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_第1页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_第2页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_第3页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_第4页
第五章 常见病原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常见病原菌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称病原菌病原菌按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可分为化脓性球菌、肠道杆菌、弧菌、厌氧菌、分支杆菌及其他病原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1、症状:化脓性炎症2、包括:a、G+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G-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菌一、葡萄球菌属分布:自然界和人、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多不致病,最常见的化脓性菌,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细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菌体为球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2、培养特性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性状颜色各异,有利于细菌的鉴别。3、分类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分为a、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凝固酶、致病菌b、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色素、偶可致病、条件致病菌c、腐生葡萄球菌:白色或柠檬色素、一般不致病4、抵抗力:干燥脓、痰可活2~3个月,80℃30min可杀死对甲紫敏感;对青霉素或庆大霉素高度敏感。易产生耐药性,90%的菌株对青霉素有耐药性。(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外毒素、酶(1)凝固酶:使含抗凝剂血液发生凝固的酶。致病菌株多能产生,是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致凝过程: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沉积在菌感染局限,浓汁粘稠体表面病灶细菌不易扩散阻碍吞噬、杀伤(2)葡萄球菌溶素

外毒素,能溶解人和哺乳动物的多种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肝细胞。(3)杀白细胞素能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4)肠毒素一组对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耐热100℃30min,可引起食物中毒。2、所致疾病分类:侵袭性和毒素性(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炎症。局部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内脏器官感染,如:疖、痈、脓肿及创伤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2)毒素性疾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1)食物中毒:食入含肠毒素食物后1~6h出现胃肠炎症状,呕吐最为突出。多数病人1~2天内可恢复。2)假膜性肠炎:广谱抗生素滥用,肠道中的优势菌被抑制或杀灭,寄居在肠道中的耐药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菌群失调性肠炎。病理特点:肠粘膜被炎性假膜覆盖(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1、标本的采集根据不同的病型采集不同的标本化脓性病灶采集浓汁、渗出液;疑为败血症采集血液;食物中过毒采集剩余食物、呕吐物等。2、标本检查

先将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根据细菌的形态、排列和染色性做出初步诊断。后将标本接种至培养基培养,根据菌落特点、凝固酶、试验等鉴定是否为致病性葡萄球菌。(四)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二、链球菌属

分部:自然界和人类呼吸道、肠道等处。多为正常菌群,不致病。病原性链球菌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一)主要生理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菌体为球形或卵圆形,链状排列,因菌种和生长环境不同,链的长短不一。革兰染色呈阳性。2、培养特性培养要求:营养要求较高,在含血液、血清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生长形态: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沉淀生长;血琼脂平板上呈灰白色小菌落3、抗原构造1)核蛋白抗原p:无特异性,各种链球菌均有2)多糖抗原c:细胞壁的多糖成分,有群特异性3)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位于c抗原外,有型特异性,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蛋白质抗原。4、分类1)根据在血琼脂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分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溶血环:草绿色,亦称草绿色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环:宽大透明,亦称溶血性链球菌

致病力强c、丙型链球菌: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2)根据c抗原的不同分类可将链球菌分为ABCDE……等20个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A群5、抵抗力较弱、60℃30min可被杀灭,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药物敏感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力强,并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

(1)细菌细胞壁成分

1)脂磷壁酸与宿主细胞具有高度亲和力,是该菌粘附定居于人体的主要侵袭因素。2)M蛋白有抗吞噬细胞吞噬作用,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可引发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2)外毒素类1)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物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较耐热,主要引起发热、皮疹等。2)链球菌溶血素作用: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损伤心肌

分类:根据对氧的稳定性

O(SLO):对氧敏感,免疫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感染2~3周后85%~90%患者血清中可出现抗O抗体,抗O抗体的测定可辅助诊断风湿热及其活动性或作为链球菌近期感染指标之一。S(SLS):对氧稳定,无免疫原性,溶血能力较强,与血平板上的溶血环形成有关。(3)侵袭性酶类1)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组织疏松,有利于细菌扩散。2)链激酶:又称溶纤维蛋白酶,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酶原变为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助于细菌扩散。3)链道酶:又称DNA酶,能分解浓汁中具有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浓汁稀薄,促进细菌扩散。故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有扩散趋势,浓汁稀薄。2.所致疾病(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类:化脓性、中毒性和超敏反应三类1)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丹毒、脓包疮及扁桃体炎、咽峡炎、产褥感染、中耳炎及败血症等。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为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3)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分布:人口腔,上呼吸道、消化道及女性生殖道致病:当拔牙或扁桃体摘除时,可侵入血流,若心瓣膜有病损,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此外,其中的变异链球菌与龋齿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1.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疾病采集不同的标本。ex:化脓感染的浓汁,咽拭子;败血症的血液。2.标本检查:通过涂片染色及分离培养进行病原学鉴定。ex:风湿热的患者,可检测病人血清中抗O抗体含量,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多明显高于正常人,效价≥400有临床意义。(四)防治原则链球菌感染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应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以控制或减少传染源。此外,还应注意对空气、医疗器械和敷料的消毒和灭菌。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需彻底治疗,以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及亚急性细菌性性内膜炎的发生。治疗首选青霉素三、其他常见化脓性球菌(表5--1)第二节肠道杆菌分布:人和动物的肠道,排出后分布于土壤,水和腐物中。性质:生物学性状与革兰阴性菌相似,为条件致病菌。特征:1、形态与结构:均为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无芽孢菌,多数有鞭毛(痢疾志贺俊除外)和菌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乳糖的SS琼脂培养基上,肠道致病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非致病菌能分解乳糖产酸,故菌落有色。有鉴别意义。3、生化反应:非常活泼,能分解多种糖和蛋白质,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常以此进行鉴定。4、抗原构造:复杂,均有菌体(O)抗原,多数有鞭毛(H)抗原,有些还有表面抗原(如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5、抵抗力:不强。加热60℃30min可被杀死,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一、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特性: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营养作用;可作为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一)致病性1、致病物质(1)黏附因子:具有黏附肠道和泌尿道黏膜上皮细胞的能力。(2)肠毒素: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均可引起腹泻。(3)K抗原:具有抗吞噬作用。(二)卫生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不断随粪便排出,可污染周围环境、水源、食品等。样品中检出此菌愈多,表示污染愈严重,间接提示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因此,该菌在卫生学上常作为检测饮用水、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每1000ml饮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三)防治原则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内源性感染;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治疗选择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新生霉素等。二、沙门菌属分布:人和动物肠道类型较多,但致病性的较少。(一)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1)侵袭力:菌毛可黏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Vi抗原具有微荚膜功能,能抵抗吞噬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侵袭力。(2)内毒素:具有较强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物质。可引起机体发热、白细胞降低,大量毒素可导致中毒和休克。(3)肠毒素:某些沙门菌可产生,引起食物中毒。2、所致疾病(1)伤寒和副伤寒(肠热病):致病菌: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潜伏期:7—12天过程:病菌进入消化道,侵入小肠壁及肠系膜淋巴组织繁殖后入血,引起第一次菌血症,病人可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病菌随血进入骨髓、肝、脾、肾和胆囊等器官并在其中繁殖后,再次入血,导致第二次菌血症。此时是病程第2~3周,病人出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粒细胞减少等全身中毒症状。胆囊内细菌可随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另一部分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使已致敏的组织发生超敏反应,导致局部坏死、溃疡,若吃粗糙食物易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肾中细胞可随尿排出。若无并发症,第三周后病情开始好转,病程约4周。(2)食物中毒:最常见,由于食入被大量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2~3天自愈。长为集体性食物中毒。(3)败血症: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的成人。病菌以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常见。(4)无症状带菌者:指在症状消失后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相应沙门菌。约有1%~5%的肠热病患者可转变为无症状的带菌者。病原菌滞留在胆囊或尿道中,并不断经粪便和尿液排出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3免疫性肠热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以细胞免疫为主,亦可产生体液免疫,在病后第二周,血中出现特异性抗体,3~4周达到高峰,故可通过检测抗体辅助诊断疾病。(二)标本的采集与检查1、标本的采集第1周:静脉血第1~3周:骨髓第二周:粪便和尿液食物中毒取吐泻物和可疑食物。败血症取血液。2、标本的检查经增菌或选择培养后,挑取无色半透明可疑菌落做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3、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和福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含量,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三)防治原则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控制传播来源。加强食品、饮水卫生及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以提高免疫力。环丙沙星为有效治疗药物。三、志贺菌属俗称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分类: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俊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一)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性:(1)菌毛:粘附于结肠黏膜上,利于细菌穿入细胞内繁殖。(2)内毒素:使肠壁通透性增高,促进对毒素吸收;破坏肠粘膜形成炎症、溃疡;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使肠功能紊乱。(3)外毒素:志贺毒素,由A群产生。具有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和肠毒性,引起水样腹泻、昏迷等症状。2、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菌痢),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潜伏期1~3天,感染剂量为1000,分两型:(1)急性菌痢:潜伏期:1~3天后,突然发病症状: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便预后:治疗及时,预后良好。(2)慢性菌痢: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病程超2月以上。3、免疫性:肠黏膜表面的sIgA起保护作用,但免疫力不持久。(二)标本的采集与检查1、标本的采集:患者服药前的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立即送检。中毒性菌痢可取肛拭子。2、标本的检查:将标本接种到肠道选择培养基上,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做出鉴定。(三)防治原则对病人及带菌者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食品、饮水、粪便的卫生管理,防蝇、灭蝇。特异性预防采用多价减毒活疫苗。治疗可用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四、变形杆菌属分布:自然界、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性质:革兰阴性杆菌、条件致病菌致病:泌尿道感染、创伤感染、食物中毒、小儿腹泻等。培养:扩散生长、波纹状菌苔、迁徙生长第三节弧菌属弧菌属细菌是一群短小、弯曲呈弧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多见。大部分为非致病菌,对人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一、霍乱弧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弧形或逗点状,有菌毛和单鞭毛可作梭样运动。性质: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在pH8.4~9.2碱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对热、干燥、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敏感。在水中可存活1~3周;在正常胃酸中仅存活4min;煮沸2min即可杀死;以1:4含氯石灰处理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1h可达消毒目的。(二)致病性和免疫性1、致病物质(1)菌毛和鞭毛:鞭毛运动可使其穿过黏膜表面的粘液层,通过菌毛粘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霍乱肠毒素:是目前已知致泻毒素中作用最强烈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主要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2、所致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