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研究)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_第1页
(电影大师研究)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_第2页
(电影大师研究)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_第3页
(电影大师研究)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_第4页
(电影大师研究)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编

美国电影:商业帝国与艺术理想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第七章斯坦利·库布里克:冷酷的上帝之眼第六章约翰·福特:西部神话的缔造者“我是约翰•福特,我拍西部片。”约翰·福特(John

Ford,1894年2月

1日-1973年8月31日),导演、编剧。他生于缅因州的伊丽莎白角(CapeElizabeth)的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福特二战时期的《关山飞渡》(Stagecoach,1939)为其里程碑式作品,开启他的西部片传奇之路。战后,拍摄“骑兵”三部曲——《要塞风云》、《黄巾骑兵队》、《边疆铁骑军》。他最好的西部片是1956年的《搜索者》。(图:约翰福特)一、历史与神话:福特西部片的“想象力”西部片诞生时,西部的文明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西部牛仔的游牧生活与西进运动也基本结束。吸收西部小说的素材与人物,西部片成为书写西部的终极形式,西部历史在一帧帧图景中被建构、被重复,成为描绘美国精神、美国身份、美国历史的有效工具,也成为西部文化最有价值的注释。(图:《搜索者》剧照)1.福特的西部片≠还原史实福特的西部片并非临摹真实历史,而是以戏剧化方式表达对西部历史的想象与认同。无论是以最浪漫的爱情形式,还是以最原始的暴力形式,福特的西部片都与历史的真实再现截然不同。福特西部片以西部开发史为故事背景,通过讲述一系列西部开拓者动人心魄的故事、展现荒野与文明的冲突、突出以牛仔和印第安人为代表的文化对立,僭越故事情节的表象,复现与认同西部文明化进程中坚定的达尔文式的历史进步观。这种历史观相信,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的历史运动是不可避免的,进步代替落后也是自然而然且完全正确的。(图:《关山飞渡》剧照)片例:《铁骑》中铁路修建的成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福特对先进事物的崇信与文明终将征服荒野的信念。《双虎屠龙》通过女主角哈莉与汤姆•杜尼芬、兰斯•斯托达德三人的感情发展娓娓道明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通过西部片,福特完成了西部历史书写这一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历史任务,传达了对西部开拓、文明进步和个人主义的认同,彰显了美国社会对西部的历史定位与价值评判。同时,心照不宣地认同了西部文明化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以一种不可抵挡的正当性方式建构美国历史与国家身份,同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西部历史普通民众所能接受的、简单的、可辨认的意义。(图:《双虎屠龙》剧照)2.类型片与神话的关系维维安•索布切克:“类型影片的叙事结构是神话式的,它在各个类型中的各种表现形式,足可与神话经常赖以得到清晰表达的各种独立的意识媲美。”类型片的表层故事巧妙地掩盖了一种深层结构,这种深层结构隐含一种更高的社会目的,进而隐秘地满足社会需求。福特西部片向观众提供了一种“想象力”与神话功能,为观众提供藉以存放有关西部想象与认知的公共领域。“他电影的真正力量,我们可以在那种对一个无可避免地失落的边疆世界的强烈怀旧中找到,更存在于每个画格流露出来的他对美国的幻想观念中。”具体而言,福特通过讲述个人西部拓荒者的英雄神话与东部文明世界征服西部荒蛮世界的国家神话,赋予荒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以一种可靠的视听形式。一方面,这种形式具有仪式化功能,形成一种精神治疗,使观众不必直接地去面对西部历史所谓的“真实”,而是通过福特书写的西部历史达到社会性的净化,同时在共鸣中思考剧情中神话式的西部英雄的动作与选择,将西部英雄的故事同自己作为社会存在的信念和道德准则联系起来,继而以一种神话的正面的感召力来影响观众对于西部的想象与思维方式,引导观众形成对西部历史的固化观念。另一方面,这种形式奇妙地、毫不费力地承担了戏剧化解决个体生命体验中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的职能。(图:《搜索者》剧照、海报)二、边缘与主流:福特西部片的多元文化主义约翰•福特原名约翰•马丁•芬尼,是美国爱尔兰移民的后代。他不仅书写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会有关种族问题与文化权力争夺的谱系图。,约翰•福特的爱尔兰身份使他不断向主流文化集团但同时,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同化又使得他的作盾性。作为多元文化主义者的约翰•福特,面临着否能真正实现“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西部开拓者,而且勾勒出美国社发问,诉求边缘集团的文化权力品折射出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与矛与美国社会相同的问题:美国是大仁爱”?(图:约翰·福特)福特西部片中的开拓者基本可以分为三大文化集团:第一类是以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简称WASP)族群为主要成员。《要塞风云》中方达所饰演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军官欧文,《关山飞渡》中强行驱逐妓女达拉斯的社区道德团体,《边疆铁骑军》中反对儿子参军的约克夫人,都是此集团的典型代表。第二类是非盎格鲁-撒克逊族群的欧洲移民者,同时也包括游移在主流社会团体之外的人(一般指由于犯罪或者越轨行为而成为社会边缘人)。如《关山飞渡》中逃狱的林哥、被社区放逐的酒鬼医生与妓女达拉斯,《双虎屠龙》中约翰•韦恩扮演的独行侠。第三类是美国印第安人。在福特的西部片中,早期的印第安人如同荒野的西部,是表征危险与威胁的符号,是定型的、无文化内涵的符号化人物,如《关山飞渡》中偷袭马车的印第安人。三、惯例与突破:福特西部片的类型变奏1.类型惯例主要表现为福特对西部片的主题表达、叙事结构与视觉表征的类型化帷幄。(1)在主题表达上,家庭题材故事、“妇女的神话”、仪式化、风俗化的社会场面是福特一以贯之的表现内容。福特极力注重表现稳定温馨的家庭与妇女在西部社会的作用,为荒野西部增添了情感的维度与温情的特征。福特影片中的女性,经常成为东部和西部两股力量相互争斗的交汇点,如《侠骨柔情》中的克莱门汀、《边疆铁骑军》中的母亲、《双虎屠龙》中的哈丽等。(2)在叙事结构上,在荒野与文明的对立话语系统下,福特运用了多种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内部与外部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强与弱的对立等。需要说明的是,福特不仅将对立设置在两个对象之间,而且在主体内部也设置了同样的对立结构。即,大的二元对立环境下,主人公的自我对立成为套层的二元对立叙事。前者的对立是显性的,如东部与西部、社区与个人、文明与反文明,而作为套层存在的主体内部的二元对立叙事,则是隐性的,或者说,蕴含着言外之意。显性的对立,回响的是历史进步观,颂扬文明对荒野、东部对西部的征服,而隐形的对立,则无声胜有声地传达了矛盾的根深蒂固,进而折射出西部历史的“真相”与美国社会固有的文化矛盾。片例:《搜索者》,从显性角度打量,种族问题在影片中经历了由对立到和解,而聚焦到伊森身上,他的自我放逐说明他无法进入到人人平等的“理想国”,种族问题暗涌依旧。(3)在西部片视觉元素上,特定的人文景观、富于张力的构图与类型化明星是福特西部片成熟形式惯例的重要表现。九千六百英亩的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是福特西部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福特是构图大师,创造出个性化的影像标签——“门框取景”,浑然天成地应和了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门内与门外,在文明与荒野、家庭与个人、归属与自由之间构筑一道天然的屏障。(图(上左):纪念碑谷(MonumentValley)-福特西部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图(上右):《关山飞渡》剧照-纪念碑谷。)(图(下):《搜索者》剧照-“门框取景”)(4)类型化明星的约翰•韦恩,凭借气宇轩昂的形象、银幕上的英雄气概与义举,以及与福特长达四十年的搭档,成为福特西部片的代表性符号。(图:约翰·韦恩的“西部牛仔”经典造型)2.类型变奏西部片与其他类型片一样,其电影身份的惯例系统都是静态与动态共存的系统。静态在于保留程式化的元素与视觉符码,动态在于不断地重新考察这一类型的文化母题、类型人物与类型形式。(1)主题的变奏。二战结束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气氛改变了西部片的气质。西部片不再是天真乐观的美国精神画卷,而变得更为成熟复杂。(图:《搜索者》剧照)(2)类型人物的变奏。片例:《搜索者》中伊森与马丁是福特着重用墨的两位角色。(图七:《搜索者》伊森与马丁)(3)类型形式的变奏。福特努力尝试一种更实验性的形式来完成新时代西部神话的书写,如从心理的角度来透视人物的性格,积极探索关于暴力的问题,以一种更自由、更开放的态度来对待西部片的发展。(图:《搜索者》海报、剧照)四、音乐家与诗人:福特西部片的诗性福特的西部片在致力于讲好故事的同时,凭借天赋的视觉感知力去帷幄西部影像,建构风格化的电影形式,构筑饱满的电影情绪与电影意义,为类型化极强的西部片增添了一抹诗意。1.电影音乐的诗意栖居电影音乐参与影像视觉内容的表达,丰满叙事层次,深化叙事主题。《关山飞渡》中伴随印第安人出现的配乐,直白地暗示出即将发生的危险,同时也将印第安人定型化为可怕的“他者”。电影音乐强调画面人物的某种情绪,渲染环境气氛,达到增强艺术感染力与升华影片主旨的目的。《搜索者》片尾曲。总之,福特借助音乐抒发他内心的纯真与凯尔特人性情中的浪漫主义;用音乐表达他对时间和变化的感知、对生命的仁爱与宽恕、对人性与情感的敏锐,从而传达属于他的铁汉柔情以及暗藏的忧伤,带领观众穿越荒野寻找情感与灵魂皈依的家园。“这种感情充沛和富于怀旧联想的音乐把我们带回到另一个更单纯的世界,一个是非观念分明、价值标准不容置疑的世界。”2.静态镜头与电影节奏的诗意情绪(1)福特偏爱将摄影机放在固定的斜角位置上,进行有节制地纵向俯拍和抑拍,景别以全景为多。这种运镜方式产生的静态镜头散发出一种辽阔抒情的诗意与安静深思的哲理。静态镜头重视画面内部的形式美,强调影像,突出被摄对象与环境的关系,易于抒发影片的情绪与难以名状的深沉的爱。片例:《关山飞渡》中的开场镜头,在广袤的西部荒野中,一辆马车从右边入画,穿过著名的犹他州纪念碑谷。(2)福特还擅长在异常喧哗的环境中塑造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安宁或精神世界的自由。片例:《侠骨柔情》中,表演家在小酒馆深情朗诵《哈姆雷特》的经典段落。五、约翰•福特导演作品年表(代表作)1939年,《关山飞渡》(Stagecoach)1939年,《铁血金戈》(Drums

Along

the

Mohawk)1946年,《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1948年,《要塞风云》(Fort

Apache)1949年,《黄巾骑兵队》(She

Wore

a

Yellow

Ribbon)1950年,《边疆铁骑军》(Rio

Grande)1956年,《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9年,《骑兵队》(The

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