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点上游ag多态性与癌遗传关系的研究_第1页
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点上游ag多态性与癌遗传关系的研究_第2页
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点上游ag多态性与癌遗传关系的研究_第3页
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点上游ag多态性与癌遗传关系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点上游ag多态性与癌遗传关系的研究

0mmp-12基因基质金属酶(pmps)是一个由锌依赖性的铜水合酶家族。它能分解细胞的外部反应,调节细胞的粘附,维持肿瘤的微环境,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改变细胞的微环境及调节血管形成等参与肿瘤的发生过程。MMP-12是这个家族中的一员,又称巨噬细胞弹性蛋白酶或金属弹性蛋白酶,其底物是多种细胞外基质和非细胞外基质成分。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始点上游82bp处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体外实验表明此处的SNP可通过改变基因转录活性而影响该蛋白的表达,有关MMP-12A-82GSNP与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探讨MMP-12A-82GSNP对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贲门腺癌的易感性的影响。1数据和方法1.1研究对象的选择316名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患者、243名贲门腺癌(gastriccardiacadenocarcinoma,GCA)患者均来自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的癌前普查,609名健康对照为在相同地区和同一时间、通过癌前普查获得,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项研究,由专门人员调查登记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将现吸烟或曾吸烟每天5支以上并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者定义为吸烟个体。将家族中有1名以上一级亲属和(或)2名以上二级亲属患有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者定义为上消化道肿瘤(uppergastrointestinalcancer,UGIC)家族史阳性。1.2枸杞酸钠抗凝所有研究个体均采集外周静脉血5ml,经枸橼酸钠抗凝,4℃冰箱保存。并在采血后一周内以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1.3pcr和基因型分析MMP-12A-82G基因型检测应用PCR-RFLP方法进行。PCR反应体系为20μl,其中模板DNA100ng,10×PCR缓冲液2μl,染料2μl,TaqDNA聚合酶(北京赛百盛生物有限公司)2.5U,dNTPs200μM,上游引物(5′-GAGATAGTCAAGGGATGATATCA-3′)和下游引物(5′-AAGAGCTCCAGAAGCAGTGG-3′)各200nM,MgCl2(25nM)1.2μl。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10min,然后94℃变性45s、57℃退火45s、72℃延伸45s,35个循环后,72℃继续延伸7min。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为199bp,经限制性内切酶Pvu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7℃酶切16h后,进行4%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基因型。A/G基因型存在PvuⅡ的识别位点,经酶切后表现为199bp、175bp和24bp三条DNA片段,而A/A基因型缺乏PvuⅡ的识别位点仅有一个199bp的片段,见图1。为进行基因型检测的质量控制,每一批PCR反应均以灭菌双蒸水替代模板DNA作为阴性对照,并随机挑取10%DNA标本进行重复实验。1.4mmp-12基因型分布的模拟用卡方检验比较基因型频率的观察值与预期值,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MMP-1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分布比较采用行×列表的卡方检验进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表示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2结果2.1ugic家族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构成相似(P>0.05)。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中吸烟个体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和2.70,P=0.47和0.10)。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中UGIC家族史阳性个体比例分别为49.4%、50.2%,显著高于对照组36.0%(χ2=15.51和14.68,P值均为0.00),表明UGIC家族史可能增加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后的OR=1.74和1.77,95%CI=1.32~2.29和1.31~2.39),见表1。所有标本均成功进行了基因型分型,所有重复分型结果均与原结果相符。经卡方检验,健康对照组MMP-12A-82G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2.2两组患者的基因型频率及吸烟行为的比较MMP-12A-82GSNP在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与对照组中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6.2%、3.8%、0,93.4%、6.6%、0和94.1%、5.9%、0。MMP-12A-82GSNP的A/A和A/G的基因型频率在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和0.14,P=0.17和0.71)。在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与对照组中A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8.1%、1.9%,96.7%、3.3%和97.0%、3.0%。A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在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84和0.13,P=0.18和0.72),见表1。根据吸烟状况分层分析发现,吸烟组中GCA患者组与对照组A/A、A/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89.8%、10.2%和95.0%、5.0%,GCA患者组A/G基因型频率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3,P=0.06)。与A/A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增加吸烟个体GCA的发病风险的相对风险度OR值为2.13(95%CI=0.94~4.83)。吸烟组中ESCC患者组A/A、A/G基因型频率为96.0%、4.0%,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A/A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对吸烟组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并无影响(OR=0.78,95%CI=0.27~2.24)。也未发现MMP-12基因A-82GSNP对非吸烟组人群ESCC、GCA发病风险的影响(OR=0.55,95%CI=0.23~1.30和OR=0.47,95%CI=0.16~1.39)。另外在根据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分层分析中,未发现MMP-12基因A-82GSNP与ESCC、GCA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见表2。3mmp-12在临床意义上的作用食管癌和贲门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河北省的磁县和涉县为食管癌、贲门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地区。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与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暴露于相同环境因素的人群却只有少数人发病,提示个体之间存在遗传易感性的差异,并且这种易感性差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UGIC阳性家族史可增加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进一步证实了遗传背景在这两种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也提示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MMPs是一个高度依赖于锌的蛋白水解酶家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大多数MMPs成员表达和活性的增高与几乎所有人类恶性肿瘤的阶段进展、侵袭性增强和生存期缩短有关。MMP-12能够降解多种细胞外及非细胞外基质蛋白成分,一方面它通过分解纤溶酶原和Ⅴ型、ⅩⅢ型胶原产生血管抑素和内抑素抑制血管生成,另一方面,它还能分解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如Ⅳ型胶原和纤维蛋白促进血管生成。有报道显示在某些肿瘤中MMP-12表达增高可以使病人具有良好的预后。MMP-12A-82G多态位于MMP-12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激动蛋白-1(AP-1)结合区域,体外实验表明A等位基因与AP-1结合能力高导致MMP-12启动子活性增高从而使该基因表达增高。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MMP-12基因A-82GSNP与河北省磁、涉县人群的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风险无关;但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A/G基因型有增加吸烟个体GCA发病风险的趋势(OR=2.13,95%CI=0.94~4.83)。而Kader等报道携带G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吸烟人群膀胱癌的转移能力(OR=2.32,95%CI=1.30~4.12),另外Su等也有研究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有增加男性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的趋势(OR=1.20,95%CI=0.91~1.59)。由于本研究中吸烟人群均为男性,因此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中基因型频率分布G/G基因型为0,这与张荣葆等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研究和Shin等对中国上海女性乳腺癌的研究中的MMP-12A-82GSNP基因分型结果一致。由于所研究人口中G等位基因频率极低(3.0%),这种基因型的不均衡分布也会降低统计学效力,而我们的部分结果又是在分层分析后样本量较小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趋势。Yang等报道MMP-12在结直肠癌中的过表达与延长病人存活期和减少肿瘤血管形成有关,与此类似,Kerkelä等的研究也表明MMP-12在肿瘤部位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与高分化的肿瘤细胞相关。这些研究显示,MMP-12可能通过分解纤溶酶原和Ⅴ型、ⅩⅢ型胶原产生血管抑素和内抑素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对组织癌变起到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