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的两个基本问题_第1页
民事二审的两个基本问题_第2页
民事二审的两个基本问题_第3页
民事二审的两个基本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二审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审上诉的概念民事司法救济程序是一项复杂的制度,包括投诉、复审、投诉、异议、补充、抗投诉等。仅上诉而言,根据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又分为控诉、上告、抗告。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上诉或二审对应德国、日本的控诉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二审上诉。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将其统称为二审上诉。上诉主要发挥以下功能:一是为审判者设立审判者;二是保证认识的反复性;三是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四是减轻法官责任负荷;五是统一法律适用。要实现上述功能,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各种要件。首先,上诉必须必须合法提起,第二审法院才有就当事人之间争执的关系进行审理的可能;其次,上诉必须有效提起,第二审法院才能变更或废除下级法院的裁判。前者是二审上诉合法要件,后者是二审上诉有效要件,下文主要探讨这两大要件。二、二审上诉的法律前提(一)限制上诉权二审上诉合法要件亦即我国民事诉讼法教科书上的上诉的条件,是指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当具备的要件。它是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前提条件,既是上诉成立的要件也是上诉的合法性要件。我国的上诉条件的概念用词不当。一般来说上诉条件指的是对上诉进行一定限制的情况下,符合何种条件的案件才给予上诉的救济,是一种限制性条件。而我国针对一审判决实行权利上诉,并没有限制。例如德国高级法院的上诉条件可以粗略的概括为四种,1上诉额,2案件的上诉前景或者特殊的复杂性,3程序瑕疵,4案件的原则性意义。二审上诉合法要件,在日本相当于“控诉合法性或控诉适法性所须满足的要件”,如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90条规定,控诉不合法并且又不能补正其缺陷时,控诉法院可以不经口头辩论以判决驳回控诉。在德国称为“控诉合法性要件”,依照第522条第1款,控诉法院应当依职权审查合法性要件,如果缺少这样的要件,则控诉应被视为不合法不予受理。在台湾称为“第二审上诉之合法要件”。可见他们总体上的表述差别不大。(二)提起上诉权二审上诉合法要件的构成事项,从当事人的角度说,关系到提起上诉是否会遭遇被驳回的后果;从法院的角度说,关系到上级法院能否受理上诉和作出二审判决的正当性前提。各国或地区的规定有一定差异。日本,二审上诉合法性要件包括:(1)提交控诉状,控诉状须写明必要的记载事项: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的姓名,第一审判决的表示及对判决提起控诉的理由;(2)须在控诉状上贴上收入印纸,缴纳规定的手续费用;(3)控诉要件,如必须是对控诉准许的裁判(第一审的终局判决——民诉法第281条1项)提起控诉,控诉必须在控诉期间内提起(判决送达之日起2周内——民诉法第285条),控诉必须由控诉利益人提起。德国,二审上诉合法性要件包括:(1)容许性:法律允许对一审的终局判决,第280条第2款和第304条第2款的中间判决及第514条第2款情况下的缺席判决提出控诉;(2)败诉:不服标的额超过了600欧元或者依照第511条第四款的标准被许可(第511条第2款)。例外:针对缺席判决的控诉(第514条第2款第2句);(3)遵守期间(第517条、第520条第2款);(4)注意了有关的形式(第519条第1款)和对之规定的内容(第519条第2款、第520条第3款、第4款)。我国台湾地区二审上诉合法要件包括:(1)须由有上诉权人提起;(2)须非不得上诉第二审者;(3)须上诉人上诉权仍然存在;(4)上诉须合于法定程式;(5)其他要件,如第二审裁判费用之交纳,上诉人无诉讼能力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等一般要件。三、二审上诉的有效理由(一)上诉有效要件具备上诉合法要件,才能达到将案件移审至二审法院,由上一级法院对上诉是否有理进行审理,这就要看是否具备上诉有效要件。二审上诉有效要件系指第二审法院依上诉之声明,而废除或变更第一审判决所须具备之要件。在德国称为控诉理由,指的是被声明不服的判决在事实方面和法律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从而足以对原审判决作出否定性的评价。(二)从第二审程序的角度区分二审上诉有效要件的范围跟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关系的定位密切相关。按照大陆法系的理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复审主义,相对于第一审,当事人在第二审重新提出事实资料,法院以该资料为依据进行裁判,第二审是对第一审案件的重新审理,具有独立的第二次第一审的性质;二是事后审主义,当事人在第二审不得提出新的诉讼资料,第二审原则上限于采用第一审的资料,法院只对第一审的判决是否妥当加以审查,第二审被定位为是一种事后的法律审;三是续审主义,第二审以第一审言词辩论时的状态为前提,允许提出新的证据,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续行。同时在具体的案件中,二审上诉有效要件还与当事人的处分权有关,只能在当事人申请的范围内进行审理裁判。二审是对经过一审法院审理后的案件的二次审理。因此,其有效要件与一审中的本案要件有一定区别。它不仅包括案件本身的问题,而且包括一审诉的合法性问题。这是因为一审解决的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民事纠纷,而二审要解决的是经过一次“法律装置”处理过的纠纷。“二审上诉有无理由包括两个方面:(1)诉是否合法。(2)诉是否有理。”具体来说,诉是否合法主要看:一审诉讼要件是否合法;诉是否有理主要看:一审认定事实是否正确,是否有新的证据,适用实体法律是否正确,程序上是否有重大瑕疵、足以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四、中国二审上诉的法律要素和有效要素的完善(一)完善我国的上诉制度如前所述我国的二审上诉合法要件称作上诉的条件,上诉条件,分为上诉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两种。实质要件指法律规定那些裁判可以提起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了依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程序所作的裁判不准上诉外,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以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所作出的一审裁判,以及法律规定的可以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在法定期间内,当事人均可以提起上诉。上诉的形式要件,是指当事人上诉应具备法定的程序上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第二、必须在法定其间内提起上诉,第三、应当提交上诉状。比较我国大陆与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德国对二审上诉有一定的标的额或权利案件呈现原则意义为了发展法律或者保证判例的统一需要控诉法院进行裁判的限制,体现了对诉讼经济的要求,而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则实行宽泛的二审上诉。第二,对于涉及一些程序性的问题裁定、决定或命令,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提供了抗告这种上诉救济手段,而我国对于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与涉及不服一审终局判决没有区别对待,都允许提起二审上诉。第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只要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均可提起上诉,这里没有突出上诉利益或者败诉,即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才有上诉权,从而不能排除已经在一审中满足其全部请求的人提起上诉,这与上诉目的和功能不符,导致滥上诉现象时有发生,也致使二审共同诉讼当事人地位的混乱。我国上诉条件特点的形成有以下原因: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二审定位为复审主义,没有区分一审与二审功能;长期以来坚持事实求是、有错必纠的审理原则;为了弥补两审终审的不足企图通过宽泛的上诉监督下级法院,减少错判有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第一,建立以两审终审为主体兼具一审终审和三审终审的审级体系;第二,引入上诉利益,将不符合上诉目的和功能的情况排除在法律上诉之外;第三,改上诉条件为二审上诉合法要件,恢复上诉条件的应有之义。(二)诉讼要件方面的欠缺我国有关二审上诉有效要件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二审法院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中。如《民事诉讼法》第151、153条,以及《民诉意见》第180、181、186、187、188条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而《民诉意见》第18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在上诉请求以外原判决缺有错误的,也应予以纠正。这些规定体现我国辩论主义尚未确立,而且续审主义也无从确立。第二,没有区分两大类有效要件,对于因一审欠缺诉讼要件的情况如何处理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诉是否有理由的规定不够明确和系统。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的职权主义特性,缺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