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9月名校联考诗歌鉴赏练习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9月名校联考诗歌鉴赏练习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9月名校联考诗歌鉴赏练习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9月名校联考诗歌鉴赏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名校联考诗歌鉴赏试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甘肃省武威市、酒泉市等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刘过①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②。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③。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④。[注]①刘过,南宋词人。②铅椠,指写作、校勘等文字工作;蓬山,秘书省的别称。③铗休弹,冯谖为求得孟尝君提高对他的待遇,三次弹响自己的剑铗而唱“长铗,归来乎”,礼贤下士的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④鸮鸾,猫头鹰与凤凰,以喻美恶。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弓持剑出塞杀敌和提笔著书立说都易如反掌,失去也可以淡然地面对,看似奔放旷达,实则写出词人心中激愤难平。B.“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刻画出一个愤世嫉俗、睥睨一切的豪放文人形象,更突显出词人的满腹抑郁不平之气。C.词人对世事的是非曲直进行的评说,充满反讽意味,看似否定古人,实则是对朝廷偏安江左、主和派手握实权的无情讽刺。D.词人正用冯谖典故,是为了将当今昏庸无能、不辨是非的统治者与昔日礼贤下士、亲贤远佞的孟尝君进行对比。16.请从情感和结构两方面赏析“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二、(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阆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回忆观潮盛况而作。B.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C.下片开头两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弄潮情景,表现了弄潮健儿面对壮观的钱塘江水喜不自胜的情状。D.结尾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16.柳永《望海潮》中也曾写到钱塘江的胜景,“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两句和《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水的诗句相比,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三、(河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刘长卿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即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奴生活的孤独。B.颈联虚实结合,诗人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有所不同。D.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又兼具咏史诗的特点,构思新奇。15.本诗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四、(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8月教学质量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宋】戴复古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①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②。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注】①生盆:中国民间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的火盆。②椒:即“椒酒”。《荆楚岁时记》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贡樽。”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除夕之扫拜,大年三十,须打扫茅屋,清除昔日的尘埃,除旧布新;燃一炷清香,祭拜天上的先祖与神灵。B.颔联写除夕之辞旧,世间万物都在送别残冬,迎接春节的到来;一年结束的日子,正在今夜,点出除夕夜的意义。C.颈联写除夕之场景,生盆里的火燃得正旺,爆竹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酒向长辈敬酒的声音。D.尾联写除夕之祈盼,农夫预先知道明年的农事一定很好,虽然冬天的瑞雪尚未完全消融,但一定会有春暖花开之时。16.时至今日,“除夕”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些习俗依然在传承,这些习俗中反映出某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五、(江西省十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村行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两联写景,动态展现了农村仲春时节的美好春光,巧妙地呼应了诗题。B.颈联刻画了牧童愉快歌唱的细节和农家女隔篱窥看行人及山村春景的神态,充满了田园生活气息。C.尾联以行客解湿衣衫,在村里歇脚,农人用“鸡黍”招待行客这一场景,表现了淳朴的人情。D.本诗不是静止的田园画,而是动态的春光图。着一“行”字,带动全篇,既是一次视听盛宴,又给人以味觉、触觉上的享受。15.本诗尾联与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都用了“鸡黍”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歌,从结构技巧的角度分析两者的不同。六、(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初罢中书舍人①白居易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②,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注】①作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上书言河北军事不被采用,自请去外地任职,于长庆二年七月十四日被罢中书舍人,除授杭州刺史。②对君主进谏,劝善规过。亦泛指议论国事兴革。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出于自谦,将自己的为官经历称为“拙宦”,并以“怕素餐”体现自己为国为民的雄心。B.虽被罢免,但白居易仍对君臣共议国事的其乐融融、妻子孩子免于饥寒的安定生活有所渴望。C.尾联表示,自己一点恩宠都没有得到过,不罢休的话还想寻得什么样的官来做呢?体现诗人的愤懑不平。D.本诗与《钱塘湖春行》写于同一年,但心情完全不同,分别体现在朝为官的无奈和外任为官的闲适。16.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请结合诗句,谈谈此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答案】15.D

16.①情感表达:在文恬武嬉、是非不分的环境下,词人依然坚信必定有人能够辨忠奸、明是非,从中可见词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狂放不羁的气魄。②结构安排:词人在前一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否定功名,否定是非,否定一切,认为穷困和显达并无二致,抒发内心的不满和无奈,直到最后一句才戛然而止,点明主旨,前后落差巨大,使整首词有跌宕起伏之妙。二、【答案】15.C

16.相同点:两首词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潘词把潮声比作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柳词把潮水卷起的浪花比作洁白的霜雪。不同点:潘词用夸张手法、从听觉角度,描写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突出江潮涌动的排山倒海之势以及涨潮时声势震人的壮观宏伟;柳词从视觉角度,表现钱塘江水的澎湃和浩荡;三、【答案】14.C

15.①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诗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漂泊的诗人和战马的出塞。前者是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杜诗也描写了两种景象:北方边境的战火和岳阳楼上倚着栏杆流泪的诗人。前者是诗人的想象,后者是实景。②情感: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姬因国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身在岳阳楼,内心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四、【答案】15.D

16.①扫除,目的是除旧迎新,反映出对新生活的向往;②焚香祭祀祖先、敬酒,再现祭拜和敬老的场面,反映出人们的敬畏、和孝顺之心;③盆生火、燃放爆竹、大摆宴席,再现除夕欢快喜悦的场景,体现人们对祥和喜庆的追求。五、【答案】14.B

15.①孟诗中“鸡黍”出现在首联,引出下文,为对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描写蓄势、张本;②杜诗的“鸡黍”出现在尾联,与前三联构成一幅淳朴的画卷,共同表现诗歌的主旨:山村之美,既美在风光,又美在人情。六、【答案】15.A

16.①“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是“诗歌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