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轮指的教学_第1页
琵琶轮指的教学_第2页
琵琶轮指的教学_第3页
琵琶轮指的教学_第4页
琵琶轮指的教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轮指的教学

轮轴是最基本、最独特、最重要的琵琶技术。顾名思义,它是指右手指端有序地轮流拨弦,如“轮子”滚动一样自如均匀而得名。它是由“音点”连成“音线”的技法之一。它极具特色的演奏方法也是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演奏的重要因素。然而,掌握好轮指,并非一日之功。习琴者不仅需要日复一日刻苦的磨炼,更需要科学、合理、正确的训练方法,才能做到清晰圆润、运用自如,才能奏出歌唱性的优美旋律,才能给人以飘逸委婉、点若珠玑之美感。因此,练得一手漂亮的轮指,对丰富和增强琵琶的艺术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练轮指速率不快,造成了错误现象“音点”是蕴含于“音线”中的最小单位,反之“音线”中必须由若干个高质量的“音点”组成。因此,轮指要以颗粒清楚、音色圆润为佳。可是在教学中,常发现某些有了一定基础的学生练轮指时,不是练点子是否清楚、音色是否纯正,而是练轮指的速率是否快,这种“音线”的概念是错误的。这种快轮很容易导致我们称之为“小碎轮”的现象,是一种指尖拨弦时没有阻力感,在每个手指缺乏独立、不受控制的情况下,食指发力后其余手指跟着带出去的轮指现象。“小碎轮”的发音是散的,不仅速度不均匀、音量不平衡,而且噪音很大。又因臂重放得不够而导致缺乏指端的阻力感,这种只靠手指快速“滑动”的轮指方法,既浪费了指力又导致手臂紧张僵硬而过早疲劳不能持久。解决这一问题可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回轮”动作首先练食、中、名、小,四个点在一拍中依次“拨”出(大指放松,暂不参与),其速度为每分钟60拍(四个点在一秒中之内均等完成,如同一秒钟为一拍的十六分音符)要做到耳朵能清晰地听到“点子”;嘴里能从容地唱出四个数。在完成这一轮的手指屈伸动作后,手腕、手臂放松且手型恢复至自然的静止状态。在轮的过程当中手臂自然下沉、放松,手腕略突出。要始终“放臂重”(指尖贴住弦,手腕保持一种相对的稳态——臂重的连续性。见王范地《琵琶演奏技术及教学的基础理论》,1983年第四期《中国音乐》),同时要求每个手指都有阻力感地拨弦(不能挤、压、击弦)。动作的主要部位在每个手指的掌指关节,由掌指关节带动中、小关节。手指拨弦角度为向面板方向45度。“四个点”的感觉稳定后,可逐渐增多地练习“五个点”、“十个点”、“十五个点”……2.大指挑奏的动作在练习由大指参与的“五个点”、“十个点”、“十五个点”时,不能有一、二个轮的停顿感觉,听觉上应是由“音点”连成的“音线”,这就要求五个手指的拨弦力度要相对均匀,音色要相对统一。但在教学中,往往发现有些学生的轮指会出现大指强,名、小指弱的现象,这种轮指的“点”就不可能连成流畅的“线”。大指强的原因与它的生理结构和作轮时的动作方式有关。首先我们来分析大指的生理结构:大指较其他的四个指头短、粗且距离远,特别是它的关节与其他四指的关节不对称,它除了掌指关节和小关节外,在靠近手腕部位还有一腕掌关节与其相连。另外,在做挑时它与其他四指“弹”的方向相反,灵活性及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轮奏中,它拨弦的运力过程较为直接,发音容易强、硬。这样,在训练中就必须对大指的动作方式、触弦角度、用力感觉以及灵活性、控制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正确的动作应是:当食、中、名、小指依次顺序轮出时,大指的腕掌关节(靠近手腕处)做自然内收动作(虎口要打开),小关节沿琴弦体内屈,掌指关节呈自然状态(不撑、不凹),走“捷径”(不绕圈)随腕掌关节微微内屈,挑弦时控制好义甲的用锋点(正锋)、触弦角度向面板方向45度将弦顺势轻轻挑起,挑完后马上回归到自然、放松的静止状态。这种“以两头带中间”的大指动作法,小关节和腕掌关节为主要动作部位,掌指关节起调节和缓冲作用。这样就能避免掌指关节凹下去、小关节僵硬而翘起来挑弦或掌指关节撑住(腕掌关节没有内收造成的)、只用小关节挑弦的毛病。这两种毛病是形成大指挑奏的音响强、音色硬、最终导致轮指不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轮指的通病。笔者要强调的是,腕掌关节做内收动作时大鱼际肌是放松的,不能夹紧。这样,大指才能控制自如。大指动作正确与否,对轮指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练习时一定要掌握要领,认真、细致地训练。3.要分清点,并把好轮指的关键环节名、小指力度弱也是由它们的生理条件造成的。由于不同神经支配的原因,名指的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受邻近手指的牵连,对邻近手指的依附性较强,这就导致了名指的活动能力、力度和独立性较差。小指短小细弱,力度在五指中最小,其位置在手掌最下,离大指最远,造成了轮指时与大指衔接的不便以及力度的反差。另外,小指接大指与大指接食指均是反方向的动作衔接。针对这些弱点,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名、小指的力度、灵活性及小指与大指、大指与食指的衔接等方面的训练。①名、小指力度训练名小大……以上练习要求名、小指力所能及地加重音,大指力度轻些,始终保持三连音的节奏形式,在点子清楚的前提下,速度可逐渐加快。②小、大、食三指衔接训练小大食……①、②两种练习,既训练了名、小指的力度和灵活度又训练了大指的灵活性、控制能力,以及大指与食、小指的衔接。③六连音轮指练习食中名小大食中名小大食中名小大食中名小大食中名小大食中名小大……上述三条轮指练习可在空弦上进行训练。训练时需注意把每拍的第一个重音强调一下,使右手各指都能依次循环进行重音发力的训练(发力点应在中、小关节)。除重音外,其他各指拨弦的力度、速度力求做到平衡均匀。需强调的是,在练这三条轮指辅助练习时,腕部不能跳动加力,而完全是靠每个手指自主拨弦完成。另外,在每个手指依次循环加重音时,名、小两指可比食、中两指更重些,大指则可不加重音,按正常力度挑弦。这样有的放矢地训练,可使五指力度的平衡较快形成。经过“点”的训练以及各指之间的协调互动训练,就可使长轮的“音线”流畅自然、连绵不断,而“线”中的“点”则像珠落玉盘一样清晰、透彻、圆润、饱满。二、车轮准备和满轮训练1.条弦上提供针对性技巧在教学中发现某些学生在弹奏挑轮时不够连贯,导致演奏的旋律不流畅,断断续续的非常难听。主要问题是:一、大指挑完里弦后,食指没有及时接上而产生了间隙。二、小指接大指不及时。这两种现象都是因为大指连续挑里弦而距离食指与小指较远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练好前面所讲的在一条弦上小指与大指、大指与食指衔接的基本功外,还要有针对性的练习。首先练大指起轮。琵琶的轮指通常都是由食指开始,依次轮下去。大指起轮,就是将食指的起始点交给大指,将起点的意识移到大指上(注意大指不要加重音)且大指要分别挑二、三、四弦:大食中名小大……练习之前可先将演奏姿势调整一下——手和小臂可上移些,高于肘部(肩关节不动),使大指挑里弦较容易。否则由于角度的关系大指挑三、四弦时手腕会突起,造成一种紧张的状态而影响演奏。大指挑里弦时,可先练习挑二弦,因二弦距离一弦比较近,几乎就像在一弦奏长轮,容易掌握。然后逐渐再练习挑三、四弦。其次练小指起轮:小大食中名小……要求与方法同大指起轮,只是将起点的意识移到小指上。另外还可练习分轮:食大、中、名、小……食指与大指同时分别弹、挑一弦和里弦,这种训练主要针对挑接长轮时,在大指挑完里弦后与食指衔接时有间隙。以上几种练习挑轮的方法简单易行,不妨一试。2.三、二弦训练满轮是五指依次同时连续轮三根或四根弦的一种演奏技法,它能表现丰满的和声效果,但如果轮不好,非但和声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满轮的练习要先在三根弦上进行,因四根弦的距离太远,小指不容易够到。用食、中、名、小指练四指满轮,大指放松,暂不参与。训练方法:食指依次弹四、三、二弦,后中、名、小指同样弹出,做往复循环连续的运动。速度舒缓些,以能唱出四、三、二弦的发音为佳。要求速度平稳、力量均匀;小指接食指时,食指要及时到位,没有断痕;手指打开,用掌指关节做动作,手臂尽量不要参与,手腕稍做旋转动作以弥补小指短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在四根弦上训练:要求同上,只是手指再打开些碰到一弦、轮速稍快些接近正常轮指的速率、再加上大指平面的自然挑动即可(大指可尽量多挑几根弦)。以上满轮的训练方法也是练习四指长轮及轮指力度和耐力的很好的训练方法,轮指的力度有了张力,噪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谓一举多得。三、数字锁的使用在教学中,我认为对学生要求数字轮的训练与运用非常重要,这对于掌握好轮指的速率、以及演奏乐曲旋律节奏的流畅性都有很大益处。1.数字轮的训练(1)《彝族舞曲》选段中以速度为每分钟45拍、2/4拍为例。这种速度大都是抒情优美的慢板。要求一拍四轮,每小节八个轮。(2)《天山之春》开始部分,速度为每分钟72拍、3/4拍为例。要求每拍两轮,每小节六个轮。(3)《天鹅》选段,中速偏快(入板)、3/4拍为例。要求一拍两个轮,每小节奏六个轮,加上延长的半拍,每句共奏七个轮(以挑起轮更准确)。(4)《送我一枝玫瑰花》长轮一段,速度为每分钟152拍、2/4拍为例。要求一拍一轮。如果一拍两轮,轮指过快就会太急促而导致“音线”中没有“音点”。经过数字轮的训练与运用,对左手较复杂的按指、换把的准确度也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左手演奏颤音时,右手轮指的速率可做到相对稳定,解决了轮速跟着颤指的速率而变化这一问题。2.弹挑与轮指的组合(1)大附点节奏音型:|×·×|以速度为每分钟72拍、2/4拍为例。要求一拍奏两轮每小节三个轮,即十五个点,最后一个点挑在八分音符上。(2)三拍子:|×-×|以速度为每分钟144拍、3/4拍为例。要求一拍奏一个轮,每小节两个轮,即十个点,最后一个点挑在四分音符上。以上例子的旋律节奏与轮速、轮数的配合,运用到乐曲的演奏中,使轮指不急不忙、旋律节奏稳健、节拍准确、恰到好处,演奏者轻松自如,可尽情地表现音乐。(3)弹挑与轮指的组合将弹挑介入到轮指中,轮指点数的变化就更加丰富了,可适应各种音符节奏时值长短的变化,使轮指的音符节奏旋律流畅舒展。同时,轮指本身也能做到稳健匀称、圆润自如。需要强调的是,弹挑与轮指的结合应恰到好处,各指的相对值应该完全相同,才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a.“七点轮”——弹挑(食大)加五指轮(食中名小大)如:用在《草原英雄小姐妹》欢快主题一段中四分音符的la音上。b.“六点轮”——弹挑(食大)加四指轮(食中名小)如:用在《大浪淘沙》快板中四分音符的re音上……如果这些音符时值不用弹挑轮,而用两个五指轮来演奏,就显得很急促,点子太挤有凑合节拍之嫌;用一个五指轮来演奏,则会嫌少,有稀疏之感。用“七点轮”和“六点轮”不但解决了用一个嫌少、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