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地壳地壳地幔思考:地球的外部圈层都有哪些?内部圈层呢??地核地球的内部与外部圈层结构示意组卷网Page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地壳地壳地幔思考:地球的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自然地理环境地球地球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自然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钻井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Explorationanddiscovery地震波
钻井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Explorationanddis科拉超深钻孔科拉超深钻孔深度近达12,262米。它曾是世界上最深的钻孔,截止到2016年,排名世界第三。钻探工作于1970年5月24日开始,到1983年,钻探深度达到了12000米,最后的262米是在1983-1993年间进行的,钻探终止于1994年。科拉超深钻孔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上下颠簸)速度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S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
。(左右摇晃)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共性:传播速度随着物质的性质而发生变化;都是弹性波;都是能量的载体和传递方式。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波的传播方向与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地震波的特点Characteristicsofseismicwave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
当一次地震发生时,处于陆地上的人和水中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否一样?为什么?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水中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思维点击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33千米(大陆部分)处,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速度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不连续面
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33千米(大陆部分)处,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在
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态,而在地核中不能传播,则其物质可能为液态。推测地幔和地核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态,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地壳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地壳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厚度约33km;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平均厚度约6km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层上地幔下地幔岩石圈地幔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试比较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说出软流层的位置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层上地幔下地幔岩石圈地幔试比较岩石圈和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地核外核
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内核呈固态组成物质可能是地核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一)岩石圈的组成(按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一)岩石圈的组成(按成因)岩浆岩沉积1.岩石圈的组成岩浆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或者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1.岩石圈的组成岩浆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或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花岗岩玄武岩岩浆岩特征:颗粒大,结构致密颗粒小,有气孔构造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花岗岩玄武岩岩浆岩特征:颗粒大,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岩浆岩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裸露地表各类岩石风化作用砾石、沙子、泥土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沉积岩具层理构造,常含化石裸露地表各类岩石风化作用砾石、沙子、泥土搬运、沉积、固结成岩Page
21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岩浆沉积岩风化Page21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Page
22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各有什么特点?沉积岩的两大特征:常含有化石、层理构造Page22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各有什么特点?沉积岩的沉积岩已成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风、流水、冰川、海浪特点层理结构(一层一层的沉积)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已成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风、流水、冰川、海浪砾岩砾岩砂岩砂岩页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石灰岩(沉积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变质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变质岩Page
29页岩板岩(沉积岩)(变质岩)Page29页岩板岩(沉积岩)(变质岩)Page
30石灰岩大理岩(沉积岩)(变质岩)Page30石灰岩大理岩(沉积岩)(变质岩)Page
31花岗岩(岩浆岩)片麻岩(变质岩)Page31花岗岩片麻岩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石英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变质岩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石英岩已成岩石变质岩Page
33(二)岩石圈物质循环Page33(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动手画一画重熔再生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小结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划分依据:地震波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特征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小结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划分依据:地震波内部圈层:地壳巩固练习1、岩石圈包括
()A.组成地壳的岩石B.地壳和地幔顶部C.地壳和地幔的大部D.地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秋节创意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2025年度体育课题工作方案
- 水泥业务员工作方案演讲稿2025年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四 传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4-2 驱动轴的检查与维护
- 2025年电子测试仪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动平行修整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琥珀蜂蜜核桃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玳瑁指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大双色名流口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色彩造型2(风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图书馆读者服务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工程安全检查记录表
- 我与地坛读书分享
- 中石油职称考试俄语选读第01-27课
-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6篇)
- 新乡县恒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项目二期工程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A3报告解析课件
- “越……越……”“越来越……”课件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80首(精排+目录)
- 精密测量技术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