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安顺黄腊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贵州省安顺黄腊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贵州省安顺黄腊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贵州省安顺黄腊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贵州省安顺黄腊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贵州省安顺黄腊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2.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铱的元素符号是Ir B.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C.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3.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D.若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4.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1)元素种类(2)化学性质(3)相对原子质量(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6)电子层数(7)最外层电子数A.(1)(3)(5) B.(2)(4)(6)(8) C.(2)(5) D.(1)(5)5.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形成原子D.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氧原子核外一定有8个电子7.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解的是()A.黄酮素由15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组成B.黄酮素分子中有3种原子C.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D.黄酮素分子中含有氧分子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②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④氧气能支持燃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9.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D.需要用到酒精灯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水结成冰—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11.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712.下列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沼气生产 B.活性炭吸附C.转炉炼钢 D.高炉炼铁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B从微粒角度解释:(1)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_________。(2)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2)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现象___________。14.如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其中天平失去平衡,不能清楚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填A或B或C)理由是_________(2)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15.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中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如图2所示。(1)X曲线表示的是____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2)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实验前实验后测量项目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体积/mL80.046.4126.0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4)若测得的实验结果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__。16.用所给的实验用品,根据表格中相应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结论,填写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实验用品:一个大烧杯,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火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点燃其中一支蜡烛,过一会儿用大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灾逃生时,需低下身子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1)该醋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__________个原子。(3)该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4)醋酸中氧元素所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用规范格式书写具体计算过程)18.如图是已破损的XX牌维生素C(片剂)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简写V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1)V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求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4)按说明书服用这种维生素C片,每天能够补充的Vc的质量为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2)P点的含义_____.(3)t3℃时,在150g水中加入100g甲,所得溶液_____(选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g.(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A、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变浑浊的是氧气,可以区分,正确;B、两种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区分,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可以区分,正确;D、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产生气泡,而二氧化锰和水混合无明显现象,所以可用二氧化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可以区分,正确。故选B。点睛: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看:铱的元素符号是Ir;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铱元素是金属元素;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故选C.考点:原子构成元素周期表3、D【解题分析】

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题目详解】A、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A正确;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B正确;C、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C正确;D、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4、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是由原子的是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时带正电荷,正电荷数等于失电子数,得电子时带负电荷,负电荷数等于得电子数。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离子的形成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非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样的化学性质相似。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所以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不变的是(1)元素种类(3)相对原子质量(5)原子核考点:离子的形成5、B【解题分析】

【题目详解】氧气能供给人呼吸,可以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氧气。A、氮气不能供给人呼吸,故错误;B、氧气可以供给人呼吸,故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呼吸,故错误;D、水不能供给人呼吸,故错误。故选B。6、C【解题分析】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离子也能形成原子,C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氧原子核外一定有8个电子,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解题分析】

A.元素只能说种类,不能说个数,黄酮素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B.黄酮素分子中有碳、氢、氧3种原子,此选项正确;C.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此选项错误;D.分子中含有原子,黄酮素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此选项错误。故选B。8、D【解题分析】

解: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烧杯中的质量减少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所以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③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实验现象为A烧杯中的无色酞酚溶液变红,B烧杯的无色酞酚溶液不变色,但氨水与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故③④实验结论正确。故选D。9、C【解题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题目详解】A、发出耀眼的白光为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B、放出大量的热为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C、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为新物质,符合题意;D、需要用到酒精灯为反应条件需要,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基础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注意区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10、C【解题分析】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题目详解】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A正确;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改变,而不是分子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D、轮胎充气,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11、C【解题分析】

设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有(+1)+x+(﹣2)×3=0,解得x=+5;故选C。12、B【解题分析】

A、沼气生产过程中有新物质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转炉炼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高炉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题目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品红分子不断运动温度高时,品红分子运动的速度快A中溶液变红氨气分子不断从B中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解题分析】

40—A(1)由于构成品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品红在水中扩散形成品红的水溶液,故填品红分子不断运动。(2)热水的温度高,品红分子获得的能量多,品红分子的运动加快,从而使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故填温度高时,品红分子运动的速度快。40—B(1)由图可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填A中溶液变红。(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故填氨气分子不断从B中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14、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生成物质量减少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会发生改变【解题分析】

(1)其中天平失去平衡,不能清楚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理由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生成物质量减少;(2)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会发生改变。15、温度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BC段燃烧放热造成的压强增大强于氧气减少造成的压强减小×100%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解题分析】

红磷燃烧放热,生成五氧化二磷。【题目详解】(1)随着反应进行,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逐渐降低至室温,故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2)X、Y两条曲线可知,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BC段燃烧放热造成的压强增大强于氧气减少造成的压强减小。(3)烧杯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氧气的体积,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和剩余气体体积之和即为瓶内空气的体积,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4)若测得的实验结果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的气密性不好。16、未罩烧杯前蜡烛继续燃烧,罩上烧杯后过一会儿蜡烛熄灭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点燃两支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蜡烛过一会儿点燃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解题分析】

点燃其中一支蜡烛,过一会儿用大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未罩烧杯前蜡烛继续燃烧,罩上烧杯后过一会儿蜡烛熄灭,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未罩烧杯前蜡烛继续燃烧,罩上烧杯后过一会儿蜡烛熄灭;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点燃两支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蜡烛,过一会儿点燃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从而得到启示:人灾逃生时,需低下身子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故填:点燃两支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蜡烛;过一会儿点燃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3(2)8(3)6:1(4)53.3%【解题分析】

(1)根据化学式CH3COOH可知,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