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评估的核心是对质量观的探索。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即从高等教育评价的标准、高等教育评价的过程、高等教育评价的结果来考察。因此,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就是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评价时对高等教育评价的标准、高等教育评价的过程以及高等教育评价的作用结果的认识。一、日本大学的管理中心制度高等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的评价紧密相联,“教育评价”、“研究评价”是大学评价的主体。大学评价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尺度,其着眼点在于大学的不同属性。根据现代大学观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大学存在方式的侧重点不同的认识,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表现各异。美国学者Clark..Kerrr认为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化巨型大学,他指出:“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机构———在若干意义上的多元:它有若干个目标,不是一个;它有若干个权力中心,不是一个;它为若干种顾客服务,不是一种。它不是单一的、统一的社群。它标志着权力的冲突,标志着为多种市场服务和关心大众。”现代大学里学生通过学生自治会和选修课制度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教授们也有相当的招生、课程设置、考试以及授予学位的权力。政府通过拨款委员会和非专家委员会等形式管理大学,发挥着作用。无独有偶,日本学者认为大学有着完全不同的三种存在方式。第一种存在方式:大学是一个公共营造物,大学的管理权只属于管理者。第二种存在方式:大学是一个教育研究机构,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具有学术权威的教师队伍。第三种存在方式:大学是一个学园共同体,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社会化被置于重要地位。综上所述,现代大学观的重点在于强调管理者、教授和学生团体之间的平衡。对大学的评价也相应地依这三方面的标准来进行。从管理者的层面,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的标准在于大学是管理者在管理与计划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满足了社会的要求,是否有明确的权限与责任制确保大学的各项活动顺利执行。从教授的层面,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的标准在于,教授团体的学术水平如何,有多少学生体验到了做学问的艰辛与乐趣。从学生的层面,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的标准在于学生自治团体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学生的主体性和社会性有多大程度的发展,有多少经费是用来改善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的。二、大学学习过程评价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根据其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指大学自己掌握主导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外部评价是指大学的外部人员(例如政府和社会)评价大学的行为。(一)日本高校自我评价的质量观高等教育“内部评价”的对象在空间上是学校或教育体系本身,在时间上是在校期间或在某课程结束前的期间里学生完成学业的程度。这种内部评价式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主要由教师或者学校管理者负责实施,目的在于改善教育活动或学校管理工作。衡量自我评价的标准在于通过自我评价,大学是否开始变得真正充满活力:即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将自我评价与自己的科研、自我启发联系起来,结果带来的是研究人员的研究活动与教学活动的蓬勃发展。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价方式———高等学校质量鉴定和认可制———反映了其独有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把它看作是高等学校进行集体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重视各个大学的自我评价报告,强调评价大学自身的教育活动,以丰富大学的活力、自我检查和自我改善为目的。这种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的主体是各类民间教育鉴定委员会(实质为大学自我评价团体),评价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达到同行评价的目的。在日本,大学自我评价的标准方面有:学术研究———评价研究的条件,生产性和学位的价值;教育机会———评价大学入学机会的选择性、开放性、国际性;一般教育———评价一般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充实性;专业教育———评价专业教育的充实性、就职状况、社会评价等。日本大学基准协会《关于大学自我评价的实施办法的讨论结果》指出,首先是各大学独立进行的自我评价(狭义上的自我评价):它应能认识到大学现状,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活动并朝着这个目标作出改进和努力,重新确认这一目标是否达到。其次是大学基准协会进行的评价(广义上的自我评价)。大学基准协会的目的是通过大学基准等各项标准的设定、改进、运用以及各会员学校的资助努力与相互协作,谋求整个日本的大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学自我评价的质量观重在评价大学本身的活动,评价大学为自身设定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对大学的工作提出指导和建议,谋求大学整体的提高。就内部评价而言,高等教育应在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相互作用中履行其使命,并为此而不断努力。但其前提条件是,“大学须依靠自己的手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或称自我检查)”,“没有自我评价,提高大学水平和进一步充实大学的努力,也就失去了具体性和实践性”。(二)指引社会力量判断高校的招生标准外部评价式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在时间上是学生毕业后或者某课程学习结束后,在空间上遍及学校和教育体系之外的社会各个领域,对象是教育活动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改善对教育活动的资源分配。社会评价的具体作用涵盖了办学目标及贯彻情况、学校的财政资源、教育规划及课程设置、学校的物质设备、学校的教师队伍及组织管理、学生的来源及其毕业生情况。这种质量观认为加强外部评价,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培养机构的面貌和内涵的改进,使高等教育评价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帮助学生鉴别和选择适当的学校;帮助学校决定招生标准;帮助政府、基金会及其他社会力量判断资助哪些学校或学科;促进高等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就外部评价而言,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评价通过专业教育质量的认定达成,其显著特点是通过民间机构对高等学校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其生命力也正寓于社会监督之中。美国各高校所获经费不等,主要依靠外部评价认定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达成。例如美国关于优秀商学院的评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涉及到10大指标学术声誉用人单位给出的声誉学生的评价意见、毕业生成功就业率、毕业率、州外学生学费、GMAT平均分、录取率、起点工资中值、本科阶段平均点和毕业后3个月内的就业率。而《商业周刊》则有所不同,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商学院在校生MBA学员对本学院三方面情况的评价意见(教学质量、MBA教学内容以及就业前的实习安排)和用人企业对商学院毕业生三种能力的评价意见(分析能力、团队精神或合作性以及全球性思维能力)。显然,《商业周刊》的评价标准属于“用户检验型”。这两大新闻媒介都把学术声誉、学生选择、教师资源和经费资源作为评选最好大学排行榜的重要指标。另外,与此类似的国际性排行榜,如《亚洲新闻》(ASIAWEEK)每年定期举行的亚洲最佳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与上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调查指标相似。由新闻媒介发布“大学排行榜”的调查由此出发,外部评价式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主要特点为,评价的目的在于从属于社会多主体的目的,评价的标准在于大学是否达到一定的设置标准,且多是综合性办学标准。社会评价重视来自多方面的评价意见,来自用人单位的意见,学生的意见,重视大学的等级和排名,等等。三、不同的评估方法对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一)评价的基本标准静态的认可性评价的评价质量观认为,评价的重点在于大学现在达到的实际水平,判断其是否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并据此予以认可。鉴定制度是对学校或专业基本质量的检查监督,是取得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其就是这种评价质量观的反映。在认可性评价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方面,美国尤为突出。许多州政府对民间高校认可鉴定委员会的评价予以承认。如果新办大学的教育课程和学位质量没有得到鉴定委员会的认可,州教育长会列出其认可的最低要求:开设的教育项目的质量和内容达到了该校办学目的;该机构为达到其目的,具备必要的和适当的场所设施设备教育材料教员数量等所有教员均具备适当的资格;具备学生入学前的记录;有关课程要览、学费、出勤、退学等规章以明确的形式向学生说明;学生数不超过学校设施和教员的负荷等。由于各校差异较大,美国高校鉴定标准只能是概括性的,其标准包括:(1)具有恰当的目标;(2)具有达到目标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人力、物力、财力等);(3)能够表明它正在实现培养目标;(4)提示可信的理由证明它将继续实现其培养目标。美国的所有的认可协会在设置认可标准时,都重视教育质量并试图作出准确阐释,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特劳特检查了6个地区协会高教委员会出版的认可标准之后,发现有8个方面是共同的,即:(1)学校目标;(2)组织管理;(3)经费来源;(4)物资资源;(5)图书/学习中心;(6)学生服务;(7)教员;(8)教育计划。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价暂行规定》第二章提出的合格评价也是静态认可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这种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指出,合格评价的对象是新建普通高等学校,在学校被批准建立之后有第一届毕业生时进行,其性质是对办学基本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的认可。结合《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鉴定标准》,可以看出,合格评价的基本内容由4个主要方面构成,即:学校办学方向和学校领导群体素质;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学校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合格评价的结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或不合格,分别予以认可、限期整改后认可或不予认可,停止招生。总之,认可性评价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认为,对大学的评价重在对其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的评价。把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认可性评价较重视评价的统一性,较强调大学应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其标准多为静态标准:即针对稳定的教育任务,依据既定的教育目标而编制的评价标准,目的是考核教育任务完成的程度和水平,且是相对稳定的。(二)动态评价质量观动态的发展性评价,注重在静态评价的同时从改革和发展方面进行动态评价评价高等学校在改革中表现出来的活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体现出来的评价质量观与前者不同。它的评价标准多为动态标准:针对教育改革而编制的评价标准,目的是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譬如在课程质量的评价项目中列入对“教学改革措施”的要求或者列入“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即属于动态标准。发展性评价观重视评价标准的变化、多样化以及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英国高等教育评价中,不制定对全国所有高校都适用的统一标准。一方面,由于各校水平有别,如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会永远落后乃至于安于落后;另一方面,由于英国的大学是高度自治的,允许各大学根据学术自由的原则,按照自己的特色和学术观点办学,鼓励多样化。而主张采用“目标的适合性”(fitnessforpurpose)模式进行评价,即由被评价学科自己设定他们的目标,评价者按照达到设定目标的程度给予评分,以鼓励后进学科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是一种典型的发展性评价的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的反映。在美国,认可协会对高校举行定期的认可与鉴定的做法也体现出一种动态的评价观。他们特别注意到:鉴定中的动态评价(要求学校或专业重视上次鉴定中发现的缺点是否改正和未来的规划);基本质量评价不作横向比较;评定博士点着重学术水平;以及努力调动评价客体的积极性等。由于美国本是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因此,他们在进行评价时,并不忽视根据不同的学校的不同目标对学校质量进行评价,强调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其高校认可协会一直避免高教评价走向标准化歧路。因而美国高等教育评价中并不把评价降为简单的定量指标或公式。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发挥高等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这要求评价工作实事求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不用固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办学水平综合评价若能对大学办学思想、大学发展规模与速度如何发挥各个大学的优势和办出特色等方面作出分析和评价,无疑会对我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之,动态的发展性评价质量观,强调对高校进行评价时,注意各个学校的差别,评价指标应有弹性,重在评价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进展,特别是通过让各个学校制定不同层级的办学标准,评价其在原有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上的进步与提高,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人员的积极性。事实上,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评价本身面临困难性和可行性问题:如部分大学人员有着拒绝评价的传统,评价标准的量化困难,对较之效果更重效率的量性评价主义的质疑;大学内部评价的自律性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