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最近,为了刚入初中的孩子的缘故,妻从同事那里借来了几门主科的教材,让我大致掌握一下孩子学习的进展,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下个中的体会。对于中学教材,已有很多年没有接触过了,对于这些年来教材在内容和方针上的变革,实属不甚了了。所以,当我翻开这些装帧精美,版式丰富,内容精致的教材时,惊艳、感叹、欣喜的感觉充盈了我的思维。不管这些年教育界的情形多么为世人诟病,但我感觉,单从教材的角度来说,变革的力度实在相当的大,足见教育界人士背后付出的心血。当然,浙江省的数学和科学两科使用了本省自己编写的教材,从内容和结构上来讲,与人教版反映出的教材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我的最大感觉是突出了教材在启发学生领悟、接受、贯通、创新方面的作用,知识点的推出和铺开都十分注重节奏,在练习部分既有基本知识点的考查,也有在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之上的扩展性的考查,难易结合非常适中。“科学”这门课程设置简直是太绝了,把我们那个时代的动物学、植物学、地理、物理、化学统统都囊括在其中,以前的严格划界不复存在,这非常有利于孩子从小树立跨学科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这些科目割裂开来。不过,我听说,科学教材看似简单,但是试题做起来却是非常之难,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是这门学科特别强调的。善哉!英语教材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临时培训班似的教材了,引进了国外的原版教材‘GOFORIT’,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等实战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很棒!更何况HF还另外使用了校本教材‘HavefunwithniM及要求泛读泛听的〈世纪英文报〉,如果学生能够好好坚持,假以时日,外文水平的精进完全可以期待。]语文教材的惊艳程度不亚于其他科目。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这么几点不同:(1)篇目的选择不拘一格,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崇尚科学、奋发拼搏、善良友爱等人文精神为方针和标准,大量选择了名气并不大的作者的文章。我读了前三个单元的文章(包括课后的补充材料),感觉是一股清新之风拂过蒙尘的脸庞,精神为之一振。记得我们当时入初一时,首先上的是〈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还有新教材仍然保留的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后来马上跳到古文去了,好像有〈塞翁失马〉和〈黔之驴〉什么的。总的说来,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体现了对育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2)教材的结构更合理。就拿初一(七年级)的教材来说,整个教材由多个不同主题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选文均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展开,显得系统而不零乱。而每篇课文前面有导读,下面有简单的注释,课后有思考和练习,有的附加了与课文内容贴近的其他短文或名言、诗句等。我真心地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摆脱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种八股式的语文学习模式,在课文中找到语文之美、找到情绪抒发的快意、找到心有戚戚焉的会意一笑的感觉。我想,这恐怕是编者们和教育者们真正愿意达到的效果吧!(3)对学生的开放式、启发式的态度。在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附录部分,我看到两篇材料,一个讲伊索寓言的解读,一个讲冰心的〈繁星春水〉的解读。前者在普通的观点之外,引进了钱钟书先生的理解。后者在对冰心一片赞扬之后,又把梁实秋先生(林语堂?书不在手边,凭印象写了)的否认冰心新诗的观点也作了介绍。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种开放的态度是以前没有的。下面我要回到主题上去了。语文教材的确编得很好,但是白璧微瑕,从前三单元我已读过的部分中,有两个地方我存在大大的疑问。一是关于课文〈山中访友〉(李汉荣)的疑问。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篇充满趣味、带着朝气的好文章。但在文中有一段话,我觉得它违背了常识,容易给学生以误导。这段话是这样的: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道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唯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水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作了一回患难兄弟。老柏树当然是朋友,可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在雷雨天气下,最好不要去寻求这位朋友的庇护,因为那是非常危险的,更何况是在野外。在那样的天气下,老柏树是雷公导弹的目标,要想安全的话,还是别去陪葬吧!所以,这一段有悖常识,应当删除,或者修改。二是关于课后补充作品狄金森的〈秋景〉的,严格地说是关于这篇诗的翻译问题的。我当时读了中文诗后,觉得很美,于是从网上把原文找来了,经过对照,我发现这篇入选中学教材的译诗在翻译上存在欠妥的地方。先看教材上的中文译诗: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玫瑰在郊外开放。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带戴了一枚胸花。(翻译寒雪)再看英文原文:我觉得译诗把原诗的意境表达出来了,用词也很精致,译者文字功底深厚是不用说的。但我觉得存在两个美中不足之处。(1)押韵不好,失去部分原文的诗味。这首诗的英文原诗是 型押韵。 ,2,4,分6别,押8韵。而译文只有1,和36,8押韵。这种错落的归韵法使全诗在韵味上少了很多感觉。(2)部分字句翻译不准(或者是有意而为之的意译),甚至有误。试列举如下: 是诗语,指的是早晨,而译诗用了“晨曦”(晨光的意思); 变成棕黄色,并无可爱二字; 是头巾、围巾、披肩等意思,不宜随意翻译成“丝巾”,况且,秋天给人的感觉是厚实而明快的、用“丝巾”显得非常轻飘飘的; 是及地长袍、长衫或者宴会正装的意思,原作者要表达的是大地欲正装示人的仪式感,为什么要译成“轻纱”呢,又显得很轻飘,虚浮; 是指小小的饰品,无特指,译者具体化为“胸针”,这个我无异议,但是,最要命的是,最后一句“LestIshouldbeoldfashion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