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1.gif)
![园林艺术原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2.gif)
![园林艺术原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3.gif)
![园林艺术原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4.gif)
![园林艺术原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3c56dc5e03091b7e0c53065ed47687f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与园林美学1.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2.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他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综合艺术。
园林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体形、比例、色彩、质感等园林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园林景象,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审美主体,以表达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园林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它是人类精神的最大补养品,若没有它,则房舍官邸都不过是粗糙的伪造品,与自然无关。——培根(花园说)
可见,园林使用功能更多表现在精神内容方面,其中审美要求远远超过物质功能的要求。把艺术的含义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任何技艺技巧;第二层次,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第三层次,精神文明领域的真正艺术创作。那么园林艺术无疑是属于第三层次,精神文明领域的真正艺术创作。花园也许是最高与最难的艺术……——西蒙兹(J.O.Simonds)3.园林美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曰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二曰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都说明园林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3.1园林美的形态3.1.1园林艺术的自然美
园林中的自然美可以归纳为:声音美色彩美姿态美芳香美上物溪北度假农庄3.1.2园林艺术的艺术美造型艺术美联想艺术美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是“境生于象外”,这种象外之境即为园林意境。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上的最大特点。
如扬州个园四季假山,运用不同的素材和技巧,使春夏、秋、冬四时景色同时展出,从而延长了园景的时间。3.1.3园林艺术的社会美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它自然要受制于社会存在:作为一个现实的生活境域,亦会反应社会生活的内容,表现园主的思想倾向。
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再如:上海南翔古猗园的缺角亭(补阙亭)、盆景——劫后余生缺角亭(补阙亭
)盆景:劫后余生
树桩采自颐和园内后山智慧海,为英法联军火烧北京苑囿的孓遗。桩身于火后仅留下大半环皮黏附部分带炭木质,已奄奄一息,经过作者周国梁先生才桩育活后悉心培养,蓄枝繁茂。运用蟠扎修剪技艺,营造出恢宏气势。该作品曾荣获第二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和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展览银奖。3.2园林美的内容
3.2.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它形成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为园林植物种植、游览建筑设置和视景点的控制创造条件。3.2.2借用天象美:借日月雨雪造景。观云海霞光看日出日落设朝阳洞、夕照亭、月到风来亭、烟雨楼听雨打芭蕉、泉瀑松涛造断桥残雪、踏雪寻梅3.2.3再现生境美
仿效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创造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花草树木永远是生境的主体,也包括多种生物。3.2.4建筑艺术美
建筑艺术往往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潮流的结晶。3.2.5工程设施美
各项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而区别于一般的市政设施。3.2.6文化景观美
景名景序门楹对联
摩崖碑刻字画雕塑人类文化的精华诗情画意的境界3.2.7色彩音响美蓝天白云花红叶绿粉墙灰瓦雕梁画栋风声雨声鸟声琴声欢声笑语百籁争鸣3.2.8造型艺术美
园林中常运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礼仪、标志、纪念意义以及某种体形、线条美。3.2.9旅游生活美
风景园林是一个可游、可憩、可赏、可学、可居、可食、可购的综合活动空间。
满意的生活服务健康的文化娱乐清洁卫生的环境交通便利治安保证特产购物3.2.10联想意境美
联想和意境是我国造园艺术的特征之一。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的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达到见景生情,体会弦外之音的效果。
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意境就是通过意象的深化而构成心境应合。3.3审美途径与机制3.3.1审美途径
园林赏景不能等同于绘画艺术的纯视觉感官,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完形。这是由园林的特殊结构构成的,园林的多层结构需要多知觉的综合应用及心理通感。3.3.2园林审美机制意在笔先园林景象园林意象园林意境创造想象造园由内及外再造想象欣赏由表及里画尽意在4.园林美学
园林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美学研究,宏观与微观——两种发展趋势从园林艺术本身的发展来看从园林创作来说从园林欣赏角度看园林美学的范畴不应该太窄,不应该理解为只研究园林美,作为一门具体地研究园林艺术的专门领域,应当对园林艺术作具体、深入、全面的研究。在目前情况下,园林美学首先应该解决以下问题:A.什么是园林艺术?B.园林艺术范畴如何?C.园林艺术有哪些特征?D.园林艺术在艺术中的地位与归属。E.园林美的设计与创造。F.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园林美的欣赏。G.造园材料的评价与审美。H.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审美比较。Ⅱ.园林艺术的特征1.园林作为艺术的共同特征时代性——园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的发达程度。
民族性——各民族自然条件、哲学基础、审美理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
地域性——物质材料及风俗习惯、文化条件的影响。2.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2.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综合性科学、综合性艺术(2)园林与哲理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远古——(无论东方于西方)人屈服于自然随着科技进步——人统治自然,把人与自然割裂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自我批评2.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从园林的定义来看与工艺美术类比来看从园林欣赏过程来看国外建筑界、园林界功能主义的一些理论功能是美的条件,因而建筑的形态必须严格地适应其目的,并且还必须用功能性来作为衡量建筑优秀和美的尺度。
——泽尔科
在公园中对游人来说,便利比外观和其他任何方面都重要;设计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倾听实际使用者的声音。
——惠特克
布朗
住宅的便利,田野的肥沃,马匹的健壮,船只的宽大、安全、迅速等都是这些事物美的源泉。美的产生是由于该事物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效果和具有愉快的性格。美随着效果而有了感情。
——休谟(D.Hume)
不能只强调功能,必须与审美结合。不然园林美就必然会降低到功能性的一个附属品。3.技术上、经济上与艺术上的统一性经济性表现在:选址、总体规划上设计、施工技术上科技水平Ⅲ.形式美法则
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园林景象(园林艺术作品的形式)是以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创造出来的。外形式景物的材料、质地、线条、体态、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构成内形式上述因素按不同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所构成1.形式美的表现形态1.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
广阔
上升挺拔宁静流动连续升落速度意外毁灭滑动危机弧线——丰满抛物线——动势波浪线——起伏悬链线——稳定双曲线——和谐螺旋线——飞舞、欢快蛇行线——自由放射线——扩展回纹线——上升、流动线条是设计师的语言,用它可以是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等。1.2图形美
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规则式图形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1.3体形美体形是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它给人以更深的印象。1.4光影色彩美1.5朦胧美雾中景、雨中花、云间佛光、烟云细柳虚实相生、扑朔迷离给游人留有较大的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在风景园林中常常利用烟雨条件或半隐半现的手法给人以朦胧隐约的美感2、形式美法则与应用2.1多样统一法则(又称为统一与变化原则)
要创造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来达到:
(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规则向自然过渡的统一建筑造型与其功能内涵的统一(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3).风格多样与统一
(4).形体的多样与统一(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指各图形本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石砌驳岸用直线直角的变化形成多样统一,自然土坡山石构成曲线变化求得多样统一。(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7).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岸边假山的竖向石壁与临水的横向步道,虽然线型方向有变化但与环境规律却是统一的。长廊砖砌柱墩的横向纹理与竖向柱墩方向不一,但与横向长廊是统一协调的。2.2对比与调和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调和是统一的体现。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是取得变化和统一的重要方法。
(1)空间对比(如扬州何园)(2)虚实对比既抽象又概括虚:空、清灵、空灵,无实:实在、结实、实质,有山与水墙与窗凹与凸奥与旷(3).疏密对比(4).方向的对比(高与平的对比)(5).大小对比(6).色彩对比(7).质感对比(8).布局对比(9).藏与露2.3对称与均衡(1).对称由于秩序和理性,对称形式通常具有完整的视觉美感,使人感到稳重和安静。(2).均衡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种内在张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视觉达到某种平衡的构图形式。但在空间艺术中,均衡更多地表现为心理体验。2.4比例与尺度(1).与使用者相适宜的身体尺度(2).与空间景观相协调的环境尺度廊如亭与十七孔桥较好的空间视觉尺度2.5节奏与韵律连续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
3、园林色彩构图巴拉干的自宅路易斯·巴拉干墨西哥城卫星城入口“俱乐部”社区“情侣之泉”圣·克里斯特博别墅圣·克里斯特博别墅3.1园林空间与色彩园林环境中的色彩不仅仅是一种造型的手段,还可以营造一定的氛围,转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色彩美主要是情感的表现,要领会色彩的美,主要要领会一种色彩表现的感情色彩的某些约定及文化特征使得色彩成为外部空间中一项重要的造型因素。3.2.园林色彩构图色彩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因此,组成园林构图的各种要素的色彩表现,就是园林色彩构图。园林内色彩的来源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即自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园林建筑和道路、广场、假山石等的色彩,园林植物和动物的色彩。医疗建筑外部环境儿童看护中心南京中山陵越战纪念墙3.3色彩与色的调和色彩学中将太阳光谱排成环形称为“光谱环”。太阳光谱上包括6种正色(又称标准色、饱和色)及6种中间色是色彩的12个基本色相。凡是在光谱环上180度相对应的色相均为对比色,也称补色。在环形光谱的12种色相中,每一种与它左右相邻的色相构成邻近色。它们中任何一种色相与不同量的白色相混,即显然变淡,混得过多即成白色,如混入黑色逐步变浓乃至最终变成黑色。所以一种色相从极浓(黑)到极淡(白)之间,有各种不同的深浅,称为色阶或明度。单色调和:在一种色相之中浓淡相配,取得的效果称为“单色调和”。邻色调和邻近色的深浅度变化组合在一起,会产生近似的协调之美,这种相配称为“邻色调和”。对比调和对比调和1.色彩的感觉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冷暖感:温度感,色性。根据季节用花卉、灯光等。
胀缩感:与冷暖感有关。
冷色背景前面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面的物体显得较小。故景观中的雕塑、构筑物等常以青绿、蓝绿色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距离感
实际园林空间深度感染力不足时,为了加强深远效果,做背景的树种应该选用灰绿色或蓝绿色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桂香柳、雪松等。黄橙红绿青紫近远重量感:关于建筑色彩等。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稳重,建筑的基础栽植也多选用色彩浓重的植物。面积感
运动感强烈、亮度高、呈散射运动方向的色彩,在主观感觉上有面积扩大的错觉;反之亦然。橙色系的色彩主观感觉面积较大,青色系较中,灰色系较小。白色较大,黑色较小。亮度强的较大,弱的较小。色相饱和度大的较大,小的较小。互补两色配在一起,双方都感觉扩大。受光面感觉大,背光面感觉小。在园林中,水面的面积感觉比草坪大,草地感觉又比裸露的地面大;受光的水面和草地比不受光的感觉大。在面积较小的园林景观中,水面多、白色色相的明色调成分多,也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感觉。兴奋感4.园林色彩的艺术设计设计中主要靠植物表现出的绿色来统一全局,加之长期不变的及一年多变的其他辅助色彩。
园林中的色彩千变万化,但在设计中一定要顾全整体。研究证明,人的眼睛喜欢少量色相的结合,园内用三个基本色相及其深浅的变化已经足够。Ⅳ.园林造景艺术手法园林造景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主景与配景(次景)造园必须有主景区和次要景区,堆山有主、次、宾、配,园林建筑要主次分明,植物配植也要主体树和与次要树种搭配,处理好主次关系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4.1突出主景(主从手法)的方法有:1.主景升高或降低2.中轴对称3.突出重心4.视线交点5.渐变法6.动势集中7.色彩突出8.主景体量加大或增多中轴对称、视线交点中轴对称中轴对称主景的升高或降低主景的升高或降低动势集中色彩突出主景体量加大或增多从排云门看佛香阁从德辉殿看佛香阁从排云殿看佛香阁
配景对主景起陪衬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在园林中是主景的延伸和补充。4.2借景手法“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嘉则收之,俗则避之。”根据造景的要求,在视力所及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来的手法,称为借景,“借”也是“造”的一种方式。
借景能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色。借景方式通常可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两种。直接借景,将可借取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到有利视点的画面中来,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视线舒展,扩大空间感。沧浪亭近借葑溪河水拙政园远借北塔寺间接借景4.3抑扬手法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反对一览无余,主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先藏后露的构图。其主要空间和高潮并不是一进园就展现在眼前,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提高主景的艺术效果。在园林构景中,为更好展现景物有两种方式:对景,直接、无保留地将景物完全展现,以形成视线的高潮和归宿。分景,以含蓄、隐晦的方式使景物藏而不露、欲扬先抑。(二)对景景山五亭(二)对景分景根据依据功能和艺术手法不同又可分为障景与隔景4.4前景处理手法与景题框景将园景纳入框中,形成如框中图画的错觉,而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漏景更为含蓄,若隐若现夹景为突出景色,将视线两侧不理想景观加以遮蔽,形成狭长空间添景为追求主景层次所作的添加景物的处理手法框景和漏景框景和漏景Ⅴ.园林空间艺术原理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变化的美好境界。常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空间艺术布局。1.静态空间艺术构图1.1风景界面与空间感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构成的。1.2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利用人的视觉规律,可以创造出预想的艺术效果。(1)最宜视距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距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1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2)最佳视域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由此,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或宽度的1.2倍,以获得最佳的景观效果。但是,即使在静态空间内,同一景色不同视距观赏体验截然不同。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18°(景物高的3倍距离)、27°(景物高的2倍距离)、45°(景物高的1倍距离)。(3)三远视景除了正常的景物观察外,还要为游人创造更丰富的视景条件,以满足游赏需要。借鉴画论三远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①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若大于90°,则产生下压的危机感。〉45°〉60°=90°时。由于视线的不同消失程度可以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威严感在中国皇家宫苑和宗教园林中常用此法突出皇权神威,或在山水园中创造群峰万壑、小中见大的意境。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中心建筑群,在山下德辉殿后看佛香阁,仰角为62°,产生宏伟感,同时,也产生自我渺小感。②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看大地,为人们的一大乐趣。园林中也常利用地形或人工造景,创造制高点以供人俯视。与绘画中的鸟瞰视点相同。俯视也有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不同效果。一般俯视角当<0°时,则产生欲坠危机感。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居天都而有升仙神游之感。也产生人定胜天的感受。<45°<30°<1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感深渊感凌空感③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利用创造平视观景的机会,将给人以广阔宁静的感受,坦荡开朗的胸怀。
三远视景都能产生良好的借景效果,根据“佳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对远景的观赏应有选择,但这往往没有近景那么严格,因为远景给人的是抽象概括的朦胧美,而近景才给人以具象细微的质地美。(4)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独立的花坛或草坪花丛都是一种静态景观,一般花坛又位于视平线以下,根据人的视觉实践发现,当花坛较大向远处延伸时,所看到的实际画面也随之变形。人对花坛观赏的视觉变化规律2.动态序列的艺术布局园林对于游人来说是一个流动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览过程中的步移景异。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就是园林景观的动态序列。山水画卷与空间序列2.1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中国传统园林多半有规定的出人口及行进路线,明确的空间分隔和构图中心,主次分明的建筑类型和游憩范围,形成了一种景观的展示程序。(一)一般序列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
空间序列示意图线性的叙事性逻辑序列(以两段式为例)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结景)——尾景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贝聿铭的桃花源记
美秀美术馆
MihoMuseum
(二)循环序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三)专类序列以专项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如植物园多以植物演化系统组织园景序列,如从低等到高等,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从单子叶植物到双子叶植物,还有不少植物园以因地制宜地创造自然生态群落景观为特点。如动物园一般从低等动物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至鸟类、食草、食肉哺乳动物,乃至灵长类高级动物等等,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并创造出以珍奇动物为主的全园构图中心。新法兰克福动物园兰顿水公园盆景主题园也有专门的展示序列,如盆栽花卉与树桩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景、水石盆景、微型盆景和根雕艺术等,这些都为空间展示提出了规定性序列要求,故称其为专类序列。2.2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景观序列的形成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例如利用风景景观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以植物景观要素为例:作为整体背景或底色的树林可谓基调作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树种为主调配合主景的植物为配调处于空间序列转折区段的过渡树种为转调过渡到新的空间序列区段时,又可能出现新的基调、主调和配调如此逐渐展开就形成了风景序列的调子变化,从而产生不断变化的观赏效果公园入口区绿化基调、主调、配调、转调示意图2.2.1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作为风景序列的构成,可以是地形起伏,水系环绕,也可以是植物群落或建筑空间,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总应有头有尾,有放有收,这也是创造风景序列常用的手法。以水体为例,水之来源为起,水之去脉为结,水面扩大或分支为开,水之溪流又为合。用来龙去脉表现水体空间之活跃,以收放变换而创造水之情趣。风景空间序列的断续起伏2.2.2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这是利用地形地势变化而创造风景序列的手法之一,多用于风景区或郊野公园。2.2.3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如扬州个园内春植翠竹配以石笋,夏种广玉兰配太湖石,秋种枫树、梧桐,配以黄石,冬植蜡梅、南天竹,配以雪石,并把四景分别布置在游览线的四个角落,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时季相景序。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红叶金果属秋,松竹梅花为冬。
2.2.4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园林建筑在风景园林中只占有1%—2%的面积,但往往它是某景区的构图中心,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需要,对建筑群体组合的本身以及对整个园林中的建筑布置,均应有动态序列的安排。Ⅵ.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原理综合古今各家之说,把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居间合同
- 纺织品交易居间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办公室日常保洁与节能照明设备供应服务合同
- 广告投放数据分析合同
- 产品包装设计技术指南
- 安全生产托管协议合同
- 工矿企业产品购销合同
- 厨房承包协议集锦
- 农业质量标准制定指南
- 能源行业能源供应链优化与智能仓储管理
- 保洁班长演讲稿
- 劳务雇佣协议书范本
-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
- 电动车棚施工方案
- 《中国十大书法家》课件
- 超实用可编辑版中国地图全图及分省地图
- 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尿脓毒症护理专家共识
- 交换机工作原理详解(附原理图)
- 小学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课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福建师范大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