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_第1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_第2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_第3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_第4页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一、正常生产时期顶板支护方式1、工作面支护:工作面安装96架ZF6000/17/32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在工作面机头、机尾各安装3架ZFG6400/17/32H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梁端距煤壁最大不超过340mm;进入工作面作业时严格执行“顶板四人联合鉴定制”、“敲帮问顶”、“围岩观测”制度。2、工作面采用一刀一放顶,截深0.6m,放顶步距0.6m,工作面最小控顶距4.9m,最大控顶距5.5m。(附图7:工作面支架布置图)3、工作面顶板管理要求:(1)移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内,经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移架。(2)工作面支架中心距保持1500±100mm,垂直顶底板支撑,支架歪斜角不大于5°,支架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如出现倒架,要及时调整,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立柱前后偏差不超过50mm。(3)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完好,乳化液泵站压力综采工作面不小于30MPa。(4)跟机操作,及时移架,并及时伸出护帮板护帮,支架保持平直,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度的2/3),支架不挤不咬。(5)检修工和支架工要保持支架性能完好,不漏液、不串液、不失效。(6)液压支架端面距不得大于340mm,顶板破碎时,及时超前拉架,拉架时,保证采煤机顺利通过,不得互相干涉,以免损坏设备。(7)当液压支架梁端煤壁冒落高度大于300mm时,必须采用木垛接顶。(8)移架放顶后支架端面距因煤壁片帮超过340mm时,必须及时伸出伸缩梁支护顶板,防止机道发生冒顶事故。(9)要保证支架液压管路系统功能正常,任何人不得随便拆卸管路,相互倒管。(10)工作面液压支架,必须实行编号管理。(11)周期来压期间,或预计来压的地段,必须加强支护,保证支架初撑力,确保支架稳定性。(13)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一平、一净、二畅通”的质量要求;支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架内,经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移架。(14)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即25.2MPa),如遇特殊情况致使支架达不到规定初撑力时,必须采取措施,但必须保证支架的初撑力达到额定值的80%(25.2MPa)。(15)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4架(6米),防止长时间空顶;梁端距煤壁最大不超过340mm。(16)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并升实支架。(17)工作面支架严禁歪斜和咬架、挤架,否则要及时调整。(18)支架不超高使用,支架的活柱行程余量不小于200mm。二、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一)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1、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即25.2MPa),如支架达不到规定初撑力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达到额定值的80%(25.2MPa);运输、回风顺槽端头及超前支护的所有单体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特别注意工作面回风和运输顺槽端头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确保整体支护强度预防冒顶。2、来压时的顶板管理:(1)根据相邻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预测本工作面的顶板来压周期:初次来压为30m,周期来压为20m。(2)在工作面顶板来压时,必须严格支架质量,规范操作移架放顶步骤,使支架均匀布置;支架支设垂直顶底板且要支平、支稳,顶梁接顶严实,确保工作面支架完整。前移支架放顶时,必须逐架移动。(3)悬顶的处理:采空区顶板在前移支架后自行垮落。对于前移支架后,局部悬顶和冒落高度不充分处(局部悬顶超过2×5m2),必须停止采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顶板来压时,工作面液压支柱必须有足够的初撑力,漏液、缺损支柱必须及时更换。(5)工作面发生冒顶时,必须及时停止刮板输送机运行,在安全员和班组长监护下,确认稳定后,架设小木垛或用撞楔法等及时勾顶,严防冒顶进一步扩大,严防冒落矸石堵塞工作面造成通风困难。(6)严禁任何人员空顶作业。处理冒落区时,人员站在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并保证退路及安全出口畅通。(7)在冒顶区、顶板破碎区应尽可能减少支架反复升降次数。3、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如端头压力增大时,要及时进行加强支护,确保端头顶板的可控性。4、工作面末采时要编制末采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时,将工作面顶帮支护好,工作面清理干净;工作面回撤设备时,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5、工作面全部设备撤出后,封闭两个顺槽口。(二)工作面顶板管理要求A、支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架内,经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移架。B、工作面支架中心距保持1500±100mm,垂直顶底板支撑,支架歪斜角不大于5°,支架仰俯角不得大于7°,如出现倒架,要及时调整,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立柱前后偏差不超过50mm。C、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完好,乳化液泵站压力综采(综放)工作面不小于30MPa。D、跟机操作,及时移架,并及时伸出伸缩梁和护帮板护实煤帮,支架保持平直,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度的2/3)。E、检修工和支架工要保持支架性能完好,无漏液,不窜液,不失效。F、液压支架端面距不大于340mm,顶板破碎时,及时超前移架,移架时,要保证机组顺利通过,不得互相干涉,以免损坏设备,否则要另行采取保护措施。G、支架前梁(伸缩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mm。H、要保证支架管路系统功能正常,任何人不得随便拆卸管路,相互倒管。三、两顺槽压力增大时的顶帮管理当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两顺槽压力增大时,必须及时加强支护,即在顺槽钢梁下加打单体液压支柱和在两钢架之间进行架设π型梁加强支护,保证支护强度达标;同时对巷帮提前利用金属网(1200×10000mm)对压力大的地段进行防护,防护网不少于两道,网与网的搭接长度不少于150mm,防护网必须利用14#铁丝双股与钢棚架腿或钢筋梯进行架架捆绑,捆绑不少于三道;锚网索支护地段的托盘必须利用两道铁丝缠绕捆绑于金属网上,防止锚杆托盘受压射出伤人。对受压变形地段,在回收钢腿和单体液压支柱时,先支设护身单体液压支柱,护身单体液压支柱支在与回撤单体液压支柱或梁腿的10—15cm处,并利用防倒柱钢丝绳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防护,防倒柱钢丝绳的紧固程度要保证回撤单体液压支柱或梁腿意外射出时不超过护身单体液压支柱,并对巷帮进行泄压后,再点动放液取柱及梁腿或钢筋梯,并逐段解开金属网进行处理,解网时只允许一架处理完后,再处理一架,严禁两架以上同时作业。单体液压支柱放液或刷帮泄压时,人员不得站在单体液压支柱或钢腿的正对面,必须站在单体液压支柱或钢腿的侧面进行操作。第三节运输、回风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一、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的超前顶板管理1、运输顺槽超前支护:运输顺槽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向前不少于30米。锚网支护地段:采用DW28/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的π型梁垂直于顺槽方向进行支设,π型梁间距0.8米,一梁不少于三柱,所支设π型梁与顶网之间垫背板或木梁,以防π型梁滑动。钢棚支护地段:采用DW28/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的π型梁垂直于原钢棚钢梁下沿顺槽方向支设三排进行支护(一梁不少于四柱),其中两排分别靠近钢梁“耳朵”10cm进行支设,中间一排因有转载、破碎等机电设备,故支设在距转载机(靠近人行道侧)0.5m处,破碎机处紧贴破碎机进行支设,所支设的超前支护不得影响安全出口,且保证安全出口宽度不小于0.8米,高度不低于1.8米;柱头所支设的钢梁上方必须利用耙板垫实,严禁出现空头柱。2、回风顺槽超前支护回风顺槽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向前不少于30米,采用DW28/100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的π型梁垂直于原钢棚钢梁下沿顺槽方向支设四排进行加强支护,并在所支设π型梁与钢梁之间垫背板,一梁不少于四柱,其中中间两排超前支护的间距为1.2米(中距中),另两排分别支在距钢梁“耳朵”10cm处。柱头所支设的钢梁上方必须利用耙板垫实,严禁出现空头柱。同时采用木梁替换原钢棚支护随当班进尺进行拆换,替换后的木梁必须保证不少于一梁三柱进行支护,所支设的超前支护不得影响安全出口,且保证安全出口宽度不小于0.8米,高度不得低于1.8米;若顺槽压力增大时,超前支护不少于30m。超前支护单体柱保证一梁不少于四柱进行支设;所支设的π型梁必须安设防坠落钢丝绳,单体柱必须安设防倒柱钢丝绳。3、超前支护的管理(1)运输、回风顺槽所有超前支护必须保证单体支柱支撑有力符合规定要求,如底板松软,必须穿柱靴进行支设,确保支护安全可靠,工作面在进行超前支护时,必须确保转载机、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停电闭锁。(2)在两顺槽原有支护下,运输、回风顺槽超前支护工作每天由检修班负责完成,锚网支护地段每班将回出的π型梁、单体液压支柱按超前支护标准进行前移支设,始终保证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30米;每班端头支护工负责工作面机头端头钢筋梯的回撤;在撤除采帮钢带、托盘时,要按每班进尺进行撤除,撤除时由下至上撤除,防止片帮,并与每循环保持一致,工作面外帮的钢筋梯,不得进行回收。撤除钢带、锚杆托盘时,先对煤壁侧支设贴帮柱后,再将距底板50cm处的网解开,再利用长柄工具处理活矸活炭后,方可进行撤除,然后再按照此方法逐段进行处理和撤除,直至完成钢带、锚杆托盘的回撤,撤除时人员不得站在正前方,应站在支护完整的侧面进行撤除钢带和锚杆托盘。两顺槽原钢棚支护地段,超前替换钢棚的距离与每天循环进尺相匹配;在钢架变形地段,如压力显现较大时,必须加强支护,每班在两架钢梁之间利用π型梁和单体柱按超前支护标准进行加强支护,始终保证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30米,并在已支设的π型梁下加打单体柱进行加强支护;生产班每班端头支护工负责拆除影响本班进尺范围内的超前支护,并保证端头支护与超前支护的连接处顶板的控制;在拆除超前支护时要按每班进尺进行撤除,保证与本班循环进尺保持一致;运输顺槽采用π型梁(回风顺槽采用木梁)替换原钢架钢梁配合DW28/100型单体柱进行超前支护,替换的π型梁(木梁)必须做到一梁不少于三柱进行支护。所回收的废旧材料必须堆放整齐放于废旧材料堆放点,不得乱堆、乱放。(3)锚网支护地段:当工作面煤壁推进至顺槽超前支护4m的π型梁时,先支设3米的π型梁(一梁不少于三柱)后,方可拆除4m的π型梁,同时对3mπ型梁梁头至采帮侧之间的顶板利用单体柱配合耙板进行控顶,该支柱只有在支架移至距其10cm时方可拆除,不得提前进行拆除。钢棚支护地段:当工作面煤壁推进至顺槽超前支护π型梁时,只允许拆换靠近工作面煤壁4米范围内垂直于钢梁下支设的π型梁,拆换时,必须做到先支后回,即在钢棚支护下加打单体柱后,再进行拆除π型钢梁,否则不得进行拆除,拆除后再在两钢梁之间架设π型梁(木梁)进行支护,保证一梁不少于三柱。(4)超前支护必须严格按要求打好、打牢,支柱一定要成一条直线;支柱、回柱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且至少有3人操作,一人专门观察顶板、两帮情况,其余两人进行支柱、回柱作业,安全员必须现场监管,严禁单人进行操作,发现有活煤、活矸要及时处理后方可作业;超前支护处必须满足高度不低于1.8米,宽度不低于0.8米的安全出口。(5)当机组运行至距工作面机头(机尾)段以及原3400阶段二级运输巷和回风巷时巷道15米以内时,严禁在两端头作业,以防甩出大块炭或其他杂物伤人;当拉动运输顺槽破碎机、转载机时,严禁运输顺槽任何作业以防撞倒柱伤人或其它意外伤人,超前支护工作不能与同一地点其它工作平行作业。(6)班组长和安全员必须经常对两巷的煤帮、顶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材料必须提前工作面20m回收,备品备件堆放整齐,距工作面50米以外。(7)所支设的原π型梁必须安设防坠落钢丝绳,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安设防倒柱钢丝绳。(8)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顶板破碎地段的超前支护若压力达不到5MPa时,应及时在两钢架之间加打π型梁,确保两顺槽支护强度达标。(9)支护质量标准①运输、回风顺槽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要打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l00mm;采用防倒柱钢丝绳进行二次固定,以防倒柱伤人。②单体支柱应支到坚实的底板上,如有坡度必须保证一定的迎山角,坡度每增加5°-8°,迎山角增加1°,做到迎山有力,并保证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③所有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方向一致,朝向采空区。④π型梁要保持平直,顶梁上方起伏不平处用木料接实顶板,且必须安设防坠落钢丝绳进行二次固定。⑤运输、回风顺槽的安全出口必须保证其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小于0.8m。⑥底板松软时,运输、回风顺槽单体支柱均穿靴,且保证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00mm的实体煤地段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4MPa),顶板破碎地段以及构筑的假顶地段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不得小于5MPa。⑦超前支护范围内严禁堆放闲置设备及杂物。4、两顺槽锚杆、锚具以及钢棚支护的回收(1)两顺槽的锚索锚具、锚杆锚具回收:①锚杆锚具的回收:两顺槽端头处:在采煤机割煤前,首先将工作面煤帮侧锚杆的托盘半向球和钢带用气板机进行回收,同时,顺槽顶部靠工作面煤帮侧的两根锚杆的螺丝、半向球、托盘也进行回收,一次回收一个循环内锚杆的螺丝、半向球、托盘;采煤机回刀移过转载机并停机闭锁后,首先检查顶帮情况,确认安全后将顶部剩余三根锚杆的螺丝、半向球、托盘进行回收,再对“两对四梁”或“四对八梁”进行迈步式前移,步距为60cm;顺槽在新支设密柱时未回撤旧密柱前将顶板钢筋梯进行回收,一次回收一个循环(每班回收不超过本班进尺);在回采过程中为防止割煤机滚筒将钢锚杆甩出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割煤机行至靠近机头或机尾15米时,严禁有任何作业人员在其附近,确保安全,每班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停电闭锁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并进行隐患处理以及支设贴帮柱后,方可将缠绕在滚筒上的钢锚杆进行拆解,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②锚索锚具的回收:锚索锚具每天由每班端头工进行端头支护时用MS-50退锚机进行回收,回收距离和当班的回采进度相适应(每班回收距离不超过当班进尺);回收时,对于液压支架顶梁前的锚索锚具在移架前进行回收,端头处只回收妨碍支设新密集支柱时的锚索锚具,超前处的锚索锚具不得进行回收;回收锚具时,必须将退锚机利用防坠钢丝绳进行吊挂防护,待退锚机刚好咬紧吃力后,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再进行退锚,退锚时严禁任何人员在退锚机下逗留和行走,并在距退锚地点5米范围外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误入。(2)两顺槽原钢棚支护的回收:①钢梁的回收:3406运输顺槽超前支护距煤壁3m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mπ型梁替换原有钢棚支护,替换后,要及时回拆钢梁,回拆时必须坚持由里向外的原则,逐架进行回拆,生产班每班提前对此范围内的超前支护套π型梁;回风顺槽超前支护距煤壁3m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m木梁替换原有钢棚支护,替换后,要及时回拆钢梁,回拆时必须坚持由里向外的原则,逐架进行回拆,生产班每班提前对此范围内的超前支护套木梁。替换后,若π型梁或木梁梁头至采帮煤壁侧之间的空间过大时可采用带帽点柱进行控顶。在取钢梁时,必须做到先支后拆,拆除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拆除,拆除时作业人员必须支设安全稳固的作业平台,进行拆除钢梁时,至少5人进行操作,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监管,两人在其平台上进行拆除,另两人在平台下方进行接应,确保拆除顶梁时的安全。②钢腿的回收:3406运输、回风顺槽超前支护距煤壁3m范围内拆除原梁腿,拆除时,必须先在两钢架之间将单体液压支柱支在靠煤壁顶部的穿板上,支设好后再进行背帮,在背帮结束后,方可进行拆除钢腿,拆除后再及时在单体液压支柱与巷帮之间配合背板进行背帮,背帮木楔要打紧打牢,背板背直背匀,防止片帮伤人,拆除梁腿时由工作面煤壁侧逐架、逐根向外进行。3406两顺槽在被拆梁回首5米范围内利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强支护,在被拆梁腿钢梁下方利用1根单体液压支柱(2.8米,如巷道超高或超低时,选用合适长度的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强支护,支撑有力,单体液压支柱与被拆梁腿间距为20cm,在被拆钢梁下方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之间连接锚链(锚链采用40T锚链)用于防止钢梁坠落,锚链使用专用连接环连接在两根单体液压支柱手环上,在每次使用锚链前必须详细检查锚链及连接环的完好情况,发现异常严禁使用。其次在被拆钢架的两侧梁腿各安设一根防倒钢丝绳,防倒钢丝绳绳头挂于相邻侧单体液压支柱手环位置,必须保证防倒措施有效、得力,未采取防倒措施严禁作业,防倒钢丝绳在每次使用时必须详细认真的检查,发现锈蚀、断丝、毛刺、变形等情况时严禁使用。利用G10型风镐挖柱窝,柱窝规格需满足梁腿拆除要求,扩柱窝完成后,利用单体液压支柱(选用合适长度)进行顶梁腿作业,顶梁腿期间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并有专人在此处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误入。顶梁腿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采用远距离控制方式,即安装远距离操作控制阀进行控制,当梁腿被顶出柱窝后,由安全员处理顶帮隐患,无隐患后,安排不少于三人进行梁腿拆除作业,两人操作、一人观察监护,如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汇报带班领导和相关科室,待制定安全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后再作业。取出梁腿后,及时在原梁腿位置支设单体液压支柱,并在单体液压支柱与煤壁之间安设背帮板,利用木楔背紧背实,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要求,且安设防倒柱钢丝绳。拆除钢梁腿仅限于两顺槽顶帮完好地段,顶帮破碎或压力大时禁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替换方式,可采用套π型梁替换方式。若两顺槽顶帮破碎或压力大时必须提前10m利用π型梁加强支护。运输顺槽超前支护更换期间必须停电闭锁转载机、破碎机、皮带输送机等机电设备,相互呼应确认,并挂“严禁送电”警示牌,控制台设专人看护,防止误操作伤人;回风顺槽超前支护更换期间必须确保作业人员视线良好。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在回采过程中,若压力较大时,遇钢梁、钢腿变形严重、扭曲时,不得对钢梁和不采帮侧的钢腿进行回收。二、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端头管理支护形式工作面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端头由ZFG6400/17/32H型过渡支架配合对梁进行支护;工作面机头、机尾各布置三架过渡支架,支架外与煤帮之间部分采用对梁进行支护。Ⅰ、工作面两顺槽端头支护方式:工作面机头靠近过渡架的第一组抬棚梁采用DW28/100单体液压柱配合四根(两对)DFB—5000π型钢梁架设对梁支护,一梁四柱,交替迈步,迈步步距0.6m,两根迈步梁间距0.1m,迈步梁距工作面机头第一架过渡支架的距离不得超过0.5m;机头迈步钢梁至煤帮之间无液压支架支护区域,采用DW28/100单体液压柱配合3mπ型钢梁按原棚架梁距,垂直于顺槽方向支设抬棚加强支护,当迈步钢梁前移后,及时在钢梁端头补支一根单体液压支柱,使所支设钢梁形成一梁三柱支护;机尾靠近过渡支架的第一组抬棚梁采用DW28/100单体液压柱配合一对DFB—5000π型长钢梁(一梁四柱)和一对DFB—3600π型长钢梁(一梁三柱)架设对梁支护,交替迈步,迈步步距0.6m,两根迈步梁间距0.1m,迈步梁距工作面最后一架液压支架的距离不得超过0.5m;机尾迈步钢梁至煤帮之间无液压支架支护区域,采用DW28/100单体液压柱配合3m木梁按原棚架梁距,垂直于顺槽方向支设抬棚加强支护,当迈步钢梁前移后,及时在梁端头补支一根单体液压支柱,使所支设木梁形成一梁三柱支护;所有单体液压支柱装设防倒柱钢丝绳,以防柱倒伤人。顺槽端头如端头宽度为1m时,支设一对“对梁”,当端头宽度小于1m时无法支设“对梁”时,可将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在横梁上进行控制端头顶板,且随工作面前移而前移,端头所支设π型梁及单体液压支柱必须采用防坠落及防倒柱钢丝绳进行加固。割煤后,推移前部刮板输送机(转载输送机),前移迈步钢梁,迈步钢梁前移后,回撤切顶密集柱。在回撤切顶密集柱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拆”的原则,严禁超范围拆除。两顺槽端头及三角区的单体支柱若初撑力达不到5MPa时,必须立即加打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强,确保该处支护强度达标。Ⅱ、运输、回风顺槽切顶柱的打法及要求:根据过渡支架外侧至运输、回风顺槽外帮的距离,机头、机尾两端头靠采空区侧切顶线处采用密集柱切顶,切顶密集柱柱距为0.2m,运输顺槽切顶密集柱支设在转载机尾后方,回风顺槽切顶密集柱支设在液压支架尾梁末端齐平,密集切顶支柱必须迎山有力,在切顶密集柱靠工作面一侧,采用DW28/100单体液压柱配合直径不小于16cm的优质红松支设戗棚,前方戗梁至少保证有不少于3根的戗柱,所支设戗柱的柱距按照现场确定,正常情况下为1.0m,戗柱要迎山有力,与底板的夹角为75°左右。Ⅲ、端头回柱放顶:1、端头回柱放顶时,必须由班组长现场指挥,由至少两人配合操作,并由一名专职人员观察顶板变化情况。2、端头回柱放顶时,必须遵守先支后回、先里后外的原则,保证退路畅通。3、在工作面运输及回风顺槽端头回柱放顶时,必须在前移两端头过渡液压支架和运输顺槽转载输送机拉移后,方可进行端头回柱放顶工作。4、工作面每两循环回撤一次密集支柱。回撤密集支柱前,首先在平行于工作面方向新的切顶线上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支柱与支柱之间的距离为0.2m,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0.5m以上的出口,新密集支柱超前旧密集支柱1.2m。回撤时先前移端头迈步对梁,然后回戗梁,最后逐根回撤密集切顶支柱并加打在新的密集切顶线上,并重新支设戗棚。5、在工作面回撤密集支柱时,必须先向老塘侧进行支设戗柱,支设的戗柱数量应根据老塘侧顶板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控制老塘侧的顶板;向老塘侧支设戗柱时,可提前在需要支设戗柱的合适位置先回撤一根密集支柱后,再及时在其空出的位置上向老塘方向支设一根戗柱,当需再次支设戗柱时,可按此方法依次进行支设戗柱,以确保回撤密集支柱时的人员安全。当密集支柱和π型钢梁回撤完毕后,利用长柄工具进行放液,放液结束后,再利用长柄工具将单体液压支柱拖至安全地点后,由人员运至指定地点码放整齐。6、回撤端头π型钢梁(旧密集支柱与新密支柱之间的π型钢梁)时,必须待旧密集支柱和所支π型钢梁回撤完毕后,再进行回撤,回撤时必须做到先支后回,即先向老塘侧进行支设戗柱,支设的戗柱数量应根据老塘侧顶板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控制老塘侧的顶板;当π型钢梁回撤后,利用长柄工具进行放液,放液结束后,再利用长柄工具将单体液压支柱拖至安全地点后,由人员运至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三、安全出口的管理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两个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米,宽度不小于0.8米;每班队长及安全员必须对机头、机尾推进度及安全出口进行测量,及时调整以确保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如果调整后仍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架设过桥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如架设过桥仍不能满足安全出口的要求,必须进行刷帮以满足安全出口的要求);每班必须对两个出口煤壁及顶板进行观察和处理,发现顶板破碎及时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四、支护材料的存放管理要求(1)单体支柱、顶梁要建帐统一管理,现场牌板与实物相符。(2)单体支柱、顶梁码放整齐,损坏的柱、梁不得使用,及时更换上井。(3)工作面必须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单体液压支柱、π型梁、木梁等),支护材料存放于顺槽内距工作面50—80m处,距轨道距离不少于0.3-0.7米,有1.0m以上宽度的人行道和必需的运输通道,专人负责并挂好标志牌。(4)在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和液压支架必须进行编号管理,,牌号清晰。每班质检员必须认真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压力测试,抽检数量不少于使用量的10%,发现不合格或有损坏的,应立即通知当班队长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两顺槽超前支护的质量及安全。第四节矿压观测因本回采工作面为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顶板随采随落,顶板来压不会十分明显,但同时必须执行下面要求:一、矿压观测目的通过此项观测,主要了解本采煤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及顶板对支架产生的压力特征,由此可确定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强度,掌握采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回采空间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导顶板控制及巷道支护。二、矿压观测内容矿压观测内容包括日常支架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端面距、两端头及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压力,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三、观测方法(一)日常支柱(架)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其方法为人工监测(质检员),主要监测工作面各段支柱(架)的受力情况,工作面支柱(架)的卸载情况及接顶是否良好等情况。当工作面压力增大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当工作面支柱(架)有卸载情况时,要及时查明原因、现场及时处理;现场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报告调度指挥中心,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便有效支护顶板;当工作面支架接顶不严,要及时处理,使其接顶严密,且支架顶梁平行顶板。(二)两顺槽矿压观测①在工作面及运输、回风顺槽内采用“表面位移监测法”进行巷道顶板下沉量、底鼓量及两帮位移量的观测,两顺槽测站在掘进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