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环评报告_第1页
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环评报告_第2页
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环评报告_第3页
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环评报告_第4页
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丽江市古城区水务局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现场照片青龙河连心桥断面(起点)空地段提水泵房谷酒吧街段茶马路以下段(田园风光)廊道建设工程终点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概述的态廊道及田园水网建设的示范性工程。 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2017年10月,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丽发改地区[2017]527号”文对《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院”)对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开展初步设计工作,截至2019年5月,(1)工程建设对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的影响;(2)工程建设对青龙河等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3)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策QQ (K0+000.00),K0+946.94~K1+394.77。茶马路以下的工程位于环境协调区,桩号K1+394.77~K2+767.44。工程建设符合《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提出的“定期疏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i1总则 11.1任务由来 11.2编制目的 11.3编制依据 11.4评价原则 41.5环境功能区划 41.6评价标准 51.7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1.8评价时段 91.9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91.10环境保护目标 111.11评价方法及工作程序 172工程概况 192.1前期工作情况 19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32.3工程地理位置 242.4工程任务、规模及特性 242.5项目组成 252.6建设内容 272.7施工组织设计 492.8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规划 562.9工程占地 562.10工程投资 572.11相关工程情况介绍 573工程分析 593.1工程符合性分析 593.2工程环境合理性分析 693.3施工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713.4影响源分析 734环境现状调查 804.1自然环境现状 804.2生态环境 874.3社会环境 1234.4环境质量现状 1274.5评价区主要环境问题 1375环境影响影响预测评价 1385.1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影响 138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415.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525.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535.5对空气和声环境的影响 1645.6固体废弃物影响 1705.7水土流失影响 1715.8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725.9人群健康影响分析 1735.10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复建环境影响 1736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1756.1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的保护措施 1756.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756.3地下水保护措施 1796.4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806.5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1806.6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826.7声环境保护措施 1836.8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1856.9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1866.10水土保持措施 1876.11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 1907环境监测与管理 1957.1环境监测计划 1957.2环境监理 1967.3环境管理 1987.4“三同时”要求与竣工验收 2008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及经济损益分析 2028.1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2028.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49环境风险分析 2079.1风险源识别 2079.2风险影响分析 2079.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制定 2089.4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21110公众参与 21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21511.1工程分析结论 21511.2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21511.3主要环境影响及评价结论 21611.4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22111.5综合评价结论 22311.6建议 224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厅,云水规计[2016]91号;附件3:《关于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丽发改地区[2017]527号;附件4:关于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丽环标函[2018]10号;附件5: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保护管理局关于对《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附件6:丽江市文物局关于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文物影响调查的初步附件7:关于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与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的复函,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玉景管函[2018]1号;附件8:丽江市古城区环卫局关于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置意见的复函;附件9: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建设期清淤淤泥处置意向性协议;附件11:丽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红线数据查询审批表附件12: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会专家组意见附图附图4-1:工程景观效果图(1/2);附图4-2:工程景观效果图(2/2);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v附图5-1:典型断面图(Q1十和公园);附图5-2:典型断面图(Q3龙潭公园);附图5-3:典型断面图(Q5、Q6青龙桥);附图5-4:典型断面图(Q13古镇风情纳西水乡段);附图5-5:典型断面图(Q15古镇风情纳西水乡段);附图5-6:典型断面图(Q17田园风光段);附图5-7:典型断面图(Q22田园风光段);附图5-8:典型断面图(Q27田园风光段);附图5-9:典型断面图(Q28工程南入口);附图6:工程与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束河片区)的位置关系图;附图7: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12:评价区生态调查样线样方及保护动植物图;附图15: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录1:评价区陆生维管束植物名录;附录2:评价区陆生生态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表;附录3:评价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附录4:评价区浮游植物名录;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019年3月,受建设单位丽江市古城区水务局委托,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院”)承担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环评委托文件详见附件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工程特性及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特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目的如下:(1)调查工程区域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2)预测、评价工程施工、运行等活动对评价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评价工程建设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的影响)。(3)针对工程施工和运行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减免措施,既促进工程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又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丽江坝区生态环境及景观的良性发展。(4)拟定工程施工及运行期的环境监测方案,掌握工程环境影响状况,并及时作出反馈,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保证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达到相应环保要求。(5)制定环境监督、管理和环境监理计划,明确各方的任务和职责,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6)进行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将环保投资纳入工程总投资,落实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费用,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7)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工程的方案论证、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年1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修正(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修订(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10月修正(15)《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6年2月修正(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年12月修订(1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10月修正(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修订(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8年4月修正(2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10日(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8月4日(2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1月修订(23)《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1月(24)《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2015年11月(25)《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文化部,部令第41号,2006年11月(26)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年1月(2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文《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9)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3(30)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31)国家环境保护部,部令第35号《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2015年7月(32)《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6月修正(33)《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6年11月(34)《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1月(35)《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10月(36)《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989年(37)《云南省珍稀保护动物名录》1989年(38)《云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云府发[2007]165号(39)《关于印发云南省古树名木名录的通知》云林保护字[1996]第65号(40)《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云环发[2014]34号(41)《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09-2020年)》(4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43)《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云环通[2013]23号(44)其他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8)《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0)《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1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1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14)《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2011)(1)《丽江市生态水网建设规划》(2016年8月)(2)《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云政复[2011]86号)(2011年(3)《丽江坝区水危机对策实施方案》(2015年8月)(4)《丽江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2年10月)(5)《丽江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5年10月)(6)《丽江市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8-2020年)(1)《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2017.8);(2)《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昆明院,2019.5);(3)建设单位提供的与工程有关的其他资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1)地表水功能区划青龙河“源头——入漾弓江口”为Ⅲ类水体,水环境功能为农业用水、饮用二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项目区九鼎龙潭属源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头水,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丽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报告》,项目区属一类功能区。(3)声环境功能区工程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功能区。(4)生态功能区划根据《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区域生态功能区属Ⅲ3-1玉龙、香格里拉金沙江河谷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根据丽江市生态环境局确认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进行确定,详见附件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青龙河“源头——入漾弓江口”为Ⅲ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项目区九鼎龙潭属源头水,参照执行I类标准。具标准值(mg/L)pH(无量纲)05BOD5≤1.00.15.2(湖、库0.05)≤0.02(湖、库0.01)≤1.0.2铜≤1.0≤0.01锌≤1.0≤0.05≤1.0≤1.0硒≤0.01≤0.01砷≤0.05≤0.05汞≤0.0001≤0.00005镉≤0.005≤0.001≤0.05≤0.01铅≤0.05≤0.016.2≤0.005≤0.0050002≤0.05≤0.0≤0.05粪大肠菌群(个/L)≤10000200(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根据《丽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报告》,项目区属一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详见表1.6.1-2。NO2PM10————(3)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AeqAeq2类(4)地下水环境参照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1)水污染物施工废水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运行期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运行管理人员租用房屋,田园风光段新建公厕,运行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接入周边市政污水管网。标准值详见表1.6.2-1。污染物BOD5COD动植物油浓度限值4000007(2)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无组织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控限值,标准值详见表1.6.2-2。污染物TSPSO2NOx浓度限值0.400.12(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噪声标准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4)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填埋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清单中标准要求。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影响)》及其它规范中对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别标准确定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放掏墙、生态驳岸、清淤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本工程为水文要素影响类型的建设项目,工程垂直投影面积及外扩面积A1约0.028km2(≤0.05km2),工程扰动水底面积A2为0.017km2(≤0.2km2),项目不改变青龙河的水系格局,不缩小过水断面面积,项目建设后由于湿地公园改造建设等水域面积将增加约1.04hm2,经分析并对照技术导则,本工程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2)生态环境属于特殊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分级标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8(3)大气环境工程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工程施工期9个月,施工期污染源以开挖爆破粉尘、交通运输粉尘等无组织排放源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评价等级为三级。(4)声环境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受影响的人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5)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工程编制环评文件类型为报告书,相应的项目类别为Ⅲ类。工程区附近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无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也没有地下水环境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等,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据此确定地下水的评价等级为三级。(6)其它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没有专门规定评价等级判别标准的环境因子,如社会经济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的有关要求进行分析评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影响)》及其它规范中对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及评价范围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本工程各要素的评价范围如下,详见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环境监测布点图。(1)水环境②地下水:青龙河整治河段边界外延200m的范围,包括九鼎龙潭、疏河龙潭下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9游出水泉潭。(2)生态环境①陆生生态:建设征地线外延500m范围;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束河片区。评价区总面积334.71hm2。②水生生态:与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一致。(3)社会环境工程涉及的丽江市古城区。(4)环境空气本工程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期扬尘,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施工征地红线外扩200m的区域。(5)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施工征地红线外扩200m的区域。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青龙河连心桥断面上游130m至青龙河束河北路断面,全长约3.04km;还包括沿线的疏河龙潭上游泉潭、龙潭公园内人工湿地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范围为:青龙河整治河段边界外延200m的范围,包括九鼎龙潭、疏河龙潭下游出水泉潭。大气和声环境施工征地红线外扩200m的区域;生态环境陆生生态建设征地线外延500m范围,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束河片区。评价区总面积334.71hm2。水生生态与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一致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及人群健康工程涉及的丽江市古城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根据工程的类型、性质、主要工程组成情况,以及评价区的环境现状,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环境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可能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影响进行初步判别。见表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组成与环境要素S质条件SS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范围S、声环境、固体废弃物注:表中“◎/●”表示“有利/不利”较大程度影响;“□/■”表示“有利/不利”中等程度影响;“△/▲”表示“有利/不利”轻微环境状况判定。对表1.9.1-1受工程建设影响的环境要素进行分类、识别、归纳,经初步识别和筛选,确定本项目影响涉及的环境因子见表1.9.2-1。环境要素环境因子生活资料、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栖息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完整性类洄游通道、重息地本农田感区、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情势水质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要素环境因子清淤淤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虽然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建设将对众多的环境因子产生影响,但绝大多数环境因子变化幅度很小,不会造成工程区域环境质量的明显变化,影响工程区域环境质量的只有少数环境因子。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选择对工程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大、持续时间长、不可逆的和可能潜在重大不利影响的环境因子作为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1)工程建设运行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影响;(2)工程建设运行对青龙河水文情势、水质影响;景观影响。态廊道建设工程茶马路以北的工程部分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遗产区和缓冲K0+000~K0+946.94;青龙河连心桥断面至龙泉三圣宫断面、马戏团入口桥梁断面至K1+394.77~K2+767.44。。③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位于丽江古城西北侧束河街道办事处,清溪水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④经向丽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查询,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详见附件11。表1.10.1-1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评价区环境敏感区一览表环境敏感区与工程的位置关系影响性质1产丽江古城遗产区龙泉三圣宫断面至马戏团入口桥梁断面位于遗产区内,桩号为K0+000~K0+946.94。及缓冲区青龙河连心桥断面至龙泉三圣宫断面、马戏团入口桥梁断面至茶马路位于缓冲区内,桩号分别为Q0+000.00~Q0+137.02 (K0+000.00),K0+946.94~K1+394.77。环境协调区茶马路以下的工程位于环境协调区,桩号K1+394.77~K2+767.44。2级风景名胜区经主管部门确认,不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不涉及3丽江市清溪水库、黑龙潭饮用水水源本工程与上述两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直不涉及4经向丽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查询,不涉不涉及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1.10.1-1本工程与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成果,结合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识别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10.2-1,环评工作与环境监测布点图详见附图7。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茶马路以北的工程部分位于遗产地遗产区和缓冲区,其中,龙泉三圣宫断面至马戏团入口桥梁断面位于遗产区内,桩号为K0+000~K0+946.94;青龙河连心桥断面至龙泉三圣宫断面、马戏团入口桥梁断面至茶马路位于缓冲区内,桩号分别为Q0+000.00~Q0+137.02 (K0+000.00),K0+946.94~K1+394.77。茶马路以下的工程位于环境协调区,桩号K1+394.77~K2+767.44。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水系和农田段北起连心桥断游潭周边地表暖温性石灰岩灌丛、硬叶栎类萌生灌丛、沉水植物植被类型。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金铁锁,云南省Ⅲ级重点保物云南甘草。鸢、雀鹰、普通鵟、白尾鹞、红隼和棕背田鸡。列树鼩、豹猫、黑翅鸢、雀鹰、普通鵟、白尾鹞和红物棒花鱼、高体鳑鲏和泥鳅类护样性红色名鼎龙潭内点m河道两侧mm范围内近距m范围内级文物保改造位于其建设控制地带范级文物保古镇长廊段Z0+350.3桩号围。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产生活质量、景观旅置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标目标(1)加强地表水环境保护,拟定相应预防保护措施,施工生产废水达标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保护青龙河城市景观水系及其水质,严禁覆盖、改道、堵截现有水系,严禁缩小过水断面。(2)保护工程区生态系统稳定及生态功能,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工程区域陆生动植物及植被的影响;保护青龙河沿线水系、井泉、驳岸、桥梁、植被、山体、岩石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要求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束河片区的整体格局、空间格局、整体传统风貌,景观和自然环境。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控制和减少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3)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占地,尽量减少对工程地区现有耕地、林地和重要经济林木的占压和破坏;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减轻工程活动对当地居民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影响。(4)社会环境避免工程建设影响到龙泉三圣宫、龙泉青龙桥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施工占地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征地对当地居民的影响程度。保障施工期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有效控制当地常见传染病在施工区爆发流行。目标(1)水环境保护施工期生产废水拟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生产生活区生活污水拟经化粪池等预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运行期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运行管理人员租用房屋,田园风光段新建公厕,运行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接入周边市政污水管网。(2)大气环境保护做好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减免工程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施工扬尘等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控制。(3)声环境保护各施工工区边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4)固体废弃物处置完善施工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使工程施工期建筑及生活垃圾无害化恢复治理目标对因工程建设占用和破坏的林地和耕地采取切实可行的补偿和恢复措施,维护工程区域及其周边的生态功能完整性、生物多样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报告采用以下评价技术方法:(1)环境现状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与监测等方法。(2)工程分析:采用类比分析、查询有关资料和全过程分析等技术方法。(3)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采用类比定性分析、数学模型、叠图法、遥感技术等方法。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1.2-1所示。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工程概况情况规划依据(1)《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建设规划》相关内容2015年2月,根据云南省水利厅的要求,丽江市水务局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生态水网规划》”)的编制,并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2015年7月,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生态水网规划》(送审稿),2016年4月,《生态水网规划》(送审稿)通过云南省水利厅主持召开的评审会,会后按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上报。2016年8月,云南省水利厅以“云水规计[2016]91号”对《生态水网规划》予以批复。丽江坝区生态水网总体布局概况为:“四湖五源连六廊,一江两河润全城,田园水网秀坝北,生态文明毓古城”。其中“六廊”是指青龙河、东干河、鱼米河、清溪河、玉河、东山河等六条河流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青龙河水资源条件良好,是重点建设的生态廊道。规划中青龙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北起玉龙县白沙镇玉水寨,南至长水路,总长度km容为:在青龙河河道两岸建立生态绿地,形成植被缓冲带,稳固河堤,发挥景观美化及一定的防洪、截污功能,同时在河道内适当发展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从河流横截面布置来看,在靠河的滩地一侧以湿生草本为主、然后从外到里依次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构建生态河堤。植被带的宽度根据河岸的具体情况而定,从景观美化及污染物截流效果考虑,本工程植被缓冲带宽度控制在15~20m之间。树种选择方面,以使用本地土著植物种类为原则,可以考虑选择一些景观价值较高的树种,合理搭配。河道植被带可选植物种类为:雪松、银杏、樱花、女贞、南天竹、火棘等,水生植物可适量选一些挺水植物菖蒲、慈姑、水葱等。由于生态廊道跨度较大,需要在河道上修建景观桥,岸边绿化带再辅以栈道、阶梯,以方便人们游览沿河风光。同时,在生态廊道的不同区间可以构建不同的田园主题,例如薰衣草田园主题、油菜花田园主题、迎春花田园主题等。规划对河流生态廊道建设提出的目标如下: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1.1-1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建设目标表(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建设任务标现状年(2013目标值(2020目标值(2030注河流生态廊道设堤防生态护岸比例(%)20≥50≥80预期性单侧景观游览通道与河道长度比值(%)/≥40≥80文化景观设施间隔距离(km)/<1入河排污口监测率(%)/≥60≥90《规划》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根据其环境影响评价章节,规划属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规划也属于非污染工程治理型项目,不存在工程建设的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征地、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取水大坝阻隔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其影响大多是局部的、暂时的。虽然在施工期将不可避免对征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社会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在建设中注意保护,使减免和改善措施得以实现,施工结束后,这类影响将会消失或减轻,对当地环境危害较小。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只要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工程产生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治理。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将使环境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项目建成后对工程区段水质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一定的修复,区域景观能得到提升,项目有很好的环境正效益。因此,规划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在本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水环境保护范围、目标和保护的管理主体和责任,提出有关的措施,保证水源不受污染,不被破坏,对水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2)对料场、弃料场进行水土保持,采取恢复生态的补救措施,落实料场、弃料场等,施工占地恢复植被的措施,所种树木要加强后续管理工作,使投入的资金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规划、方案和措施,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应认真遵照执行,严禁在施工区周围大规模开垦荒地、开山炸石或挖沙取土,防止地表和植被破4)加强施工区周围和径流区内的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工作。禁止乱砍滥伐,保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护和改善生态植被,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和减缓水库淤积。(2)本项目与规划的相符性本次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北起青龙河连心桥,南至束河北路,全长2.91km,属于规划提出的青龙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5km)的中南部河段。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提高防洪能力,进行河道清淤,建设生态驳岸和沿河绿化植被带,选择的树种包括丽江花楸、女贞、火棘、樱花、菖蒲等,均为本土品种。在河岸带附近宽阔的农田区域,本工程规划了观光农业区,拟种植油菜花、油牡丹、向日葵等观赏性良好的田园主题游览区。本河段左岸景观游览通道长约3044.9m,右侧景观游览通道1760.3m,分别占河道长的104.9%(满足2020和2030年规划目标)、60.5%(满m段堤防的59.02%(满足2020年规划目标),整治河段文化景观设施在河道地点、古镇段、田园风光段均有分布,间隔<1km,青龙河束河段市政污水管网完善,2018年开展过排污口整治行动,河段沿线的排污口已全部封堵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因此,本次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属于《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建设规划》中的青龙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中南部河段,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指标符合规划的相关要求。图2.1.1-1本工程在规划中的位置示意图前期工作情况简介2016年8月,丽江市古城区水务局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展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着重升级改造龙潭湿地公园,提高水量调控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修复整治青龙河河道及周边区域,逐步恢复青龙河束河段水体—河岸—陆生生态体系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构建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容的自然景观,体现并传承传统丽江纳西水文化的内涵。2016年11月,长江科学院完成了项目段的空间测量并提交测量报告,收集整理项目段现状和相关规划成果,形成并提交了概念设计方案。2017年2月,形成了《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及设计图册,并提交送审。2017年6月2日,丽江市水务局组织召开了项目评审会。2017年10月,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丽发改地区[2017]527号)对可研报告予以批复。2018年7月,建设单位委托昆明院开展工程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主体设计专业与环保专业充分沟通、协调,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环保优化调整(详见3.2章节),并于2019年6月,编制完成《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必要性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不仅是青龙河乃至漾弓江流域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生态文明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束河古镇整体风貌的重要措施,对全面推动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建设、促进丽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工程建设能够提高青龙河束河段生态景观,并改善水环境水量补给不足和循环利用率低等因素导致龙潭公园内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通过新建湿地水景观可以盘活项目段水资源,为项目区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对青龙河束河段进行生态修复与改造,建设生态廊道、自然驳岸、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改造及农田退水净化池等工程,通过植物隔离净化等措施对青龙河束河段的水体进行净化,提高了青龙河束河段的自净能力。(2)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青龙河整治河段防洪能力青龙河束河段大部分河段为人工渠化河段,但流经农田区域的河段大多为自然河提高河段防洪能力,有效保护两岸古镇和农田。(3)工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束河古镇河流景观和文化风貌束河古镇将民俗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有机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风貌,营造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意境。然而,随着古镇的发展,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正在逐渐破坏这种平衡。束河古镇亟需通过恢复生态环境、强化纳西水文化传承、丰富景观设置来统一古镇的整体文化风貌。(4)工程建设是提升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功能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丽江市旅游业带动的城市建设已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下降、供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长此以往,人水和谐的关系将不复存在。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工作,融入人水和谐与海绵城市的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修复和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是建立“人水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位置丽江市古城区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范围为:北起束河古镇青龙河连心桥,南至青龙河与青龙北路相交处,建设河道长度为2910.21m,桩号:Q0+000.00~Q0+137.02(K0+000.00)~K2+773.19,红线面积:297809m2。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规模及特性.1工程任务(1)提高河段防洪能力,有效保护河流两岸的古镇及农田。(2)实现项目区域的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构建近自然河道,营造水清、岸绿、泉涌、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同时,通过自然景观营造,引导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水清、河畅、岸绿、亲水、游园、观桥”的生态水利目标。.2工程规模(1)建设单位:丽江市古城区水务局(2)项目性质:新建(3)总投资:13892.85万元(4)总工期:9个月(5)建设地点: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办(6)工程规模:治理河段全长2910.21m,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建堤防3376.38m(两岸),河道清淤长度907.34m,在河道沿线新建湿地水景观、绿化带、景观建筑等景观美化工程,并建设观光农业区基础设施。本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工程、景观提升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观光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成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由北向南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古镇风情区、田园风光区和观光农业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防洪、清淤、景观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工程观光农业区只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其运行管理不在本次工程范围内,不纳入本序号工程项目位规模注1堤防工程m3376.38(其中左岸1628.19,防掏墙+生态土坡驳岸2河道清淤m907.343景观工程(1)化hm26.15(2)景观道路km(3)景观建筑m2m.3仿古亭台、亲水平(4)桥梁座于遗产地缓冲区(5)湿地m2m2786.48(6)水景观m2m(7)鱼类洄游通道处24观光农业基础设施(1)棚m2m8135.82(2)管理用房m2m210(3)灌溉渠生态改造km7.06(4)植物净化池m2m(5)防护林带km2.79(6)观光田埂km0.6m宽、0.8m宽(7)机耕道m434.5m宽5环卫设施个82个垃圾桶(古镇风情区设垃圾桶16个、田园风光区设45个,农业观光区设21个)表2.5-2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m)QQ02K0+000.00~K0+206.7206.72mK206.72~k1+037.34KK0+600.00、3)绿化:新增及改造提升绿化面积2728.1m2。K1+037.34~K1+394.4843)绿化:绿化面积3725.3m2。.4m,路面材质为灰色透水混凝土+机切面青石。mm平桥。K+394.48~K1+800.0005.523)绿化:新增绿化面积7168.3m2。mmK1+800.0099/K800.00风光区两2)生态灌渠:对场地内灌渠进行生态改造,长6802.4m,3)防护林带:观光园两侧间歇性布置带状防护林,长794m,种植杨树、柳树、花楸、桃李等果树。6)观光田埂:0.6m宽田埂长3175.7m;0.8m宽田埂长容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防洪整治工程、景观提升工程和观光农业区基础设施建防洪整治工程6.1.1新建堤防风光区,其次为古镇风情区末端。堤防型式基本为防掏墙+土堤(采用生态土坡驳岸)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河道中心线桩号(m) Q00~Q0+137.02K000.00~K0+780.00K780.00~K0+900.00K900.00~K1+045.00K045.00~K1+100.00K100.00~K1+200.00K200.00~K1+300.00K300.00~K1+422.68区歌K422.68~K1+500.002K500.00~K1+600.00K600.00~K1+700.00K700.00~K1+800.00K800.00~K2+000.000K000.00~K2+100.00K100.00~K2+200.00K200.00~K2+300.00K300.00~K2+400.00K400.00~K2+500.00K2+500.00~K2+590.57K590.57~K2+700.009Q00~Q0+137.02K000.00~K0+780.00K780.00~K0+900.00K900.00~K1+045.00K045.00~K1+100.00K100.00~K1+200.00K200.00~K1+300.00K300.00~K1+422.68区歌K422.68~K1+500.002K500.00~K1+600.00K600.00~K1+700.00K700.00~K1+800.00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K800.00~K2+000.000K000.00~K2+100.00K100.00~K2+200.00K200.00~K2+300.00K300.00~K2+400.00K400.00~K2+500.00K2+500.00~K2+590.57防淘土堤K590.57~K2+700.0098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6.1.2河道清淤束河古镇段人工修筑的河道流向平直,河道桩号K0+400.00~K0+600.00段、K0+800.00~K1+045.00段,K1+100.00~K1+600.00段,K1+800.00~K2+100.00段,K2+200.00~K2+700.00段部分河道长期淤积,在保持河道现状走向不变的前提下,对河床进行疏挖清淤,清淤河道长907.34m,平均清淤深度为0.5m。景观提升工程景观提升工程主要包括绿化工程、景观建筑、桥梁、景观游路、新建湿地等。按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区域特点、景观定位分别按古镇风情区、田园风光区分段阐述。.6.2.1古镇风情区古镇风情区域范围北起束河古镇青龙河连心桥,南至茶马路,河道长度为1531.50m,桩号:Q0+000.00~Q0+137.02(K0+000.00)~K1+394.48,红线面积:59476.307m2。根据环境特点又将此区域分为:十和公园段、龙潭公园段、林荫河道段以及纳西水乡段。(1)十和公园段桩号Q0+000~Q0+137.02,现状为荒地,河道从Q0+065.01处进入地下暗涵。和青龙河暗涵入口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湿地、绿化、休息亭廊等景观建筑,及景观给排水、灯光亮化等配套设施。①新建湿地:新建湿地1处,位于青龙河连心桥至龙潭公园北侧,现状为荒地,面积约2786.48m2。新建湿地采用两种引水方式:1)旱季青龙河来水清澈,从青龙河连心桥上游约130m已有叠坎处设DN300钢管取水,取水流量0.1m3/s,在湿地末端设排水口,清水重回暗涵;2)雨季青龙河来水较浑浊,拟从疏河龙潭上游水潭引水,该水潭目前通过龙潭公园下游青龙河河道泵站抽水回灌。新建湿地按原始地形布局三级水潭,潭中布置绿岛,池底和驳岸做防渗处理后堆放景观石并种植水生植物,并对现有的景观水渠进行拓宽改造,驳岸采用花马石亲水性台阶。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②景观道路:新建人行步道长743.6m,宽1.5m,路面材质为凿面花马石。③景观建筑:新增6处仿古亭台,建筑面积219.6m2;5处亲水平台,建筑面积⑤绿化:新增绿化面积7763.78m2。对场地中原有的大型乔木,如胸径400mm以上的杨树、柳树进行保护。对规格较小的杨树进行清理,对影响设计的规格较小的柳树进行就近移栽。同时在景观节点位置新搭配具有良好观赏性的本地景观树种。如滇朴、丽江花楸、红梅、紫叶李等色叶及观花树种,同时补种一定的常绿树中,如四照花、女贞、香樟、马缨花、山玉兰、云南含笑等。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龙潭公园段桩号K0+000.00~K0+206.72。现状龙潭公园内分布有九鼎龙潭、疏河龙潭下游泉潭、人工静水湿地等水体,青龙河在此段为地下暗涵,从场地边缘通过。本段保持现有水系格局不变,不对泉潭、湿地扰动,主要在泉潭、湿地附近地表进行绿化、人行步道调整,并配套景观给排水、灯光亮化等。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踏①绿化:新增及改造提升绿化面积7876.5m2。对场地中凌乱且长势不好的的火棘等灌木进行集中移植,选择绿化面积大、采光相对较好的绿化区域集中成片种植,并修剪饱满。植物品种可选毛杜鹃、八角金盘等。对整个场地的地被层植物进行补种,选用耐荫、耐粗放、适合丽江气候的草本植物为主,如细叶麦冬、阔叶麦冬、沿阶草、肾蕨、常春藤等,配以景石种植;原老河道两边适当补种鸢尾、蜘蛛兰等耐水湿植物。配套景观绿化用水、景观照明等。②景观道路:对原有游路布局不合理的区域适当增加游步道,人行步道长608.4m,宽1.5m,路面材质为凿面花马石。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林荫河道段桩号K0+206.72~K1+037.34,现状除放生桥至青龙桥右岸有138m左右为自然驳岸以外,其余河道两岸均为浆砌石驳岸,两边紧邻道路及建筑。现状主要问题是放生桥至青龙桥段左岸为自然式驳岸,岸边植物生长杂乱,需做下层植被改造,并适当增加清水空间。另外现有的两座车行桥乔木树池缺失现状照片土壤及树根裸露现状照片主要建设内容:绿化、防护小矮墙、亲水平台、对现有车行桥进行改造等。①绿化:局部驳岸长势杂乱的植被清除、补种。桩号K0+400~k0+700段沿右岸临河路边摆放自然木质结构花箱。桩号K0+700~k0+900段对乔木底部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形成树池,给植物树干预留生长空间,并用植被或卵石填充树池。桩号K0+900~k1+037段左右岸补种柳树。②桥梁:上游农耕博物馆处设置跨河石拱桥,并通过新建步道连接左岸原有三眼井处。图2.6.2-6林荫河道段景观提升设计平面图图2.6.2-7林荫河道段河岸增加乔木及花箱效果图2.6.2-8林荫河道段河岸增加条状坐凳及树池效果(4)纳西水乡段桩号K1+037.34~K1+394.48,现状为自然驳岸,两岸为待开发建设用地。河道宽度较窄,现状河道和堤岸不满足防洪要求。临近茶马路处为下凹地形,低洼处有一处洗涤用的三眼井等。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有农田灌溉引水坝洗涤用三眼井纳西水乡段河岸现状靠近茶马路处场地现状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水景观、桥梁、现有农灌取水坝改造、灌溉沟渠修复、鱼类洄游通道、绿化等。①新建水景观:与茶马路连接处地势高差有3~3.5m左右洼地。拟设置下沉式亲水广场,作为体现纳西水乡文化的代表。新建水景观面积121.3m2。②原有破损水坝改造:对现有的1处农灌用引水坝,混凝土坝、坝高0.5m,进行饰面处理,并增加鱼类洄游通道;采用直径500mm~1000mm景观石或者漂石堆砌以达到更贴近自然的景观效果,上游河床铺设卵石层。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2.6.2-9鱼道典型断面图⑤景观道路:人行步道左岸长373.3m,右岸长74.3m,宽2.4m,路面材质为灰色透水混凝土+机切面青石。为梯形断面,种植水生植物,⑦绿化:新增绿化面积3725.3m2。保留河道两岸原有大乔木的情况下,在需要补种乔木的位置选择丽江本土树种进行补种,如丽江花楸、滇朴、四照花、香樟等。二级乔木选择:桂花、石榴、山玉兰、紫玉兰、红枫等。地被灌木选择:八角金盘、花叶蔓长春、常春藤、蜘蛛兰等。水生植物选择:水生美人蕉、常绿鸢尾、金线菖蒲、荇菜、香蒲、狐尾藻、睡莲等。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2.6.2-11下沉式亲水广场效果图.6.2.2田园风光区“田园风光区域”位于项目用地南侧,北起西山游路,南至青龙河与青龙北路相交处,河道长度为1378.71m,桩号:K1+394.48~K2+773.19,两岸为农田。此段河道以自然驳岸河道为主,河道两岸沿河生长有柳树、杨树等大乔木;河道中存在原有水闸房、灌溉引流渠等设施;没有人行桥连接左右岸。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田园牧歌段红线面积:16801.477m²。该段现河道较窄,两岸为农田。主要建设内容:景观建筑、桥梁、鱼类洄游通道、道路、绿化等。①景观建筑:共新建11处仿古亭台,建筑面积314.1m2;1处水磨坊,建筑面积39m2;2处亲水平台,面积81.2m2。在茶马路接口处设置入口缓冲平台,并通过折型无障碍通道与下游河道连接,设置入口聚散小广场,平台、坡道与广场的铺装材料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采用当地青石、花马石。沿步道适当位置布置休息亭廊、水榭,亭廊以木结构瓦屋顶为主。整体风貌符合丽江建筑外观特点。在叠坎下游新建水磨坊,展现农耕文化特点。mmammm面材质为灰色透水混凝土+机切面青石;b.车行道长515.8m,宽4.5m,路面材质为麻面青石;c道长35.8m,宽1.5m,路面材质为樟子松防腐木。④鱼类洄游通道:新增鱼类洄游通道1处,即青龙河现有水闸处新增旁通式鱼类m⑤绿化种植:新增绿化面积7168.3m2。保留原有树形及景观效果较好的大树,对影响防洪措施或效果不好的原有乔木进行移栽或移除;根据景观需要选择适宜丽江气候条件本地树种,乔木选择柳树、丽江花楸、滇朴、四照花等;二级乔木选择玉兰、樱花、梅花、木槿、桂花等品种;灌木选择树状月季、龟甲冬青、琼花等;地被选择清香木、紫叶狼尾草、混播草坪、毛野杜鹃等。水生植物选择菖蒲、常绿鸢尾、水生美人蕉、菱角等。图2.6.2-12田园牧歌段景观提升设计平面区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2.6.2-13田园牧歌段效果图(2)生态走廊段北侧至现有水闸房下游K1+800处,南至青龙河与青龙北路相交处,桩号K1+800.00~K2+773.19。红线面积:34652.4m²。整体呈带状,现状河道两岸为农田,为自然驳岸。照片照片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路段河道现状照片主要建设内容:景观建筑、桥梁、景观道路、绿化等。①景观建筑:共新建8处仿古亭台,建筑面积562.3m2;1处公厕,建筑面积112.5m2;4处亲水平台,面积113.6m2。其中,近青龙北路的场地设计入口牌楼,牌楼采用丽江建筑风格,青石饰面,青瓦顶。在桩号K2+100.00处左岸临农田处布置公厕,公厕外观设计与丽江建筑外观相统一。采用花马石饰面,侧面采用青石贴面,栏杆做法为青石石栏杆。③景观道路:人行步道左岸长1083.3m,右岸长798.7m,宽2.4m,路面材质为④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5161m2。大乔木选择柳树、滇朴、四照花、丽江花楸、黄连木、清香木等;二级乔木选择山玉兰、梅花、海棠、木槿、桂花等;地被选择耐粗放好管理的毛野杜鹃、狼尾草、鸢尾、蜘蛛兰、混播草坪等。水生植物选择蒲苇、菱角、水生美人蕉、常绿鸢尾、菖蒲等。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2.6.2-14生态走廊段景观提升平面图211356光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观光农业区域”位于田园风光区域,两侧为农田。北起西山游路,南至青龙北mmm186891.373m²。现状农田地势平坦、灌溉用水充足、土地肥沃,农作物品种繁多,地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块分化细碎。拟采取土地流转或与村民签订种植协议方式,调整种植作物种类,选取油牡丹、向日葵、油菜花种植,不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性质。本工程主要建设观光农业区基础设施,包括大棚、观光田埂、景观道路、生态灌渠、管理用房、防护林带、农业面源污染生物净化池等,观光农业区的运行管理不在本次工程范围内,不纳入本次评价。①大棚:新建有机蔬菜采摘大棚4257.1m2、新建盆栽苗木园大棚3878.72m2。宽7m,高3m,肩高1.5m,镀锌钢管+聚氯乙烯农用薄膜。mmm面材质为碎石散铺。③机耕路:新建一条碎石路面作为农耕道及观光主干道,主路采用素土夯实后铺设碎石的形式建设,不做路面硬化处理,保证土地结构不被破坏。④观光田埂:0.6m宽田埂长3175.7m;0.8m宽田埂长12158.9m。⑤生态灌渠:对现有灌溉渠进行改造,改造方式为自然生态式缓坡渠壁,并用混播草坪固土,对灌溉给水缺乏的地块新建生态灌溉沟渠。生态灌渠长6802.4m,宽0.6m。⑥管理用房:7座,建筑面积共210m2,为一层木结构,不设卫生洁具。⑦防护林带:观光园两侧间歇性布置带状防护林,长2794m,种植杨树、柳树、花楸、桃李等果树。⑧植物净化池:在青龙河左岸农田与青龙北路相接处设置农田用水汇水植物净化池,种植水质净化水生植物,将农业用水经回收进化后再排入河道,同时形成水景观。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图2.6.3-2观光农业区效果图计1施工条件7.1.1施工交通.10.2.2建筑材料来源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砂石料,从工程区附近的采石场购买,综合运距约运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及砂浆拌合用水、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等,生产用水可直生活用水由工程区附近村庄接自来水供给。2施工导流防洪堤堤脚基础开挖及填筑需在围堰保护下进行施工,为此需在河道内沿基坑外设置围堰。防洪堤施工安排在枯期11月至次年4月进行,因此导流方式采用枯期围堰挡水,原河床过流。考虑到需要改造的河道较长,工程区枯期流量较小,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本工程拟采用沿河道分段、分期的枯期导流方式。根据施工段河道采用袋装土料,工程量为11744m3。基坑排水河堤基坑开挖过程中,河水及地下水将渗入基坑,因此必须进行基坑排水,基坑排水按分段施工考虑,每段施工长度按30m~50m估算,抽排水采用50WQF35-15-3型多功能潜水排污泵抽水,每段施工需配置1台。施工工厂设施混凝土拌和系统防洪堤混凝土主要用于防洪堤护岸混凝土及堤顶两侧混凝土路肩,混凝土用量不每个区配2台0.35m3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砂石加工系统本工程附近无合适的石料场,工程所需混凝土骨料均采用外购。根据现有砂石料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场分布情况,拟由丽江市购买成品料,不再设砂石料加工系统。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由于工地距离丽江市城区较近,可充分利用城区的修配能力,工地不设大型机修厂,只设简易机修厂、钢筋模板加工厂。施工总布置施工布置宜沿堤线顺河边分区集中布置,本工程位于丽江市束河古镇,本次治理河段长约2910.21m,根据现有交通道路情况,并结合初步分标规划,在河道两岸共活区、办公室等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各施工工区高峰期施工人员100人,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周边村镇,现场不提供食宿。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1~2。表2.7.5-1施工工区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表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0#生产生活区0口活区干渠4#生产生活区下游00主要施工机械.7.6-1。1台42破碎锤台203台24台2W5辆6辆37台4m38机台4m39捣器台6台4台6台6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台3BX-500型车辆4施工方法(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采用1.0m³~1.5m³挖掘机开挖,开挖前先清理开挖区地表植物及腐殖土层,然后再进行堤基开挖,开挖料除部分用于围堰回填外,其余就近临时堆放于河岸作为回填料,开挖料基本可作回填料,腐植土层用于草坡护坡基(2)土方回填防洪堤填筑土料部分采用开挖料,由挖掘机或推土机直接堆放在河岸的开挖料挖运到填筑面;外运土方由挖掘机开挖,8t自卸汽车运至防洪堤回填区。填筑料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平料,5t~10t振动平碾压实,边角地带及狭窄地带辅助蛙式打夯机夯实。土石回填平均运距约1.5km。(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防淘墙及其他混凝土采用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制备,1t机动翻斗车运输到施工地点,人工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平均运距约0.5km。(4)防洪堤施工护岸防洪堤施工程序为:修筑围堰→基坑开挖→部分基础土石方及碎石垫层填筑→岸坡修整碾压→驳岸砌筑→管涵安装→绿化等工序。(5)河道清淤填筑围堰→抽水→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车运卸→人工清理渣土→吊运至岸上堆放点→渣土车外运至处置场所→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6)桥梁施工现有桥梁拆除(混凝土拆除、钢筋割断)→土方开挖→基础换填→基座/挡墙混凝土浇筑→拱座/梁混凝土浇筑→桥面施工→栏杆施工。(7)道路施工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8)建构筑物施工定位放线→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基础工程→模板制安→钢筋绑扎→混凝土工程→模板拆除→填充墙→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工程验收。(9)植物绿化施工准备→场地平整→移栽苗木起挖(选苗、起挖、运输)→挖掘植穴作业→下基肥作业→苗木种植→养护。(10)大棚施工施工准备→放线开沟→钢构定制→钢构安装→基础浇筑→基础养护→薄膜安装。(11)给排水施工钢筋混凝土管现场施工:施工测量→施工准备→下管→管道对口和调直稳固→胶方平衡及渣场规划(1)土石方平衡mm为淤泥0.65万m3,淤泥由丽江城市环卫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采用密封自卸车清运至文化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该填埋场内有淤泥干化池,河道淤泥先晾晒后再堆存压实。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离淤挖小计填土数量数量段段2642带带段29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临时表土堆场规划根据据土石方平衡分析,本项目还需外购表土0.72万m3,在绿化覆土阶段,进行外购,直接堆存在绿化区覆土,不存在临时拦挡和堆存问题。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剥离表土约1.57万m3(自然方),其折合为松方为2.05万m3 (松方系数1.30),将剥离表土临时堆放于项目区景观绿化区及道路场地区的现状缓平地上,同时考虑临时堆放场地占地区域土石方工程量较少、后期绿化覆土调运使用便利、土方二次倒运较少、易于防护且对周边影响较小的区域。根据本项目工程布置及施工特点,共设置临时表土堆场5个。临时表土堆场总占地面积0.79hm2,设计最大堆土容量2.13万m3,最大堆土高度3.5m,可堆土方约2.05万m3(松方)。规划的临时表土堆场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剥离表土堆放要求。临时表土堆场情况详见表2.7.8-2。序号堆度(松实际(自然hm2m1场地52#表土临光区地3临光区地44#表土临光区地5临光区地1305说明:剥离表土堆存于本方案规划临时表土场内(位于古镇风情段景观绿化区和观光农业带内),不另行场外施工总进度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移民安置规划通m地地生及.074649及.1700.1778.07.78绿化用地和种植观光区,表中绿化用地和种植观光区已含表土临时堆场的面积。(2)工程涉及基本农田情况(3)工程涉及公益林情况林地,不涉及公益林。程投资程情况介绍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泵进水集水池低于青龙河2m(满足潜水泵淹没深度要求)。配置2台(1用1备)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工程分析业政策的一致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修正版)》,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属于河湖整治工程,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因此,青龙河束河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的符合性分析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公约。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缔约国均承认,保证第1条河第2条中提及的、该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2006年,文化部出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2005年12月,云南省实施《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条例所称丽江古城,是指位于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片区域。条例第十条规定“丽江古城的修建活动应当按保护规划进行,保持原有的总体布局、形式、风格、风貌。对丽江古城实行分区保护,保护范围划分为保护区、建设控制缓冲区和环境协调区。保护区、建设控制缓冲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范围有丽江市人民政府在编制丽江古城保护规划时确定并予以公布。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禁止拆除,进行房屋、设施整修和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