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
东盟坐大、联合制华
——中国蓝色国土惨遭蹂躏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与泰国五国外长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即《曼谷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成立。文莱独立后于1984年迅速加入东盟,越南在1995年加入,1997年缅甸和老挝加入,1999年柬埔寨加入。东盟10国拥有国土450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整体上讲,中国与东盟在各方面保持着良好关系,但在双边关系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发展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任重道远。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一、东盟10国概况及对华政策
(一)东盟10国概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4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海岸线长54,716公里(世界银行数据)。陆地面积1,910,931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166,163平方公里(不包括专属经济区)(资料来源:2009年统计年鉴),人口2.3亿(2009年印尼国家统计局数据),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2009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出口额1164.9亿美元,同比下降15%,进口额968.6亿美元,同比下降25%,人均收入2271美元,外汇储备659亿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2、马来西亚
面积330257平方公里,人口2825万(马统计局2010年7月2日),其中马来人68%,华人23.7%,印度人7.1%,其他种族1.2%。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
2010年马国内生产总值2207.9亿美元,人均78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2%。三军总兵力12.95万人。陆军10.5万人,海军1.25万人,编有两个海军司令部,编成10个中队,装备100余艘舰船,有海军基地4处。空军1.2万人,编两个管区(下辖5个营)、12个飞行中队和支援部队,有空军基地3处。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3、菲律宾共和国
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人口8857万(2007年)。
国内生产总值1587.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4美元(2008年)。正规军总兵力10.9万人。现役陆军6.6万人,海军2.6万人,编成1个作战舰队司令部、6个海区司令部和4个海军陆战旅。空军1.7万人,编成3个空军师、9个飞行联队、7个勤务保障联队。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4、泰王国
面积513,115平方公里,人口6740万
2010年底,泰国外债965亿美元,外汇储备1721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5958亿铢(1美元≈31.73铢,约1448亿美元),人均约2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8%。
宪法规定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最高国防决策机构,隶属内阁,总理兼任主席。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和实施国防政策和计划。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国防咨询机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5、新加坡共和国
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面积710平方公里(2008年),公民和永久居民373.3万,常住人口498.8万(2009年)。
2010年GDP预计增长7%至9%,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1840.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36897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6、文莱达鲁萨兰国
海岸线长约162公里,有33个岛屿,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40.6万(2009年)。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40.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万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7、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面积329556平方公里,人口8693万(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101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8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8、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面积236800平方公里,人口600万(2007年)。
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约59.7亿美元,同比增长7.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30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9、柬埔寨王国
面积181035平方公里,人口1440万
2009年柬GDP总值约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1%,人均GDP达到769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0、缅甸联邦共和国
面积676578平方公里,人口约5913万人(2009年)
2010年GDP总额为383亿美元,人均GDP约648美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二)东盟对华政策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即作为东南亚十国统一组织的东盟(本讲重点),其核心是老东盟六国,但新成员国尤其是越南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渐增强。二是“一江、一海”两大板块,即中南半岛的缅、泰、柬、老、越组成的“大陆东南亚”或湄公河流域国家和马来群岛的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组成的“海岛东南亚”,这两大版块中尽管各自的对华关系与政策不同,甚至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如新、马的华人),但在同一版块中的国家在对华的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联系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之处。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作为一个整体和区域组织的东盟与中国
的关系和对华政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在大国平衡的框架内,全面接触或全面发展对华关系,是东盟对华政策在其对外政策全局中的基本定位。“大国平衡”战略的设计者和先行者,新加坡领导人的看法,最能反映东盟在大国平衡框架内发展对华关系的政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2005年10月下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期间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题为“中国在新亚洲的和平发展”的演讲中说:“中国的崛起是当代最重大的事件。世界各国要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全新局面,是一大挑战。东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亚洲重要的一部分。东盟国家很乐意跟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也想同其他伙伴国加强关系。东盟正与印度进行自由贸易协作的谈判。也正在巩固跟美国、日本和欧盟的长久联系。东盟国家不想完全依赖中国,它们要跟中美日三国维持友好关系,而不愿在任何中美或中日纠纷中,被逼偏袒或靠向任何一方。这是东盟倡议建立一个开放的区域合作框架的原因。”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2)以发展对华经济关系为主,以维护东盟的权益为核心,从发展对华关系、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最大程度地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是东盟对华政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
(3)把对华政策与促进东盟一体化挂钩,把中国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是东盟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考虑甚至重要方面。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2、东盟与中国关系的两个大板块:半岛与海岛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无论从历史和现状看,都存在着两大板块,即中南半岛(或湄公河流域)和海岛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两大海洋国家以及文莱)。从历史和地域上看,中南半岛五国与中国的关系要更为紧密。从现状看,中南半岛五国与中国的合作已经有了较海岛五国更为健全的合作机制,即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
反观东南亚海岛五国,虽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半岛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的规模也要远远大于中南半岛五国,但机制性的合作则相对欠缺,并没有类似于GMS那样的合作机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二、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一)不断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东盟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政府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愿与东盟建设更加强劲的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它不仅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双方的争端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二)开始建立南海争端可控机制:《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声称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各国维持现状,不得在有争议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以及黄岩岛等地区修建新建筑物。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具体内容为:
1、各方重申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各方承诺根据上述原则,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信任的途径。
3、各方重申尊重并承诺,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所规定的在南海的航行及飞越自由。
4、有关各方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5、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它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在和平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包括:在各方国防及军队官员之间开展适当的对话和交换意见;保证对处于危险境地的所有公民予以公正和人道的待遇;在自愿基础上向其它有关各方通报即将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在自愿基础上相互通报有关情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6、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有关各方可探讨或开展合作,可包括以下领域:海洋环保;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包括但不限于打击毒品走私、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以及军火走私。在具体实施之前,有关各方应就双边及多边合作的模式、范围和地点取得一致意见。7、有关各方愿通过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和对话,包括对遵守本宣言问题举行定期磋商,以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和提高透明度,创造和谐、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争议。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8、各方承诺尊重本宣言的条款并采取与宣言相一致的行动。
9、各方鼓励其他国家尊重本宣言所包含的原则。
10、有关各方重申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将进一步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并同意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朝最终达成该目标而努力。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三)先易后难,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初见成效在2002年11月初第六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期间,朱镕基总理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关注点和原则。严重关注贩毒、偷运非法移民包括贩卖妇女儿童、海盗、恐怖主义、武器走私、洗钱、国际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际和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对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新的挑战;
2、目标。根据各方的共同需要,制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措施和方法,提高各方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能力,促进各方的稳定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3、合作重点和形式。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四)联合勘探开发取得初步进展
2005年3月14日,中海油、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越南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了为期3年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定》。按照协定,3家公司将在一个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的协议区内研究评估石油资源状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五)中老缅泰湄公河成立联合指挥部开始联合执法
新华网云南西双版纳2011年12月9日电(记者邹伟孙铁翔杨跃萍)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9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码头揭牌,此举标志着中老缅泰四国执法警务合作的新平台正式建立。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三、磕磕碰碰: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东盟问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一)南海争端,东盟联合制华迄今为止,南海争端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领土主权争端,即岛礁主权归属问题;二是海域管辖权争端,指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问题;三是海域自由航行问题。前两个争端涉及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第三个是局外势力试图干预南海争端而抛出的议题。最为实质性争端是领土主权争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在中国大陆和海南岛以南延续上千公里的海面,有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那里的岛屿面积都很小,西沙群岛最大的永兴岛只有1.8平方公里,南沙最大的太平岛不过0.45平方公里。由于绝大多数岛屿上没有淡水,过去没有常驻居民。不过按照国际海洋法,拥有岛礁的主权便可合法掌握其周围海域的资源,目前岛礁之争的实质就是开发海洋资源权之争。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属于中国领土,在近现代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20世纪之初,如今的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还分别是英、美、法的殖民地,只有中国算是一个主权国家。1909年,清廷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军舰到西沙群岛考察,在永兴岛升起黄龙旗并鸣炮,并对西沙、东沙、南沙三个群岛进行了测量和考察。中国政府根据此次测绘的海图,于19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中绘出了南海疆界线,宣告了南海岛屿是中国领土。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930年到1933年,法军占领了南沙较大的南威岛、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等岛屿,驱逐了岛上的中国渔民,并宣布“合并”到安南(越南的旧称)的巴地省,成为引发中国对法国抗议交涉的“九小岛事件”。中国国民政府面对法国入侵南海岛屿,在缺乏海军实力时以标定南海疆域详细地图来对抗,于1935年4月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的疆界在北纬4度,并将曾母滩标在国界线内。这一标定,成为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后来的“九段线”以及今天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940年日本出兵控制了法属印度支那,随即又占据了南海中的主要岛屿作为军事基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法国军队重返越南恢复殖民统治时,又想控制这些岛屿。1946年10月,法国军舰所载部队登陆侵占了南沙的南威岛、西沙的珊瑚岛,并在太平岛竖立石碑。这时刚刚从美国统治下独立的菲律宾也派人在南沙群岛东部的一些岛屿登陆,其外长季里诺还于同年7月23日声称,将把巴拉望岛以西200海里内的岛屿(即南沙群岛东部岛屿)“合并于国防范围之内”。面对法、菲对南海岛屿的入侵,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认为有必要维权。1946年11月,民国海军派“永兴”、“中建”两舰抵达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接收,12月间又以“太平”、“中业”两舰抵达南沙群岛的主岛。为了纪念“太平”舰的接收,南沙最大的岛屿遂以“太平”命名。当时太平岛上设立了南沙群岛管理处,归广东省政府管辖,并留下一个连驻军。对法国在南海其他岛屿的驻军,国民党政府因忙于内战加上缺乏实力,无法采取驱逐行动,就此形成了本应属于中国的南海岛屿长期被几国分别控制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宣布对南海岛屿拥有主权。1950年4月解放军解放了海南岛,国民党军也将驻太平岛的一个连撤回台湾。此时解放军在南海方向还没有建立海军舰队,对外海诸岛一时失控。美国从“遏制”新中国的政策出发,故意鼓励一些国家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1951年9月,美、英等国在排除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在旧金山召开和会,同日本政府签订了片面和约,其中只宣布日本放弃南海岛屿、台湾,却故意不谈将其归还中国。可以说,南海、钓鱼岛争端和“台独”的种子,很大程度上是在这时由美国种下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在旧金山和会上,法国扶植的越南保大(即越南最后一代皇帝)伪政府的总理便对南海岛屿提出了领土要求,并明显得到美国纵容。1954年结束印度支那战争的日内瓦协定签订,法国军队撤走,越南以北纬17度线划界分成两个中央政府。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即保大政权的后继)于1956年5月26日宣称对全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同时在法军撤走后出兵占领了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和南沙群岛中的部分岛屿。控制了北纬17度以北的越南领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从1956年起多次公开表示西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并在本国出版的地图中明确标出。1958年越南范文同总理致函周恩来总理,也申明了这一点。1975年南越解放后,越南领导人却称当年的做法只是争取中国援助的权宜之计,这种态度表现出的正是狭隘民族利己观念驱动下的典型实用主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959年3月,解放军在南海刚刚组建海军,还是派出一艘护卫舰和一艘猎潜艇赴西沙海域巡逻,并运载部队进驻了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同西沙永乐群岛上的南越驻军形成长期对峙。1961年美国在南越发起“特种战争”,其海军舰队也实际控制了南中国海的大部。当时南越政权在南海的驻军得到美军支持,菲律宾也靠美军保护占据了南沙群岛东部几岛。可以说,越南战争中美军大举参战,也给了它的盟友狐假虎威侵占中国南海岛屿一次机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自1969年起,美国在越南开始收缩,1970年毛泽东便指示要在适当的时机把盘踞西沙群岛的南越伪军赶走。1973年初美国从南越撤军,并在战略格局上采取“联中抗苏”,对南海岛屿争端采取了不以实力介入的态度,中国在南沙采取行动便有了一个有利战略机遇。虽然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主要同苏联对峙,不过仍能以海军中力量最弱的南海舰队在1974年1月进行了西沙海战。此刻中国海军的建设由于投入少、技术落后,对付南越这种世界上的三流海军还需要以“小艇打大舰”,靠着英勇顽强取得了海战胜利。解放军随之登陆收复了甘泉、金银、珊瑚三岛,完全控制了西沙群岛。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975年3月,越南人民军主力南下,在4月间占领西贡,并在南越军队原先占领的南沙六岛登陆,招降了当地驻军并实施了占领。在这一短暂过程中,中国方面没有能做出反应,错过了一个重要机会。越南统一后马上宣称“黄沙群岛”、“长沙群岛”(即对中国西沙、南沙群岛的称呼)拥有主权,这种背信弃义的行动严重破坏了中越原本友好的关系。越南民主共和国声称对南海岛屿拥有主权,除了引据法国曾占领当地外,再就是声称对南越政权有“法理继承”权。其实按照国际法,独立的殖民地国家根本无权继承原宗主国的侵略遗产。当年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声明中又一直称保大政权、南越各届政权都是“完全不能代表越南的傀儡政权”,对自己都否认其合法的“伪政权”的东西怎么能合法继承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越南统一后,又向苏联海军提供了南海西侧的金兰湾作为基地,更增加了这一地区争端的复杂性。马来西亚在1963年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建国后,也看中了南海资源,从1978年起陆续进占了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因曾母盆地探明的石油储量最丰富,马来西亚又成为在该海域开采石油、获取资源最早和最多的国家。随后,文莱也非法控制本属中国的3000平方公里的传统海域,并声称对南沙群岛西南端的南通礁拥有主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面对当年几国分别占领南沙岛屿,中国都没有能够采取军事行动,重要原因是那里距离海南岛也有千公里以上,此时解放军的战斗机最远作战半径不过400公里,到达西沙留空时间都不够,对南沙群岛更是鞭长莫及。解放军海军也缺少能够远航的大型军舰,同时又受强国海军牵制,难以到南沙海域采取行动。不过中国政府还是一直发表声明和抗议,申明了在南沙群岛的主权,这就为后来有实力维权时奠定了法理和舆论方面的基础。在现代国际斗争中,军事斗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世界战略大格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988年中国海军进入南沙,恰好又抓住了一个国际环境有利的机会。当时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美国也在战略上争取中国,两个超级大国都不会干涉中国海军在南海的行动。此刻解放军海军舰艇对空防御能力仍很差,只有一艘护卫舰装配了舰对空导弹,难以有效抗御大批飞机来袭,却仍然前往南沙的礁盘上设点(此时南沙群岛的各岛已被他国全部占据)。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1988年1月31日,驶往南沙的中国海军编队首先派人登上永署礁升旗,并开始建立“高脚屋”式的住所,随后又派人登上华阳礁、赤瓜礁。越南海军发现后,于3月14日派船到达赤瓜礁企图驱赶中国人员并首先开枪,引发了中方反击。此次小规模海战获胜后,中方才能在南沙6个礁盘上完成了设点,取得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解放军能够在南沙海域设点,从此有了军事存在,过去外交上的语言抗议自此变成了实际行动,在争端中也才有了真正有力的话语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从那时起至今,南海的东沙群岛的主岛仍由台湾当局控制,西沙群岛完全由解放军控制,中沙群岛因系水下暗礁还无人居住,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则一直处于被五国六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及中国台湾)分别控制并声称拥有主权的复杂情况。
岛礁的归属问题国际法上有明确的规定,有四大要素,第一就是谁最先发现;第二谁最先命名;第三是谁最先对它实施行政管辖;第四就是国际社会是否予以承认。而在这四方面中国都有充足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联合国能源开发总署初步估计南海的石油储量在230亿-300亿吨之间,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地之一,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到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周边国家都在南海开采石油,他们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年采石油量超过5000万吨,早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开发热”。近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国已经在南海开采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以越南为例,每年从南沙开采3000万吨油气,其中800万吨是从有争议的地区攫取的。1981年至2002年,越南更是从南沙海域的油田中开采了1亿吨石油、15亿多立方米的天然气,获利250亿美元,南海石油已成为越南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战略利益也是导致南海主权争端的又一重要原因。南海地区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线路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国的发展以及南海各国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通道。从新加坡到香港,从广东至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南海都是选择航行的重要通道。包括石油在内的中国进出口贸易,其中80%都是通过南海海域进出。为了控制南海这个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各国也展开了角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虽然东南亚国家对美国介入南海争议很大,但与中国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主张双边对话不同,东南亚一些国家想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整个东盟范围内,要东盟用一个声音与中国谈判。菲律宾副外长巴西利奥此前曾表示,东盟10个成员国应该就南海确立“正式的行为守则”,以便不让争议性岛屿和海域局势紧张。实际上这类的“行为准则”就是想把南海问题由双边对话变为多边对话,从而增加与中国对抗的条件,东盟联合制华已成共识。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二)中国威胁论混淆视听
冷战结束时出现了“中国填补真空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军事威胁论”,世纪之交出现了“中国经济威胁论”等等。尤其是双方围绕南海主权的争端,使它们对中国的疑虑难以释怀。
“中国威胁论”的真正兴起大致是在1996年中国大陆对台湾东部近岸海域的导弹试射之后。那时不仅美国,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都在鼓吹“中国威胁论”。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毗邻中国的小国,对中国的发展常常抱有戒心和疑虑。菲律宾学者爱玲写道:“中国是东南亚的近邻,又是一个大国,更不用说它的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和军事能力,生活在它阴影下的弱小国家很自然视中国为威胁,至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三)大国平衡战略,引狼入室
东盟推行“大国平衡”战略是以实力相对弱小的自身充当“平衡手”,维持各大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平衡。东盟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对内倡导一体化,对外推行“大国平衡”战略,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印战略平衡格局。东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尤其欢迎美国介入东南亚,并把美国视为确保东南亚地区安全的重要力量,希望美军留驻亚太地区,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同时借助美国的影响力,制约其他大国在东南亚取得支配作用。美、日、印等大国抓住时机,竞相与东盟国家发展各种战略关系。美国以反恐为名,重返东南亚,与东盟建立反恐联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四)涉台外交,干涉中国内政东盟国家都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原本不存在台湾问题,但自1993年以来,台湾当局为扩展其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加大对东盟国家的“务实外交”,以金钱为手段,推进“南进政策”,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实质关系。自1994年连战和李登辉赴东盟进行“度假外交”开始,台湾当局的“政府官员”多次以各种名义到东盟国家活动,并与所到国家的政府高官举行会谈,商讨双边的经济、政治安全事务以及整个地区事务。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后,继续加强在东盟的活动,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加大“务实外交”的力度,力图实现与东盟国家关系有实质性突破。一些东盟国家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和牵制大陆的考虑对台政策作了重要调整,与台湾发展“有限度”的实质关系,一方面对台湾“高层官员”的来访进行周密筹划,另一方面主动派政府官员访台。东盟10国中除文莱和缅甸与台湾没有官方的直接往来外,其余各国都派员访问了台湾,且层次越来越高。这些高层往来,使没有外交关系的东盟和台湾关系具备了某些实质性的特征。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东盟国家虽然不支持“台独”,但也不支持中国统一,尤其反对中国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只要两岸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它们的利益就可以达到最大化。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说:“中国大陆和台湾总有一天会统一,我对此毫不怀疑,什么时候统一?我不能说,我只希望统一不要太早,因为太早可能是灾难性的。”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五)排华案件频发,有辱中国国际形象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在短短的50小时内,人口1000万的首都雅加达市内有27个地区发生暴乱,全市有5000多家华人商店和房屋被烧毁,近1200人死亡,468名妇女遭强奸最小的年仅9岁。当时,由于世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印尼政坛的变动上,所以并没有重视暴乱的实质。过后,消息逐渐传出,指出暴乱的目标是针对当地居少数的华裔,暴徒所到之处打、砸、烧,对华人社区进行有步骤的种族大清洗,并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华人妇女施暴。环球时报-环球网2010年1月18日消息,香港《亚洲周刊》报道说,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诺近日任命夏弗里-三苏汀为国防部副部长引发抗议,而夏弗里-三苏汀被认为是1998年排华暴乱的幕后策划人之一,涉及多起违反人权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中新网2011年4月1日电,据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报道,今年3月底,马来西亚一国中曾曝出教师让华裔学生“回中国”事件。威中诗布郎再也国中一名华裔学生不堪被训导老师指为“Idiot”而反驳引起老师不满,将他推墙掐颈,遭辱骂猪头猪脑及回中国读书!学生陈世铭及父母在律师陪同下向警方报案,要求警方调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四、应对之策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一)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全方位合作
(二)加快东南亚“大陆桥”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跃上新台阶
泛亚铁路的名字被明确提出则是在1995年。当年12月的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修建一条超越湄公河流域范围,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经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到中国昆明的“泛亚铁路”倡议。该倡议立即得到了东盟首脑和中国政府的认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三)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妥善解决南海争端
1、区别对待东盟国家
面对美中博弈,东南亚国家的心态不太可能一边倒,对美国在南海过分插手,东南亚国家也有所警惕。印尼《雅加达邮报》最近的一篇评论或许反映了不少东盟国家小心翼翼的心态。报道说,“印尼应避免在美中争斗中充当前者的缓冲器,因为这会损害雅加达与北京的关系,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上,我们跟中国要比跟美国更接近。与拒绝支持美国比起来,损害与中国的关系对我们更有害”。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2、中越之间近期不会发生战争第一,雄心勃勃的中国志在天下,这才是中国崛起的终极目标,南沙之越南问题从这个大的目标来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的环节。现在对越南发动战争,有可能会因小失大,导致中国崛起这个大的目标严重受阻;第二,在台湾的回归问题没能解决之前,中国也不太可能剑指越南。就算是中国能够一举拿下越南,将越南的身影彻底从南沙这片海域赶走,但离开了台湾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想要长时间的坚守也有很大困难。但如果越南过分嚣张,小小的军事行动,警告越南也不是不可能;第三,军事方面的考量。中国现有的海军军事力量,还不具备和西方列强远距离作战的绝对优势,尤其是中国至今还没有研制出适合海洋纵深作战所需的航空母舰。没有航空母舰在南海的支援和巡查,中国海军难以抵抗西方列强在附近公海的挑衅和骚扰行为;第四,正在崛起的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还不是来自外界的挑战,解决好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中国将国内的主要矛盾限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才有对外作战的资本,就是我们常说的“攘外必先安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出新招,越南成风向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0月13日下午在河内越南总理府同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会谈,就深入发展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李克强说,双方要把握好两国关系的战略大方向,坚持走互利共赢的合作道路。努力创新思维,破解南海这一两国关系中唯一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次双方达成共识,同时成立海上、陆上、金融三个联合工作组,并于年内启动工作,并行推进三大领域的合作。李克强指出的第一个领域是,积极推进中越海上共同开发,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同时加快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工作组的工作,力争湾口外海域共同开发取得实质进展,为探索在更大范围开展海上共同开发积累经验。坚持通过友好协商和对话谈判解决争议。越南总理阮晋勇完全赞成李克强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建议,表示越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与中方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并行推进海上、陆上、金融合作,争取尽快取得积极务实成果,加强在国际、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分歧,推动越中友好关系与合作全面向前发展。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3、多管齐下,善用“巧实力”
首先,要强化政治意志。其次,要综合统筹。再次,要强化国际话语权。一些西方或亚洲学者,以历史依据怀疑论、法理依据质疑论、资源需求论和地缘政治决定论等,对中国在南海主权持怀疑态度,越南等国借此大造舆论,局外势力加以附和。2009年11月,越南首次举办南海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韩国某机构赞助此会,会上则有外国学者附和越南,称南海为“东海”。因此整合我国学术与媒体资源,强化在南海争端上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必然。最后,要理性看待美国与东盟因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下面是宁宇关于南中国海的一节诗篇哦,你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版图,还有北回归线,到赤道的浩瀚海域你的水蓝得发乌,将第一位渔民染蓝。
……数不清的岛屿、礁盘,陈列在祖国南大门庭院。颗颗明珠,向世界炫耀如繁星灿烂我们的母亲无比慷慨,岛上涌出清凉的乳泉。但又极端吝啬,决不让海盗偷偷攫占“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自古史书上闪烁骄傲的名字,任何人抹不去毁不掉更有郑和命名的“宣德群岛”、“永乐群岛”、“景弘岛”、“费信岛”……后人称呼的“郑和暗礁”,一串串……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一座座界碑,屹立国门最南端!白色的“导航鸟”,欢迎南来北往的国外船只。人类需要和平互往,朋友需要友善交谈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和愚昧。世界是一个大花苑,每一朵鲜花都应该盛开艳放就像郑和鲸舟吼浪,无数舱楼浮上水平线。五颜六色国旗,在桅樯上,向中国亲切呼唤五百八十年前,一条闪光的航线,穿过南中国海。穿过蒙昧的历史,国与国的距离开始缩短……朋友,请乘我的诗船,驶向海外的口岸!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报告
4、不能让南海问题绑架中国东盟关系
《人民日报》2011年7月22日发文,不能让南海问题绑架中国东盟关系。文章说,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官会20日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导方针案文达成了共识,这对推动南海和平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在2002年11月由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的。近年来,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文国际海运合同模板
- 校企合作合同延期详情在线查阅
- 绿色建筑环保验收服务合同
- 脾脏影像诊断
- 技术合作合同
- 历史遗留房屋买卖合同样本
- 含外债离婚合同范本
- 度新能源设备供应合同
- 科研成果转化合同
- 合同范本揭秘:演艺经纪合作指南
- 第六部分 带束层设计子午线轮胎设计
- GB/T 33744-201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 2022初三体育中考仿真模拟测试实施方案
- c语言程序设计第7章数组课件
- 储能热管理行业专题报告
-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论分析
- 租车费结算单
- 陕北民歌之简介课件
- 近视眼的防控课件
-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钠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抖音直播运营团队薪酬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直播带货团队薪酬绩效提成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