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别名:部位:胸部科室:心血管内科,内科症状:心跳过速QRS波宽大畸形心慌气短心慌异位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频发房性早搏舒张晚期奔马律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检查:综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Gallavard于1922年首先报道的。它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患者,经检查是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病因(一)发病原因确切病因不清楚,近来有报告,疑为基因突变导致钠通道障碍的疾病。有报告8%~30%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肌活检存在局灶性心肌病变、亚临床心肌炎等,但病变范围很小、很轻,随访也未见进展。也有报告心肌活检、尸检心肌均正常。有认为即使能证明本病患者有轻微的心功能和结构异常,也很难肯定两者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个别患者有猝死,随访也有个别发展成为心肌病。本病可呈家族性发病。(二)发病机制1.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心尖部、右心室间隔等部位。它已被证实为触发活动所致,多可被腺苷终止。临床上也称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腺苷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运动诱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点是心室程序电刺激能诱发者较少,只有20%~30%的患者可被诱发,其中大多靠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而诱发的。程序心室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不演变为心室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在电刺激时有15%~25%的患者可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晚电位多为阴性。2.右束支阻滞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微折返激动所致,其折返环是由浦肯野纤维和局部心肌所组成,易被维拉帕米所阻断。有少数患者是由延迟后除极所导致的触发活动所致,其特点是无休止发作,且可被腺苷、β受体阻滞药终止。对维拉帕米敏感的部分患者也可被腺苷所终止,提示可能系环磷腺苷介导的触发活动。临床上患者较少表现有室性期前收缩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点是心室程序电刺激约75%的患者可被诱发;程序期前刺激+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诱发率可达90%。诱发出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不演变为心室颤动。运动能够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为20%~50%,较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要少些。但从运动试验中不易区别两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不能肯定究属何种发生机制。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治疗的效果最好,但口服维拉帕米不能预防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大多无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短,最长为30s。有时发作时有心悸,可反复发作。多见于年轻人或中年人,无临床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大多于紧张或运动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也多见于年轻人,年龄大多为20~40岁(11~56岁),平均年龄为36.9岁。病程不等,平均为4.1~5.5年。经临床检查未发现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在不发作时多无症状。当心动过速发作时因持续时间较长,常有心悸、胸闷、头晕、恶心等。当心室率过快时或持续时间过长者,可出现晕厥或血压下降等。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通常很轻微,但个别患者发作时也可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度为每年发作4~48次。发作持续时间为0.5~30h,但也有持续时间更长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为115~250次/min,左束支阻滞型者女性较男性多见,而右束支阻滞型者几乎均见于男性。1.有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病史。2.临床可无症状,也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昏等,但无晕厥。3.经全面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4.心电图表现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呈LBBB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电轴右偏(+90°左右)个别正常或左偏;呈LBBB型持续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电轴右偏,个别左偏。呈RBBB型持续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电轴左偏,伴右偏者很少见。5.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静脉注射大多可终止室性心动过速。饮食保健护理目前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尚无有效的预防办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1.安定神志,避免精神紧张;室内保持清静,避免噪声和不良刺激。2.用语言安慰患者,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3.饮食适当,保持大便通畅;起居有节,慎防外邪侵袭,禁止烟酒。治疗(一)治疗1.一般治疗应着重消除精神紧张、吸烟、饮酒过度、疲劳失眠、剧烈运动等诱因,故应镇静、休息。2.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由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不同及发生机制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的疗效也不同。ⅠC、Ⅱ、Ⅲ、Ⅳ类药物均可选择。维拉帕米、普罗帕酮是对本型室性心动过速较敏感的药物。如维拉帕米无效或不敏感可改用普罗帕酮,反之亦然。维拉帕米药效较强,应注意其对窦房结及房室结的抑制作用。对少数病人,尤其是伴有血流动力学干扰或不能除外有器质性病变、需要继续随诊观察者,Ⅲ类药物常被推荐。药物治疗虽不及射频消融成功率高,但由于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经过相对良性,所以对症状不明显或经药物治疗后效果较满意者均可继续采用药物治疗。有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停药后再无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原因不清楚。②自发的或诱发心房、心室程序刺激的RBBB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都是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均呈RBBB型(图3),QRS>0.12s。③室性心动过速频率较快:为120~250次/min,平均为180次/min(图4)。④发作间歇期少见同型室性期前收缩。⑤QRS波额面的心电轴85%呈左偏:约15%呈极度右偏。起源点大多位于左心室间隔左后分支处,少数位于左前分支处。另有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可伴电轴右偏,较少见。有部分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等。⑥aVL导联呈现R或RS图形。2.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特殊类型(1)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但发作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恶化为心室颤动,可无特殊严重症状,既往常易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维拉帕米治疗有明显效果,故认为其发生机制多为触发活动,与后除极有关。近年来电生理研究支持折返机制。心电图特点: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的时限常≤0.12s,很少达到或超过0.14s。②QRS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图形:起源点多位于左心室中下间隔部位。少数患者QRS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有电轴左偏或右偏图形,起源点多位于右心室流出道或右束支高位(图5)。③心室率很少超过180次/min: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心电图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心电图可出现ST段下降和T波倒置,此即电张力调整机制所致。(2)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sensitiveVT):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运动和应激状态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50%~70%的患者可通过运动试验诱发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程序期前刺激一般不能诱发或终止发作。(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电张力调整性T波改变:心电图特点: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过后恢复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与心动过速发作前对比,相同导联T波转为倒置(即T波在Ⅱ、Ⅲ、avF、V3~V6导联倒置,振幅可深达0.1~1.0mV),称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也可伴有ST段下移)(图6)。此系一过性改变,多在数天或十余天内恢复。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室性心动过速时心肌受累、心肌纤维拉长,即便停止室性心动过速,心肌复极也不正常,可导致T波改变。(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在少数情况下,室性心动过速时,室性异位起搏点周围发生传出阻滞,多为二度,呈2∶1、3∶2传出阻滞,导致R-R间期不等(图7)。(5)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室房传导阻滞(图8)。鉴别1.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两者的心电图表现虽同属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点有类似之处,但病因及临床意义却决然不同,两者鉴别并不困难。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全面分析。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①90%以上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70%~80%发生在冠心病患者;②心电图上常有缺血性ST段压低、T波异常或心肌梗死图形;③程序期前刺激可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被诱发者其猝死率高;④预后严重。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生在正常人,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2.LBBB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心肌梗死后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性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上的鉴别(1)LBBB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QRS额面心电轴大多数为右偏,少数为正常或左偏;而心肌梗死后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轴大多为左偏: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性室性心动过速大多为左偏,少数为正常。(2)LBBB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aVL导联呈QS型,而心肌梗死后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aVL导联呈R型;右心室发育不良aVL导联呈R或S型。(3)LBBB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肢体导联R波振幅总和≥40mV者占70.9%,不出现QR型(但偶有例外),而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肢体导联R波振幅≥40mV者仅占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桥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徽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是什么
- 包工料水电装修合同范本
- 公司退休返聘合同范例
- 医院人事劳务合同范本
- 全套合同范本目录
- 佣金合同范本道客
- 全职抖音主播合同范本
- 农村改水电合同范本
- 出租生态大棚合同范本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讲座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 卫生部病历管理规定
- 2023年浙江省统招专升本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 9706.202-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神经外科疾病健康宣教
- 2. SHT 3543-2017施工过程文件表格
-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
- 跌倒护理不良事件案列分析 - 肾内科
- 电缆防火分析及措施
-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段白蚁防治综合治理试验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