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万元工程的陨落——国企ERP实行亲历记九十年代末的一种春天,我当时所在的一家著名的软件开发商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获得了一项国家863CIMS项目,ERP被列为其中的一部分,此外尚有CAD、CAPP、PDM系统,整个CIMS系统投入近千万。本人作为ERP的实行顾问,参与了该项目的全过程,在长达一年半的实行过程中,对ERP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ERP在国企中的实行有深切的认识和切肤之痛,从中发现不少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实行的失败。这几年来,有关ERP实行的文章不少,但有真切感受的文章不多,诸多有关实行的文章缺乏实行的细节描述,要么是纸上谈兵,要么纯粹是东抄西摘的东西,少有从实践中得来的真切感受。把现实中十分生动详细的实践,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严格的讲,对ERP的实际应用没有多大借鉴意义。笔者有ERP的开发经验和长期实行ERP的经历,对ERP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根据自已的实行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一种真实的在国有大型制造业实行ERP的故事,把自已在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奉献出来和大家共享。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本文将隐去有关厂商的真实名称。一、项目背景这是一家产值八亿左右的机械制造企业,有职工七千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六百多人。组织构造为五个事业部、十七处、三室、九个分厂、一种科研所,还附属有医院、小学、托儿所、招待所等社会福利机构。九十年代中以来,企业连年亏损,好在树大根深,尚未大伤元气。近来,由于国防订货激增,军品外销形势喜人,企业又恢复了生机,产品一时间供不应求。但由于管理粗放,导致成本节节攀高,产值虽大,效益却很一般。这是企业准备上ERP的动因之一。开发商则是一家新兴的软件企业,有大概一百二十人的软件开发人员。近年来,仿照一家著名的外国软件开发出了自已的ERP软件,而这个项目则是开发商的第三个大型项目。该项目经国家立项,列入863CIMS计划(听说列入该计划的将会得到国家一定金额免费拨款),由此确定了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上级主管拨+国家拨款。二、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国外有关ERP实行的阶段划分是有道理的,只有在这每一种阶段的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保证ERP的实行成功。目前我就结合这个程序来分析我的亲身经历的ERP实行。1.领导培训ERP系统被视为一把手工程,对企业高层的领导的培训是一项目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实际状况是怎样做的呢?应当说开发商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企业一把手的工作,但不是进行先进管理理念方面的导入,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公关上了。这个价值近千万元的项目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多家软件商的角逐,并且此项目居然不进行招标,这就为各家企业的公关工作留下了宽阔的演出舞台。各家企业各显神通地倾情演出,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台,种种手段不一而足。而极为重要的ERP理念导入的工作就相称马虎地一带而过。只是请了一位机械制造专家作了CIMS原理的专题讲演,而没有对ERP的理念作任何形式的导入工作,从一开始就为此后的失败种下了祸端。导致这种状况有双方面的原因:首先,开发商实行队伍尚未完善,笔者作为唯一具有开发经验和管理经历的实行顾问,既有从事开发工作,又要主持多种项目的实行,困难是很大的。毕竟,国内的ERP软件是近来几年才出现的事,开发商尢其缺乏既懂现代制造业管理又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两栖人才。此外,加之开发商主观上认为自己在公关活动中的工作足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乐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尽量减少成本开支。除了搞了一次讲座外,就没有搞过管理理论方面的培训了。另首先,企业领导上ERP项目的动机复杂。当然也想通过ERP提高管理水平,此外尚有攀比跟风以及更深的不为人知的动机。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上下都对ERP项目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工作热情。2.需求分析开发商的需求分析工作也极为马虎。仍然是出于确信自己的公关投入可以保证项目成功(这里开发商理解的成功就是收到项目款),开发商尽量地减少成本开支,前期的需求分析工作基本是为了应付立项报批而做的,对二次开发基本没有什么意义。3.BPR在这个项目的实行过程中,无论是开发商还是顾客都没有提出来要进行企业管理流程的重组工作。笔者深知在国企要对企业业务流程作主线性的重组几乎是不也许的,但一点改善都没有而要成功地实行ERP同样几乎不也许,作为实行顾问,笔者曾提出过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改善的提议,但却泥牛入海,恨无消息。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我们进驻企业的时候,企业刚完毕了对组织机构的调整,似乎这项工作与我们主线无关,企业自己按老一套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其组织构造仍然是高耸的非人格化的机械构造,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下,开展ERP的实行工作的。4.项目组织项目组织从形式上看是最象那么回事的了。成立了三级项目组织,企业一把手出任领导小组组长,关键小组、各部门项目组也有重量级人物出任组长。但实际工作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一把手虽说是组长,但从头到尾只参与过两次会议,并且也是大言炎炎地说些不着边际的官话、套话,说完就走人。而其他负责人对ERP知识极为欠缺,在业务会上,往往不知所云的说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处理不了任何问题。而最可笑的是,该企业的信息中心的主任、项目的详细负责人居然是一种不学无术的人。虽说是计算机大专毕业,但对技术一窍不通。此人很少钻研业务,满脑转的是怎样巴结领导、讨好上级的经。笔者在那里工作一年多,从未看见他用电脑做过一件正事,那怕是打字。假如偶尔坐在电脑前,肯定是在打游戏(且为操作系统自带的扑克之类的游戏)。5.实行计划由于CIMS波及多种系统,计划的组织工作极为繁重,头绪极多,应当采用PERT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但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仍按老式措施管理项目。整个计划极为概略,只有一种粗线条的时间表,各系统分头进行,互不沟通。加之在发包项目时,CAD、CAPP、PDM系统包给另一家驰名的软件开发商,不一样的软件开发商所用的开发工具不一、工作方式各异,协调起来十分困难,常常出现混乱,并且开发出来的系统与我们的ERP系统不能有效集成,形成互无联络的信息孤岛。6.培训工作前面已经提到了管理理念方面培训工作中的问题,这里只是谈谈操作培训工作的问题。应当说这方面的培训工作较之管理理念方面的培训要好得多。我们组织了对各部门的操作员培训班,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开始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合格的颁发了上岗证。参与培训的是某些基层的女工,不一样领导的麻木与懒惰,她们体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常常积极加班学到深夜。正是由于她们的协助才使我们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下,还能坚持正常地工作。她们所做的一切,常常让我们感慨这才是中国的脊梁。但存在的一种问题是培训面不宽,没有进行持续扩大的培训,另一种问题是没有各级管理人员的参与,直接影响了实行工作。7.数据准备数据准备的重要性无庸赘言,作为实行顾问,笔者在多种场所反复强调了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并规定企业采用切实的措施来保证这一点。由于我们的坚持,企业方面也对这个问题体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布置了全厂的库存盘存,对库存账、物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清查。应当说,通过这次全厂大盘点,企业的家底是查得较为清晰,但仍不能到达系统上线的规定。其原因是企业数年来实行的是较为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系统规定的某些基础数据,企业没有完整的记录。例如,各零部件的制造提前期、采购提前期没有一种精确的数据,尤其是采购提前期没有历史记录资料,也没有制造经济批量和采购经济批量的概念。笔者不得不亲自整顿浩如烟海的数据,进行分析勉强确定出每次订货成本、库存成本,从而为制定出经济制造批量、经济采购批量打下了基础。此外,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该厂诸多零部件的工艺原则、成本原则、损耗原则均制定于七十年代,早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市场状况。总之,数据准备是认真的,但由于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差,总体上不能到达系统上线的规定。8.二次开发由于没有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我们不得不对软件作了较大的修改。在实行初期,我们坚持规定企业的业务流程按ERP的规定进行改造,双方爆发了剧烈的争执。通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开发商的老板给发来我们训示:顾客是上帝,顾客要我们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再进行无谓的争执了。于是,我们只有谨遵上帝的意愿,对软件进行了较大辐度的修改,使ERP软件带上了浓重的国企特色。三、管理冲突上面着重谈了在实行ERP各阶段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就直接导出了一系列两种管理模式的冲突,下面将就这些问题做某些分析讨论。1.观念之争在实行过程中,我们一直处在先进与实用的观念之争的中心。由于无论是管理的理论,还是丰富的职业经历使企业的怀疑派不得不承认笔者的管理思想是先进的。但他们又说他们那一套虽不先进但却是实用的、有效的。支持他们的理由就是按ERP的模式重组生产,将会给已经超负荷的生产运转体制带来混乱。然而,笔者明确地告诉他们,正是由于企业延续三十年不变的管理体制才使得企业不能应付新世纪的挑战。正是由于旧的生产运转体制才使得企业不得不超负荷运转。并且,这种超负荷是低效益的,不也许应付市场日益严峻的挑战,总有一天会不胜重荷则彻底瓦解。假如等到企业完全丧失竞争力,再来进行重组时,也许为时已太晚。为了说服他们,笔者对企业的排产模式给他们做了详细的分析,明确指出其中的问题。数年来,该企业排产的模式是计划目的或订货协议目的........查半成品库库存数......下达各分厂的月生产计划........各车间生产调度指令........各车间自拟物料需求计划........生产处审批......分厂审批.......各车间执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下达生产计划时,老式的措施使企业生产计划制定者只考虑一种影响原因,即制定计划这个时点上立即可以用于装配成品的半成品库存数。而其下层的物料库存数量则不在企业生产计划制定者考虑之内,而是交给下级分厂或车间自行决定,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加之出于多种自身利益考虑,下级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常常出现多报、漏报的现象,很不精确。且以上库存数据均为静态数据,没有考虑到即将抵达的物料数量。计划的环节多,审批啰嗦,对市场的变化反应缓慢。另一种大问题是老式的生产管理模式没有进行生产能力计算,只是粗略地凭经验估计,没有制定出详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以上这些工作虽说对他们有所触动,然而囿于体制,企业难以对业务流程进行主线性的再思索和再设计。2.利益之争即便是没有进行BPR,笔者仍然察觉到了ERP项目给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带来的利益之争,由于没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没有出现利益再分派的大震荡,但一种另类的利益之争的暗流从一开始就以多种形式在暗处汹涌。由于企业的领导风格为专制型,重大决策由厂长一句话、一支笔决定。尤其这次项目的决定,引起了其他领导的不满,尤其是主管生产的付厂长在系统选型时被排除在外,由此而衔怨极深,一直对实行ERP采用消极态度。而各车间、分厂的管理者则有诸多人紧张ERP系统的实行使他们对下面的管理太过透明,不利于运用权谋来治理下属,故而也采用了消极观望的态度。3.粗放与精确之争根据ERP的原理,我们要对制造的各环节进行精确的控制。以α产品为例,该产品的BOM由十七层共127个物料构成。其中有制造件、委外加工件和采购件,有的制造件工序到达几十道之多。有关怎样制定产品的BOM,我们与生产管理部门爆发了剧烈的争执。最先,我们和企业有关人员研究决定,根据α产品的零件表把BOM划分为十七层共127个物料,生产管理部门起初由于对ERP的工作原理不甚了了,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在实践中一经施行,上下爆发出一片反对声。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的管理粗放,制造的工序多、流程长、环节多,制造加工过程常有多种损耗。加之管理不严,责任不清,发生差错常常上推下卸,弄得原因不明,负责人不清晰。各车间与车间之间、各车间与分厂之间、分厂与总厂之间的记录数字长期不一致,通过多次大规模人工清查,仍然查不清原因。整个制造的过程宛如一种黑箱,主管生产的领导只懂得从源头投入了多少原材料,最终产出了多少成品。而中间损耗的详情不清晰,如详细损耗在哪一种部门、哪一种工序、损耗多少、原因是什么、负责人是谁不甚了了。企业的领导极想通过ERP系统来控制生产的全过程,弄清上述问题。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BOM层次分得尽量细,当然就规定对BOM上每一层次的物料进行控制,规定每一种负责人每天录入收到原料数、加工完毕数、加工损耗数、未加工完毕数、检查合格数、加工损耗原因等数据。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每个负责人都处在受控状态,这当然与原有随意、散漫的工作模式大相径庭。于是,从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到生产线上的工人都以种种理由拒不执行。其中,一种荒唐可笑的理由是ERP系统的工作模式产生控制单据过多,挥霍纸张。面临一片反对声,笔者冷静分析,这首先当然有两种管理模式更迭带来的必然振荡,而更有各级利益的深刻冲突。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当然但愿通过ERP系统更有效地对下面的工作状况进行监督,而中下层的管理人员、工人当然不乐意接受这种单方面的监督。高层与中下层之间、中下层与工人之间原本就存在深刻的矛盾冲突,而ERP系统的实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冲突。这也是没有事先进行BPR所带来的一种明显的恶果,假如事先进行了合理的管理改善,把各方的利益结合起来,就不会导致这种普遍反对的成果。面对来自中下层的强烈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弱点暴露无遗,高层领导也不敢强行推行。最终,由开发商与企业的领导商讨后裁定,合适减少层次,减少控制环节。于是α产品的BOM构造层降为9层86个物料。4.采购方针之争根据ERP的管理思想,应当在需要的时间向需要的部门提供需要数量和品种的物料。原则上,规定物料不能脱供也不能早供。然而,企业的实际状况却是生产所需求原材料以季度为单位进行采购。也就是说,本季度生产中所需的大多数原材料在上季度末采购到位。这就导致企业长期库存大、周转慢,而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对生产进行调整而再需要某些已采购物料,则会导致库存积压,而调整生产后所急需的原材料又无钱购置。为处理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严格按ERP的物料需求计划生成的采购订单进行采购的处理方案。但采购部门却认为,由于该企业采购资金紧张,一般采用赊购的采购方针。而赊购某些较为紧俏的物料依赖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其订货周期是不能确定。这就导致不能制定对的的采购提前期。针对采购部门提出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已的工作经验判断,采购部门提出的问题肯定有夸张的成分。对此问题,笔者请采购部门列出不能保证准时供应的物料的清单。采购部门提供了达二十六种之多的物料清单,并且几乎是对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物料。在拿到这份清单后,笔者并没有被吓倒,而是对采购部门列出的二十六种物料的市场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笔者半个多月的工作,得出的结论是仅仅只有二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是难以确定的。此外十八种能很以便确实定,尚有六种通过努力也能确定。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固有的管理障碍,笔者的调查结论被束之高阁,并没有带来应有的采购方针调整。四、题外话果然不出开发商所料,尽管存在上面所说的种种问题,项目还是实行“成功”了。在开发商和企业共同“努力”下,此项目通过了国家863“专家“组的鉴定,并在多种媒体大吹大擂。开发商如愿以偿地挣到了钱,有关人士也得到了不少好处。而留给企业,留给工人们的是什么呢?笔者近来曾与在实行中结下友谊的朋友们通过电话,懂得CAPP、PDM早已废置一旁,ERP中的生产计划、销售、采购模块仍然没有发挥作用。倒是库存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还能起某些作用,但企业付出的与得到的实在不成比例。通过这次实行,笔者深切的体会到在老式管理体制下的企业成功实行ERP的概率几乎为0,企业官员的腐败与学术界的腐败同流合污使即便是邓小平亲批的863计划也成了唐僧肉。以上是我在一年半的实行中得到的亲身经历,虽然用了诸多笔墨谈到了非技术问题,然而,ERP自身就不单纯是一种计算机项目,而更是一种管理项目。从管理的角度就不能不研究这些问题,只有正视它才也许处理它,而笔者这里谈到不过是冰山之一角,应当说不是一种孤立的偶尔现象,而是相称普遍地存在于国有企业之中,可以预料,要完毕国有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是一件任重而又道远的工作。一汽大众实行ERP的成功经验企业是盈利的组织。企业的领导者每时每刻都在研究着科学的管理措施。自七、八十年代,国内企业就开始开发实行MRPII,目的是强化制造资源的合理分派,以提高企业效益。81年,我国规定企业推行ERP,试图在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企业缩小差距。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实行成功的企业甚少。这一缓慢的步伐,丝毫没能阻挡IT技术的发展,差距在增长。一汽-大众诞生在IT技术飞速向前跨越的时代,我们必须急起直追!新气象如今,当我们有机会靠近一汽-大众的办公环境时,会发现这里的办公方式有些异样。众多员工都是面对微机屏幕在苦苦思索,一会儿,敲一阵键盘;一会儿,又动动鼠标。当你看他紧索的眉毛得以舒展,伸伸胳膊又伸伸腿时,那肯定是做完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工作有也许就是对同屋同事一种数字的承认;也也许是体现自己对一份方案的不一样意见;也也许是在查看当时的生产状况;也也许是在评估本月销售的微弱区域;也也许是与德国大众洽谈着某个项目。综上所述,员工们是在紧张地工作着。通过六年多的努力,企业内与生产亲密有关的业务都已经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了。从产品技术文献的生成与更改管理、BOM表的生成与维护、签订供货协议、物资的仓储管理、销售的需求计划、排产计划及分解、生产信息控制与准时化供货、整车与备件销售、财务核算与账务处理、投资项目管理、产品质量分析系统,一直到员工看病的健康中心管理,所有都纳入到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中。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它不受上、下班时间的限制,也不必等商讨问题的对方一定在现场;所查看的信息又都是实时的,不必紧张有些书面汇报中的数据也许有时间差的影响。全体员工都要按一种规则来游戏,各不一样部门的多层次员工的权利,也被系统规定得清情楚楚。虽说与Cisco企业透明的e管理尚有很大差距,但应当说一汽-大众正在向e管理靠近,这种永不停息的管理创新精神,已经给一汽-大众带来勃勃生机。一汽-大众的员工都交口夸奖:R/3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环境,R/3系统提高了一汽-大众的管理水平。如此有效的系统不是上帝恩赐的,她是总经理和各部门领导共同努力的成果,她是IT人员和各部门业务人员创新的结晶。自本人调离一汽-大众,才有了喘息之机,怀念走过的ERP建设之路,总有回味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从头说起。从头说起1991年开业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企业,为献身中国轿车事业的人天赐良机。总羡慕西方国家生产的轿车质量好,批量大,价格还廉价。这回,我们也能亲身体会一下,全国到处都跑着出自我们双手造的车,那将是一种什么滋味。企业从零点起步,每一件事都要从头规划。新厂区要三通一平,办公楼和厂房要从一砖一瓦建起,生产设备需一台一台订货。每天大家很早就来上班,目的很明确,就想早一天生产车。而实际上没那么简朴,心情可以理解,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更何况我们是在干先辈历来未干过的事,大量的学习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根据企业的安排,一、二级经理人员都要到德国大众接受TTA培训。我被安排在1993年2月出发,为期四个月。根据基建时间表,九三年末,含计算机机房的总装办公楼将竣工。那么,掐着这个时间表,在九三年十月一日前,必须软、硬件选型完毕,硬件订货完毕。临行前总经理明确给我下达了培训任务:从狼堡返回长春后,立即向经管会汇报一汽-大众管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方案。明确的目的给了我巨大压力。在德培训期间,我格外关注大众集团及子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为此,我拜访了大众集团的有关部门和生产厂,调查理解他们的计算机系统现实状况及使用状况。四个月下来,使我对发达国家大企业的计算机管理水平有了较详细的理解,同步也深深体会到,在生产信息管理与控制方面,我们有更大的差距。4月份,在距狼堡仅一种小时旅程的汉诺威,举行一年一次的“世界计算机博览会”,我有幸大饱眼福。在两天时间内,我参观了世界上著名的各计算机软、硬件厂商(还找到了中国唯一参展的长城计算机企业)。在这个博览会上,德国的SAP企业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SAP企业的管理软件产品R/2和R/3是展厅内出现频率最高的符号。象IBM,HP,Sun,Compaq,digital等世界著名计算机硬件制造厂商都与SAP企业连手销售我司的硬件设备及SAP的软件产品。似乎不能运行SAP软件的硬件设备就无人问津。我第一次见到,众多硬件厂商对同一种软件产品的承认,能到达如此统一的程度。那我必须问个明白。在我的狼堡大众协调人的安排下,一名来自SAP-HP联合设计中心的先生,为我单独详细地简介R/3软件产品的功能、构造、模式、现实状况与未来,SAP企业的背景及发展史,R/3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水准及软件开发过程。当时,R/3软件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使用视窗技术的管理软件。让人看了,真是赏心悦目(目前大家已经司空见惯)。如此这般,R/3软件吸引着我对它必须进行更深入一步的研究。为此,我专程访问了德国SAP总部wolldorf,请专业技术人员解答了我提出的有关问题,还走访了一家大众集团的R/3顾客。到此为止,我对R/3软件的长处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同类软件中比较,R/3软件具有最新、最科学的管理思想,使用它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R/3软件的硬件平台选择了开放式的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构造,这是适合企业应用的最经济的架构;视窗界面让使用者心旷神怡;软件的应用开发措施彻底防止了低级管理思想电子化。综合比较,其他软件落后于它至少在三-五年以上。我的任务有了明确答案。一种对的的软件选型,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能给企业配上腾飞的翅膀,更重要的是:少走弯路、抢来了时间,企业在竞争中能处在有利的位置。我们使用的软件系统,若一直能处在领先位置,那就不必考虑软件更新问题,既节省了投资,也争取了时间。假如一种企业总是在选择软件上左右摇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金钱,那将失掉一去不复返的光阴和市场上竞争的位置。确定了软件平台方案,那硬件平台应当选择哪一家的哪?根据本人数年工作经验及业界的共识,在进行软、硬件选型工作时,应遵守一定的规则。按规则选择出来的软件,才能最适合企业应用,这样建立的系统才是较完美的,投资回报率才能最高,掌握高水平软件的IT人员的价值也就最高。有高水平的系统相伴随的企业才有最强的竞争力。软件选型原则:在业界公认最佳的企业管理软件中选择前三位候选挑选最适合本企业管理模式的企业管理软件该软件供应商在IT界要有良好的信誉该软件供应商有实力维持其软件产品在第一方队比较国内、国外汽车行业选择哪种软件最多在成功案例中选择二、三家进行走访调研现行系统转换性分析该产品有高水平的当地化技术支持该产品有合理的价格软件实行中自有人力资源经济性分析考察该软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质量硬件选型原则:在确定软件后选择硬件首选该软件的原始硬件开发平台;最佳两家有合作开发中心;该硬件供应商在硬件供应商排名中处在前三位,无论怎样不能排在第六名后来;该硬件供应商在IT界有优秀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价格合理一汽-大众的软、硬件平台选择软件确定了,硬件自然而然也就确定了。这里有“自然而然”的原则。八十年代以来,一汽集团一直选用IBM的产品。IBM是计算机界的行业老大,产品质量好,又特持久耐用。IBM为了巩固自己的老大位置,又尤其设计了封闭式系统。企图以此迫使其他企业都向他靠拢,IBM就成了名符其实的行业老大了。不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以部分人的愿望为转移。垄断总是临时的。IBM的封闭方略迫使紧追不舍的HP企业蹋上开放式道路,客户机-服务器架构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SAPR/3软件就是在开放式的HP客户机-服务器上开发的,那HP的设备自然就是首选。HP设备能否经得起考核,要看下述调查成果。这种调查就不能向HP问询,要通过中介媒体的评价。国外有诸多媒体专做这种评价。开放式系统首创厂家-HP企业。开放式系统各企业市场份额:HP企业-49%;IBM企业-17%;其他-略各企业售后服务满意度:HP持续五年排名第一。我们的选型成果出台:选世界上最佳的管理软件SAPR/3和最适合运行该软件的HP设备为一汽-大众的软、硬件平台。当时,我们说软、硬件选型要五年不过时。目前可以说,十年也没有过时。IT项目实行成功的关键企业中,看待计算机项目的实行,长时间在误区中徘徊。往往被人们认为,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科学,计算机项目的开发自然是个技术问题。于是乎,从立项开始,将多种有关的权利和责任一股脑强行推给了计算机部门,而不是让管理部门牵头。这样做的成果,往往是企业管理者不界入管理的变革,项目领导者没有足够的力度推进管理革命,协调不得力,系统运行不起来,长时间的拖、磨,使得员工斗志全无。企业信息化的航船搁浅。其实,判断一种企业把企业信息化这场革命当成管理问题还是当成技术问题来看待并不难,只要看这个项目开发机构的组员构造就一目了然。一汽-大众的决策机构经营管理委员会和管理职能部门管理服务部,一直站在对的的位置上,推行ERP的实行,事实证明效果是良好的。这期间,不一样层次人员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决策层高度重视ERP的实行并行使着领导权,把握要点,保证资金到位,监控全过程。管理服务部组织项目实行。上报实行计划,推荐项目组领导者及其组员,掌握实行进度表,为各部门布置实行过程中的角色任务,为各部门培训人员,协调各项目组和各部门间的步调。不间断地总结经验,评价各项目小组实行中的优、缺陷,以优秀项目组带动其他项目组的方式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部门负责人直接领导ERP的实行,保证明施后的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向部门领导灌输ERP思想;诱导他们理解实行ERP过程中和使用ERP系统后,领导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尽快让各部门领导认识到计算机辅助管理是工作措施的创新,是管理上不能少的一条腿,使部门领导能尽快进入角色。在部门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ERP的实行,速度是最快的,质量是最高的,员工对系统的理解也是最透的。此时,部门领导急切但愿在自己的部门尽快采用科学的措施进行管理,让科学管理发明效益。理顺企业业务流程是实行ERP的基本条件之一。假如企业管理自身的随意性太大,长官意志太浓,都不利于推行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越来越多地被某种管理思想所约束,而绝不象计算机管理软件出现初期那样,仅仅机械地模仿手工。流程再造是一项艰巨的流程优化工作,管理服务部与各业务部门共同研讨确定最终流程,管理服务部确定各部门在流程中的权利和责任。按同一原则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IT人员应尽快成长为企业内部征询人员。项目实行过程是培训IT人员技术能力阶段。IT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项目开发速度和质量。他们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承担后期的系统实行与维护。IT人员都渴望迅速增长才能,以实现社会对自身价值的承认。IT人员的价值基本上由企业选择的软件水平来确定。若企业不能选择较高水平的软件使IT人员到达目的,他们会凭借自身的洞察力与机遇而重新选择未来。这也是IT界人员频繁跳动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在选择软件时,务必要考虑到怎样稳定IT队伍。广大员工对IT技术在企业的推广要有高度热情。由于企业管理措施的这一重大变化,是靠广大员工去实行。假如广大员工不接受这一措施,会在项目实行过程中充斥坎坷,甚至夭折。而员工的积极配合,很也许大大加速实行的过程。必须尤其注意对员工的培训,让他们爱好盎然,能到达争先恐后的程度是再好不过的。这里需要重视的重要变革是调整新的工作方式下的有关岗位的工资级别,用以平衡变化后的工作岗位技术含量的变化,这样才有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项目实行措施一汽-大众在组织这项工作时,设置了一种阶段性的临时机构-IT项目实行小组,还设置了一种永久性的机构-MIS(管理信息系统)执行委员会。IT项目实行小组的作用是,诱导、推进、协调IT项目实行工作,让全体员工对IT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从被动接受变为积极需要。MIS执委会的作用是,控制企业对IT的投资预算,推进IT项目实行向MIS、ERP的规范化转化,逐渐在企业形成CIO。一汽-大众在项目实行初期,方案审批由中、德双方总经理代表经管会把关。在成立了以中、德双方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的项目组之后,由项目组把关,再报经管会同意。项目组机构是:组长:中、德双方总经理执行组长:管理服务部的中、德双方部长财务组组长:财务管理部中、德双方部长采购组组长:采购供应部中、德双方部长物料组组长:生产管理部中、德双方部长IT人员向征询企业专家学习客户化技术和ABAP/4编程语言的能力。初期,他们在各个组里做协调员的工作;后期,他们直接做技术支持工作。项目实行机构的最高领导是中、德双方总经理。初期是林敢为总经理和德方第一副总经理Wolf先生,后期是陆林奎总经理和Tapper先生。他们除了常常过问项目实行进度外,还要定期听取项目执行小组在管理信息系统执行委员会上的工作汇报。MIS执委会是在第一期实行项目结束并转向系统运行后设置的。机构为:主任委员:总经理(中)副主任委员:副总经理(德)常务委员:管理服务部部长(中、德)委员:规划部部长(中、德)控制部部长(中、德)财务管理部部长(中、德)常设机构:管理服务部组织系统室机构职能:监督项目实行进度检查系统运行状况执行小组做工作汇报讨论并通过新项目实行方案通过信息系统方面的规定这种措施有效地推进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各部门领导将项目工作列入部门工作计划并检查工作进展状况。伴随完毕项目数量的增长,部门领导偿到了甜头,扩大IT技术在本部门的应用已成为部门领导的积极需求。伴随运行系统的不停增多,MIS执委会很快意识到计算机机房安全的重要性。在顺利通过了修建一汽-大众信息大楼的方案。目前,IT技术在一汽-大众应用的重要矛盾不是推不动,而是IT人员明显局限性。企业设定的IT人员编制内数量无法满足各部门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诸多计算机发热友在自编某些小系统以解燃眉之急,有些部门的内部办公自动化工作只好靠自己力量处理。他们也都为一汽-大众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做出了很大奉献。一把手工程IT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推广是一把手工程。企业信息化工作不列入企业主人的工作议程是不也许完毕的。企业一把手的管理思想指导着企业的运作,企业的投资方向要由领导人引导领导层来确定。只有一把手认识到某项工作是必须的时候,他才能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拚命为之奋斗。这是企业中任何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细想一下,为何比一汽-大众经济效益好得多的那么多企业却没能拥有比一汽-大众好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呢?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形成商品的国内、外管理软件名目繁多,社会上的征询企业任大家挑选,所不一样的仅仅是企业一把手的思维。这就是为何我们称此项工作为一把手工程。企业一把手对这一工作可以高度重视,仍减少不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它需要企业老板能科学地将这项工程科学地分解给对应的部门,还能向领导者常常去描绘诱人的前景,能在实行过程出现问题时点明负责人去处理令人困惑的问题,能在实行过程中推出样板起到经典引路的作用。这样一种系统一种系统去开发运行,什么MIS、ERP、CRM、SCM、e-Business,就都不在话下。一把手还应在保证资金、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方面开绿灯,一把手还应亲自参与项目验收并奖励项目实行的有功人员。部门领导在项目实行中的位置和作用部门领导在项目实行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他们领导着一种“方面军”在独立作战。他们必须既能深刻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并能分解出各重要环节所在,又能协调部下同步完毕常规工作与创新工作两大任务。他们必须学会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堡垒,又会在关键时刻两路出击,正常业务与IT项目实行两不误。员工每天都在做着领导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领导对员工无端未完毕的工作没有任何反应,员工自然不会把这种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员工有时掐领导的脉搏很准,领导与否能同样将本部门工作的脉搏也掐的丝毫不错呢?部门领导的理解力要强,骨干力量调配得当,随时关注项目进展并处理实行中出现的问题。这就是部门领导的责任。部门领导也只有通过深入的领导与亲身体会,才能在管理措施变化之后牢牢掌握住领导权。否则,此后的工作就变组员工领导老板,由于老板不懂得员工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是多么可怕的前景啊!部门领导应为本部门系统确定功能规定,协调归并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与IT人员共同确定项目实行时间表,准时间表组织协调好项目实行工作与部门正常业务工作,确认系统验收汇报,检查、修改并保证系统运行的对的性,审核所属员工在系统中的工作权限并重新确定工作分工。业务骨干在项目实行中的位置和作用业务骨干是项目实行过程中的生力军。业务骨干不离开业务就永远是骨干。业务骨干应对现行系统进行最详尽描述,对系统功能提出明确规定,对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业务接口提出明确规定,编写报表格式,编写编码规则,进而提出流程优化提议。业务骨干组织业务人员做系统测试方案,查对测试成果。以便对系统提出修改提议。通过多种测试方案,检查系统的对的性,并审核验收汇报。业务骨干应成为部门领导的得力助手,保证项目实行时间表的精确运行。要营造一种气氛,气氛鼓励着员工假如你问一汽-大众的员工,你们企业采用什么系统工作,他们肯定会回答:我们用R/3。当员工觉得某项工作具有了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时候,他肯定会向领导提出申请:我们规定这项业务用R/3来管理。此时此刻,人人都觉得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系统。这就叫“气氛”。这种气氛的形成,大大地推进着管理上的飞越,拉都拉不住。此时,IT人员如同“四面楚歌”,一种项目未完毕,另两、叁个项目在等着你。IT的项目实行,不再是IT人员孤军奋战,业务人员整顿管理思想,IT人员做技术支持。企业的ERP原本就应当是管理人员与IT人员联合作战的结晶。实行进入了良性循环。这种气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后浪推前浪般地涌着企业前进。员工在项目实行过程中,要理解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制定多种系统测试方案供选择,准备足够测试数据并录入系统,检查测试成果与系统试运行的对的性,填写验收汇报,掌握工作新措施并编写操作指导书。员工向系统录入的每一种数据都是系统能得到对的成果的关键要素。互动力-好的部门牵引着其他部门气氛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日用品购销的合同书
- 2024版网络安全防护服务与技术支持合同
- 环保建筑设计师的工作要求
- 二零二五年度畜牧企业家畜养殖基地养殖技术与购销合同3篇
- 2024版青年志愿者服务协议
- 国家旅游合同范本(2篇)
- 2024版大学生创业园2号楼1层创业环境优化与配套设施建设合同3篇
- 2024版水电安装工程清包合同范本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铲车租赁与租赁期间设备性能监测协议3篇
- 岗位安全培训考试题参考答案
- 星巴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 南京某商城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表
-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试卷分析
- 烟草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 变电所建设用地指标
- 2023年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分层作业)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 社区工作者考试考前必背3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