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富贵不能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3课《富贵不能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3课《富贵不能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3课《富贵不能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3课《富贵不能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贵不能淫课文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作者介绍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孟子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门人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真正,确实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怎么,哪里告诫行冠礼同“汝”,你父亲给以训导谨慎丈夫顺从喻“仁”喻“礼”喻“义”遵从惑乱,迷惑改变,动摇屈服译文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路——义。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连用两个问句表明什么?连用两个问句,不仅仅是对景春的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子未学礼乎”,点明景春的错误在于考虑问题不合乎礼义之道。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妾妇之道”。男子行冠礼,接受父亲的训导;女子出嫁,接受母亲的劝诫,对夫君言听计从,不敢有半点忤逆。像这样一味顺从、不知进言劝谏的做法,就是“妾妇之道”。在这里,孟子是把公孙衍、张仪看作此类人,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居住。住所。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得,实现。得志:得,实现。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独自走自己的道路。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句话从“居”“立”“行”三个角度阐释真正的大丈夫是有仁、有义、有礼、有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威武:威胁暴力。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操守。形容意志坚定。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呢?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礼、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身处世态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为人原则)核心、基础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怎样理解《富贵不能淫》中“大丈夫”的深刻内涵?孟子眼中的“大丈夫”,不是以地位、权势、财富等外在条件为评判标准,而是与内在的品性相关联。孟子借“妾妇之道”,暗讽公孙衍、张仪之流只知顺应君主,不顾仁义,为了达到目的而背信弃义。在孟子看来,这样的人哪怕身居高位,也算不得“大丈夫”。而真正的“大丈夫”,必以仁义道德为本,行事合乎规范,做人不容有缺,且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一种铮铮铁骨,这是一种浩然之气。孟子的“大丈夫”之说,闪耀着思想和人格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舞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课文小结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富贵不能淫论点:此之谓大丈夫(不淫,不移,不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论据:学礼、居·立·行类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1.语言含蓄,讽刺深刻尖锐。孟子通过言“礼”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