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4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考点目录考点103俄国的改革

考点104美国内战

考点105日本明治维新考点103俄国的改革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下图取材于某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

)A.共同分享土地、权力和财富 B.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解读漫画可知,农奴仅仅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但是象征财富、土地和权力的蛋糕,他们却无权分享,D项正确;从漫画可以看出,分割象征土地、权力和财富蛋糕的没有获得自由的农奴,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解放的,获得自由的农奴不会反对,“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既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漫画中看出,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俄国只能用帆船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只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B.沙皇政府腐败软弱C.俄国工业比较落后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答案】A【详解】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材料“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俄国只能用帆船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又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导致俄国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的严重阻碍,A项正确;沙皇政府腐败软弱、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BD项;俄国工业比较落后,不是材料表述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A项。3.(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铁岭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五市)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关于这次改革,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 B.措施:创建新式常备军C.所属国家:美国 D.影响: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是对农奴的一次变相剥削,当时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A项正确;题干涉及到的是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没有涉及创建新式常备军,排除B项;所属国家应为俄国,排除C项;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人物内容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表信息,从“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为了发展手工工场强化了农奴制,从“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由此可知,两次改革的焦点之一都是农奴制,C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的确强化了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的确废除了农奴制,但AD两项均无法概括俄国两次改革和图表内容的共同点,排除AD两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确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但图表内容无法反映这一史实,排除B项。故选C项。5.(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B.引进西方文明成果来巩固封建统治C.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民主政治 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彼得大帝……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可知,彼得一世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他进行这种“独特尝试”的目的是要改变俄国极端落后的状况,以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即引进西方文明成果来巩固封建统治,B项正确;彼得大帝是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不是废除沙皇专制体制,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强化封建统治,不是“强化民主政治”,排除C项;“废除农奴制度”是亚历山大二世时的措施,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节选)(列举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的杰出人物。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4)1861年,________________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答案】(4)亚历山大二世【详解】(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面对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填:亚历山大二世。7.(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节选)有学者认为: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是一个社会、国家不断走向文明的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一条件?综上,谈谈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答案】(3)条件:自由劳动力;关系:人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人的解放。【详解】(3)条件:根据材料“解放了农奴”“《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结合所学可知,两个法令宣布废除的奴隶制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关系: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关系是相互的,人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人的解放。8.(2023年甘肃省陇南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子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起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答案】(1)态度:维护或强化。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详解】(1)根据材料一“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可知,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是维护或强化。根据“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是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9.(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材料二叙述的是俄国的哪一历史事件?【答案】(2)事件: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详解】(2)事件:根据材料二中“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可以得出,这是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10.(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节选)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根据本法令和一般法律,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包括人身的和财产的权利……——摘自《关于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的总法令》“农民使用这块份地,必须替地主完成‘法令’中规定的义务”……“在两年期满之前,农民和家仆要和从前一样替地主服役,并且毫无怨言地完成自己从前的义务。”——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请回答:(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并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正确。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④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⑤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答案】(3)②(正确)⑤(正确)【详解】(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彼得一世的改革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彼得一世的改革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②(正确)⑤(正确)其他错误。11.(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节选)在国家和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是否进行改革以及如何选择改革路线,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对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造成的两大障碍。【答案】(1)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短缺;农民购买力低下,市场狭小。【详解】(1)障碍: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短缺;农民购买力低下,市场狭小。12.(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历史的困境往往需要强力的改革予以突破。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

当西欧资本主义已蓬勃发展时,俄国广阔的土地上到17世纪末一共只有30个手工工场,图拉是最先发展的地区,但到17世纪60年代,这里总共7个铁工场中只有119个工人。经济的落后也反映在文化方面,直到17世纪多数贵族还未受过教育,全国识字的人非常稀少。因循守旧的思想十分浓厚,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少了解。——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俄国1801年到1825年间爆发农奴起义281次;1826年到1854年间有712次;废除农奴制前的六年零四个月间则发生了474次。这些起义无论在时间长度、激烈程度还是人员和经济的损失方面以及为恢复秩序,军队所必须作的努力方面都在不断地增加。最后,克里米亚战争为农奴制的缺陷和危险提供了另一个明证。不论是士兵的孱弱和懒散,还是国家全面的经济和科技的落后,都可看出农奴制的弊病。——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1)概括材料一中17世纪俄国落后的主要表现。(2)概括材料二中19世纪中期俄国统治者所面临的主要危机。(3)俄国通过哪两场改革分别突破了上述危机?从俄国近代化的角度,分别概括两次改革的作用。【答案】(1)经济落后,手工工场发展极其缓慢;文化教育落后;社会比较封闭,因循守旧。(任答两点)(2)农奴起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对外战争战败,进一步表明农奴制的落后;经济和科技的落后。(任答两点)(3)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答"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或答"为俄国走上强盛之路奠定基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或答"废除农奴制,实现了俄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转折")。【详解】(1)表现: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俄国广阔的土地上到17世纪末一共只有30个手工工场,图拉是最先发展的地区,但到17世纪60年代,这里总共7个铁工场中只有119个工人”可知,这体现的是,经济落后,手工工场发展极其缓慢;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经济的落后也反映在文化方面,直到17世纪多数贵族还未受过教育,全国识字的人非常稀少”可知,这体现的是,文化教育落后;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因循守旧的思想十分浓厚,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少了解”可知,这体现的是,社会比较封闭,因循守旧。(2)危机: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俄国1801年到1825年间爆发农奴起义281次;1826年到1854年间有712次;废除农奴制前的六年零四个月间则发生了474次”可知,这体现的是,农奴起义不断,社会矛盾激化;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为农奴制的缺陷和危险提供了另一个明证。不论是士兵的孱弱和懒散,还是国家全面的经济和科技的落后,都可看出农奴制的弊病”可知,这体现的是,对外战争战败,进一步表明农奴制的落后,经济和科技的落后。(3)改革、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为解决问题,俄国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考点104美国内战1.(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光明中学历史学科社团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进行了资料查阅,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小结发言(如下表),其中属于观点的是(

)学生发言甲同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乙同学美国内战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丙同学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丁同学1862年联邦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观点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评价。“美国内战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对美国内战所持的看法与评价,属于观点,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联邦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均是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个人主观看法,属于陈述,不属于观点,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维护国家统一C.为缓和南北矛盾 D.建立世界霸权【答案】B【详解】据题干“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可知,林肯政府发动战争是为了阻止国家的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废除黑人奴隶制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战争激化了南北矛盾,排除C项;建立世界霸权与南北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1800年,美国费城的75名自由黑人在向联邦国会递交的废奴请愿书中声称:“如果《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是正确的,我们请求我们作为人类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被得到认可。”由此可知,美国的废奴运动(

)A.延续了美国的核心政治理念 B.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C.已经违背了美国的建国原则 D.成为美国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答案】A【详解】据题干“如果《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是正确的,我们请求我们作为人类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被得到认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末以来,黑人废奴主义者的持续抗争,为废奴运动提供了政治话语和抗争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废奴主义者充分调用“自由、平等、权利”等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来维护自身的权利,A项正确;1862年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排除B项;违背了美国的建国原则,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林肯当选总统是美国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英国议会向国王查理一世呈递《权利请愿书》 B.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C.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D.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答案】C【详解】据题干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对美国内战的评判,属于历史评价,C项正确;英国议会向国王查理一世呈递《权利请愿书》、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都是历史人物或时间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5.(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19世纪中期,东西半球的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这是(

)A.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 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产物C.克里木战争失败的影响 D.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答案】D【详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被动的局面美国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结合题干材料“19世纪中期,东西半球的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可知,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D项正确;美国内战前,南方实行的是种植园经济,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故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此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沙皇的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使得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的威信扫地,从而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也促进了农奴制度的衰败,这与材料中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没有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铁岭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五市)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判断,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A.建立君主立宪制 B.维护国家统一C.废除黑人奴隶制 D.推翻幕府统治【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可知,林肯在内战中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美国成立的是联邦制共和国,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废除黑人奴隶制的信息,排除C项;推翻幕府统治是19世纪日本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的倒幕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在葛底斯堡演说之前,美国社会更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独立宣言》宣告了国家独立 B.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C.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 D.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4月,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避免了美国的分裂。这与题干中的“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相符,D项正确;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由此可知,“《独立宣言》宣告了国家独立”并不是美国代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这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但这并不是美国代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这与题干“美国社会更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相符,但与“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年甘肃省陇南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58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据【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2)材料二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目的。(3)俄美两国农奴制(奴隶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答案】(2)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目的:动员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3)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详解】(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指的是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目的是动员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考点105日本明治维新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生活上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内容是(

)A.文明开化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中央集权【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社会生活上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可知,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A项正确;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但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文明开化,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近代经济的内容,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2.(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全球通史》描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西方思想和西方物品在19世纪70年代已大为流行起来。吃牛肉、穿长裤、携带雨伞、炫耀手表和钻石戒指等现象开始风靡一时。”该现象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一内容有关(

)A.废藩置县 B.建立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 D.提倡“文明开化”【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西方思想和西方物品在19世纪70年代已大为流行起来。吃牛肉、穿长裤、携带雨伞、炫耀手表和钻石戒指等现象开始风靡一时。”可知,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日本明治政府提倡文明开化而出现的,日本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D项正确;废藩置县是政治措施,排除A项;建立新式军队是军事措施,排除B项;殖产兴业是经济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它们的共同影响是(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C.彻底废除了农奴制 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D【详解】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故二者的共同影响是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排除B项;明治维新与农奴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铁岭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五市)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

)A.文明开化 B.实行征兵制 C.“殖产兴业” D.废藩置县【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内容是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文明开化是文化上的措施,排除A项;征兵是军事措施,排除B项;“殖产兴业”是经济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年广东省)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可知,因为地税改革中税收负担的加重,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为了生存会进入到资本主义企业中从事劳动,明治政府的地税改革客观上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C项正确;明治政府的地税改革客观上导致农民阶层破产,但没有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排除A项;明治政府的地税改革客观上导致农民阶层破产,与推动废藩置县实施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刺激日本海外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年河南省)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目的是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

)A.推行地税改革 B.提倡“文明开化”C.注重示范引领 D.实行“废藩置县”【答案】C【详解】题干材料“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描述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中经济方面的措施,明治政府在改革中注重示范引领,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地税改革,排除A项;提倡“文明开化”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实行“废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年福建省)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实行义务兵役制,与此同时,继续向军队灌输“忠节”“武勇”等武士道精神,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这表明,明治维新(

)A.缺乏民众的支持 B.实行殖产兴业政策C.发展了近代教育 D.保留了旧制度残余【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日本明治维新虽然取消了垄断军事的特权,但还是保留了武士道精神,用来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体现出明治维新保留了旧制度残余,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明治维新缺乏民众的支持,排除A项;殖产兴业是经济上的举措,排除B项;灌输武士道精神不属于近代教育,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D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17—18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排除A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2023年甘肃省金昌市)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推动上述历史进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主导的改革 B.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C.各国革命相互支援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和所学可知,材料叙述的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阻碍,因此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英国、美国和法国都是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各国革命相互支援,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节选)探寻历史的踪影对开拓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兴趣小组以探究“强国之路”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邀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强国之变】材料三(2)根据材料三,请回答:书签1所述内容涉及到哪些领域的变革?书签2所述事件促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答案】(2)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由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详解】(2)领域:据材料三书签1可知,“确立县制”政治领域的变革;“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属于经济领域的变革;“奖励军功”属于军事领域的变革。转型:据材料三书签2“废藩置县、征兵制、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结合所学可知,书签2反映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图2上海轮船招商局

图3明治政府扶植的八幡制铁所(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时提出的口号。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摘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2)根据材料二,比较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3)“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是德相俾斯麦在19世纪60年代初,对中日未来发展的预测。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