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法
研究及实例分析成员:SHENSHINNAJHN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城市化的重要举措,但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小城镇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的“三废”物质,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防治破坏性的城镇扩展和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己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基于以上现实而提出的。论文以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研究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并以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作为实证研究。从而丰富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内容,为小城镇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规划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总结小城镇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环境规划学、系统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研究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根据规划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现状资料,对生态环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情况进行预测,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及其指标体系以双水镇为例,通过对生态绿地、自然景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重点污染源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根据环境容量理论,指出双水镇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通过对双水镇人口与社会发展、环境压力的预测,确立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体系。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把双水镇划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林业旅游保护、生态农田保护区、混合区、工业区等五个生态功能区;结合双水镇的环境质量现状,分别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寻求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最佳方案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环境规划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我国现有县城镇近5万个;其中县级市400多个,建制镇约1.9万个,集镇2.9万个。小城镇总人口为1.65亿,其中非农业人口0.46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普遍存在以牺牲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小城镇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破坏,浪费严重,镇区内盲目圈地、土地闲置,自然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由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走以往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而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是关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小城镇生态规划,它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小城镇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镇区和村庄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镇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1.1.2研究意义要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等理论研究的基层上,确定指标体系,建立模型,结合具体的科学测算生态环境容量,以此为基层确定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小城镇结构、功能性质,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的分步实施,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变小城镇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管理,严格监管力度,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1.2.1生态环境规划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19世纪末叶,生态环境规划产生并形成。美国地理学家GPMarsh在考察荷兰开发项目后,首次提出应合理规划人类活动,使其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他的这个原则至今仍是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思想基础。地质学家JohnPowell最早建议通过立法和政策促进制定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发展规划。苏格兰植物学家与著名规划学家PatrickGeddes创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程序:调查—分析—规划方案的建立,一直被规划者视为经典程序。在20世纪之初,生态环境规划伴随生态学而得以发展。以Geddes,EPark和LWirth等人为首的学者利用生态学原理,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生态规划的基础。霍华德(EHoward)的《明日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对现代城市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的生态环境规划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REPark为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极大地促进了生态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向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及其他应用学科的渗透。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麦克哈格(IanLMcHarg)出版了名著《DesignwithNature》一书,系统地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并对生态规划做出了内容较为广泛的叙述。20世纪70年代,哈泊(Haber)基于奥德姆的分室模型,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并用于集约化农业和自然保护规划中。福尔曼(Forman)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用,提出了一个景观利用的格局优化生态规划途径。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得到新的开拓,综合考虑自然、生物(人)、文化的相互作用。PeterKatz于1994年发表《Thenewurbanism》一书,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城市社区的生态营建等进行了研究。96年的联合国人居大会上制定的人居环境议程也用城市生态学观点表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特点:起步晚,发展快,领域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城市、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相结合模式。在理论方面,指出生态环境规划的实质就是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之间的生态关系,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生态规划程序与步骤,即辨识—模拟—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在实践上,我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一开始就与我国农村!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1.1.2小城镇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1)小城镇人居环境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中国小城镇人居环境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环境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中国小城镇发展密度和人口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经济发达、自然环境好的地区小城镇密度和人口规模大;经济欠发达。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小城镇密度和人口规模小。小城镇体系带空间分布呈现东部、中部密集。西部分散的特点;小城镇发展东、中、西部空间分布不平衡。由此可见,中国小城镇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影响很大。(2)小城镇环境污染类型!特征及其对策研究国外学者对小城镇环境污染类型研究成果以Jaapdevries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区域研究成果代表性较强,但其侧重点在于典型环境问题的剖析,没有对城镇发展与环境互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固体废物、水污染、废水及生活污水、合格饮水、水资源缺乏等5项指标在小城镇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而国内目前对于小城镇环境污染类型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认为小城镇环境污染包含生产性和生活性环境污染类型,并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城镇污染的防治,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小城镇自身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对策。(3)小城镇工业化与环境研究工业化对于小城镇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小城镇工业化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未得到足够重视,并在如何保护环境方面缺乏对策。在大中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会对周边小城镇的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有研究指出,1985年到1995年,我国小城镇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同期乡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迅速增加,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乡镇企业发展对小城镇环境的主要影响:乡镇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三废”进入环境,引起环境污染乡镇企业对耕地资源的影响。主要为乡镇企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无序占用乡镇企业对农田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对大气!水环境的污染。(4)小城镇环境规划分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的、原则和内容;建议采用水、大气环境质量等八项指标来综合评价一个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分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及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提出在规划远景目标时,应该通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应根据不同小城镇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按照工商业、交通等的发展规划,对其人口的增长进行预测,确定小城镇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模;应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及能力建设,加大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1.3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3.1本文研究内容以双水镇为例,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规划进行研究,规划研究以空间布局优化为突破口,以分区控制、产业引导、分类管理为重点,针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区域,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力图以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为依托,以自然生态组分(森林、水体、城市绿地、农田等)空间格局的合理配置为载体,以产业体系的结构与布局优化为手段,将三大空间系统紧密融合,使得生态功能区划真正起到对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规划研究的内容具体如下:(l)小城镇概念和生态系统分析。从小城镇概念和特点入手,解剖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以及小城镇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并探究了造成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2)小城镇生态系统人口生态学研究。以人口是城镇生态系统的主体为契机,着重研究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适合小城镇的复合适宜人口模型。(3)小城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研究。以生态适宜度、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要素的评价为中心,将生态限制因素考虑到整个规划中去,最终提出空间合理的生态安全布局和调控对策。(4)生态功能区划分、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5)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资源保护规划和生态绿地规划研究。使环境承受能力与排污程度相适应,力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本论文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小城镇适宜人口容量和土地利用生态规划。这是由于人口规模决定了小城镇发展的规模。而城镇土地既是形成城镇空间格局的地域要素,又成为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载体,它的利用方式成为城镇生态结构的关键环节,同时决定了城镇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功能。小城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对维持小城镇的生态平衡和经济高效这一目的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土地利用规划是小城镇生态规划的重中之重的内容。1.3.2本文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分析法将以双水镇为例,将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分解为规划目的、步骤、指导思想、原则和规划容等,对各个环节分别加以研究,又将规划内容分解为五大块,即人口、土地、境、资源、绿地,对这五大块分别加以探讨。第2章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法2.1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
2.1.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6)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2.1.2目标的确定根据规划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现状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在对规划区的生态敏感地区、重点保护的地区进行专门调查或监测的基础上,对规划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对生态环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情况进行预测,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2.2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法2.2.1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l)确定任务(2)调查、收集资料(3)编制规划大纲(4)规划大纲论证(5)编制规划(6)规划审查(7)规划实施
2.2.2技术路线第3章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实例分析
3.1双水镇概况3.1.1自然地理状况3.1.2主要资源3.1.3经济、社会状况
3.1.1自然地理状况(1)地理位置双水镇位于北纬220,东经113~113.80间,新会境中南部,银洲湖西岸。(2)地形、地貌双水镇是潭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呈西南高乐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逐渐倾斜状态,全镇植被覆盖率在50%以上。平原土壤为冲积土,主要为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松散沉积,下伏基岩;丘陵以花岗岩赤红壤为主,其次砂岩、页岩赤红壤。(3)气候双水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受季风影响明显。历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时数173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388mm。从历史上看,双水镇自然灾害较少,土地肥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鱼米之乡。
3.1.2主要资源
(l)土地资源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变更资料显示,全镇土地总面积207平方公里,折合为310498亩。按全镇9.3万人计,人均情况详见表3一1(2)水资源双水镇位于银洲湖西岸,水资源丰沛。银洲湖水域为西江、潭江两大水系交汇而成,水域面65km2,水面长351公里,宽1.5~2km。镇内有万亩、曾坑等9个水库,总库容和有效库容分别为4920万m3和3496万m3。丰沛的水资源,为全镇的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岸线资源岸线是双水镇宝贵的资源,对发展临港工业有很好的条件。双水镇位于银洲湖西岸,从黄宣充大桥至崖门银洲湖岸线近20km,水面宽220~660m,发电厂上游500m岸线水深约10m,其余水深7~8m,适合建深水港日的岸线有南头围25km、黄宣充至双水发电厂1.35km,目前己在双水发电厂建立5000t货运码头。(4)旅游资源双水镇“五山一水四分田”,背靠将军山,面向银洲湖,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集“山、水、林、文、古”于一体,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多层次旅游资源。将军山山脉气势雄伟,树林茂密,风景秀丽,有3座中型水库和8座小型水库目前区内植被覆盖率高,山地植被生长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加之以多种多样的生物,共同构筑了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系统。主要资源有将军山、曾坑水库、鱼山水库、万亩水库、有大圣庙、张将军家庙等,其中双水将军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纳入《银洲湖发展规划》。(5)生物资源1°特色生物资源双水镇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种生物生长繁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双水镇特色生物资源丰富,银洲湖及纵横全镇河涌水网水质肥沃,水中生物种类、数量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是天然优质渔场。2°森林资源双水镇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镇林地面积为11万多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以上。(6)矿产资源双水镇主要矿产有钨、锡、天然石英砂(硅砂)、泥炭土、黑泥(塑性粘土)。3.1.3经济、社会状况(1)行政村区及人口2002年双水镇与小冈镇合并后,双水镇政府驻原双水镇政府驻地,中心区分为双水中心区和小冈、天亭两个副中心区,全镇面积207平方公里,全镇人口9.3万人。(2)经济状况近年来,双水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收入显著提高。200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11亿元,同比增长12.5%;工农业总产值85,45亿元,同比增长33.2%。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2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4.64亿元,同比增长22.46%。(3)产业发展1)工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双水镇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培育龙头企业,抓好拆船钢铁、发电、纸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引领全镇工业产业聚集,成为新会区规模较大、工业基础最好的镇之一。双水镇共有企业2932家,形成了拆船、电力、钢材、纸业、不锈钢五金制品、神香等支柱行业,其中有全国最大的拆船定点企业双水拆船有限公司,双水发电厂有限公司,维达纸业有限公司,中顺纸业有限公司等。2)农业情况双水镇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种生物生长繁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双水镇特色生物资源丰富,银洲湖及纵横全镇河涌水网水质肥沃,水中生物种类、数量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是天然优质渔场,3)第三产业情况双水镇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镇,近几十年来工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除了以往的生活商品零售!大型农贸市场外,现代流通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房地产!住宿和餐饮!技术与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公共与社区服务业也开始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3.2
双水镇生态环境现状评价3.2.1生态绿地现状3.2.2自然景观资源现状3.2.3农业生态环境现状3.2.4环境现状3.2.5重点工业污染源概述3.2.6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2.1生态绿地现状双水镇十分对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重视。镇村主要道路两旁共种植绿化树11万多棵,建造花基20000m,全部铺种花草和筑起绿篱;南门公路、亿利大道、亿利工作大道等都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目前,镇区公共绿化面积达30.927万m2,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人均绿地面积13m2
3.2.2自然景观资源现状“山清水秀”是对双水镇的自然资源的高度概括,双水镇“五山一水四分田”,背靠将军山,面向银洲湖,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双水镇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镇林地面积为11万多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以上,主要分布在镇内南部的高丘地带,以自然生态林组成,包括木材林、防护林、特种林、经济林等。双水镇位于银洲湖西岸,水资源丰沛,银洲湖水域为西江、潭江两大水系交汇而成,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3.2.3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双水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聘请省、市、区农业专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定制销售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水电安装与智能家居系统融合合同3篇
- 领导干部与教师培训计划
- 物流行业客服话务员工作总结
- 美食供应合同三篇
- 二零二五年度PVC管件及配件定制生产销售合同范本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数学史与数学文化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点集拓扑与泛函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真空系统介绍》课件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数学模型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介(湘教版)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国志-武帝纪》(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完整版)招聘面试方案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 易制爆化学品合法用途说明
- 调休单、加班申请单
- 肉制品生产企业名录296家
- 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 大气喜庆迎新元旦晚会PPT背景
- 山区道路安全驾驶教案
- 常见浮游植物图谱(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