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任子威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m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下列对于他的估测正确的是()

A.质量约为75gB.身高约为3.2mC.密度约为1×103kg/m3D.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95m/s

2、如图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A.树叶上的白雪熔化B.冰冻的衣服变干C.阳光下露珠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

3、许多成语对声现象都有着生动的描述,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调的是()A.声如洪钟B.声如磬玉C.曲高和寡D.销声匿迹

4、一盏探照灯装在东面的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向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向东移动后静止B.向西移动后静止C.一直向东移动止D.仍在原位置

5、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关于其含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限重标志牌,表示通过的车辆总质量不应超过10t,合1×105kgB.乙图为限速标志牌,表示通过的车辆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40m/sC.丙图为禁鸣标志牌,其减弱噪声的途径与隔音屏障相同D.丁图为节水标志牌,“一水多用”属于该标志提倡的做法

6、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丙图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B.若只移动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C.若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到光具座70cm刻度处,此时像距等于物距,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D.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需将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8、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合理的是()A.“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打靶时,人眼要和准星、目标成一线才能命中目标是由于光线直线传播C.岸边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D.我们看到植物是绿色是因为植物把白光中的绿光都吸收了

9、如图所示为激光投影虚拟键盘,它可以通过蓝牙和USB两种方式和设备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顶部的激光投影出键盘图,当手指触碰到桌面时,底部的红外线传感器就会感应到信号的阻断,并由中间的传感器捕捉到具体的坐标从而推算出用户是在按哪一个按键,同时内置的扬声器会自动发出“嘀”声。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桌面上的虚拟键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C.使用该键盘时,周围环境的光照应当亮一些D.扬声器发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10、下列各图中光学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眼睛需要戴凹透镜做的眼镜来矫正B.图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C.在图丙中,借助漫反射人们观察到大象D.在图丁中,借助镜面反射可判断水鸟脚下有水

11、小七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在B处放置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12、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而直观地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作出的几个图像,请你分析图像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0~2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乙图中,A物体的速度小于B物体的速度C.丙图中,同时从某地同向行驶的A、B两物体在第10s时再次相遇D.丁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物体在t0内运动的路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都是___________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又都是___________的。

1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熔点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

15、寒冬,坐满乘客的出租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司机打开空调对着车窗吹暖风,小水珠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汽化,车窗又变清晰了;出租车使用的液化天然气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天然气液化的。

16、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很大。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__________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_____、_____、黄、绿、蓝、_____、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其中折射角为___________(填“∠1”、“∠2”或“∠3”),法线是___________(填“MN”、“EF”)。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两种介质的界面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D”),光的折射角度是____。

20、夜晚,我们在池边可看到岸边路灯倒映在水中,这是光的________造成的,若池水深2m,路灯到水面的距离为8m,则灯在水中的像到灯的距离应为________m。投影用的银幕一般为较粗糙的布,这是因为:光投在银幕上面发生________,使每位同学都能看清银幕上的像。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作出AB在镜中成的像A'B'.

()

22、如图所示,作出光线射向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

23、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cm;为了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___处(选填“A”或“B”)能观察到烛焰的放大的像,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3)如图甲所示,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如图乙所示,小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4、小林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实验中:

(1)小林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

(2)小林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环境的光线应________一些(选填“亮”或“暗”);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为了方便测量物距和像距,在图装置中可以做的改进是________(提出一条即可)。

25、同学们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另外,还应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选择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为了_____.

A.在相同时间内,两个电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放出的热量相同

B.在相同时间内,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

(3)若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A.食用油

B.水

(4)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其中图线①表示的是_____吸热升温情况.

A.食用油

B.水.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会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碰撞后木块会在水平轨道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实验装置中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摆长为L且均相同: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且θ1<θ2。

(1)在开始探究前,小明将小球A、B同时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始终并排摆动且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均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且与小球的______无关。

(2)小明通过图甲、乙所示的探究过程,他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经过思考可得出结论:当速度相同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小球的______有关;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______,动能越大。

(4)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v=8cm/s)

表二(钢球的质量m=100g)序号钢球质量m/g木板滑行的距离s/cm序号钢球撞击的速度v/cm·s-l木板滑行的距离s/cm11001018102200202164033003032490

分析表一、二两组数据可以得出: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五、计算题

27、观音镇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岩石的开采、花生的盛产,带动了当地建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每到花生收获的季节,各油坊紧锣密鼓地榨起花生油。八1班物理小组芳芳同学打算测量岩石和花生油的密度。她利用家里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电子秤和水,进行了如下测量: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0g;盛满水的玻璃瓶总质量为65g;盛满花生油的玻璃瓶总质量为61.4g;将一质量为30g的小石块投入盛满水的玻璃瓶中,溢出水后总质量为83g(ρ水=1×103kg/m3)。

求:(1)玻璃瓶的容积;

(2)花生油的密度;

(3)小石块的密度。

28、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t,有四个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