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合成氢化锂的新方法
氢氢化合物的氢密度(单位体积中含氢原子的数量)大于液氢,接近水的氢密度,而且氢中的颗粒吸收面积较大。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癫痫材料。此外氢化锂还具有熔点高、分解压低、密度小等优点,常被用于核动力飞机和空间核能装置中进行中子屏蔽。与其他金属氢化物的合成方法相似,目前,合成氢化锂最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金属锂直接氢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合成方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廖世健等提出了一种温和条件下合成氢化锂的方法,催化剂是由萘或萘的甲基衍生物和TiCl4组成,这样合成的氢化锂具有很高的活性。它可以使金属锂在25~50℃常压加氢,根据催化剂的不同组成,锂可以在2~5h内转化成氢化锂。但该方法所制备氢化锂产量小,仅适用于实验室就地制备以供进一步反应使用。本实验通过控制氢化过程中温度、氢压力等因素,研究金属锂氢化过程中吸氢速率与温度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工艺实验方案,经实验确定最佳工艺。1实验1.1金属锂的净化本实验采用如图1所示的真空氢化系统装置,氢化炉的温度可达到950℃,真空度可达2×10-3Pa。原料为纯度大于99.9%金属锂(主要杂质含量见表1)和高纯氢气。将金属锂装入坩埚并放进炉内,用机械泵、扩散泵抽真空至1×10-3Pa时,给氢化炉供电升温,此时氢气净化炉升温至400℃左右准备供气,以一定的流速通入经净化后的氢气使炉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当温度上升至最大吸氢温度时,停止加热保温直至无吸氢反应为止。待吸氢速率变得缓慢后继续升高温度,保证无吸氢反应。1.2金属锂吸氢速率的计算金属锂的吸氢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温度、氢压力、金属锂的质量以及金属锂与氢气的接触面积等。依据本实验的实际需要,只研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金属锂氢化速率随温度、氢压力的变化趋势。为了表征金属锂氢化过程中的吸氢速率,向真空炉中充入一定量的氢气,停止供氢并立即测量此t1时刻炉内氢气的压力P1及温度T1,炉内开始发生金属锂的吸氢反应。经过一定时间后,在时刻t2再次记录炉内氢气压力P2及温度T2值。根据克拉伯龙方程PV=nRT,可得t1,t2时刻炉内氢气的物质的量n1,n2,即:n1=P1VRT1(1)n1=Ρ1VRΤ1(1)n2=P2VRT2(2)n2=Ρ2VRΤ2(2)吸氢速率v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金属锂所吸收氢气的物质的量,即:v=n1−n2(t2−t1)⋅S(3)v=n1-n2(t2-t1)⋅S(3)则:v=n1−n2(t2−t1)⋅S=VR⋅(t2−t1)⋅S(P1T1−P2T2)(4)v=n1-n2(t2-t1)⋅S=VR⋅(t2-t1)⋅S(Ρ1Τ1-Ρ2Τ2)(4)式中,v为金属锂吸氢反应的平均速率(mol/(S·cm2));V为真空炉的体积(m3);S为当金属锂呈固态时,S表示锂与氢气接触的表面积;当金属锂呈液态时,S表示坩埚的面积(cm2);t1,t2为记录的两个时刻点(s);n1,n2为t1,t2时刻炉内氢气的物质的量(mol);P1,P2为t1,t2时刻炉内的压力(Pa);T1,T2为t1,t2时刻炉内的温度(K)。2结果与讨论2.1温度和温度对吸氢速率的影响不同温度下吸氢反应速率不同,因此本实验研究了从室温到750℃的吸氢规律,每60s记录炉内压力及温度一次,然后利用式(3)可以计算出整个过程的吸氢速率。吸氢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随温度上升,吸氢速率缓慢上升,在190℃左右达到阶段峰值。之后随着温度上升,吸氢速率下降,在280~480℃之间吸氢速率微弱。当温度高于500℃后,吸氢速率迅速上升,并在665℃左右达到最大值,当大量吸氢过后,金属锂吸氢量趋于饱和,吸氢速率逐渐变小。在初始升温时,金属锂呈固态,吸氢反应极其缓慢。随着温度的上升,金属锂逐渐熔化,出现明显的吸氢反应,在190℃左右达到阶段峰值,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在熔融锂表面形成固体氢化锂壳层。反应因气-固扩散控制而进行得很慢,因此在280~480℃之间吸氢速率微弱。随着温度的持续上升,当表面的固体壳逐渐熔化后,反应速率显著增加,并在665℃左右吸氢速率达到最大值,且伴随产生大量的热,使物料温度急剧上升。2.2氢压力对金属锂加氢过程的影响制备氢化锂的工艺主要是控制金属锂氢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氢压力。温度和氢压力分别通过加热炉和供氢速率来控制。图3是本实验金属锂氢化过程中的升温曲线。实验通过加热系统升温,在A时刻升至665℃时,停电使炉温保持在665℃左右一直持续到B时刻,然后继续通电加热使系统升温,在C时刻升高温度至700℃并保温,直至反应无吸氢反应为止,在D时刻关闭电源让其自然冷却,在此之间保持炉内的压力为50~55kPa。金属锂氢化过程的反应式为:Li+12H2→LiH+Q(5)Li+12Η2→LiΗ+Q(5)该反应为放热反应,Q约为90.58kJ·mol-1。在实验过程中,当炉温达到665℃停止加热并大量吸氢后,系统温度急剧上升。此时,温度过高会使金属锂挥发到坩埚壁及炉内,而金属锂遇到氢气会发生反应,因此会使产物粘在壁上造成锂的浪费。这就有必要对系统温度进行适当控制,本实验通过适当控制通氢速率从而控制吸氢反应速率使炉温稳定,使反应温度保持在665℃左右。当大量吸氢过后,锂和氢化锂的组成发生了变化,熔化温度随着氢化锂含量的不同而变化。由表2可知,当氢化锂质量百分比含量达到或超过20%时,其氢化过程由气-液反应转变为气-固反应,气体在固体内的扩散成为控制环节,降低了氢化速率。为保持较高的氢化速率,需将温度提高到688℃以上,或者分阶段逐步提高氢化温度,本实验选取将温度提高到700℃的措施。将氢压力控制在50~55kPa之间,在此压力区间有利于对金属锂氢化速度的控制。当氢压力过低时,金属锂氢化速率较慢,反应时间较长,氢化效率较低;当氢压力过高时,金属锂氢化速率太快,大量的生成热使物料温度急剧升高,氢化过程较难控制,并且会伴随有大量金属锂的挥发,继而附着在坩埚、炉壁、炉盖及真空计上,造成设备的腐蚀或损毁。3加氢锂的杂质分析对金属锂和氢气的反应产物做X射线衍射分析,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知,产物主要成分是LiH,未发现金属锂的特征峰,说明锂的氢化反应较完全。图中氢氧化锂的峰主要源于制样过程中样品被暴露在空气中与水发生了反应。将坩埚壁到坩埚中心沿着半径方向分成3个区域,从每个区域取样,分别标为LiH-1,LiH-2,LiH-3,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Na,Ca含量,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Fe,Cr,Ni,Al,Si的含量,3个样品中的杂质含量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合成的氢化锂中杂质Fe,Cr,Al,Si含量都低于50×10-6,相比金属锂(表1)变化不大。坩埚中心处氢化锂中的Na,Ca和Ni含量略高,这是由于氢化锂先从坩埚壁处开始凝固,中心部位最后凝固,凝固过程中Na,Ca和Ni等杂质向中心富集的缘故。由于液态氢化锂对不锈钢坩埚存在一定的腐蚀,导致其中Ni的含量明显高于金属锂中Ni含量,这符合Pawel在研究熔融氢化锂对不锈钢的腐蚀性能中提到的氢化锂对不锈钢腐蚀属于选择性腐蚀Ni的结论。实验还测定了氢化锂中锂的含量。将坩埚分为上下5个部分,分别从每一部分取出一块透明状氢化锂标为1~5,测其锂含量。表4为测量结果,测得产物中锂的平均含量为87.37%,由于样品中杂质含量较低,产物中氢含量可视为12.63%,与氢化锂中氢的理论含量(12.68%)较相近,说明氢化较完全。同时,各部分的锂含量(标准偏差为±0.046%)相近,说明氢化锂中氢具有很好的均匀性。4最佳加氢工艺条件的确定1.实验研究了从室温加热到750℃的吸氢规律,随温度上升,吸氢速度缓慢上升,在190℃左右达到阶段峰值。之后随着温度上升,吸氢速率下降,在280~480℃之间吸氢速率微弱。当温度高于500℃后,吸氢速率迅速上升,并在665℃左右达到最大值。2.金属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公司信贷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 什么是全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汕头市职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山东二年级试卷及答案
- 2025aa临时工合同协议书
- 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自动化控制与放射性矿选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电子测量仪器的光纤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 自动售货机行业市场风险分析考核试卷
-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记录
- 水工维护初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商场中央空调租赁协议模板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人教版)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4:条件分支结构基本应用参考答案
- OTA代运营协议文档
- 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 污染源权重分析报告
- 后勤人员保密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