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乡村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_第1页
唐宋时期乡村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_第2页
唐宋时期乡村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_第3页
唐宋时期乡村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时期乡村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

在唐代的乡村社会中,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郊区,还是在偏远的山区村,农村居民的生活总是与各种祭祀活动和对上帝的崇拜密切相关。“梁国三郎威德尊,女巫箫鼓走乡村。”这是刘禹锡在《梁国祠》卷365,4129中记载的一个当地民众抬着神像,敲锣打鼓游走乡间祭祀的画面,充分表现了乡村生活与世俗信仰的密切关系。出于民间祭祀活动的需要,唐代文人在闲暇之余有为乡人做迎神词的习惯。刘禹锡被贬朗州做司马期间曾写了大量的迎神词以供迎神之用。因此,在武陵的乡间流行的迎神之曲多出自刘禹锡的笔下。面对这种社会风气,有的官吏对此颇有微词,甚至采取了强硬的行政手段来移风易俗。比如陈子昂就曾提出非常激烈的对付手段,“巫鬼淫祀,诳惑良人者,禁杀之”卷213,2151。但是,却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崇信神灵的风气。这种充满想象观念的祭祀活动深刻凸现了唐代乡村社会祭祀活动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史料的考察,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唐代民间社会祭祀活动的两大特点:首先,唐代乡村祭祀仪式不但是前代乡民祭祀生活的继承,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并产生一些新的祭祀对象,这些对后世乡民的生活均产生重大影响,乃至在今天的某些地区仍保留这种文化的遗存;其次,在唐代乡村祭祀仪式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诸如节日祭祀程序的确定和固定,乡民祭祀对象的变化和继承等等。以往学者的研究多从文学领域探讨祭祀活动的风俗,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经济背景。下面逐一探讨之。一、祭祀活动的多样性唐代民间社会的敬神活动一般以基层的社会组织村、乡、城为单位,挑选吉日、敲锣打鼓,进行盛况非常的祭祀迎神活动。纵观唐代乡村的民众祭祀活动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色。第一,唐代乡村社会的民间迎神、送神祭祀活动并未完全程序化、固定化,而是采取了方便易行、灵活多变的祭祀仪式和程序。祭祀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是祭祀活动开始之前要向神灵敬酒、焚香,拜祭木人卷126,1278。程序相对复杂的迎神仪式中有鼓乐进行伴奏,且迎神活动需巫师吟唱迎神曲、舞迎神之舞。王维在《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迎神》卷21,269中对乡民祈晴活动有过细致的描写,迎神的巫师在摆放斋宴的门堂前边舞边歌,祭祀完毕,大雨骤停。除此之外,据考证,从唐代始,纸钱在乡村迎神祭祀活动中开始使用卷739,8434,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总体来看,唐代乡村的祭祀活动并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但焚香、祭神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这些迎神祭祀活动反映了农业神在普通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民众迎神祭祀地点呈地域性差异。唐代民间祭祀地点也因不同的地域而各具特色。有的把祭祀活动举行在田间地头,当庄稼初长成或快要成熟时,农人在田间举行简单的祭祀社神活动,祈求神仙保佑获得丰收;有的乡村祭祀活动举行在庙宇附近,举行在庙宇附近的祭祀活动一般都较为隆重,祭祀举行的时间较久,有诗为证:“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卷359,4057;有的祭祀活动则在城隍庙举行卷332,3701。而江河流域的居民举行迎神祭祀活动的场所多在水上、水边。江河之上的赛神活动也非常精彩,除了有锣鼓相助之外,还可以看到水面上五彩缤纷的舟船与之互相呼应,“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卷891,10066。第三,祭祀活动举行的时间多样化。祭祀时间的差异与各地不同的习俗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祈求来年的丰收,有的祭祀活动举行在春暖花开的二月卷436,4841,有的则举行在新年卷577,6708;有的祭祀活动举行在稻田成熟、收获的季节,这时的乡民生活繁忙而热闹,为了迎接丰收,家家户户忙迎神。地处偏远山区的猎人,打猎完毕有先祭祀山神的风俗。祭祀完毕,猎人方能聚餐。卷154,1107。南方渔民出海归来,岸上亲人有祀神接风的习俗卷530,6062;更有甚者,有的祭祀活动举行在夜间,皇甫冉一次送友远行,就发现当地居然夜间迎神卷250,2816。第四,祭祀的神灵众多。唐代乡民祭祀的神灵众多。有掌管来年丰收的土地神卷249,2798;有掌管一方平安的水神。耿津、张籍、白居易等都曾作诗描写祭祀水神的情景,《全唐诗》中有大量描写民间祭祀水神风俗的诗篇。此外,还有社神、门神,等等。在偏远山区,乡村民众还祭祀“神通广大”的山川神。在唐代,民众已有祭祀当代人物的传统。幽州乡民供奉的石巨曾是民间的一位神异之士,曾为长史李怀仙祈雨穰旱,李怀仙花巨资为其立庙,“岁时享祀焉”卷40,151。弋阳郡民众供奉的黑水将军原是一溺水亡者,因有秉仁义之心而被乡民立祠河上,水旱灾沴,祷之皆应。于是,乡民每年都祭祀他,希望得到保护卷312,2471。民众对神灵的供奉是敬畏的,否则,会招致灾祸。因此,合州乡人祭祀壁山神时,“必以太牢。每岁烹宰,不知纪极”卷315,2497。二、祭祀活动的盛行从以上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唐代民间社会存在着频繁的神灵崇拜和祭祀活动,他们或求丰收,或祈平安,等等,求神祭祀的目的众多而实用。反观这些祭祀活动,它们不仅是前代祭祀传统的继承,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唐代乡村民众多样的生存方式、艰辛生活的习俗表达。一方面,丰富的祭祀活动反映了唐代农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乡村祭祀带有明显的行业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朝着逐渐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唐代乡村居民的生存方式也因此而呈多样化。除了狭义上的农耕,此时也有专门以捕捞鱼虾为生的渔人、专门打猎为生的猎户、专门负责织造的织户和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户。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限制下,为了保证生活来源的稳定性,乡村民众的祭祀活动带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农夫一般祭祀田神;猎人祭祀山神;渔民祭祀水神、海神;织户供奉蚕神。比如在唐代沿海一带,乡村民众祭祀海神的风俗非常盛行。在濒临海边的地方,都有海神祠。据文献记载,河南道掖县有海神祠卷11,308;黄县县北有海渎祠卷11,314;南海县县北三里有海庙卷34,888等等,这些海神祠或者海渎祠或海庙都是渔民供奉并祭祀海神的地方。渔民祭祀海神的活动非常庄重、热闹。海神崇拜和田神崇拜一样,都与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即为了达到某种经济利益而刻意为之的社会行为。元稹的《采珠行》道出了乡民热衷举行这类祭祀活动的社会目的,“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卷418,4606。另一方面,祭祀活动的盛行反映了唐代乡村社会农耕生活的艰辛。农耕生活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这种艰辛的生活体现在民众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信服上。乡民祈求丰收的祭祀一般都较为隆重,并向神灵许之重愿,“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卷298,3377;有的则是祈求神灵降临平安、幸福卷249,798;有的是祭祀神灵是为了祈求降雨,江南道乡民每逢旱事,必祭祀雨濑卷29,706,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表达了乡人现实生活的艰辛及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管是田神祭祀、海神祭祀还是其他神灵的祭祀,这些活动均反映了唐代乡村生活的艰辛和祭祀目的的功利性。三、唐代祭祀活动的盛行多样的唐代乡村社会祭祀活动体现了它与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唐代乡村社会的祭祀活动不仅显示传统农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成为乡村生活的文化体现,并在后世的传承中演化为中华文化的代表。首先,兴盛的民间祭祀活动在唐代乡民的传承中得以继续发展,并演化为后世乡村社会的节日习俗。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由乡村社会开始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与乡民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节日习俗。在这些习俗中既有前代的继承,也有唐代乡民自发产生的一些习惯,并对后世产生影响。比如唐代乡村社会盛行的正月十五祭祀土地神,山神信仰等就来自前代节日的继承;唐代社会盛行的城隍神信仰也是对前代乡村祭祀活动的继承和延续。史书记载,“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褥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祈於神。……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於山巅,以答神休卷437,4461。除了前代社会节日祭祀活动的继承,唐代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祭祀习俗。并且,这些神灵祭祀与当地乡民经营的行业有密切的关系。如济阴华蚕祠供奉的园客妻,她原是民间一位擅长织造的女子,被当地人称为神女。由于其养殖的蚕茧大且耐织造,后从事丝织业的农人特立华蚕祠来供奉卷59,363。还有,茶神陆羽的供奉也来自唐代,这些习俗至今依然流行于江南的某些地区。其次,唐代祭祀活动成为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农耕文化代表,民间祭祀地点成为群众性的经济、娱乐活动中心。唐代的山神祭祀集会,已经成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活动。在约定的季节和时间里,民众除了进行祭拜神灵的活动,同时在这种大型集会上也进行着其他经济交换活动。例如,在四川的灌口白沙有太山府君庙。每年春天三月,乡人往往在庙宇附近设斋祭祀,周围地区的乡人也纷纷前来从事其它经济交换活动,这种带有约定性质的祭祀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自发性的大型集会卷86,561。同时有大量的史料可以证明,唐代城隍庙周围业已成为周边地区具有娱乐功能的中心。唐代各地的城隍庙中都会举行祈晴、穰旱等赛神活动。这种边娱乐边祭祀的民间祭祀活动,对中国传统乡村集市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再者,唐代祭祀活动的盛行体现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唐代乡村祭祀活动的盛行与当时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体系中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自然环境的好坏和时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农耕生活的影响都非常明显,不但直接影响着农业的收成,而且关系着农户的生活来源。为了增加农业收成或是抵御灾害侵扰,古人往往求助于神秘力量的帮助,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或乞求丰收或希冀神灵保佑。唐代乡村祭祀活动的盛行实质上彰显了农业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长期的祭祀过程中,活跃在乡民意念中的神秘力量逐渐物化为各种各样的神灵,比如山川神、河神、土地神、百谷神,等等。唐代乡村社会举办的祭祀活动都与这种文化沉淀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并在某种程度上传承着这种富有农耕特色的祭祀文化。从唐代开始流行的人物信仰和行业神崇拜,比如钟馗信仰、陆羽崇拜等等,都体现了农耕生活的重要性,而且,现代社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