,不与之同,不与之异,唯用是适,则无言可也,虽有言以曼衍穷年,无不可也。不立一我之量,以生相对之耦,而恶有不齐之物论乎?此庄子之所以凌轹百家而冒其外者也。(3)《齐物论》既没有采用儒墨两家“彼我”的对立思维,也没有陷入“彼我”与“他者”的对立逻辑,而是不立“彼我”之见,使一切“包含于未始有之中”。这样的言说合乎“大道不称,不辨不言”的特点,与圣人无名的逻辑相一致。在圣人之治中,天下一切,皆因圣人任之。“因之而生者,因之而已,不与之同,不与之异,唯用是适。”这样的不自发呈现,即是“无言也可”。因为圣人不将天下占为己有,不明自己的功名,不尚智慧和贤德仁爱,不立言说的榜样,所以天下人愿意附属他,这即是“虽有言以曼衍穷年,无不可也”。(4)圣人无言,无为,因任君子百官,但由此而天下自适其适的社会效用即是“言”,即是“为”。圣人这样治理天下,允让天下,治理的结果却是万有世界;圣人没有言说,没有人为制定规则,却与天地长久,这与“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的卮言特征一致。所以,我们说“卮言”就是圣人言说的方式,也即是“道体”的言说。世情之是非,思想之争论,互相倚伏,循环相生。有是之者,必有非之者,有今日之以为是而他日以为非者,有今日以为非而他日以为是者,所以“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人们以语言和观念赋予事物的“是非”、“然否”,皆未能道其通、尽其常。因为“其所言者特未定”,而所谓的“是”与“非”都受人们认识事物的有限性、历史性和特定时空制约,“是非”自身又随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过,《庄子》并没否定特定时空下概念的界定和正名的必要性。他要破除众人“物论”之固、“彼我”之弊,故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权宜之计。比如寿夭,是时间概念,也是观念认识。在自然界,朝菌、蟪蛄,可称为“夭”;冥灵、大椿,可称作“寿”。我们人类方面,彭祖可称之为寿,而众人则是夭。但是物类从其自身之寿夭而寿夭之,则“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是它们的本性。冥灵以五百岁为春秋,大椿以八千年为春秋,这也是它们的本性。祖彭年富春秋,众人不满百龄,这也是他们的本性,这里勿庸以寿夭观念来比较。若强以本性不同的物类相比,则天下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亦未尝不可。彭祖与众人相比,固然为寿,但与无限长的时间来比,其生命又何其短乎其短,故为“夭”。殇子与享高寿的众人来比,固然为夭,但与刹那的时间相比,其生命又何其长乎其长,故又可为“寿”。但庄子没有采用这样的做法,而是让万物各遂其自然之性以生,活千年万年也好,朝生暮死也好,总之要不违背人性。比如大小,同样可以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因为泰山与秋豪相比,固然成其大;若与地球诸大行星相若,则只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秋豪之末,固然小,但若与用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相比,则是庞然大物了。可以“以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也可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非马喻马之非马”,“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世人往往“朝三而暮四”则怒,“朝四而暮三”则喜。圣人不取这样的判断,凡大小、是非、高下、美丑、善恶、可不可、然不然等诸相,都是因人们的观念和认识而形成,观念和认识又因时间、气性、文化、生死的不同而不同,但万物本性却不然。凡死生、穷达、存亡、贫富、毁誉、贤与不肖等人生诸义,都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德充符》),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化。(1)“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至乐篇》)。所以,圣人不取对立彼我的方式看问题,此就其认识层面上说;圣人不取利害、生死、喜求、善恶、无谓有谓的观念来尊生益生,此就其个体生命而言;圣人不取仁治礼治方式管理社会,而是“以鸟养鸟”,委蛇而处,与物同波,不一其能,不同其事,此就其社会治理而言;圣人不取议辩,“行不言之教”(《知北游》),“至人不留行焉”(《外物篇》),行而无迹,言而无言,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唯所遇而因之,故能与化俱,此就其出处言说而言。圣人的这种言说即是卮言,卮言的内核是顺物而中不失己。圣人“因是”、“以明”思想的政治意义是以物付物。“因”是圣人治理社会的总原则,虚无因应,变化无穷。这一思想根源两方面:一是万物大化流行,圣人观化而中不失己;一是万物有遇与不遇之分,圣人要善于把握“时”。《庄子》描写了大量的看似矛盾、进退唯谷的人生境遇和事物状态。《庚桑楚》云:“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间之中者,鬼得而诛之。”《养生主》云:“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则阳》云:“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骈拇》云:“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物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大宗师》云:“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寓言》云:“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私,死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人间世》云:“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此外,像论阴阳之患与人道之患(《人间世》),论材与不材之间(《山木》),等等。这些境遇和状态,可以落实在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哲学上面,即人如何在人世间得以逍遥;也可以坐实为《齐物论》中“彼此”、“是非”问题所指涉的对象。《齐物论》中“可不可”、“然不然”、“物固有所可”、“物固有所然”,只有圣人才能因循。圣人因循其时,即是“因是”、“以明”、“怀之”的内涵。同时,万物皆化,因万物之“化”而应我将拥有之“机”,故在“斯须”之际,犹如未陈之刍狗(《天运》),故而圣人社会治理的一套礼义数度都要应时而变。准此,庄子批判儒家仁治之迹,批判执圣贤言论而不化的儒生,告诉人们对待尧舜治理社会的经验要因时损益,与时俱化;而于古代典籍,要得意忘言,善明其意。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看到庄子“言意观”有着鲜明的政治内涵。圣人“观化”、“物化”,但又有“一不化者”在。《养生主》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在薪则穷,在火则移;年可以尽,而不可尽者性也;生之涯可尽,而别有无涯者在。其在养生而言,前薪虽尽,后薪以续,火传而不灭。“心得纳养之中,故命续而不绝。明夫养生乃生之所以生也”(1)。人们的形体,无日不化,但人们的心却不与之俱化。万象皆化,但是人们观察万象的大道与方法却不会因之而改变。《则阳》云:“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环中”,即《齐物论》中的“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莫若以明。”“道枢”的人间世意义,即是指“一不化者”,即无心、丧我。以物化为环,以应无穷。这个“物化”,即是与物俱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是指圣人常无心,常无我,故一不化。以常无心观化,则能与物化。惠施、公孙龙之辈,倚树而歌,与物相靡,不知所止,是役心使物、内化而外不化的明证。圣人因其内不化,所以能做到“言无言”。因其言无言,故能应和万物,能“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三圣人之治天下《齐物论》的“因是”、“以明”、“丧我”思想,与“无己”之义实相同,前者就是圣人与物的关系而言,要因物之是非;后者是就圣人忘己、丧天下而言,二者都不是空洞的概念名词,是要也是可以落实在圣人治理天下的事务中。《大宗师》描写真人治理天下的情形: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这里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庄子的政治世界中,没有排斥儒家的刑、礼、智、德,而且对这套社会管理方式给予限定和说明。“刑”同“形”义,形以自治,说明身形性命的修养与理在政治生活中属第一位,是“体”。它要求对自己严于律己,克律复礼,它有敛约检制之义,故为“绰乎其杀也”。人生于世,非礼不行,“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礼”以接物,故喻之为翼,有翼便可以游于世。“以知为时”的“时”与“以德为循”的“循”同义,都是迫而后应,不即不应,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循”,顺也,顺乎人之性,不是强迫人们遵守。近人刘武先生《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释云:“《文子·道原篇》:‘夫事生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知时者,无常之行。’又曰:‘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此足以释‘以知为时’之义。言事物来触之时,知不得已而应之,馀时则寂然无知,亦泯然无时,故知动则时生,知寂则时灭。人于梦寐之际,何尝有时乎?”(1)“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这两句是对“以德为循”的修饰说明,是说真人无意于行,自然而至,不标新立异。《天地》论道德事义一段,云: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则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则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事,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则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同篇论君子有十事者: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道》称“古之明大道者”须明九目,云: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同,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天下》称“古之道术”的政治图式,云: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古之道术,即古代的政治图式,它由天人神人等七类人构成,可分为形上之道(“本数”)与形下之具(“末度”)两个层面。七类人,六通四辟,处在道的运动当中。天人、神人、圣人,是本数,这一部分内容为时人所遗忘。《庄子》内七篇,以寓言方式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个“本数”。大抵庄子是寻到了这样的“古之道术”,既而要向世人或后世呈现真知,证明这种道术存于历史,并试图用它挽救时代没落的局面,《庄子》的良苦用心似在于此。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1),是看到《庄子》所论多是“天”的层面,讨论形上之道,而在“人”(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层面涉及较少。庄子认为不能因“人”而害“天”,不能因人的制度而破坏人的自然。知“治之具”而昧于“治之道”,这在当时社会,是普遍事实。《天道篇》谓“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而上之所以畜下也。”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抵都是这样的一曲之士。同篇又谓:“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以治也,安能治人!”论者将《天道》、《天运》、《天地》等篇归入秦汉之际的庄子后学,或近于黄老学派,不无道理。笔者认为庄子所论圣人之治,本身就蕴含着这样的思想。结合《天下篇》和《大宗师》等篇来看,形名比详、刑礼知德,这些构成圣人之治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我们讨论庄子思想,不能凿空这一重要事实。《逍遥游》中的至人神人圣人,不是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的静态人物,它的逍遥必须是与具体事务结合在一起的逍遥,必须是有着具体人群所构成的社会治理意义上的逍遥。另一方面,比较《大宗师》与《天地》、《天道》、《天下》等篇目有关圣人之治的形而下“具”层面内容,《大宗师》中“治之具”呈现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其主要内容偏在圣人修养上,而《天地》、《天道》《天下》篇中的“治之具”杂有儒家和法家思想成分。由偏于内在修养向外在礼乐形名制度上倾斜,这是庄子后学面临时代新变而对庄子思想予以改造的结果。有论者将《庄子》思想与荀子、韩非子以及汉初黄老思想作比较研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上引《大宗师》文字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理解“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这与《德充符》中的“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一段文字主旨相同。圣人治理天下,刑礼时德,仪文繁委,各有差别,而真人以此行世,这是“与人为徒”,为人之所为,是“有人之形”的一面。另一方面,真人同生死,一好恶,喜怒达四时,利泽施万物,不为爱人,这是“与天为徒”,为天之所为,是“无人之情”。人情社会中的好有差等,不好亦有差等。但圣人不生差别心,视之为一,所以“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世情社会中,好一矣,不好一矣,好与不好仍不一矣,圣人则不悦生,不恶死,更无好与不好之分别心,所以“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有这样的心态,故能与人为群,而不是避世离俗,或刻意标榜;无人之情,则是非好恶不容乎其身,故能逍遥。《齐物论》借寓言人物瞿鹊子形容圣人的境界,云:“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同篇长梧子谓:“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再比如,像《齐物论》所谓“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可乎可,不可乎不可”等这样的命题(2),也应落实在圣人治天下的逻辑中。只有在圣人之治中,这些命题才能实现真正统一。同样,这个统一是建立在圣人治理天下的“事”经验之上,而非单一的概念或认识论上面。第三个问题是:“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至“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描写真人境状的这一小段是形容性表述。《逍遥游》有相类表述:“肌肤若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齐物论》云:“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因为神人由内圣到外王的政治活动在《逍遥游》中被悬搁,所以必须结合其他篇目一起对读,呈现出神人的外王活动。我们解读神人逍遥之境的同时,不宜忽略神人的事功。神人的内圣与外王,在《庄子》书中紧密统一。《应帝王》篇载阳子居问老聃,云:“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两段文字,可与《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对读。《大宗师》云:“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这一段,可以补充藐姑射山神人的外王活动。《应帝王》借楚狂接舆论圣人之治,云:“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德充符》论“圣人之正”云:“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地,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人间世》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这三段,可以《逍遥游》中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