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_第1页
第2讲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_第2页
第2讲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_第3页
第2讲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_第4页
第2讲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郡县制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朝代统县政区县级政区秦郡(48)县(1000多)汉郡(100多)县(1500多)——根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州(1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监察区域《汉书·百官公卿表》曰:“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东汉刺史制度所以异于西汉者:…

…六、民刑诸政,无不综揽。七、州境军事,负责指挥。”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秦郡(48)县汉州(13)

郡(100多)县三国两晋南北朝州郡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隋

州(260多)县唐道(15)

州(350多)县五代十国道(方镇)州县——根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东汉刺史制度所以异于西汉者:…

…六、民刑诸政,无不综揽。七、州境军事,负责指挥。”

——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央路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

宋代高层地方行政组织示意图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秦郡县汉州郡县三国两晋南北朝州郡县隋

州县唐道(方镇)州县五代十国道(方镇)州县宋路州县——根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本朝二·法制》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1)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其理由是什么?

“有圣人起,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本朝二·法制》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教材P16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教材P16

补充材料:据《元史》的说法,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2)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你如何看待元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有圣人起,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

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理或有同,势则相异。……有以为联邦之制一见实行,莽莽神州必且四分五裂,演成割据之局,统一殆无可望。不知联邦绝非与统一相背而驰,且为达于统一之捷径也。

——李大钊《省制与宪法》(1916年11月10日)(引者注:“统一”,作者是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中央集权。“联邦”: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地方分权。)(4)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在“统一、联邦之辩”中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理由。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哈剌和林本图取自日文著作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从材料可以看出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全国共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元朝行省的设置和调整是出于地方政府管理的需要。第2讲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