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_第1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_第2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_第3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_第4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导论

直面中医张功耀(中南大学科学发展研究所)、方舟之(生物学博士)促使中医退出医疗体系卫生部认为是对历史的无知、对中医药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无知中医治疗疾病的原理有些至今科学还不能解释,但不能认为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就不存在。直面中医19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希望用现代科学的原则和精神统一国人对世界的认识。现代与传统不断发生冲突:中西医冲突就是其中一例1928年中国统一,西医借助行政力量,试图废止中医。1949—1979年间,新的医疗政策,改写了中西医力量的对比1980年医疗改革重新塑造了中西医的发展格局目前,西医作为主流即成事实。但相信中医的病家仍在服中药如何增进学术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信息公开和保证社会的知情权,是中西医共同面对的课题。导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医学(TCM),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它和肇源于西方的近代或现代科学相比,有着自身的某些独到之处,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大派别,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西方近代或现代医学一样,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的健康、疾病及其防治问题。因此,在学科属性和特点上,中医学和西医学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同的地方。中医学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一、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自然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以人为研究中心,着重探讨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规律、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机理及疾病防治的措施等。中医学认为世界就其本源来说,是物质的,是由充塞于整个宇宙的、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气的相互作用所化生的。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气这种物质运动变化的结果,人也同样。《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肯定了人是气所组成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强调了生命活动的物质性。一、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1)生理状态————中医学首先以气这一物质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的生命活动,认为在气的推动下,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此时,人就处于机能健全的健康状态。反之,气的不足或异常,人就处于病理状态。衰老过程也就是气的逐渐匮乏,以致生理活动日趋降低的过程。气散、气绝则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死亡的来临。2)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许多致病因素也具有物质属性,这些致病因素被泛称为“邪气”或“病邪”。中医病因学就是着重探讨这些致病物质的性质特点、致病规律和所引起的病症表现及预防措施的。

一、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从这些事例中不难看出: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的目的等都清楚地显示了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中医学与自然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机能。如《内经》便涉及物候、气象、天文、地理、农业、历法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借以更好地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中药学与农业科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二、中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

社会科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既是自然界物质演化的最高产物,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类组成社会,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中,社会环境同样给人以影响,这也带来一系列医学问题。中医学注重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考察研究,故它还具有社会科学的某些特性。

二、中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1)中医学既认识到人的生理功能差异的生物基础,又着重探讨了这种差异的社会背景。如《灵枢·根结》指出:“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故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2)中医学揭示了许多疾病的社会根源。(3)研究人际关系,研究个人在社团、家庭等中所担任的“角色”,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事,中医学对此也同样注重。

三、中医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运动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史告诉人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哲学。中医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研究进展,用当时的一些重要哲学思想和概念来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阴阳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为中医学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因为这些哲学思想本身就是人们力图揭示世界原来面貌的理论思维产物。哲学思想融进中医学,与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众多的科学内容,并指导着临床实践。

四、中医学: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除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曾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外,我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军事学、数学及冶金、酿造等知识、技术、成就,都曾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整体观念指导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脏腑精气血津液核心理论辨证论治诊治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

上古时代——起源和孕育一、源于本能

远古的原始社会。自从有了人类,就有疾病相伴随,可以说疾病是与生俱来的。古人类化石和干尸上留下的骨折、骨瘤、佝偻病、梅毒、寄生虫等疾病的痕迹,说明远祖们深受疾病的困扰。出于自救伤病的本能,一有人类,就有了应对疾病的医疗自救活动。

这种由本能积累经验,靠经验治疗疾病的原始医学形式被称为“本能医学”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二、走出巫医丛林

早期的人类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手段十分低下,在对事物的真相作出穷思竭智的解释时,更多地是猜测和臆想。认为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着世界。这类超自然的力量,在漫长的认识过程中,演变为神圣不可冒犯的“神”和不可接受的危险“鬼”。“鬼”、“神”概念的出现,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巫史文化。

巫医同源并存,是东西方都有过的史实。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孕育阶段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大繁荣,思想大解放。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周庄、孟轲、屈原等一批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聚徒讲学风行一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化高潮。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与成型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创立了“大一统”的封建体制,完善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文化事业,统一文化意识形态,建立起了一个以汉民族人占多数的华夏大国。

《黄帝内经》:

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医学思想。借助当时的哲学思想,阐述了对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的诊治原则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并对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保健等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黄帝内经》的问世,体现出中国古代的理性医学已具备了成熟而自信的风度,表明中医学已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即理性地看待人的生命及其疾病的时期。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与成型《神农本草经》:

两汉期间————总结了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收载中药365味,记录了药物的性能,还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加工炮制的方法、以及药物质量和真伪的鉴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按药物性能和功效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初创了中药药物学。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与成型临证医学范式确立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医家以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至此,作为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中医学,完成了的学科构建,确立了自己的学科范式。

该书后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文化日趋繁荣,社会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秦汉

《黄帝内经》——《素问》9卷9篇

《灵枢》9卷9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伤寒论》《金匮要略》(宋代林乙)《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两汉期间————《神农本草经》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西方“医王”盖仑:几乎与仲景同时,公元2世纪,降生了西方“医王”盖仑。盖仑的著作涉及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病理学、药物学、治疗学、临床各科、饮食学及哲学等,集古希腊罗马医学之大成,堪称西方的古医学百科全书。盖仑倾心于探索人体结构和功能,他对医学的主要贡献在解剖学方面的成就。从单纯的解剖学发展到实验性生理学,为西方实验医学的诞生作了准备。

张仲景、盖仑的医学成就分别形成了古代中、西方医学发展的第二座高峰。展示了中、西方不同的医学成就。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晋唐——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临床各科蓬勃发展

:一批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

药物学有了明显进步:

医药交流形成开放式。医学教育规范化:隋代已设有“太医署”,署内设有主药、医师、药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等职。到唐代,医学教育更成规模,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三、宋、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1.医事管理的改进:

药政管理在一时期也渐成规范,设有“御药院”、“尚药局”、“广惠司”等专职的药政机构。

2.中医学术繁荣发展。在病因病--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三、宋、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3.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内科方面:《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内科杂病理论和实践有新发展,董汲撰写《脚气治法总要》葛可久所著《十药神书》--内科杂病;外伤科方面:宋代陈自明著《外科精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卫济宝书》、《仁斋直指方论》元代的《永类钤方》、《世医得效方》妇产科:《十产论》、《备产济用方》尤其是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这部内容丰富的总结性妇产科专著,儿科: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成就尤为显著,还有《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幼幼新书》、《活幼心书》。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三、宋、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4.学术争鸣、理论创新。

5.医学教育不断发展:这时的太医局已不在兼有医政职能,成为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有较固定的组织结构、招生制度、考试方法,有规定的必修课,另外还根据不同的科别设置学习科目以及加修课目。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宋、元: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6.药物学发展成绩显著:

《开宝本草》、《嘉佑本草》、《证类本草》、《本草衍义》、《苏沈良方》、《和剂局方》。

7.中外医药交流达到新阶段:由于对外贸易发达,海陆交通较以前方便,中外医药交流有所扩大。我国的医书、药物不断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和阿拉伯,同时,也输入了国外的一些药物和医疗经验,补充和丰富了中医药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三、宋金元时期的主要贡献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

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渐趋停滞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与这个时代相近似的特征。

1.“温病学派”形成:温病是的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宋元时,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提出了热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突破了以往一概辛温解表的治法。

“戾气”病因说的形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2.各学科深化发展,集成性著作涌现。清代出了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纠正了以往医书中对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记载,他所创制的活血逐淤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3.药物学成就辉煌。明代李时珍著成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内容丰富、论述广泛,所载药物多达1800余种,并附有药图1000多幅,药方10000多首,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4.病案格式的建立和医案专集的出版。明清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国外来华学习中医的或是我国把中医传到国外的人数和次数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如《东医宝鉴》把中医学介绍到了朝鲜。1487年日本的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尤其崇尚李杲和朱丹溪的学说,回国后力倡李、朱学说,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医案口诀》等书,使李、朱学说在日本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三、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及措施(一)未病先防调摄精神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二)即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半死半生也。”外感病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含义: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就形体结构、生命基本物质、机能活动而言,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肝—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肺脾肝

肾心大肠胃小肠膀胱胆筋脉肉皮骨目舌口鼻耳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官窍,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而它们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形神一体观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2)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调理五脏精气血可调节人之心理异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可治疗精神亢奋或抑郁。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生理: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的适应、调节、抗邪等能力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能力两个方面。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在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中,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

某些慢性病恢复期中,也往往由于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恶化或旧病复作。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地域环境的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病邪侵犯人体而发病。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即所谓“因时制宜”。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的变迁,会给人们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身心机能的改变。一般说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机能,危害身心健康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不利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同事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可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和稳定,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以整体观念(holismconcept)与现代医学模式(medicalpattern)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biology-psychology-society中医学医学模式:人(形—神)—自然—社会

humanbeings(body-spirit)-nature-society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恒动观念(一)含义:恒动,即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意。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中。(二)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都处于永恒无休止的活动中,如生、长、壮、老、已是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动”——存在食物吸收、津液代谢、气血循环、物质转化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恒动观念(2)病理上的恒动观:中医学以“动”的观念,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对整个疾病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发现疾病的病理也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中。外感——里热实证——虚证(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疾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一切病理变化,都是阴阳矛盾运动失去平衡协调,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用运动的观点去处理健康和疾病的矛盾,调节人体的阴阳,使之平衡。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variation)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三、辨证论治

辨证的关键是“辨”。是审辨、甄别的意思。症:即症状(symptom)和体征(physicalsign)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证:即证候(syndrome),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三、辨证论治病,即疾病(disease),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麻疹、水痘、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等,皆属疾病的概念。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由于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只能反映疾病某一阶段和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故中医学在辨识证候时,要求同时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向,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症状和体征其他有关材料证候辨析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治则治法方药因证立法据法选方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辨病因即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推导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得出以病因命名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对外感性疾病,辨析病因是辨证过程的首要的环节。但多数内伤性疾病,运用病因辨证的方法并不能找到直接的病因,只能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推断其某阶段和某类型的病机特点以确定证候。辨病位即确定病证所在的部位。不同的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病证。一般说来,外在病邪多侵袭人体之表,引起表证,然后由表入里;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则易直接损伤脏腑精气,病变在里。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辨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邪正之气的盛衰决定着病证的虚实,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致病邪气有阴阳之分,人体正气也有阴阳之别。不同属性的病邪侵犯人体,人体相应的正气则与之抗争,导致不同类型的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性病证,即所谓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伤寒论》把外感热病分为六个病期,以六经表示其不同的病期和发展趋势,其传变规律可概括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学家们则用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表示温热病和湿热病的传变规律。对内伤杂病的传变,《内经》是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表述的,现在趋向于以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表达。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可以洞察疾病发展变化及转归的全局。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因证立法:即依据已经辨明的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法选方:即据证立法之后,随治法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予以处方。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据方施治:即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治疗的实施一般应由医务人员执行,某些情况下可由医生指导病人自己执行。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治疗麻疹病有初起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作出疾病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疾病的诊断确定后,就要根据“病”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某些病可用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如疟疾则可用常山治之,痢疾一般可用黄连、三颗针、马齿苋等治之,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等。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症,可发挥辨证思维的优势,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出证候,随证施治。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司外喘内通过观察外部的表象,以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以表知里二、注重整体研究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

三、援物比类取象比类第三节、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三、近代:夹缝中的中医药学

近百年来,欧风美雨使中医学遭遇了严重的打击,处境艰难,发展坎坷。

自北洋军阀时期开始,反动政府就不断排斥、限制中医,甚至试图以立法的方式扼杀中医

随着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医学界产生了不小的触动一部分民族虚无主义者对中医药学抱以蔑视的态度,把中医药学当作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来反对一些保守主义者则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认为西医学不适合中国,甚至用中医理论批判西医学在中医界另有一些受到改良主义思想影响的人士,他们不否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